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摩擦

字數:5219   加入書籤

A+A-


    第26章 摩擦
    這事兒發生後,本該是清廷和琉球兩個小兄弟之間的一點兒小摩擦,就像鄰居間拌了幾句嘴,本沒什麽大不了的。可日本卻橫插一杠子,充當起了“老大哥”的角色,擺出一副“我為小弟出頭”的架勢,說:“琉球可是我小弟,被你們清朝欺負了,我這當大哥的得站出來撐腰!”於是,一八七三年,日本的外交大臣副島種臣就屁顛屁顛地跑到了大清,還美其名曰是代替琉球來交涉。
    其實啊,他那點兒小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就跟透明的一樣。他就是想拿這事兒當借口,好找個茬兒侵略中國,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副島種臣一見到清廷派來的交涉大臣,那臉拉得比馬臉還長,擺出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好像清朝欠了他多少錢似的,說:“你們得給個說法啊!琉球的事兒,你們得給我們日本一個交代!”
    清廷大臣們聽聞此言,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莫大的冤屈之情,簡直比千古奇冤的竇娥還要冤枉數倍!他們急忙辯解道:“大人呐,咱們這邊早已賠付給遇害人相應的損失啦,而且對方也欣然接受了賠償,此事早就算是徹底了結、塵埃落定了呀!它跟您們日本人壓根兒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求求您就別再橫插一手、胡亂攪和進來了,行不?”然而,那位副島種臣卻絲毫沒有罷手之意,反而如同一個蠻橫無理、胡攪蠻纏的市井潑婦一般,仍舊喋喋不休地強行爭辯著:“哼!那我倒要問問你們,為何不對那些犯下罪行的台灣原住民加以懲處呢?別忘了,他們可是殘忍殺害了我們琉球的同胞啊!”
    那位清廷大臣滿臉愁容,深深地歎息一聲後,緩緩開口說道:“唉,那所謂的‘生番’乃是我大清化外之民呐!也就是說,那些原住民尚處於未開化的狀態,宛如生活在遠古時代一般。他們蟄居在那深山老林之中,與咱們清朝的管轄區域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完全沒有交集之處。麵對如此情形,咱們實在是鞭長莫及、力不從心啊!”
    誰曾想,這番話猶如一把鑰匙,恰好開啟了日本人心中蓄謀已久的陰謀之門。他們聽聞此言,頓時喜出望外,仿佛天上掉下了一個天大的餡餅。一個個眉飛色舞,內心暗自竊喜道:“哈哈,真是天助我也!這清朝官員居然親口說出這般話語,這不正是我們出兵台灣的絕佳借口和有力依據嗎?此次機會難得,定要好好把握,讓清軍嚐嚐我們的厲害!”於是乎,這群心懷不軌的日本人便磨刀霍霍,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台灣進軍,展開一場血腥的侵略戰爭。
    而那位清廷大臣此時方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一時失言竟然釀成如此大禍,心中懊悔不已,暗罵自己愚蠢至極。他痛心疾首地想到:“天哪!我們怎會如此倒黴,偏偏碰上這樣棘手的事情?如今可好,給了小日本可乘之機,隻怕接下來的局勢將會對我方極為不利啊……”然而,事已至此,再多的悔恨也是無濟於事,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日本人一步步逼近台灣,將戰火引向這片原本寧靜祥和的土地。
    這下可好,中國的海疆眼瞅著就要鬧危機了,朝廷那是左右為難,東邊西邊都得防著。這不,海防塞防的爭論又冒出來了,跟唱對台戲似的,熱鬧非凡。
    李鴻章那一派啊,他們覺得新疆那就是個“雞肋”,吃之無味,棄之可惜。他們幹脆主張把新疆變成屬國算了,省得麻煩。李鴻章的觀點簡單直接,就跟說相聲似的,逗得一群人哈哈大笑:“日本那才是咱們清朝的頭號大敵,咱們得攢勁兒發展海軍,防備東邊的狼。新疆那地兒,荒涼得跟沙漠裏的石頭似的,人口少得可憐,丟了也沒啥大不了的,不傷國本。咱們不如把精力放在東邊,好好保住海疆,別讓日本小子給欺負了!”
    他竟然如此大膽地放出這樣一番言論,那話語之中所蘊含的深意簡直令人震驚不已。其言下之意便是:“咱們倒不如索性對新疆置之不理,將節省下來的軍費全部用於全力保衛東部地區。如此一來,也好讓小日本瞧瞧,咱們大清朝絕非任人欺淩之輩!”
    這番言語一經傳出,想必新疆當地之人聽聞之後,內心定然會感到無比的悲涼與失望。他們或許會禁不住暗自思忖道:“為何我們竟會遭受這般冷落對待?要知道,我們新疆同樣也是清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呀,怎會在某些人的眼中變得如此微不足道、可有可無了呢?”
    哎喲喂,聽了李鴻章那番話,真是讓人氣得牙癢癢,恨不得上去給他兩巴掌。心想:“領土完整咋就不是國家的底線了呢?這不成了家門不鎖,隨便讓人串門兒了嘛!新疆那可是咱們清朝的領土,怎麽能說丟就丟呢?”
