第67章 金陵神女錄

字數:6054   加入書籤

A+A-


    崇禎三年,金陵城深陷絕境,秦淮河水瘦成細線,玄武湖底龜裂得如棋盤一般。城南柳樹巷裏,百年老井旁,李婆婆顫巍巍地彎下腰,從井底舀起最後一瓢渾水。水麵倒映出她枯槁的麵容,井沿的青苔早已化作焦褐色的鱗片,訴說著這座城市的幹涸與滄桑。
    “阿婆,阿婆......”巷尾傳來幼童微弱的嗚咽。九歲的虎子蜷縮在褪色的門聯下,懷中緊緊抱著發燙的陶罐。這陶罐是他父母臨終前埋在後院的,裏麵盛著半壇雨水,如今成了他最後的希望。李婆婆渾濁的淚水滴落在陶罐邊沿,瞬間蒸騰成白霧,消失得無影無蹤。
    此時,城東棲霞山深處,十八道青石階盡頭,白玉觀簷角的銅鈴忽作龍吟。正在閉目打坐的玄真道長驀地睜開雙眼,手中拂塵無風自動。案前的龜甲裂出“火澤暌”卦象,卦氣直指東南。
    “天火降災,必應神女。”老道喃喃自語間,忽見道觀外雲海翻湧,霞光中隱現青鸞振翅。他疾步推窗望去,金陵城上空黑雲壓城,雲隙間卻有金光如劍。這奇異的景象讓玄真道長心中一凜,預感一場關乎金陵命運的大事即將發生。
    棲霞山腳,青石小徑上走來一個素衣女子。她發間別著半支斷玉簪,裙裾綴滿晨露,明明是踏露而來,繡鞋卻不沾纖塵。守城兵卒王二揉著昏花醉眼,恍惚間看見女子走過之處,青石板縫裏竟生出星星點點的綠芽。
    “敢問姑娘......”王二話音未落,女子已消失在城門陰影中。他追上前去,隻嗅到一縷冷香,像是深冬雪後初綻的綠萼梅。這神秘的女子,如同一場縹緲的夢,在王二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三日後,城南土地廟前聚滿饑民。他們眼神空洞,麵黃肌瘦,生命在饑餓和幹渴中漸漸消逝。忽聞環佩叮當,眾人回首望去,隻見那素衣女子立於殘破的神龕前。她掌心托著片青玉般的羽毛,對著幹涸的香爐輕吹口氣,爐中竟湧出汩汩清泉。
    “吾名青鸞,自東海蓬萊來。”女子聲音清越如磬,“此間旱魃作祟,需取鍾山龍脈深處的無垢泉方能化解。”她廣袖輕揚,泉水在空中凝成冰晶,落在饑民唇間化作甘露。一時間,土地廟前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驚歎聲和感恩聲,青鸞的出現,給絕望中的人們帶來了希望。
    五更天,青鸞負著玄真道長所贈的紫檀劍匣,孤身踏入鍾山霧瘴。山徑兩側的枯鬆突然扭曲變形,化作無數白骨手臂抓向她腰間玉帶。青鸞並指為劍,袖中飛出十二道符籙,落地即成金甲神將。在神將的護衛下,青鸞繼續前行,向著傳說中的九淵潭邁進。
    破曉時分,她來到了九淵潭。潭水早已幹涸,露出底部巨大的青銅祭壇。青鸞割破指尖,以血為墨在祭壇繪製八卦陣圖。當最後一筆落下,潭底轟然升起海市蜃樓——雲霧中現出雕梁畫棟的宮殿,簷角懸掛的琉璃燈映出“無垢泉”三字古篆。
    泉眼深處盤踞著上古凶獸燭陰。這龍首蛇身的巨物睜開赤目,天地間頓時白晝如夜。青鸞祭出劍匣中的七星龍淵,劍光化作七條銀龍纏住燭陰。凶獸暴怒,口中噴出焚天烈焰,將銀龍鱗甲燒得通紅。
    “汝等凡人,豈知天地法則!”燭陰的聲音震得山石崩裂,“此泉乃幽冥與人間的界碑,取之則陰陽失衡!”
