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唐三:我要入諸子聖殿,當小說家祖宗,享受祭祀供奉!

字數:11364   加入書籤

A+A-


    【#秦皇求仙真相#】
    天幕視頻下方有一行不易發覺的小字,作者聲明:文案、視頻皆由ai創作。
    【2019年,對秦直道遺跡的土壤微量元素分析顯示,其路基深處混有大量朱砂與隕鐵碎屑,排布呈現規律性。】
    【這並非普通的工程,而是一個覆蓋全國的巨大網絡。】
    【同年,《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中《趙正書》的佚文被破譯。】
    【其中一段記錄令人驚駭,“昔者,帝軒輊始皇)語李斯曰:吾欲鑄城於天人之際,永絕神鬼之途。”】
    【這直接指向了秦始皇所有驚人舉動的終極目的,他並非在求仙,而是在弑仙。】
    【主流史書記載的秦始皇尋仙,看似是一個帝王愚蠢的怕死行為。】
    【但《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那些被刻意模糊的細節揭示了完全不同的圖景。】
    【每當秦始皇接見方式之後,必有國家級的大工程啟動,這絕非巧合。】
    【例如在方士盧生奏錄“亡秦者,胡也”的圖讖後,秦始皇沒有僅僅派兵防禦,而是立刻下令連接六國長城,修建一條環繞北疆的防線,因地形用險製塞。】
    【這段長城,本質上是一條巨大的龍脈鎖鏈,意在阻斷北方巫教與仙神溝通的靈機。】
    【始皇帝的核心計劃,實為重啟被周王朝廢棄的人皇權柄。】
    【他掌握了三大逆天秘術。】
    【一:氣運重鑄法。】
    【書同文、車同軌、度同製、行同倫,這四大功績被漢代儒生解釋為鞏固統治。】
    【但始皇的真正目的,是強行將戰國時期分裂的六國文化氣運,通過絕對的標準化,熔鑄成一股完整且唯我獨尊的人道洪流,為人道長城提供能量基礎。】
    【十二金人收繳天下兵器,非為禁物,實為斷絕天下金戈之氣,防止仙神界兵器中的殺伐之念滲透人間。】
    【二:山河神經網絡。】
    【靈渠、馳道、直道,這些龐大的交通水利工程,其選線均嚴格遵循上古星圖與地脈走向。】
    【他們的作用並非簡單的運輸,而是以帝國疆土為基盤,刻畫出一個覆蓋整個已知世界的能量導流陣,將神州各地的地脈能量匯聚於鹹陽,作為人道長城的動力核心。】
    【三:弑神兵器帝弩。】
    【兵馬俑坑中為何有大量青銅弩機,卻無實物箭矢?】
    【因為他們發射的不是普通箭矢,而是被人道洪流加持的信念之矢。】
    【這支隱藏在驪山深處的龐大軍團,真正的假想敵並非六國遺民,而是可能從天而降的神族大軍。】
    【而徐福東渡,則是整個計劃中最隱秘也最悲壯的一環。】
    【《括地誌》殘卷中提及:“東海之外有三神山,其上多有不死之草。”】
    【真正的秘密在於,此草並非植物,而是上古人族戰神殿解體後殘留的文明火種。】
    【一種能讓人族血脈自主淨化,擺脫對天地靈氣依賴的終極遺產。】
    【徐福率領的3000童男童女,實為血脈純淨、最適合繼承這火種的新人類胚胎。】
    【他的使命是找到並帶回這火種,完成人族最終的自我覺醒。】
    【然而仙神早已洞察這一切,他們無法直接殺死氣運加身的秦始皇,便從內部腐蝕他的帝國。】
    【“今年祖龍死”、“始皇死而地分”等讖語,都是是仙神通過在人間的代理人,如方士、六國貴族等,發動的心理戰。】
    【旨在擾亂始皇心誌,加速其肉身的崩潰,並離間他與繼承人扶蘇,後者是計劃的關鍵執行者。】
    【最終始皇在沙丘提前倒下,然而他並非死於疾病,而是遭到了仙神詛咒的反噬。】
    【他傾盡國運打造的人道長城,因能量過載而失控,反噬其身。】
    【隨著李斯、趙高篡改遺詔,胡亥篡位,整個計劃被徹底廢止。】
    【徐福在海外得知消息後心灰意冷,將文明火種封存,自此消失於曆史。】
    【所以秦,始皇求仙是一場以整個帝國為賭注,為人族爭奪獨立自主權的,悲壯而失敗的超限戰。】
    【他並非愚昧的暴君,而是一位洞察了人族被圈養命運,並試圖反抗的最後一位人皇。】
    【他的失敗讓人族徹底失去了擺脫神權掌控的最後機會,自此沉淪在仙神設定的輪回之中。】
    ~~~~~~
    大漢,武帝年間。
    “啊???”
