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興漢派的揚名之舉
字數:5942 加入書籤
【#你聽過的或者見過的最禽獸的事#】
評論區:
【河南的,九零後,小時候開始嚴禁土葬,統一火葬,小學生們不上課,任課老師帶著,每個人拿著鐵鍬去地裏平墳。
我個子小,上學又早,當時才5歲,拿不動鐵鍬,就站在旁邊看著。
五六年級的大孩子們站在墳頭扔土,被挖墳的人家站在旁邊看著又無可奈何。
那是一群孩子,打不得、罵不得,偏偏又是這麽一群孩子挖了自己的祖墳。
這個場景我當時說不出來什麽感受,之前覺得難過,說不出來個難過。
後來長大了,每次回憶那個場景,我就覺得逼著老師帶著學生去平墳的人,真的是惡毒加禽獸。】
~~~~~~
〖小學時老師帶著我們去掃大街,做公益,結果把大街上等到塵土直接掃到街道兩邊的商鋪裏去。〗
〖我學校擦玻璃,每個人一個濕抹布,越擦越花。〗
~~~~~~
大明,萬曆年間。
江南水鄉的晨霧還未散盡,青石板路上的露水沾濕了布鞋,卻被突如其來的天幕內容驚得瞬間蒸發了大半。
“啊???”
“啊!!!”
天幕之下,先是零星幾聲短促的驚呼,隨即如滾雷般蔓延開來,成了一片此起彼伏的 “土撥鼠叫”。
茶館裏剛沏好的茶潑了滿桌,挑著菜擔的農婦忘了放下擔子,連河邊浣紗的婦人都攥著半濕的棉布站起身,雙眼死死盯著光幕。
後世的朝廷不是挺好的嗎?
後人不是總在天幕裏說什麽 “國泰民安”“百姓安康” 嗎?
不是三代未有之盛景嗎?
怎麽能做出這等刨人祖墳的事!
還要讓孩童拿著鐵鍬去平墳!
五歲稚子站在墳邊看著,大些的孩子踩著墳頭扔土,墳主家人隻能眼睜睜看著,連打罵都不能。
“夏桀剖孕婦,商紂造炮烙,周幽戲諸侯,隋煬…… 便是這等昏君,也做不出這樣的事!””一個穿粗布短打的漢子捶著大腿嘶吼,聲音裏滿是難以置信的悲憤。
“或許不是朝廷的錯。”
角落裏,一個身著青衫的士子輕聲開口,話音剛落,便如往滾油裏潑了冷水。
暴怒的人群瞬間調轉矛頭,密密麻麻圍了上去,裏三層外三層堵得水泄不通。
“好個讀書人!”
“將來要吃朝廷俸祿,自然幫著朝廷說話!”
一個老者氣得山羊胡直顫,指著士子的鼻子罵道。
“孔夫子教你‘慎終追遠’,沒教你挖人祖墳吧?”
“你祖宗若泉下有知,怕是要把你這忘祖的東西五雷轟頂!”
更有性子烈的,已經攥緊了拳頭,還有人順手抄起路邊賣貨郎的木棍,木柄在青石板上敲得 “咚咚” 響。
空氣裏滿是火藥味,仿佛隻要士子再說一句為朝廷辯解的話,就要被當場撕碎。
士子卻依舊站得筆直,指尖輕輕拂過青衫上並不存在的灰塵,心中默念:“胸有驚雷而麵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
待人群的怒聲稍歇,他才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
“諸位父老,自古以來,朝廷頒行政策,多是務虛。”
“定大方向、立大框架,餘下的需靠地方官員因地製宜去推行。”
“為何?”
“因天下之大,風俗有別,水土不同。”
“草原宜牧,江南宜稻,若朝廷強令草原種稻、江南養羊,可行嗎?”
人群的怒氣稍滯,有人下意識搖了搖頭。
士子見狀,繼續說道:“後世人口十四億之眾,是我大明的十倍不止。”
“縱有高超科技,糧食終究要從地裏長出來,耕地便是命根子。”
“後世要開墾土地,未必是真要挖開棺材、焚燒屍骨。”
“若真是如此,百姓豈會坐視?早便揭竿而起了!”
