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朱元璋:讓藩王查藩王!讓勳貴查勳貴!
字數:6110 加入書籤
【次讚回答:
換個說法你就明了。
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給大名府府尹汪仕祺下了一道口諭:“借給大名府東十裏村劉二狗30文錢。”
汪仕祺跪接了口諭,然後三呼萬歲,送走了傳口諭的公公。
轉身給他的師爺說:“給東十裏村的保長說一聲,給他們村的劉二狗10文錢,不用還了。”
師爺一聽,這不對啊,明明聖諭上說是借30文,怎麽到你這兒就變成給10文了?
師爺就如實記錄了。
多年後,朱元璋微服出巡到東十裏村,遇到劉二狗就想起這件事兒了,於是問了一句。
劉二狗感恩戴德的說保長人真好,給了他10文錢,他吃了頓飽飯才活下來了。
朱元璋就問傳口諭的公公,當年他是這麽說的嗎?
公公說不是,說的是借30文。
於是汪仕祺就這麽被哢嚓了!
還是劉二狗,因為20文錢的小事兒,導致一個府尹被哢嚓了,人一下出名了!
他又去找大名府借錢,大名府的新任府尹程文龍一看是他,就說:“寫個申請吧!”
劉二狗就找了個文書寫了個申請,要求政府借給他30文錢買種子。
簽字畫押按手印後交了上去。
府尹程文龍一看,批示“:給10文錢,從本人俸祿裏扣除,不用還了!”
朱元璋得知此事後,專門給程文龍賜了四個字:愛民如子!
都是借30文給10文,為啥一個被哢嚓一個被賜字?
程序!】
~~~~~~
評論區:
〖劉二狗我踏馬……〗
〖本段回答最精華部分:程文龍從本人俸祿裏扣除10文錢。
政府借30文,程序上無法支持;但府尹愛民如子,不忍二狗受難,願意以一肩之力承擔。〗
〖你以為的虎力大仙求雨:做法拘來風雨雷電眾家神仙,強迫他們降雨。
實際上的虎力大仙求雨:燒黃表、寫申請,打報告至天庭辦公廳,然後走行政流程各環節審批後,發至風雨雷電各部按要求降雨。〗
——————————
~~~~~~
大明,洪武年間。
朱元璋盯著天幕,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輕笑。
在天幕看《西遊記》,隻當是神佛奇譚,未覺深意,許是後世演繹刪改太多。
如今經天幕這般拆解,將涇河龍王的抗法、三妖的合規行文,那“程序”二字如驚雷貫耳,讓他不由得抬眼看向幾個兒子。
“老二。”
“兒在。”秦王朱樉躬身應道。
“你說說,是程序正義要緊,還是結果正義為上?”朱元璋聲音平淡。
朱樉略一沉吟,朗聲道:“爹,自然是程序重要。”
“無規矩不成方圓,若凡事隻論結果,人人皆可自恃有理便逾矩,天下豈不亂了?”
朱元璋不置可否,轉而看向晉王朱棡:“老三,你怎麽看?”
“兒臣附議二哥。”朱棡沉聲道。
“漢武滅遊俠,正是因遊俠以私義代公法,看似行俠仗義,實則破壞綱紀。”
“即便是子報父仇可減罪、滅罪,亦是明文規定、有據可依的律法,並非無序的結果正義。”
朱元璋依舊默然,目光最終落在燕王朱棣身上:“老四,你呢?”
朱棣上前一步,肅容道:“兒臣以為,當分情形而論。”
話音剛落,朱樉便笑了。
“老四這話莫不是打馬虎眼?”
“是非曲直,怎可模棱兩可?”
“啪”的一聲,朱元璋屈指叩了叩禦案,打斷了朱樉的話。
他目光掃過眾人,緩緩開口:“昨晚,咱做了個夢。”
“夢裏見貪官汙吏克扣糧餉、欺壓修長城的民夫,硬生生逼得民夫造了反。”
“咱派兵平了叛亂,擒了那為首的民夫,問他為何不告官喊冤,偏要走這條路。”
“咱原以為他會痛罵官官相護、路有阻隔,可他隻反問了咱一句:‘陛下當初造反時,為何不告官?’”
房內瞬間寂靜,朱樉、朱棡皆是麵露思索,朱棣也垂眸不語。
朱元璋話鋒一轉,忽問道:“後世有番國廢除死刑,你們覺得是好是壞?”