    “這本書是不是後人瞎編的?”
    劉徹眼珠子瞪得溜圓,手指著天幕上的文字,語氣裏滿是難以置信。
    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霍去病結拜三弟,比霍去病還大五歲的司馬遷。
    “陛下,確有《趙正書》一書,但天幕裏的這段內容,臣未曾見過。”
    “其上記載多與正史相同,但在重大曆史事件上卻與正史相駁。”
    “《趙正書》記載,李斯、趙高並未篡改遺詔,始皇帝生前欽定胡亥為繼承人。”
    “它還記載趙高非子嬰所殺,而是被秦將章邯誅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帝軒輊更是未曾所見,《趙正書》稱始皇帝為秦王趙正,稱胡亥為秦王胡亥。”
    劉徹摸著下巴琢磨片刻,突然恍然大悟,語氣裏帶著點嘲諷:“哦~合著是六國貴族後代瞎編的唄?”
    司馬遷司馬遷聞言臉瞬間僵住,嘴角抽了抽,幹笑著沒接話。
    陛下,您倒也不必如此直白。
    “砰!”
    劉徹猛地一拍案幾。
    他臉色漲紅,怒氣衝衝地吼道:“後人這臉是徹底不要了!
    “為了誇始皇帝,居然偽造史書內容!”
    “這和他們討厭的滿清有何區別?”
    正在一旁抱著果盤啃果子的霍去病,聞言抬了抬眼皮,嘴裏發出 “嘖嘖嘖” 的聲響,語氣裏滿是調侃:
    “姨夫,您到底是氣後人偽造史書,還是氣他們誇的不是您老人家啊?
    劉徹:(?`ェ′?)つ
    被這話噎得一窒,劉徹瞪著霍去病的眼神像是要冒火,嘴裏飆出幾句粗話:
    “彼其娘之!”
    “入你娘!”
    “汝母婢也!”
    霍去病卻半點不慌,嚼著果肉滿不在乎地擺擺手。
    “我阿娘本來就是婢女,這又不是什麽秘密。”
    “陛下您要是真想‘入’,跟我說沒用,得去跟我阿父商量,順便還得跟我姨母通通氣。”
    “畢竟我姨母才是您的皇後,這事她得點頭才行。”
    “你當朕真不敢揍你?”劉徹咬著牙,指節都捏得發白,那模樣像是下一秒就要擼袖子動手。
    霍去病見狀,立馬把果盤一丟,蹭地站起身,扭頭就往殿外跑,嘴裏還嚷嚷著:“小仗受,大仗跑!”
    “二弟、三弟,快隨我戰略轉進!”
    話音剛落,三道影子就跟一陣風似的從殿裏竄了出去。
    司馬相如和司馬遷一點都不敢耽擱。
    劉徹或許舍不得真揍霍去病,但對他們倆可沒這顧慮,不跑等著挨罰嗎?
    “司馬相如,你給朕站住!再跑朕抄你家!”劉徹在後麵氣急敗壞地喊。
    聞言,司馬相如跑得更快了。
    抄唄,我早就把家產轉給大哥和墨家了,您樂意抄就抄。
    劉徹見司馬相如沒停下,又把矛頭對準司馬遷。
    “司馬遷!你敢再跑一步!朕現在就把你閹了!”
    這話一出,司馬遷立馬跟被按了暫停鍵似的,“吱呀”一聲刹住腳。
    轉過身就往殿內狂奔,跑到劉徹麵前時,眼睛亮得跟有光似的,閃著一雙布靈布靈的大眼睛,語氣還帶著點期待:
    “陛下,果真嗎?”
    “光閹了我,能泄您心頭之氣嗎?”
    “要不幹脆把我斬了?”
    劉徹看著司馬遷這躍躍欲試的模樣,都懷疑這小子是不是被嚇傻了。
    頓了頓才突然想起,司馬家可是世代傳史。
    要是自己真把他閹了,史官肯定能把這事寫得驚天動地,到時候自己豈不成了迫害史官的昏君?