    青鸞踏著崩落的巨石躍至半空,發間玉簪突然迸發青光。她現出青鸞真身,尾羽掃過之處烈焰盡熄:“蒼生泣血,便是最大的法則!”說罷銜住龍淵劍直刺燭陰逆鱗。經過一番激烈的搏鬥,青鸞終於戰勝了燭陰,成功取到了無垢泉。
    當青鸞捧著盛滿月華的無垢泉回到金陵時,發間已生白發。她將泉水灑向四野,龜裂的土地頓時生出翡翠般的青苔。垂死的梧桐抽出新芽,玄武湖底湧出萬千蓮苞。整個金陵城在無垢泉的滋潤下,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最後一滴泉水分外晶瑩,落在她眉心化作朱砂印記。青鸞望著歡呼的人群,忽然聽到雲中傳來仙樂——那是西王母的召喚。她低頭看見虎子捧著新采的蓮蓬朝她奔來,孩童眼中映著萬裏晴空。這一刻,青鸞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完成使命的欣慰,又有對人間的不舍。
    翌日清晨,有人看見棲霞山主峰顯出女子側影。玄真道長在觀中發現青鸞留下的素絹,上書:“以我仙骨鎮龍脈,留得清泉潤金陵。”那方素絹遇水不濡,遇火不焚,至今仍供奉在觀中。
    時光荏苒,數年之後,金陵城在無垢泉的滋養下愈發繁榮。然而,一場新的危機悄然降臨。北方的蠻族得知了無垢泉的傳說,妄圖奪取泉水,以增強自身的實力。他們集結大軍,向金陵城進發。
    金陵城中,百姓們陷入了恐慌。虎子此時已長大成人,他牢記青鸞的恩情,決心保衛家園。在他的號召下,城中的青年紛紛響應,組成了一支保衛軍。玄真道長也走出道觀,為保衛軍出謀劃策。
    蠻族的大軍很快抵達金陵城下。他們架起攻城器械,對金陵城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保衛軍們奮勇抵抗,但由於實力懸殊,漸漸陷入了困境。就在這時,棲霞山方向突然傳來一陣悠揚的鸞鳴。眾人望去,隻見一道青光從山上飛射而來,竟是青鸞的身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來,青鸞雖已位列仙班,但始終心係金陵百姓。當她得知金陵城麵臨危機時,毅然決定重返人間。青鸞在空中盤旋一周,振翅發出強大的氣流,將蠻族的攻城器械紛紛掀翻。隨後,她化作人形,加入了保衛軍的戰鬥。
    在青鸞的帶領下,保衛軍士氣大振,與蠻族展開了激烈的廝殺。經過一場慘烈的戰鬥,保衛軍終於擊退了蠻族的進攻,保衛了金陵城。
    戰後,金陵城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百姓們對青鸞感恩戴德,將她視為守護金陵的神靈。青鸞望著熱鬧的人群,心中充滿了喜悅。然而,她深知自己的使命並未結束,為了確保金陵城的長治久安,她決定將自己的仙力注入鍾山龍脈,以增強龍脈的力量。
    青鸞再次來到鍾山,在九淵潭邊施展仙法。她的身體漸漸化作一道光芒,融入了龍脈之中。從此,鍾山龍脈更加穩固,無垢泉的泉水也源源不斷地流淌,滋潤著金陵城的每一寸土地。
    如今遊人若在棲霞山霧靄初散時仰望主峰,可見朝陽為“神女峰”鍍上金邊。山間泉水淙淙流過青石,石上隱約可見鸞鳥紋樣。耄耋之年的虎子常對孫輩說,那泉聲是神女在講述永恒的故事,講述著她為了拯救蒼生,不惜犧牲自己的偉大事跡,這些故事也將在金陵城代代相傳,永不停息。
    在青鸞仙力的庇佑下,金陵城曆經數代的太平盛世,成為四方繁榮的商貿重鎮與文化樞紐。然而,時光的車輪不會永遠平穩前行,世間的平衡總在不經意間被打破。
    數百年後的清鹹豐年間,太平天國的戰火蔓延至金陵。戰火紛飛,生靈塗炭,曾經繁華的金陵城瞬間淪為一片廢墟。鍾山的龍脈在炮火的衝擊下劇烈震顫,無垢泉的泉眼也開始出現堵塞的跡象。
    此時,金陵城中有一位年輕的學者,名叫秦逸。他癡迷於地方史誌的研究,對青鸞的傳說耳熟能詳。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秦逸在棲霞山的一處洞穴裏發現了一本殘舊的古籍。古籍中記載著,青鸞仙力雖強大,但並非永恒,每隔數百年,需有一位心懷大愛的有緣人,前往九淵潭進行祭祀,方能維持龍脈與無垢泉的穩定。
    秦逸意識到,自己或許就是那個被選中的人。於是,他不顧戰火紛飛,毅然踏上了前往鍾山的征程。一路上,他目睹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苦難,更加堅定了拯救金陵的決心。
    當秦逸來到九淵潭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原本清澈的潭水變得渾濁不堪,泉眼處被巨石和淤泥堵塞。潭邊,守護無垢泉的神獸石像也已殘缺不全。秦逸深知,時間緊迫,若不盡快清理泉眼,金陵城必將再次陷入災難。
    他先是施展渾身解數,搬開泉眼處的巨石。隨後,又不顧潭水的冰冷刺骨,跳入水中清理淤泥。就在他精疲力竭之時,突然聽到一陣熟悉的鸞鳴。抬頭望去,隻見青鸞的虛影出現在潭水之上。