這話戳中了眾人的心思,方才還攥著木棍的壯漢悄悄鬆了手。
士子又道:“依我看,後世或許隻是平去墳頭,讓土地能耕種。”
“或是將淺埋的棺木移去深處,不礙耕作。”
“至於火葬,朝廷大概率隻是提倡,而非強令。”
“諸位想想,便是玉皇大帝下凡,若隻說‘燒了你家長輩屍體’,卻不給半分好處,誰會聽話?怕是要被當成妖邪打出去!”
人群裏傳來幾聲低笑,緊繃的氣氛徹底鬆了。
士子話鋒一轉,眼神沉了下來:“那為何會有百姓被迫挖祖墳?”
“錯不在朝廷的務虛政策,而在下麵官員‘十倍百倍用心’地亂為。”
“想讓一件好事變成壞事,那便十倍百倍的用心去做。”
人群又懵了。
十倍、百倍用心去做一件好事,怎麽還能越做越壞了呢?
但他們沒急著反駁,隻等士子繼續解釋。
“朝廷說‘提倡火葬’,官員便敢逼孩童平墳。”
“朝廷說‘興修水利’,官員便敢強征民田。”
“他們看似在‘執行政策’,實則是故意鬧得民怨沸騰,好讓朝廷的政令推行不下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何要這般做?” 有人忍不住問道。
“因為他們從中不能獲利,或者失去利益。”
“好比後世之火葬,定會先從官員開始實施。”
“朝廷當然不會說官員不火葬,就不讓他當官。”
“但官員不火葬,升遷肯定很難。”
“火葬和土葬的區別,難道僅僅隻是把人燒成灰嗎?”
“不,當然不是!”
“諸位想想我江南富戶、官員,想想他們家的陵園有多大!占了多少土地!”
“他們失去了利益,所以就十倍、百倍用力做事,把一件好事變成壞事,鬧得民怨沸騰,鬧得朝廷政策實行不下去,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士子聲音裏帶了幾分冷意:
“做,不想做;不做,又怕獲罪。”
“索性就‘極端執行’,鬧大了,朝廷頂多罵一句‘過於激進’,卻不能治他的罪 。”
“若因此治罪,將來誰還敢推行政令?”
眾人聽得恍然大悟,方才撓著後腦勺的動作裏沒了怒氣,隻剩幾分通透。
頭皮好癢,感覺像是真要長腦子了。
先前攥著木棍的壯漢走上前,雙手抱拳,恭敬問道:“敢問公子,將來若高中為官,要做何種官?”
士子拱手還禮,手掌輕輕拍在壯漢肩上,溫聲道:“我若說要做青天,諸位定會覺得我誇海口。”
“我若說要隨波逐流,諸位又要生氣。”
士子收了笑意,眼神變得格外認真。
“諸位父老,未來之事,誰也說不準。”
“但我自幼讀書,家母教我孝,家父教我忠,家師教我仁!”
“將來無論做何官,我心中隻有四個大字:無愧於心。”
“上不負皇天後土,下不負父母養育,中間不負如諸位這般的黎民百姓。”
言罷,士子向前走去。
人群竟自發朝兩側退去,讓出一條筆直的路。
士子微微頷首,青衫的衣角在晨風中輕輕飄動。
直到他走出數十步,身後才響起此起彼伏的恭賀:“公子將來定能高中!”
“盼公子日後能為百姓做主!”
士子沒有回頭,隻是抬手輕輕擺了擺。
轉過街角,走進一條僻靜的小巷,巷口早已等著三五人。
皆是身著長衫的讀書人,還有一個提著食盒的仆人。
“李兄!成了!” 一個圓臉士子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聲音裏難掩激動,“方才你那番話,周圍百姓聽得心服口服!”
“三日!隻需三日!”
“在我等助推下,你這番話定能傳遍江南各州府!”
另一個身材高瘦的士子也笑道:“咱們興漢派這頭炮,算是徹底打響了!”
“什麽複古派、公安派,在李兄這番辯言麵前,不過是土雞瓦狗罷了!”
“怕是不出三日,李兄的名望就要蓋過複古派的王老盟主了!”
李士子聞言,隻是輕輕擺了擺手,語氣帶著幾分謙虛:“諸位謬讚了。”
“王老盟主乃天下文壇第一人,我與他還差得遠。”
話雖如此,他嘴角卻忍不住微微上揚,眼底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誰又不想,讓自己的名字,傳遍這江南,乃至整個大明呢?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