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兩個強盜和兩個幫凶

字數:3517   加入書籤

A+A-


    一八五七年,法國政府那是瞅準了時機,任命葛羅為全權代表,跟英國一合計,說:“嘿,咱們聯手去中國逛逛,占點便宜!”英國一聽,立馬點頭同意,還說:“好主意,咱們再拉上美俄兩國,一起湊個熱鬧!”
    為啥是這幾個國家在這個時候對中國挑起戰爭呢?這背後啊,有著世界曆史的“小秘密”。原來,在一八五三年到一八五六年這段時間,英法兩國正忙著跟俄國爭黑海的出海口呢,也就是那場克裏米亞戰爭,打得熱火朝天,根本沒空理會中國。美國呢,兵力有限,單獨對中國動手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隻能幹瞪眼。
    這幾個國家啊,就像一群餓狼,圍著中國這塊肥得流油的大五花肉,流著哈喇子卻吃不著。可是一到一八五六年底,克裏米亞戰爭一結束,情況立馬大變樣!英法獲勝,俄國戰敗,英法兩國那是實力大增,兵力也騰出來了。
    這下子,英法兩國得意洋洋地說:“哈哈,咱們現在可是獲勝國,實力壯大了,兵力也空閑了,中國那塊大五花肉,你還跑得了嗎?咱們這就去把它給‘品嚐’了!”於是,這幾個國家磨刀霍霍,準備對中國發動新一輪的侵略戰爭,中國啊,這回可真是“禍從天降”了!
    第二次鴉片戰爭那會兒,對華出兵的主力軍就是英法聯軍,他們就像兩股囂張的狂風,席卷而來。沙俄呢,在克裏米亞戰爭中敗得那叫一個慘,心裏想著:“我得從哪兒找點補償呢?”一瞅中國這塊大蛋糕,眼睛就亮了,心說:“就你了!”
    美國一看,也心動了,心想:“這好事兒怎麽能少了我呢?摻和一腳,說不定能撿到點甜頭。”於是,美俄也勾肩搭背地聯合起來了,不過他們就像跟在英法聯軍後麵的小跟班,撿點剩菜殘羹,心裏還美滋滋的。
    就這麽著,到了一八五七年底,廣州城又被英法聯軍給封鎖了,聯軍還給葉明琛發了最後一通“邀請函”,提出了三個要求。第一,說:“咱們得進廣州城逛逛,以前隻能在外麵租借裏憋著,這可不行!”第二,要賠償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的一切損失,心說:“你們清朝得給我們個說法!”第三,讓清政府派代表跟英法進行修約談判。
    這裏麵提到的馬神甫事件實際就是法國杜撰的另一個亞羅號事件,簡單說下這個事件,話說在清朝鹹豐年間,有那麽一位法國神甫,名叫馬賴,他可真是位“探險家”。別人探險是為了找寶藏,他倒好,非法潛入咱們廣西西林縣,披著宗教的外衣,幹的卻是侵略的活兒。
    這馬賴神父一到西林,就開始廣收門徒,不過他收的可不是什麽良民,而是一群無賴匪棍。這些教民在馬賴的庇護下,那是橫行鄉裏,搶掠奸淫,無所不為,把當地百姓惹得是怨聲載道。
    終於,在1855年夏天,西林的鄉親們忍無可忍,把馬賴告到了縣衙。當時的西林知縣黃德明,雖然想管,但礙於公憤,隻好派兵把馬賴“請”到縣署,勸他離境。可這馬賴神父也是個倔脾氣,沒幾個月,他又溜回來了。
    這回,西林的知縣換成了張鳴鳳。張知縣可不像前任那麽客氣,他對不法教徒那是嚴加懲處,處死多人,還限令馬賴離境。但馬賴還是不理不睬,結果他和25名中國教徒一起被逮捕了。
    經過一番審訊,張知縣決定給馬賴和他的兩個助手來個“終極審判”——死刑!這下可把法國政府惹毛了,聯軍還特地強調:“葉明琛啊,給你十天時間,前兩項你得趕緊答應,不然我們就武力進攻了!”葉明琛一聽,心裏那個火啊,心想:“你們這群蠻夷,還想進我廣州城?還想讓我賠償?還想讓我派代表談判?門兒都沒有!”
    於是,葉明琛硬氣地說:“不用給我十天時間,我十秒就能做出決定,概不答應!你們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吧,我葉明琛可不是吃素的!
