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晉升

字數:3539   加入書籤

A+A-


    在那神秘而又龐大的大清後宮之中,其等級製度宛如一座高聳入雲、層次分明的金字塔,嚴密且苛刻。眾多的嬪妃們被清晰地劃分成為九個不同的等級,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著:至高無上的太後穩坐塔尖,猶如眾星捧月般尊貴;接下來便是皇後,母儀天下,統領六宮;再往後則是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和答應。這樣的層級分布,恰如現代公司內部的職位架構一般嚴謹有序。
    其中,貴人這個等級雖然在整個後宮體係中處於相對靠後的位置,但相較於那些沒有名分的宮女而言,能夠躋身於此已然算是擁有“編製”的正式員工了,也意味著真正成為了皇帝的女人之一。然而,對於野心勃勃的慈禧來說,僅僅停留在貴人之位顯然遠遠不夠。她深知要想在這深似海的宮廷中脫穎而出、步步登高,關鍵還在於能否獲得皇帝的特別寵幸。畢竟在這爾虞我詐的後宮爭鬥中,唯有得到聖上的垂青與偏愛,方能打開通往更高地位的大門。
    於是乎,慈禧開始精心謀劃自己的晉升之路。她不僅要時刻保持明豔動人的姿容儀態,更需巧妙迎合皇帝的喜好心思。若能有幸懷上龍種,並順利誕下皇子,那麽她在宮中的地位必將扶搖直上、固若金湯。這便如同置身於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當中,隻有贏得上司的歡心與賞識,才有可能迎來升職加薪的光明前景。
    說到這,就得提一個關鍵人物了,鈕祜祿氏,後來成了慈安太後,和慈禧太後一起上演了“垂簾聽政”的好戲。在當時啊,這個人可是給了慈禧不小的刺激,就像是職場上的競爭對手一樣,讓慈禧心裏頭那個揪心啊。為啥這麽說呢?因為慈安太後在那兒擺著,慈禧就得更努力,更機智,才能在這場“後宮職場晉升賽”中脫穎而出啊!
    1852年2月那會兒,慈禧和鈕祜祿氏就像是同一批入職的新員工,都是秀女出身,一起被封為了貴人。可你瞧瞧鈕祜祿氏,那晉升速度簡直就是開了掛啊!
    一進宮,鹹豐皇帝就對她寵愛有加,像是找到了心頭的寶貝。4月27日,鈕祜祿氏就升為了貞嬪,這速度,比坐火箭還快!5月25日,又晉升為貞貴妃,這職位升得,讓人眼花繚亂。6月8日,皇帝還打算立她為皇後呢,10月17日,冊立禮一行,鈕祜祿氏就正式坐上了皇後的寶座。
    且說這鈕祜祿氏,真不知她究竟是如何做到這般神奇之事的,莫非是暗中尋得了一條不為人知的“職場捷徑”不成?想那初入宮時,她不過隻是一介普普通通的秀女罷了,誰能料到短短八月時光,竟如火箭般一飛衝天,搖身一變成為了整個大清朝晉升速度最為迅猛的皇後娘娘!如此驚人的逆襲之路,簡直堪稱一部活生生的職場傳奇大片呐!
    再瞧瞧彼時的慈禧太後,心中定然是充滿了羨慕、嫉妒與憤恨之情。想必每當聽聞鈕祜祿氏又獲榮寵或是再度高升之時,慈禧都會氣得直跺腳,甚至忍不住要咬碎銀牙、怒目圓睜了吧。遙想當年,慈禧也不過隻是區區一個小小的貴人而已,隻能眼睜睜地望著鈕祜祿氏在宮中的地位節節攀升,而自己卻依舊原地踏步,毫無進展可言。那種感覺,就好似眼巴巴地瞧著他人享用美味佳肴,自己卻隻能幹流口水一般難受。尤其是當得知曾經一同踏入宮門的鈕祜祿氏已然登上後位寶座,盡享榮華富貴,可自己呢?莫說是得到晉升之機了,就連皇帝陛下的龍顏都難以多見幾回,整日裏猶如一個無人問津的“皇宮小透明”,在這深宮內院之中孤獨地徘徊著。
    慈禧心想,這麽等下去可不是辦法,萬一皇帝把她給忘了,那可就一輩子都翻不了身了。於是,她決定不再坐以待斃,得主動出擊,爭取讓鹹豐皇帝對她刮目相看。從這裏我們就能夠清晰地看出,慈禧之所以最終能夠登上那至高無上的寶座,成為權傾朝野、威震天下的慈禧太後,與她自身獨特的性格特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不妨這樣來講,當麵對同樣的困境和機遇時,其他的人往往會選擇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逃避或者消極等待。比如說,他們會以“皇帝事務繁忙”作為托詞,心安理得地坐在那裏無所事事,靜候命運的安排,甚至幹脆坐等死亡的降臨。然而,慈禧卻截然不同!
