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斐圳的選擇
字數:4589 加入書籤
斐榮在整合生意時,斐圳、斐洲及斐建也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時代。
“大哥,這裏太落後了”
“剛剛經曆了戰亂,需要一段時間整頓,才會梳理出有效的政策和規劃”,斐圳回答道。
“百姓的生活如此不便利,這樣閉關鎖國,明顯不適合經濟發展”
“我們的機會,就在這裏!”
“大哥,是打算在這裏投資?”
“國內的製度確實不允許,不過我們可以做好準備”
“大哥,你是說?”
“我們把一段時間收集到的資料整理出來,分析出國內的發展需要”;
“大哥,我……”
斐建看著斐圳欲言又止!
“斐建,有事?”
“沒事了,大哥”
斐圳心中已經有了猜測,但弟弟不願意說,也就沒有說破。
“好了,兄弟們,我們把資料整理出來,從原料產地、成本、技術、應用範圍、製造工藝、關聯衍生品、損耗、市場應用範圍、前景,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時間都整理出來”。
斐圳說完,準備坐下來整理麵前的資料,卻是感覺到氣氛的異常。
斐圳轉過頭環視一圈,發覺到,大家竟然無動於衷!
“斐建、阿文、阿安、侃輝、艾倫……你們有什麽問題嗎?”
無論是斐圳的同伴,還是斐建的同伴都默不作聲,將餘光投向了斐建。
見到斐建低著頭不說話,洛小安轉身麵對著斐圳。
洛小安,也是和斐圳一起長大的,最親近的同伴。
“阿圳,內地現在的消費完全是內購,市場不流通,企業又全部是集體企業,國內的體製根本不適合經濟發展,我們無從下手”
斐圳點點頭,看向其他人。
洛小文,也就是斐建的同伴,跟著說道:“圳哥,我們可以在港灣島,或者其它國家建廠,通過海關向國內輸送物資”
斐圳點點頭,等著下一位發言。
侃輝說道:“阿圳,國家體製不允許,民間不接受,我們很難有所作為!”
斐圳依然隻是點點頭,繼續看向其他人。
“我們也不讚同在國內發展”
斐圳看到大家意見如此統一,臉色平靜,竟然沒有絲毫的落差。
斐圳緩緩的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分開行動”
斐圳的話音未落,大家齊齊反對!
“大哥”
“阿圳”
“圳哥”
斐圳抬手往下壓了壓,待大家安靜下來了,繼續說道:“沒關係的,我們就打破一次家族傳統”
“大哥”
“阿圳”
“圳哥”
斐圳微笑著看著兄弟們,等大家心情平複下來,才說道:“這裏沒有家主,阿福叔也不在,大家聽我的,你們自由組合尋找商機”。
接下來,連續幾日,兄弟們輪流找斐圳談話,卻都是無功而返。
最後,大家無奈,開始按斐圳的意思,各自組合先後離開了國內。
斐圳卻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日夜的埋進資料中,逐一記錄分析。
夜晚,不爭氣的肚子打斷了斐圳的思緒,隻好放下資料,出去吃夜宵。
斐圳在路口,遇見三五個男子攔截住一對父女,發生激烈的爭吵。
斐圳本就不喜歡湊熱鬧,可是聽到他們的爭吵的話題,不由得停下了腳步,認真聽下去。
“德爾老板,不是我們逼你,我家裏還有人等著吃飯呢!”
“是啊,您就行行好,把工資給我們結了吧!”
“各位,各位,你們就再寬限我幾天,等我把貨款結算了,先把你們的工資結了!”
“算了,我們都知道了,你的原料檢測沒達標,人家根本沒要”
“老板,我們根本不可能達到人家的標準,我們的設備根本不行”;
“你還是把工廠解散了吧!”
爭吵開始漸漸的升級,到最後已經開始威脅了。
“你若不把工資結清,我到政府告你,搞個體經營”;
“還有無照經營”;
最後老板選擇了妥協!
“好吧,各位聽我說,今晚你們住到我家裏,明天我就砸鍋賣鐵、賣房子,把你們的工資結清了”
中年男子的話音未落,一旁的少女呼喊道:“爸爸,那可是我們……”
少女說到一半,看到父親的決絕的表情,又把話咽了回去。
斐圳看到工人和父女倆離開,遠遠地跟了上去。
果然,和斐圳預料的一樣,父女將工人安排到家裏後,父女倆從家裏走了出來。
“爸爸,我們去哪裏呀?”
“唉!我們去工廠待一宿吧!隻是苦了你了!”
“我沒事的,隻是那裏的藥水的味道太大了,你的哮喘!”
斐圳聽到藥水,心裏已經有了盤算。
“爸爸,他好像一直在跟著我們”,女孩突然將父親拉住,指著斐圳說道。
事已至此,斐圳隻好加快腳步走到父女近前!
“你是幹什麽的?為什麽跟著我們?”,父親質問道!
斐圳趕緊解釋:“二位,不要誤會,我沒有惡意”。
女孩似乎一點都不害怕,盯著斐圳問道:“你是誰?”
“二位,我們可以談談嗎!或許我可以幫助你們”
“你!”
“二位,我不是政府的,更不是壞人,更何況隻有我一個人,我們坐下來談談,好嗎?”
“你能幫我們?”
“二位,若是不嫌棄,我們邊吃邊聊,我想你們也沒有吃飯吧!”
或許是父女已經山窮水盡,抱著一線希望跟著斐圳來到一家餐館。
通過了解,中年男子開了一家小型的化工廠,生產的原料通過低價賣給當地的一家製衣廠。
當然少不了賄賂,不然也不會將化工廠掛靠在製衣廠名下。
化工廠投入了中年男子全部的心血,也是父女倆相依為命的本錢。
沒想到製衣廠突然提高了標準,要求可以染色的合成纖維,這超過了中年男子的技術認知。
斐圳之前分析過國內的製衣前景,國內仍然以種植棉花為主加工的棉線衣服,不僅成本高,國內的種植棉花的麵積卻是有限。
最後,高價格的衣服,導致國內民眾是穿破了補,補了再穿。
國外,已經有很多國家在應用合成纖維製衣,可若是選擇進口,同樣增加了成本。
斐圳決定,就在中年男子這裏選擇紮根國內市場的突破口。
喜歡世代大佬請大家收藏:()世代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