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抵達民主村
字數:6683 加入書籤
民主村的大隊長是個絡腮胡壯漢,一把握住顧從卿的手,力道大得能捏碎石頭“歡迎歡迎!
早聽說你們幾個是好樣的!
尤其聽說你們救了那些姑娘,爺們兒我佩服!”
他嗓門跟洪鍾似的,震得人耳朵嗡嗡響。
村支書是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看著斯文,說起話來卻帶著股狠勁“那幫雜碎!
簡直不是人!
誰家沒閨女、沒姐妹?
敢那麽糟踐人,就該拉去槍斃!
吃花生米都便宜他們了!”
他拍著顧從卿的肩膀,“到了咱民主村,放心住!
咱村雖說不富裕,但規矩硬——誰要是敢動歪心思,不用你們動手,我第一個掀了他的屋頂!”
大隊長接過他們的行李,往拖拉機上扔時還在罵“以前就聽說有的村子風氣不正,沒想到喪心病狂到這份上!
知青咋了?
知青也是爹娘養的!
到咱這,管飽管暖,誰敢使壞,腿給丫打斷!”
顧從卿看著兩人眼裏的真切怒意,心裏一暖,笑了笑“謝謝叔,給你們添麻煩了。”
“添啥麻煩!”村支書擺擺手,“你們是帶著正氣來的,咱村就待見這樣的!
走,回家!
今晚對象家殺了隻老母雞,咱好好嘮嘮!”
拖拉機突突地開進村,道兩旁的村民都探著頭看,孩子們追著車跑,大隊長扯著嗓子喊“這是城裏來的好知青,以後就是咱村的人了,都幫襯著點!”
陽光灑在黃土路上,揚起的塵土都帶著股熱乎勁兒,顧從卿幾人對視一眼,心裏那點漂泊的不安,不知不覺就散了。
民主村的知青點是兩排土坯房,院子掃得幹幹淨淨,牆角堆著碼得整整齊齊的柴火。
屋裏已經住著七個知青,見他們進來,都放下手裏的活迎上來,臉上帶著好奇和友善。
“我是李建國,住東頭第一間。”一個高個子男知青笑著打招呼,“早聽說要來新同誌,沒想到是你們幾個,我們都聽說了,你們可真行!”
女知青裏年紀最大的張梅也湊過來“屋裏都收拾好了,西頭那兩間空著,男同誌一間,女同誌一間。”
大隊長在一旁拍著大腿“看咱這知青點,人好,住著舒坦!”
他扭頭衝顧從卿幾人說,“行李先放下,別收拾了,跟我回家!你嬸子殺了隻老母雞,就等你們了!”
說著就要拉人走,顧從卿趕緊按住他的胳膊,哭笑不得地說“大隊長,您的好意我們心領了,可您瞅瞅我們這模樣——”
他指了指自己和同伴們,一路風塵仆仆,褲腳沾著泥,臉上也蒙著灰,“這灰頭土臉的就上門,也太不尊重您和嬸子了。
給我們半個時辰,洗洗涮涮,換身幹淨衣裳,保證利利索索去您家叨擾,成不?”
村支書也跟著勸“是啊大隊長,讓孩子們拾掇拾掇,幹幹淨淨去吃飯,心裏也舒坦。”
大隊長瞅了瞅他們,又摸了摸自己的絡腮胡,嘿嘿笑了“也是哈,瞧我這急脾氣。
行!就給你們一個小時!
我先回去讓你嬸子把雞湯再燉燉,你們收拾好了直接往村東頭大槐樹那走,就我家,好認!”
他又叮囑了李建國幾句“多照應新同誌”,這才和村支書一起大步流星地走了。
顧從卿幾人鬆了口氣,趕緊動手收拾。
一小時後,五人收拾得幹幹淨淨。
“走,去大隊長家!”顧從卿帶頭往外走,心裏琢磨著,這民主村的日子,怕是真能舒坦些。
往大隊長家去的路上,幾人手裏都拎著東西,步子輕快。
顧從卿拎著的兩瓶酒是之前在供銷社買的,瓶身上還貼著紅標簽,看著就喜慶。
秦書手裏的兩包煙,是他舍不得抽的好牌子。
李廣懷裏揣著的點心匣子印著“龍鳳呈祥”。
黃英和王玲手裏的紅糖用牛皮紙包得方方正正,還係著紅繩,看著就實在。
剛走到村東頭的大槐樹下,就見大隊長媳婦在院門口踮著腳張望,看見他們趕緊笑著迎上來“可算來了!快進屋,你叔和支書正等著呢!”
掀開門簾進了屋,一股雞肉香撲麵而來。
大隊長和村支書正坐在炕桌旁抽著煙,見他們進來,立刻掐了煙起身。
“喲,還帶啥東西!”大隊長眼睛一瞪,假意要推拒,“咱村不興這套!”