    “秦逸,你心懷蒼生,勇氣可嘉。”青鸞的聲音在山穀中回蕩,“但僅憑你一人之力,難以完成祭祀。需集齊金陵城中百姓的祈願,方能喚醒泉眼的力量。”
    秦逸牢記青鸞的囑托,回到金陵城後,他四處奔走,向百姓們講述青鸞的傳說和拯救金陵的方法。百姓們紛紛響應,他們手持香燭,來到鍾山腳下,為金陵城的未來祈福。
    在百姓們的祈願聲中,秦逸再次來到九淵潭。他按照古籍中的記載,舉行了盛大的祭祀儀式。隨著儀式的進行,潭水開始沸騰,泉眼中噴出一道巨大的水柱。無垢泉重新煥發出了生機,清澈的泉水順著溪流流向金陵城的各個角落。
    與此同時,鍾山的龍脈也恢複了往日的活力。在龍脈的庇佑下,金陵城的戰火逐漸平息,百姓們開始重建家園。經過數年的努力,金陵城再次恢複了往日的繁榮。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金陵城進入了現代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青鸞的傳說和無垢泉的故事依然在民間流傳。如今,鍾山和棲霞山成為了著名的旅遊勝地,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探尋那段神秘的曆史。
    每到節假日,虎子的後人會帶著家人來到棲霞山,向他們講述青鸞拯救金陵的故事。在神女峰下,遊客們聆聽著這些傳說,望著山間潺潺流淌的泉水,仿佛能看到青鸞振翅飛翔的身影,感受到那份跨越時空的大愛與勇氣。而無垢泉的泉水,依然滋潤著這片土地,見證著金陵城的興衰變遷,訴說著一個又一個關於愛與奉獻的傳奇故事。
    步入21世紀,金陵憑借深厚的曆史底蘊和蓬勃的創新活力,蛻變為國際化大都市。然而,現代化的進程也給城市帶來新挑戰。工業汙染如陰霾籠罩,廢氣廢水肆意排放,不僅讓鍾山的生態遭受破壞,無垢泉的水質也每況愈下,周邊植物相繼枯萎,曾經清澈的溪流變得汙濁不堪。
    在南京大學攻讀環境科學的林悅,出身於世代守護青鸞傳說的家族。她自小聽著先輩們講述青鸞拯救金陵的故事長大,對無垢泉和鍾山龍脈懷著深深的敬畏。一次實地考察中,林悅震驚地發現無垢泉的異常,暗下決心要拯救這承載著千年曆史與文化的清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全麵了解無垢泉的現狀,林悅聯合地質、生物等多學科的同學,組建科研團隊。他們日夜穿梭於鍾山,采集水樣、檢測土壤、分析數據。與此同時,林悅一頭紮進圖書館和檔案館,查閱大量古籍,試圖從青鸞傳說和曆史記載中找到拯救無垢泉的線索。
    功夫不負有心人,林悅在一本泛黃的古籍中找到記載:無垢泉與鍾山龍脈相連,二者相互滋養,形成獨特的生態循環。要恢複無垢泉的生機,需修複整個鍾山的生態係統,尤其要淨化汙染源頭。團隊依據這一線索,製定一套係統的治理方案,涵蓋汙水處理、植被恢複、土壤修複等多個方麵。
    然而,推行治理方案並非一帆風順。部分企業為追求經濟利益,對環保措施陽奉陰違;一些居民對環保行動不理解、不支持。林悅沒有退縮,她和團隊成員挨家挨戶走訪企業,耐心講解環保的重要性,展示汙染帶來的危害;在社區舉辦環保講座和活動,向居民普及環保知識,呼籲大家共同參與。
    經過不懈努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和支持環保行動。政府加大對汙染企業的監管力度,出台嚴格的環保政策;市民們積極參與植樹造林、垃圾分類等環保活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鍾山的生態環境逐漸改善,無垢泉的水質也開始好轉。
    就在無垢泉逐步恢複生機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襲擊金陵。由於鍾山植被尚未完全恢複,山體滑坡的風險急劇增加。林悅和團隊成員冒著暴雨,奔赴鍾山。在緊急搶險過程中,林悅意外發現一處隱藏的洞穴。洞穴內刻滿古老的符文和圖案,描繪著青鸞與無垢泉的故事,以及先輩們守護泉眼的場景。
    受洞穴中線索的啟發,林悅和團隊研發一套智能生態監測係統,實時監測鍾山的水質、土壤、氣象等數據,為無垢泉和整個生態係統提供全方位保護。在科技的助力下,無垢泉徹底恢複清澈,鍾山重現鬱鬱蔥蔥的景象。
    如今,無垢泉畔建起一座生態文化博物館,展示青鸞傳說、無垢泉的曆史變遷以及現代環保成果。每年,無數遊客和學生來到這裏,聆聽青鸞的故事,學習環保知識。林悅時常站在泉邊,望著波光粼粼的水麵,心中感慨萬千。青鸞的精神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融入這座城市的血脈,激勵著人們守護自然、守護家園,書寫新的傳奇篇章 。
    喜歡東方神話集請大家收藏:()東方神話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