    她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機會從來都不是憑空而降的,更不可能像天上掉餡餅那樣輕易地落入懷中。想要獲得成功,實現自己心中宏偉的目標,唯有依靠自己積極主動地去爭取。隻有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毫不退縮地迎接挑戰,才有可能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良機。因此,慈禧總是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性和敏銳的洞察力,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契機,並毫不猶豫地果斷出手,全力以赴地去拚搏奮鬥。
    怎麽出擊呢?慈禧琢磨著,得先從皇帝身邊的人下手,跟他們搞好關係,讓他們在自己麵前多說好話。這就像在職場上,你得跟領導的秘書、助理搞好關係,讓他們幫你美言幾句,道理是一樣的。慈禧啊,這心思可真是活絡,看來為了晉升,她也是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慈禧一看,鈕祜祿氏都成了皇後了,自己還隻是個小貴人,這差距也太大了吧!想跟皇後搭上話,那難度簡直比登天還高,比考公務員還難!
    不過呢,慈禧可不是那麽容易放棄的人。她開始四處打聽,就像偵探一樣,終於讓她打聽到皇後有個妹妹也在宮裏做貴人。慈禧心想,這不就是我的突破口嗎?
    於是,慈禧就開始對皇後的妹妹展開了“攻勢”。她經常去找皇後的妹妹聊天,還把自己那些貴重的首飾當作“見麵禮”,送得那叫一個大方。時間一長,倆人的感情那是越來越深,慈禧心裏頭那個美啊,心想:這下我可算是找到“靠山”了!
    慈禧靠著皇後的妹妹,總算能經常去見見皇後了。但後宮這地方,爭風吃醋、勾心鬥角那是家常便飯,皇後也不例外。畢竟,皇帝的心就像外麵的野花,隨時可能被別的妃子給勾走。
    慈禧本以為搭上皇後這條船就能順風順水,結果皇後卻把她當成了爭寵的對手,壓根兒沒在皇上麵前為她說過一句好話。慈禧這心裏頭啊,就像是吃了個閉門羹,別提多鬱悶了。
    碰了一鼻子灰的慈禧,覺得再在皇後身上下功夫也是白搭,於是她開始琢磨著轉移目標。她整天窩在屋裏頭,冥思苦想,腦袋瓜子都快想破了。突然,她眼睛一亮,想起了選秀女那天見過的康慈皇太妃。慈禧心想:說不定這位皇太妃就是我的“貴人”呢!
    康慈皇太妃啊,那可是鹹豐帝的“超級奶媽”,鹹豐十歲就沒了親媽,是康慈皇太妃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拉扯大的,比親媽還親。鹹豐一坐上皇位,那孝順勁兒,簡直了,選秀女都特意選在康慈皇太妃的寢宮,就是要告訴全世界:看,我對我媽多好!
    慈禧這小機靈鬼一看,嘿,這康慈皇太妃可是個“大佬”啊,要是能抱上她的大腿,那晉升還不是手到擒來?於是,慈禧開始瘋狂“刷好感”,康慈皇太妃身邊的太監、宮女,那都是她“攻略”的對象。今天送點銀兩,明天送點首飾,就差沒直接給他們發紅包了。慈禧心裏那個美啊:等我在康慈皇太妃麵前混個臉熟,看你們誰還敢小瞧我!
    別看慈禧那時年紀尚小,但她卻早已深諳人情世故之道。要知道,在彼時那樣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之中,她敏銳地洞察到一個重要規律:隻需說些動聽的話語,便能成功籠絡住六成左右的人心;而若是在說好話之餘,再適時送上一份厚禮,則幾乎能夠拿下九成之人的心。不得不說,這一招數即便放置於當今時代,依舊行之有效、屢試不爽!由此觀之,慈禧後來得以飛黃騰達,成為權傾朝野的人物,實則並非偶然,而是一種必然的結局啊!
    喜歡大清的故事請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