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林則徐

字數:2987   加入書籤

A+A-


    大清帝國,就像是悠悠曆史長河裏的一艘大船,時不時就被英國那幫“調皮鬼”給撩撥一下,弄得船身晃晃悠悠的。不過咱大清的運氣卻很不錯,每次都能化險為夷,把那些個英國佬的小九九給弄得明明白白,主權利益那是守得牢牢的,就跟護食的小狗似的,一點不含糊。
    可這事兒剛消停沒多久,茶壺裏的水還沒涼透呢,英國佬又故技重施,拿鴉片貿易說事兒,卷土重來了。這回啊,他們可算是踢到鐵板了,為啥?因為他們遇到了林則徐林大人!
    林則徐啊,這名字在咱們耳邊那可是響當當的,從小咱們就聽著他禁毒的故事長大,簡直就是咱們心中的“禁毒大使”。一說起林則徐,那形象立馬就在腦海裏蹦躂出來,跟禁毒宣傳畫上的二郎神似的,威風凜凜,眼神裏透著一股子“誰敢販毒,我就收拾誰”的霸氣。
    在紐約的唐人街,林則徐的銅像那可是地標性的存在,遊客們去了都得合個影,沾沾禁毒俠的光。廣東那邊更誇張,廟宇裏都供著林則徐的威武畫像,他老人家直接就成了民間的“禁毒之神”,那香火旺得,就不用說了!
    不過話說回來,林則徐雖然被咱們奉若神明,但他畢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啊。那他到底咋就這麽“神通廣大”呢?嘿,你別說,林大人那可是有獨門秘籍的。
    林則徐,字元撫,福建侯官縣人士,小時候家裏頭那可不是啥官宦豪門,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普通家庭”,不過呢,人家小日子過得那是挺滋潤的。一家子十多口人,熱熱鬧鬧,其樂融融,林則徐的童年就像是在蜜罐裏泡大的,快樂得不得了。
    他老爸林斌日,那可是當地有名的教書先生,自己家裏還開了個“文化補習班”,就相當於現在的課外輔導班。老媽也是個文化人,娘家還是貢生門第,這家庭背景,說是書香門第也不為過。
    林斌日老爸特別重視教育,林則徐四歲那年,就被老爸抱到補習班裏,開始認字兒。七歲的時候,林則徐就已經是“小文豪”了,文體熟練得讓人咋舌。你想啊,那時候的林則徐,坐都坐不住,還得老爸抱著聽學呢,結果就這麽聽著聽著,聽成了個小學霸。
    八九歲的時候,林則徐在學堂上寫了一首詩:“海到無涯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這詩一出,街坊鄰居都驚呆了,心想:“這孩子,將來肯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看來,林則徐之所以這麽優秀,全賴他那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環境啊。
    時間一晃,林則徐21歲了,也就是嘉慶11年那會兒,他當上了廈門海防同知的書記,說白了就是師爺,負責處理商販來往、米糧兵餉的文書記錄。那時候廈門的走私鴉片問題可嚴重了,曆任海防同知都是貪官汙吏,外商賄賂成風,沒人管走私的事兒。林則徐一去,嘿,那可就不一樣了,他就像是股清流,準備在這渾水裏攪和攪和,給那些走私販子們點顏色瞧瞧!
    林則徐啊,這哥們兒在鴉片問題上,那可是有獨門絕技的。煙販們的那些小伎倆,在他眼裏,簡直就是小兒科。這不,福建巡撫張師誠就瞧上他了,覺得這小子是個人才,得拉攏拉攏。
    於是呢,張巡撫就向林則徐拋出了橄欖枝,說:“小林啊,來我這兒當幕僚吧,我準備把公事上的那些門道、權術都傳給你。”林則徐一聽,心裏那個樂啊,心想:“這感情好,既能學東西,還能混個官職,何樂而不為呢?”
    就這樣,林則徐成了張巡撫的得力助手。有一次,張巡撫要去鎮壓海盜,也把林則徐給帶上了,說是讓他見見世麵,其實啊,就是想讓林則徐也參與進來,曆練曆練。
    結果呢,這一仗打得那叫一個漂亮!張巡撫帶著兵馬,神速地就把海盜給剿了。僚屬們看了,都紛紛豎大拇指,說:“張大人啊,您這指揮能力真是太神了!要不是您先得到賊蹤,然後發檄文催戰,我們哪可能這麽快就繳賊啊!”
    張巡撫聽了,心裏那個美啊,但表麵上還得裝裝謙虛,說:“其實啊,這功勞也有林則徐一份。你們看啊,這文書工作,可都是小林一手操辦的。要是沒有他,我這檄文發得再快,兵馬調得再順,那也得亂成一鍋粥啊!”
    僚屬們一聽,都紛紛點頭,心想:“這林則徐,看來真是個能人啊!以後可得跟他多親近親近。”就這樣,林則徐在張巡撫的賞識下,一步步地嶄露頭角,成了官場上的新星。
    林則徐這哥們兒,26歲那年,雄心勃勃地赴京趕考,一考就中了個貢試,殿試的時候更是厲害,二甲第四名,直接選進了翰林院當庶吉士,後來還升了翰林編修,算是正式進入了國家編製,成了個小京官兒。
    這一待,就是七年啊!七年裏,林則徐就像個“打工人”,被派來派去,地方換了不少,但級別還是那個小京官兒,沒變過。林則徐心裏那個鬱悶啊,心想:“我這到底是哪輩子修來的福,怎麽就這麽‘穩定’呢?”
    不過,好事兒總算來了,林則徐終於升任江南道監察禦史,這下子可牛了,能監督地方官了!正所謂“翻身農奴把歌唱”,林則徐那是意氣風發,準備大幹一場。
    結果,河南南岸河堤出了個大口子,大水災來了,老百姓流離失所,那叫一個慘。河南巡撫琦善呢,辦事兒不利索,林則徐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想啊:“我林則徐當初為啥當官?不就是為了造福百姓嗎?這琦善,滿洲貴族,世襲一等侯爵,但我可不怕他!”
    於是,林則徐一咬牙,一跺腳,直接向嘉慶皇帝奏報琦善無能。這一下子,可把琦善給惹毛了,心想:“你林則徐算哪根蔥,敢動我?”但林則徐就是不怕,他為官清廉,不畏權貴,行事果敢,不留情麵,這股子清流在朝野上下那是引起了廣大反響。
    可是呢,樹大招風,林則徐這清流當得久了,就開始遭到同僚的猜忌和冷嘲熱諷。有人說他:“林則徐,你這麽能,怎麽不上天呢?”林則徐聽了,心裏那個苦啊,心想:“這官場,怎麽就這麽複雜呢?”
    久而久之,林則徐對官場就開始產生了厭惡,心想:“我還不如回去做個教書先生呢,至少那裏清淨!”就這樣,林則徐在官場的“打工生涯”,也算是充滿了波折和戲劇性,可能很快就到頭了。
    喜歡大清的故事請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