    “滾!有多遠滾多遠!” 劉徹沒好氣地吼道。
    “陛下,您真的不閹我嗎?”
    司馬遷還不死心,小聲追問了一句。
    見劉徹抬手就要掀桌案,嚇得立馬轉身,跟一陣風似的消失在殿中,連腳步聲都沒敢留下。
    ~~~~~~
    大秦,鹹陽。
    “天幕說的是朕?”
    嬴政盯著天幕上的內容,臉上寫滿了 “問號”。
    但他摸著下巴琢磨了一會兒,又覺得這劇情好像也不是不行。
    他隨即輕咳一聲,目光掃向鼻青臉腫的叔孫通和李斯。
    你們又打成平手了,讓朕這個莊家又輸了錢,你們不表示表示嗎?
    可叔孫通低著頭,假裝研究地磚上的花紋,連眼皮都沒抬一下。
    李斯則仰著頭,吹著口哨看屋頂的梁木。
    兩人的心思昭然若揭:人不能,至少不應該……
    見兩人裝聾作啞,嬴政又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 “好大兒” 劉季。
    劉季臉上堆著訕笑,卻半天沒敢說話。
    義父,後人編的劇情也太離譜了,連我這麽不要臉的人,都覺得太不要臉了。
    始皇環視一圈殿內,滿朝文武,難道沒有一個可用之人嗎?
    說時遲那時快,殿角小說家所在的區域裏,突然有一人站起身來,朗聲道:“陛下,臣有奏!”
    嬴政挑眉看過去,那人繼續說道:“天幕內容,聽著倒像是小說家編的故事。”
    “小說家,本就是記錄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之事。”
    “臣請陛下允許小說家以這天幕內容為大綱,寫一部小說出來,讓天下百姓解解悶。”
    始皇滿意的點點頭。
    “上前三步,抬起頭來。”
    “汝喚何名?”
    那人上前三步,躬身回道:“蒙陛下恩典,前些日子儒家幫臣尋到了祖宗,臣是唐國的後裔。”
    “臣有兩位兄長,按輩分本該以‘叔’為名,可這名字跟先祖重了。”
    “所以在儒家的建議下,改用‘三’為名。”
    嬴政再次滿意點頭。
    “唐三啊,若以天幕內容寫小說,必定會涉及朕的先祖和姬周各諸侯國,你萬萬不可有不當之處,更不能亂改祖宗之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唐三立馬回道:“請陛下放心,臣已有大綱。”
    “帝辛者,是帝辛,又非帝辛。”
    “周武王在《牧誓》說:‘今商王受,昏棄厥肆祀。’”
    “還說:‘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
    “臣準備寫的小說裏,帝辛廢除的不是對祖先的祭祀,而是對仙神祭祀。”
    “道家老子有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道至公無私,怎會因為人不祭祀就發怒呢?”
    “是仙神假托天道之名,朝人間索要祭祀,以此奴役人族。”
    “帝辛察覺到了此事,才下定決心廢除對仙神的祭祀。”
    他頓了頓,又接著說:“可仙神哪能甘心?就派了域外天魔侵蝕帝辛的靈魂。”
    “所以帝辛在位時,有時候行善政,有時候又做惡事,根本不是他昏庸,是他自己的靈魂一直在跟域外天魔搏鬥啊!”
    “大秦先祖,就是在帝辛清醒的時候,被他托付了對抗仙神入侵的重任。”
    “可天不遂人願,仙神勢力太大,根本擋不住。”
    “大秦先祖隻好以自身為誘餌,把仙神引到鹿台。”
    “帝辛則設下禁製,燃燒自己的壽命,在鹿台跟入侵人間的仙神同歸於盡了。”
    唐三說到這兒,明顯感覺到幾道冰冷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儒家那幫人。
    畢竟他這說法,跟儒家一直宣揚的 “武王伐紂是正義之舉” 完全對著幹。
    但他沒慌,反而清了清嗓子,準備放大招。
    “武王進了朝歌後,找到了帝辛留下的遺書,這才知道帝辛的功勞,知道他一直在與仙神對抗。”
    “武王本就是人族聖人,當即決定行分封之舉,聚集天下人族的氣運,想跟仙神再拚一場。”
    “可仙神也狠,居然以命換命,施展詛咒之術,把武王咒殺了。”
    “武王臨死前,把這個大秘密告訴了周公,周公這才重定禮樂,想繼續完成武王的遺願。”
    “可仙神又派了域外天魔,侵蝕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心智,引他們發動叛亂。”
    “周公平定叛亂後,為了阻止仙神再擾亂人間,獻祭了自己的生命,用姬周國運布下禁製,阻止仙神進入華夏。”
    “仙神沒了辦法直接進入華夏,就繞路從胡人之地進攻,攻陷了鎬京,破除了周公留下的禁製。”
    “而大秦代代相傳的使命,就是阻止仙神禍亂人間,所以才有了大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的舉動。”
    “那不是單純的護送,是為了守住華夏最後的防線啊!”
