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淹城秘境:龍虎鬥法的千年契約

字數:2109   加入書籤

A+A-


    暮春的淹城遺址籠罩在細雨中,考古隊的探方裏散落著零星的戰國陶片。周硯桐蹲在泥濘中,毛刷拂過一件殘缺的青銅簋時,突然被器皿內壁的紋路刺痛了指尖——那些交錯排列的雲雷紋竟與她筆記本上記錄的《越絕書》殘篇完全吻合。
    "小周!"領隊陳教授舉著熱成像儀的手微微發抖,儀器屏幕上跳動的紅點如同詭異的心電圖。當周硯桐將青銅簋貼近探測器時,整個探方突然陷入黑暗,隻有她佩戴的鎏金懷表還在幽幽發亮。
    腕表指針逆時針飛轉的刹那,她聽見身後傳來金戈相撞的鏗鏘聲。轉身時,泥地裏憑空凸起三丈高的青銅劍影,劍柄纏繞的玄色綬帶竟與她手中的簋耳紋路如出一轍。
    暴雨傾盆的夜晚,周硯桐在臨時實驗室裏盯著顯微鏡下的青銅碎片。那些在簋底顯影的甲骨文突然扭曲成活物般的紋路,當她用激光筆照射時,文字竟在牆上投射出立體星圖——那正是淹城遺址的地下暗河分布圖。
    "這是...陣法?"她撫摸著星圖上標注的"龍淵虎穴"兩處凹陷,窗外驚雷劈開烏雲的瞬間,她看見雨水在半空中凝結成青黑色的龍形虛影。實驗室的恒溫箱突然爆裂,浸泡在營養液中的明代胚胎標本張開空洞的眼窩,發出駭人的嘶吼。
    次日清晨,周硯桐在淹城東門遺址發現刻滿符咒的漢代地宮。當她將青銅簋嵌入地宮中央的八卦陣時,整個空間開始劇烈震顫。牆壁上的《禹貢圖》突然泛起青光,九隻青銅朱雀從壁畫中振翅而出,銜著燃燒的符紙撲向地宮四角的青銅虎首。
    "這不是陪葬品,是活的鎮守!"她握緊胸口的鎏金懷表,表蓋內側突然顯現出"丙辰年仲夏"的篆刻——這正是公元1906年淹城最後一次大規模修繕的年份。地宮深處傳來鎖鏈拖曳的聲響,混合著道士誦經與野獸咆哮的詭異和聲。
    地宮盡頭的青銅棺槨散發著令人窒息的寒氣,棺蓋上盤踞的應龍浮雕突然睜開血瞳。周硯桐後退時撞翻了鎏金懷表,表盤玻璃裂紋中滲出的暗紅色液體竟在空中凝結成上古篆文。當她念出其中"玄武鎖龍"四字時,棺槨內傳來龍吟般的震動,地宮四壁的青銅虎符應聲而動。
    "原來你們在這裏..."她摸到棺槨底部暗格裏的龜甲,甲麵上刻著的"壬戌年七月既望"讓她渾身發冷——1942年的農曆七月十六,正是淹城發生離奇龍吸水事件的日期。懷表突然發出尖銳的蜂鳴,表盤背麵彈出微型膠卷,畫麵中穿著中山裝的考古學家正在地宮前焚燒文件。
    暴雨夜再次降臨,淹城遺址上空浮現出巨大的龍虎雙首圖騰。周硯桐站在修複好的明代城牆頂端,手中青銅簋與懷表產生共鳴的瞬間,她看見1906年的修繕匠人在月光下埋藏青銅簋的場景,以及1942年神秘考古隊焚燒地宮圖紙的畫麵在時空長河中重疊。
    "這不是文物,是活的契約!"她對著趕來的陳教授舉起龜甲,甲麵上的星圖與懷表投影完全重合。地宮深處傳來悶雷般的轟鳴,淹城護城河的水位突然暴漲,千年淤泥中浮起數以千計的青銅兵器,劍柄皆鐫刻著"龍"與"虎"的銘文。
    當化工集團的鑽探機即將觸及地宮核心時,周硯桐將鎏金懷表按進龜甲裂縫。時間在這一刻凝固,她看見不同時空的自己在青銅簋前做出相同選擇:1906年的匠人將懷表埋入地宮,1942年的學者帶著膠卷消失在龍虎幻象中,而此刻的她,終於讀懂龜甲上真正的銘文——那是一個跨越百年的求救信號。
    地宮穹頂的二十八宿星圖開始順時針旋轉,青銅應龍從棺槨中騰空而起,龍須卷起千年積存的淤泥,形成遮天蔽日的泥浪。周硯桐將青銅簋嵌入八卦陣眼,懷表裏的暗紅色液體化作血色符咒,與龍吟聲共振成撼動大地的《周易》卦辭。
    黎明時分,渾身濕透的周硯桐站在重新蓄水的淹城遺址旁。晨光中,青銅簋與龜甲靜靜躺在博物館展櫃裏,唯有她手腕上的鎏金懷表依然流轉著暗紅色光澤。新聞正在播報昨夜的奇觀:數千件青銅兵器在月光下自行排列成星圖,護城河的水位奇跡般回升到百年前的高度。
    她撫摸著展櫃玻璃,突然發現青銅簋底部多出一行新的銘文——那是她用血在關鍵時刻刻下的箴言:"龍隱於淵,虎藏於林,唯信義永存。" 展櫃角落的陰影裏,一枚生鏽的中山裝紐扣微微發亮,與她懷表內的微型膠卷上的印記完全一致。
    喜歡東方神話集請大家收藏:()東方神話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