朱樉先回過神,連忙道:“若兒是富豪貴族,自然覺得無死刑好。”
“畢竟身為皇家子嗣,即便犯錯,爹最多幽禁懲戒,斷不會傷了性命。”
“哈哈哈。”朱元璋笑了笑,目光轉向朱棡,“老三以為呢?”
“兒覺得死刑必不可廢!”朱棡語氣堅定。
“隻是其中緣由,兒一時未能說透。”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朱棣身上。
他深吸一口氣,正色道:“當律法不再護佑公道,當掌權者不再主持正義,華夏大地唯一約定俗成的底線,便是血親複仇。”
“這便是兒說‘分情形’的道理。”
“有時,唯有守住結果正義,規則方能存續。”
“死刑從不是讓受害者求青天大老爺報仇,而是受害者給律法的一個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些罪行太過殘酷,有些仇恨,唯有以命相抵方能消解。”
“若無死刑,私仇隻會蔓延,最終拖垮整個社稷。”
朱元璋聽完,隻是淡淡一笑,既不褒獎也不反駁,轉而拋出另一個話題:
“咱把孟子移出孔廟,後世罵聲一片,你們覺得那些人說得對嗎?”
“屁!”朱樉脫口而出。
“民為貴、君為輕?說得好聽!”
“這民從來都是士紳豪強說了算,他們想護著誰,便說誰是民!”
朱棡附和道:“正是!大臣們天天喊著‘不與民爭利’,他們口中的‘民’,哪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分明是他們自己這些既得利益者!”
朱棣卻搖了搖頭:“爹當年扔了孟子,並非因為那句‘民為貴君為輕’。”
朱樉、朱棡皆是一愣。
“老四,你為了討好爹,臉都不要了?”
朱元璋並未動怒,反而看向侍立在側、欲言又止的藍玉,笑道:“藍玉,你也說說。”
藍玉上前一步,抱拳朗聲道:“陛下,臣以為燕王所言極是!”
“孟子之學雖有可取之處,然其弊端亦不容忽視。”
“臣近日讀《孟子》,見孟子曾言‘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還說什麽巨室所慕,一國慕之,天下慕之。”
“此等言論,若留著,必然被士紳豪強拿來做擋箭牌。”
“而且他們並非曲解聖人言論,而是孟子本就如此說!”
朱元璋聽完,眼中露出欣慰之色,緩緩點了點頭。
他話鋒再轉,沉聲道:“軍戶製,世人褒貶不一,但咱覺得這製度本身無錯,錯就錯在缺了一套成體係的監督規矩。”
“如今有些勳貴、藩王,竟把軍戶當成自家私產,讓他們抬轎修房、無償勞作,稍有不從便打罵相加。”
他目光掃過朱棣與藍玉,語氣凝重:
“老四,你是藩王。”
“藍玉,你是太子舅父。”
“這件事,咱交給你們去查!”
“查藩王,查勳貴,不管是誰,有過必懲!你們敢不敢?”
朱棣立刻跪地,朗聲道:“兒臣敢!”
藍玉亦是激動跪地,他何等精明,豈能不知朱元璋此刻點明“太子舅父”身份的深意。
他略一思索,抬頭道:“陛下,臣有罪!”
“臣往日也有將軍戶私用之舉,請陛下先治臣之罪!”
“唯有如此,臣查起他人時,方能名正言順,無人口舌!”
朱元璋聞言,更是欣慰,藍玉這書沒白讀。
“好!既然你有此覺悟,便依你所言。”
“其一,凡你役使軍戶未付酬勞者,雙倍賠付,親自登門求其諒解。”
“其二,杖責一百,以儆效尤。”
老朱看向朱棣:“老四,錦衣衛由你掌管,這行刑之事便交你監督,不得有半分偷工減料。”
二人齊聲應諾,欣然領命。
朱樉與朱棡相視一眼,低聲嘀咕。
“爹這是唱的哪一出?”朱樉滿臉困惑。
朱棡沉吟道:“爹是讓老四斷了那非分之想!”
“你想,查藩王、查勳貴,得得罪多少人?”
“再加他掌著錦衣衛查貪腐,文臣武將的心都得離他遠去,他還能有什麽念想?”
朱樉搖了搖頭:“那可未必。”
“這般一來,固然失了勳貴文臣之心,可軍戶與百姓,怕是都要感念老四的恩德啊……”
二人偷偷瞥向禦座上的朱元璋,這位洪武大帝的心思,終究不是他們能猜透的。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