    此時的葉明琛,那簡直是“自信滿滿”到了極點,他瞅著英法聯軍沒啥動靜,心裏就琢磨:“哼,這些洋鬼子肯定是黔驢技窮了,現在就想求和呢!”他這麽一想,還特地上奏了7000多字給鹹豐皇帝上了個奏折,那奏折寫得,簡直就是一部“洋鬼子求和記”。
    他說:“皇上啊,您看這英夷,現在是真的沒轍了,就想著通商求和呢!”鹹豐皇帝一看,心裏那個樂啊,心想:“朕的大臣就是厲害,能把洋鬼子治得服服帖帖的!”於是,他下旨給葉明琛,大意就是說:“你小子幹得不錯,既然洋鬼子想求和,那就跟他們談談吧,把進城、賠貨、換條約這些事兒都給他們斷了,咱們來個一勞永逸!”
    可這倆人呢,完全是活在夢裏啊!到了12月28號清晨,英法聯軍那是說幹就幹,20艘軍艦就像一群餓狼,嗖嗖地就抵近了廣州城下。接著,那炮彈就像雨點一樣,對著兩廣總督官府就是一頓猛轟。
    清軍士兵們一看這架勢,那嚇得是屁滾尿流,逃竄得一空,整個戰場那是亂作一團。葉明琛呢,估計這時候還在府裏做著“一勞永逸”的美夢呢,結果一睜眼,發現自個兒已經成了甕中之鱉,那滋味,別提多“酸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天,廣州城就那麽“嗖”地一下淪陷了,葉明琛也被俘了,被押到了英國軍艦上。你瞧他,淡定得跟沒事兒人一樣,頂戴花翎、補服紗褂,打扮得跟上朝似的,全套禮服就這麽穿上了船。
    登上英國船後,隨從悄悄給他使了個眼色,意思是:“大人,要不您投海自盡吧,保個全屍也好。”葉明琛呢,裝得跟沒看見一樣,心裏還琢磨著:“哼,我為什麽要死?我上了這英國船,那是有原因的。我估摸著英國人肯定得把我送到英國去,我呢,正好見見那英國王。聽說那娘們指英國女王)挺懂道理的,我得跟她當麵論論理。打架我打不過你,但說理?你能說得過我嗎?我可是兩榜進士出身,嶺南最有學問的人!我說死你,你信不信?”
    可惜啊,葉總督這如意算盤打錯了。英國人壓根兒沒把他拉到倫敦,而是直接給帶到了印度的加爾各答,找了個小樓兒就把他給關起來了。葉明琛一看,心裏那個鬱悶啊:“哎,我這見不到英國國王了啊!”
    等帶去的糧食都吃光了,葉明琛心說:“得了,我也不吃了,我學那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結果呢,就這麽活活把自己給餓死了。後人呢,就給他送了個外號,叫“六不總督”——不戰、不和、不守、不死其實最後還是死了)、不降、不走。這外號聽起來是貶低他,但你想啊,葉明琛可是南中國最有學問的人之一,堂堂兩榜進士出身,他都有這樣的想法,可見當時中國跟外麵的世界脫節得有多嚴重,簡直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到極致了!
    廣州一失陷,英法聯軍可沒打算自己親自上陣統治,他們心想:“咱們可是文明人,不玩兒那直接管人的粗活兒。”於是呢,他們就讓廣州將軍來組了個“傀儡政府”,就像是找了個“代理ceo”。
    英法聯軍對廣州將軍說:“你呢,還繼續管你的廣州,但是得聽我們的指揮,咱們說你往東,你可不能往西。”廣州將軍心裏那個苦啊,但也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那這些外國人幹啥去了呢?他們可沒閑著,而是像一群探險家一樣,北上天津去了。他們心裏那個美啊,心想:“廣州已經搞定,接下來咱們得去天津逛逛,看看這把得搞個大的了。”於是,他們就這麽浩浩蕩蕩地出發了,留下廣州的“傀儡政府”在那兒繼續“代理”著。
    喜歡大清的故事請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