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蔡邕的去向
字數:3020 加入書籤
第187章 蔡邕的去向
廬江郡太守府的客廳裏,蔡邕正在和太守羊續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羊續的大兒子羊衜在旁作陪,而蔡邕的家眷去了後院,看望前幾日生病的羊續的小女兒羊鳶。
蔡邕之所以會來到廬江郡拜訪羊續,還是因為蔡家和泰山羊氏,在蔡邕祖父輩就有交往,直到蔡邕的父親蔡棱過世前,兩家的還是來往不斷,不過到了蔡邕這輩,因為一些緣故,倆家的交往見疏,一度甚至斷了聯係。
蔡家除了蔡邕外,也沒有再出現一個拿得出手的人才,而且蔡邕本人性格也比較內斂,更喜歡去鑽研自己喜歡的文學、數學、天文和音樂,不太擅長與人交際,更不會主動去聯絡父輩留下的人脈關係。桓帝時,幾次征召蔡邕都被他推拒了,直到建寧三年,才應司徒橋玄的征召,出仕為官,一直做到了議郎之職。
不過蔡邕是真的不太適合官場中的蠅營狗苟,按照現代的說法就是智商在線,情商堪憂,為人又比較實誠,靈帝問治國措施時,蔡邕想也不想就直接上奏陳說治國七事,靈帝采納了建議,親自在北郊迎祥氣,舉行辟雍禮儀等。
本來這也沒什麽,但漢靈帝作為東漢末年的末世君主,身邊聚集著不少嫉賢妒能之輩,在心裏就把蔡邕給恨上了,可蔡邕本人卻不自知,見到建議被靈帝采納得以實施後,每逢覺得對的就會直言,,所以後麵才會因言獲罪被流放到朔方郡,不得因赦令而免罪。
流放過程中,還先後遭遇了刺客和毒害,要不是刺客和受賄毒害蔡邕的人,感念其品德和為人,蔡邕早就死了幾遍了,後來靈帝又想起了蔡邕,念其才華出眾而赦免了他,準許其返回原籍。
本來遭遇了一些列變故的蔡邕,也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想著回老家後,再不問世事專心研究學問,但就在啟程時,五原太守王智為他送行。酒酣耳熱之際,王智讓蔡邕奏樂起舞給在坐之人助興,蔡邕感覺受到了羞辱拂袖而去,結果就遭到了王智的記恨,於是密告蔡邕心放懷怨,誹謗朝廷。
靈帝寵幸的那些人,早在蔡邕被赦免時,就在靈帝麵前說了不少蔡邕的壞話,讓原本想重新征召蔡邕回洛陽當官的靈帝,改變的主意,隻是準許蔡邕返回原籍。
但這些人還是不想蔡邕有機會重返朝廷,見此機會那會放過,也都誣陷他,蔡邕害怕無法幸免,於是逃命江海,遠走吳會之地,也就在這個時候,原本已經斷了聯係的泰山羊氏給了蔡邕不少的幫助,基本上都是通過在廬江做太守的羊續之手操辦的。
蔡邕也是得到了羊氏的幫助,才能在吳地顛沛流離中得以生存,不過蔡邕為人就是這樣,感念他人對他的好,並時時記掛於心,雖然一直在揚州境內,卻始終沒有來過廬江,擔心給羊續帶來麻煩。
“伯喈兄長,我還是七八歲孩童時,就與兄長相識,兄長那時就已滿腹經綸,讓弟弟欽佩不已,後來歸家,家父還每每以兄長為榜樣教導與我。
兄長在揚州轉圜七八年有餘,始終不來廬江郡,終於肯來見弟弟了,相遇少年時,再見已不惑啊!”羊續有些感慨的說道。
“哎!興祖啊!非為兄不想來廬江,而是怕給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我這幾年在吳地能安穩度日,還多虧了有你出手資助,為兄時時記掛在心中,又怎能牽累於你呐!
如若不是此次要離開揚州了,思來想去,還是應該來廬江一趟,當麵道謝,不然為兄真的寢食難安。”蔡邕有些無奈的說道。
“兄長真是多慮了,我泰山羊氏也不是輕易為人拿捏的,而且在我治下的廬江,可沒有王智那樣的小人,並且兄長那事已經過去數年,那些奸佞之人,也隻是嫉妒兄長的才學,不想你重返朝中為官而已。
兄長,不知你此次離開,是要返鄉嘛?如若不急的話,就在廬江多住些時日,我們兄弟倆也能多相處段時日,並且我可是知道兄長學識淵博,我也好向兄長多請教一二。”羊續為蔡邕添上茶湯,繼續說道。
“確實如興祖你所說,我也是這兩年才想明白的,我蔡邕也不過有些學識罷了,雖然我當初說話有些無所顧忌,但平心而論也沒真正與人交惡,至於再去當官,我從未想過,當年我也並不想去做官,想來過了這麽多年,那些人也早就把我忘記了。
我此次離開吳地,並不是要回陳留,而是要去往河東,當年我還在洛陽時,河東衛家與我結過一門親事,本來以為我都已經避禍吳地,這門親事也就作罷了。
沒想到年前,衛家人找到了吳地,說並不介意我如今的身份,還是願意達成當初的婚約,而小女文姬早已及笄,這兩年跟著我顛沛流離,確實也耽誤了婚配,既然衛家不嫌,那我也要遵守當年的約定,所以此次是去河東是送文姬成婚的。”蔡邕表示感謝後,繼續開口說道。
羊續聞言,眉頭微蹙,喝了一口茶水後,開口問道:
“兄長,你在吳地也有六七年了,那河東衛家之前可有聯係過你?”
“自從我被流放之後,再不曾有任何聯係,不過那衛家之人說是衛家一直在找尋我,直到去年才知道了我的具體下落,還說衛家長子已經成婚,其次子衛仲道適逢婚齡,想繼續完成當年婚約。”蔡邕答道。
“河東衛家嘛!除了其祖上衛青外,並沒再出過什麽優秀的人才,不過衛家在河東確實也是名門望族了,如果兄長還在朝中為官的話,這門親事倒也算是門當戶對,不過如今看來,說句兄長不愛聽的,有些並不合適了,而且隻是衛家一麵之詞,我覺得兄長還要從長計議。”
羊續也是個性子比較直的人,並且真的把蔡邕當兄長看待,所以也沒多想,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興祖你說的不無道理,不過自古以來,一諾千金,之前我是介於自身原因,所以不再奢求,既然如今衛家不嫌棄我蔡家,我於情於理也不能悔婚。”
蔡邕雖然覺得羊續說得有理,但性格使然,還是覺得應該遵守當初的約定。
喜歡三國:穿越太早大小喬都還是孩子請大家收藏:()三國:穿越太早大小喬都還是孩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