    “後來周室越來越衰微,周公留下的禁製也不管用了,仙神就派域外天魔進入各國,引發戰亂。”
    “二百年後,老子應命而生。”
    “又二十年後,孔子應命而生。”
    “再二十年後,墨子應命而生。”
    “老子在周朝守藏室裏,找到了周公獻祭自身的方法,在函穀關外以身化為禁製,阻止域外天魔進入秦國。”
    “孔子周遊天下,想聚集人族的力量對抗仙神,可各國君主都被域外天魔控製了,沒一個願意接納他,還到處驅逐他。”
    “孔子本來想進入秦國,卻被仙神察覺,下了詛咒,死在了半路上。”
    “墨子學得了上古人族的弑神之法,想製造器物來弑殺仙神,結果也被仙神咒殺了。”
    “後來仙神又派域外天魔,擾亂儒家和墨家眾人的心智,讓這兩家四分五裂,再也成不了氣候。”
    殿內眾人聽得如癡如醉,連呼吸都放輕了。
    這劇情也太帶感了,真想馬上看看寫出來的小說到底是什麽樣!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書屋店砸!
    隻有李斯,輕輕咳嗽兩聲。
    唐三看了李斯一眼,示意他別急。
    “而法家,其之法,非單純治國治民之法。”
    “其同樣是上古流傳下來的人族秘術!”
    “修煉到最高境界,便可口含天憲、言出法隨,連仙神都能約束。”
    “大秦列祖列宗從上古開始,就一直與仙神作戰,護佑人族。”
    “戰國之時,除我大秦,天下各國皆被域外天魔所控。”
    “所以我大秦,在那時便被人道所親,人族氣運加身,代有明君。”
    “更往後的,便如天幕所言。”
    “仙神不甘,咒殺陛下,又派遣域外天魔亂我人族,這才導致大秦二世之亡。”
    說完,唐三躬身行禮,等著嬴政的反應。
    始皇猛的一拍案幾,臉上的笑容根本藏不住。
    “善!”
    “大善!”
    “當真是蕩氣回腸。”
    “或許我們這個時空,不再有四大名著,隻會有一大四小名著了。”
    聞言,唐三心裏鬆了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賭對了。
    隻要能把這本小說寫好,讓始皇滿意,他百分之一百會進入諸子聖殿,成為小說家的代表人物。
    這時,淳於越急匆匆地轉過身,對著嬴政躬身勸諫:“陛下,陛下萬萬不可啊!”
    “唐三之言,跟正史相差太遠,要是流傳出去,豈不是亂了天下人的認知?”
    “博士勿急,不過是本小說罷了。”
    嬴政擺了擺手,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現在有了天幕,百姓的心智都開了,難道還會把小說裏的內容當真嗎?”
    “後人編的那些離譜野史,天下又有誰真把它當回事了?”
    “況且唐三隻是給曆史事件加了點仙神色彩,又沒篡改真實的曆史。”
    “帝辛在裏麵還是暴君,武王、周公、孔子、老子、墨子這些人,也還是被人尊敬的先賢,這有什麽問題?”
    嬴政這幾句話,直接把淳於越的話堵在了喉嚨裏。
    是啊,人家寫的就是小說,難道還不準人家發揮想象力了?
    要是自己再反對,恐怕會被當成 “滿清份子”,說自己想在大秦搞文字獄。
    淳於越隻能躬身行禮,帶著滿臉的憂愁退了回去。
    而劉季則一直盯著唐三,心裏突然升起一個念頭:這人若不能為自己一生之友,恐為一生之敵。
    因為這家夥,太不要臉了!
    甚至比自己還不要臉!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