顧從卿把酒瓶往桌上一放,笑了“叔,這不是客氣,是咱幾個的心意。
您和支書這麽照顧我們,總不能空著手上門。”
秦書也把煙遞過去“支書,嚐嚐這個,托人從縣城捎的。”
村支書推了推眼鏡,接過煙聞了聞“嘿,這煙味兒正!你們這幾個孩子,還挺懂人情世故。”
李廣把點心匣子打開,裏麵的桃酥、江米條透著油光“嬸子,給孩子們嚐嚐。”
黃英和王玲也把紅糖放在桌上,紅繩在粗布桌上格外顯眼。
大隊長媳婦笑著往桌上端菜“快上炕坐!別站著了!雞湯剛燉好,就等你們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炕桌很快擺滿了菜一大盆黃澄澄的雞湯,上麵飄著油花。
一盤炒雞蛋,金黃金黃的。
還有醃蘿卜條和煮紅薯,雖簡單,卻透著家的暖意。
大隊長給幾人倒上酒“來,走一個!
歡迎你們到民主村!
往後啊,就跟在自家一樣,有啥難處盡管說!”
酒液入喉,帶著點辣,卻暖了心窩。
顧從卿幾人看著眼前熱熱鬧鬧的景象,心裏都踏實了——這民主村,感覺還挺不錯。
炕桌上的酒過了三巡,雞湯喝得差不多了,大隊長的話也多了起來,嗓門比剛才更亮。
顧從卿端起酒杯,往大隊長麵前湊了湊“叔,我敬您一杯。
聽您這口音,要麽是東北老家,要麽在那邊待過吧?”
大隊長“哐當”一聲跟他碰了杯,仰脖幹了,抹了把嘴哈哈大笑“好耳朵!
你叔我啊,純純東北那旮遝的!
年輕時候在這邊當兵,跟你嬸子處上了,這不就為了她,在這兒紮下根了嘛。
後來退伍,幹脆就留民主村了。”
他夾了塊雞肉往嘴裏塞,嚼得噴香“不過根還在東北,每隔年,總得帶娃回去瞅瞅,我爹媽還在老家呢。
咋?
你也跟東北沾邊?
聽你說話,沒那股子大碴子味兒啊。”
顧從卿笑著給自己添了點酒“我爸是四九城的,我媽是東北人。
小時候跟著我媽在北大荒待過幾年,後來才回的四九城。
口音早被磨得差不多了。”
“嘿!這緣分!”大隊長一拍大腿,“北大荒我去過!
那地方邪乎,冬天能凍掉耳朵!
你媽也是個厲害角色,能在那地方撐住!”
“你嬸子是本地姑娘,就喜歡聽我嘮東北嗑。”大隊長瞅了眼在灶房忙活的媳婦,眼裏帶著笑,“當年我跟她求婚,就靠一段東北二人轉,給她哄樂了,就點頭了。”
一屋子人都笑了起來,李廣笑得最歡,差點把嘴裏的紅薯噴出來。
黃英和王玲捂著嘴笑,眼裏映著煤油燈的光,亮閃閃的。
顧從卿看著這熱鬧勁兒,心裏頭鬆快。
東北、北大荒、四九城,這些詞串起來,竟莫名生出點親近感。
他舉起杯“那再敬叔一杯,也算半個老鄉了。
往後在民主村,還得您多指點。”
“好說!”大隊長跟他碰了杯,酒液灑出來點在桌上,也不在意,“到了咱這村,就別客氣!
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們一口!”
窗外的風嗚嗚吹著,屋裏卻暖融融的。
民主村的秋種剛過,地裏的活兒歇了,村道上隨處可見晾曬的玉米稈和捆好的柴火。
顧從卿幾人跟著老知青去山上轉了一圈,看著漫山的枯枝,心裏卻犯了愁——離冬天也就一個多月,他們五個新來的,光靠天天砍柴,怕是攢不夠一冬的燒柴。
最關鍵的是柴是需要曬的,他們沒那個時間。
這天吃過晚飯,顧從卿特意往大隊長家跑了一趟,手裏還拎著半袋從鎮上換的細糧。
“叔,忙著呢?”他掀簾進屋時,大隊長正坐在炕沿上編筐,手裏的枝條在他掌心翻飛。
“是從卿啊,坐。”大隊長抬頭笑了笑,“啥事?”
顧從卿把細糧放在桌上,開門見山“叔,我們幾個合計著,這眼看要入冬了,柴火還差不少。
您看村裏有沒有誰家柴火富餘的?
我們想用票換點,布票、糧票都行,您看咋合適。”
大隊長放下柳條,想了想“你們新來的,確實趕不及備齊。
村西頭老王家,他家小子在林場上班,年年能弄回不少鬆木,柴火堆得跟小山似的,肯定有富餘。
還有村東頭的老李頭,就一個人過,今年砍的柴火夠燒兩年了。”
他拍了拍顧從卿的肩膀“換啥換!
跟他們說一聲,先拉過來用著!
回頭讓你嬸子給他們送點雞蛋,都是一個村的,還能讓你們凍著?”
顧從卿趕緊擺手“叔,那不行。
該咋算咋算,用票換心裏踏實。
您幫我們問問,看他們要啥票,我們這剛好攢了點。”
他知道這年代誰家的柴火都金貴,哪能白要。
大隊長瞅他實在,也就不推辭了“行,我明兒幫你們問問。
老王家小子快結婚了,估計缺布票。
老李頭愛喝酒,給張酒票準樂意。
你們要是有,就先備著。”
“有有有!”顧從卿鬆了口氣,“布票酒票都有,謝謝您了叔。”
“謝啥!”大隊長又拿起柳條,“明兒我讓他們直接給你拉知青點去。”
喜歡四合院我,十歲稱霸四合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我,十歲稱霸四合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