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聲討征北軍

字數:4713   加入書籤

A+A-


    此時魯肅眉頭緊皺,他怎麽也想不到,冠以詩會而來的眾多才子。
    竟然會用如此下作的手段,去針對一個手握重兵。
    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的大漢將軍。
    一時之間,眾多才子,紛紛討伐魯肅,魯肅也是無奈。
    這時有許多人圍了過來,他們也不清楚什麽情況。
    為何眾多才子,要去口吐蓮芳的討伐一個人。
    當然也不是所有才子,都加入到討伐魯肅的行列。
    還是有一部分的才子,支持魯肅的觀點的。
    隨著事態的升級,一時之間,不光是討伐的問題了。
    鬧的最凶的還是剛才那個儒生,此時他也顧不得什麽了。
    咄咄逼人道“他劉茫,身為天子親封的征北將軍,手握兵馬數十萬,而董卓隻有幾萬殘兵,然,天子被董卓所挾持,他征北軍不去解救陛下。”
    “反而占領洛陽,強擄王司徒之女入府中,他這是身為我大漢之臣嗎?難道他要做第二個董卓嗎!”
    儒生這話若是對別人說,或許別人答不上來,魯肅是何須人。
    可以說他與劉茫是一類人。
    什麽大漢,什麽天子。
    這樣腐朽的王朝,魯肅並不在意。
    他隻在意的是,如何讓天下安定。
    所以這些話,對於魯肅來說,簡直就是不足為慮。
    魯肅微微一笑道“這位兄台說的不錯,征北將軍確實手握數十萬大軍,其中有一半是征北將軍收編的。”
    “他們之前就是董卓軍,若是這個時候,征北將軍帶領他們,去攻打董卓。”
    “戰場上你敢保證,他們不會反水,哪怕有一點的可能性,他們反水,反過來與董卓一起夾擊征北將軍。”
    “那征北將軍就是陷入絕境,不光不能救出陛下,反而會使征北軍全軍覆沒。”
    “若沒有長時間的磨合,無法掌控這些收編的人馬,到時後果可是很嚴重的,難道你想董卓再次控製洛陽嗎?”
    若是討論詩詞歌賦,是儒生的特長,討論這些軍事。
    他和魯肅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
    雖然他不懂,但是這個時候,這麽多人看著,他也隻要硬著頭皮道“目前董卓兵敗,士氣定然不高,這時就算率軍前往,哪有不勝的道理,我想那些新收編的兵馬,不會做不理智的事情。”
    魯肅像看傻子一樣,看著眼前的白衣儒生道“雖然董卓兵敗,但元氣未傷,你可知董卓為何敢退守函穀關?”
    他哪裏知道這些,若是知道,那他就不是一個才子了。
    那就是軍事大家。
    儒生道“這些重要嗎,隻要大漢王師親自,函穀關許多地方,必定響應,定會配合朝廷大軍,裏應外合,到時董卓必敗。”
    與儒生一起的許多才子,也是非常讚同儒生說的話。
    一時間,紛紛為儒生鼓掌。
    魯肅看到這些人,簡單就是對牛彈琴,一群隻知道賣弄文采的人。
    和他們聊軍事,簡直就是侮辱智商。
    雖然魯肅不想同他們廢話,不過還是繼續道“董卓經營陝西多年,現在退回函穀關之後,就如魚回大海,想要征兵數十萬,簡直不要太簡單。”
    “函穀關乃險要之地,易守難攻,而征北軍大多為騎兵,不利於攻城,試想當初聯軍幾十萬兵馬,攻打一個小小的汜水關都如此艱難。”
    “更何況是函穀關,若不是當初征北軍設計拿下虎牢關,汜水關的守將撤軍,汜水關有那麽容易拿下嗎?”
    在魯肅一頓分析之下,許多人開始思考起來,還是他們想的太簡單了。
    儒生不知該如何去反駁,因為魯肅說的是事實問題。
    此時衛仲道見同伴已經無言以對了,隻好自己親自下場道“軍事上的事,不是我們這些人討論的,咱們文人講究的是忠君之道,立身之本,品德至上。”
    “征北將軍雖有功於大漢,卻無立身之本,無品德之優,竟然強行擄走王司徒之女,這樣的人,又如何能成為我大漢帶兵之將領。”
    魯肅也是無奈,這幫自持文采的才子,不知道他們怎麽想的。
    老是去攻擊征北將軍。
    雖然魯肅對於劉茫帶走貂蟬一事,他也知道。
    不過他更願意相信,在百姓中流傳的那個說法。
    看著魯肅沒有說話,衛仲道又開口道“雖說當初是朝廷讓征北軍去討伐烏丸,但是征北軍卻屠戮許多遊牧民族,不管男女老少,甚至剛出去的嬰兒也不放過。”
    “上天有好生之德,征北軍如此做法,與禽獸何異。”
    魯肅氣憤不已,征北軍為了抵抗異族,不遠千裏去為大漢抵抗異族。
    竟然被他這麽說。
    正當魯肅上前質問他,是何居心之時。
    “住口!”
    突然的一聲暴喝,打破了原本吵鬧的喧嘩。
    這時所有人尋聲望去,隻見一個身年輕人大步走來。
    在他身後,還跟著一個孔武有力的光頭大漢。
    光頭大漢,身穿盔甲,一看就是軍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他身後,還有蔡邕與蔡文姬兩人伴隨。
    能讓蔡府的家主走在身後,這位年輕人的身份,已經呼之欲出了。
    劉茫隨即走到衛仲道麵前道“閣下如此抹黑我征北軍,難道真想試試我征北軍的刀劍是否鋒利?”
    衛仲道仗著自己才子的身份,又仗著自己氏族的身份,絲毫不理會劉茫的威脅,開口道“難道我說的不是事實嗎,難道將軍要殺我泄憤不成?”
    劉茫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麽這些文人都是這個態度。
    異族入侵邊關,屠戮我大漢子民的事情,比比皆是。
    怎麽輪到自己的民族去用同樣的方式對待異族的時候。
    他們會如此看待,他這樣說,那麽,那些被異族屠戮慘死的百姓。
    他們如何能瞑目。
    所以當劉茫聽到他的話時,已經怒火中燒了。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典型的聖母表。
    劉茫對於古代的天朝禮儀,簡直就是嗤之以鼻。
    就拿秦始皇統一六國來說,在後世也是有許多學者認為。
    秦始皇太過殘暴,殺了許多人,給百姓們帶來了災難。
    他們難道不明白,秦始皇雖然為了統一殺了許多人。
    但是比起六國相互征戰來說,不知道少死了多少人。
    再有就是漢武帝,雖然勞民傷財,但是為了那一句。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經過了漢武帝這一代人的努力,為後世帶來了數年的安穩。
    但就是這樣,也抵擋不住那些文人墨客的詆毀。
    難道弱肉強食的道理,他們都不懂,隻能以敵人的方式。
    去對待敵人,才能讓他們懼怕,而不是高談闊論。
    所謂的仁義之心,若是把這些才子殺了能解決問題。
    劉茫會毫不猶豫的將他們全部斬殺。
    喜歡既然重生了,這個皇位必須我來坐請大家收藏:()既然重生了,這個皇位必須我來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