    然而,左宗棠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當他聽聞李鴻章所言時,心中的怒火瞬間如火山噴發一般噴湧而出,仿佛與對方唱起了對台戲。隻見他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言辭犀利地反駁道:“新疆絕非尋常之地,它簡直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聚寶盆’啊!那裏的糧食堆積如山,成群結隊的牛羊漫山遍野;而地下更是蘊藏著數不清的煤礦資源,以及數不勝數的金銀和玉石財寶。這片土地不僅物產富饒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更重要的是,它宛如我們大清王朝北方邊境的忠實衛士——看門狗一般守護著祖國的北疆。倘若失去了新疆這塊寶地,那麽與之相鄰的蒙古地區勢必會陷入動蕩不安之中,甚至極有可能引發一連串難以預料的混亂局麵,屆時就連京城北京恐怕也難以幸免。所以說,新疆對於我們大清而言至關重要,乃是當之無愧的北部大門。一旦丟失新疆,整個北方地區都將麵臨巨大的威脅,後果不堪設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麵色凝重,緊接著斬釘截鐵地說道:“今日我們若選擇退讓一步,那麽明日敵人勢必會前進三步之多,其行徑簡直如同得寸進尺一般毫無止境!諸位請想一想,那遙遠的新疆地區,乃是我華夏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啊!我們絕不能將它丟棄,更沒有絲毫讓步的餘地!我們必須要做到每一寸土地都堅決守護,絕不輕易放棄哪怕分毫!倘若我們在此刻退縮了,那些虎視眈眈的敵人便會愈發囂張跋扈、肆無忌憚起來,他們將會得寸進尺,步步緊逼,逐漸向著我們國家的核心區域逼近。一旦如此,待到那時,我們所麵臨的局勢必將萬分危急,陷入真正的生死存亡之境啊!”
    朝廷聽聞此事之後,心中不禁泛起了層層漣漪,陷入了深深的猶豫之中。要知道,出兵西征絕非兒戲之事,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錢財物資,更要抽調眾多的人力兵力前往。而且,此番征戰所麵臨的風險簡直如同在高空走鋼絲一般驚險萬分,稍有不慎便會落得個粉身碎骨、萬劫不複的下場。
    然而,正在這千鈞一發的緊要關頭,左宗棠卻挺身而出,展現出了無比堅定的態度和令人驚歎的說服力。隻見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闡述著自己對於西征的見解與主張,其言辭之犀利、條理之清晰,猶如一場精彩絕倫的說書表演,讓在場眾人無不瞠目結舌。就連那深居宮廷內院的兩宮太後,也被左宗棠的話語深深打動。她們暗自思忖道:“哎呀呀,這左宗棠果然名不虛傳呐!瞧他說得這般頭頭是道,有理有據,看來咱們真得好好聽聽他的意見才行呢。”
    左宗棠那堅定不移、擲地有聲的主張,猶如一道劃破黑暗夜空的閃電,最終得到了認可和采納——新疆,這片廣袤無垠且戰略意義重大的土地,無論如何都必須收複!於是乎,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朝廷毅然決然地下達了命令,任命左宗棠這位智勇雙全、聲名遠揚的大臣為欽差大臣。他身負重任,手握重權,可以節製三軍,全麵督辦新疆地區的軍事事務。
    不得不說,這一決策或許稱得上是慈禧太後漫長人生曆程中所做出的最為明智之舉。在此之前,她或許也曾有過諸多權衡與顧慮,但在國家大義麵前,她終究還是展現出了難得一見的果敢與決斷。而這次任命,無疑也成為了清朝曆史長河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它不僅彰顯了朝廷對於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更為日後一係列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的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此刻起,左宗棠將肩負著無數人的期望與囑托,踏上那條充滿艱險與挑戰的征途,向著收複新疆的偉大目標奮勇前行。
    收複新疆這件大事兒,絕非僅憑借堅定不移的政治意誌便能輕易達成目標。要想成功實現這一宏偉計劃,除了擁有強大的政治決心外,還必須要有足夠雄厚的軍事資源以及大量真金白銀作為堅實後盾才行。否則,僅憑滿腔熱血去衝鋒陷陣,最終也隻能淪為不切實際的空想罷了。
    而左宗棠呢,這位清朝末年的名臣可謂是精於算計的行家。他仔細地掰弄著手指,反複核算各項開支與所需費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得出一個令人咋舌的結論:要想順利收複新疆這塊廣袤土地,起碼需要耗費高達八百萬兩白銀!這個數字猶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了他的心頭上,讓他整日憂心忡忡、愁眉不展。那種焦慮之情,恰似現代那些囊中羞澀卻又麵臨巨額還款壓力之人——比如沒錢償還“花唄”時那般愁苦不堪,以至於他連吃飯喝茶都失去了興致,滿腦子都是如何籌措這筆龐大資金以完成收複大業。
    可清朝國庫呢,早就空得跟漏了底的罐子似的,連點兒底兒都沒有了。慈禧太後也就隻能意思意思,撥了點兒軍費,那點兒錢,還不夠塞牙縫的呢。左宗棠一看,這哪行啊?這點兒錢,連買馬都不夠,更別說收複新疆了。
    但他可不是輕易放棄的人,左宗棠那可是個有韌勁兒的主兒。他眼珠一轉,想到了紅頂商人胡雪岩,倆人那可是老朋友了,關係鐵得很。他趕緊把胡雪岩找來,倆人一合計,幹脆找外國銀行借高利貸去!這借錢的膽子,比借膽子還大,左宗棠那是豁出去了,就為了收複新疆,這高利貸借得,跟買彩票盼中獎似的,心裏那個激動啊。
    胡雪岩那也是個人物,他一聽左宗棠的主意,立馬就拍板同意了。他說:“左公,您放心,這事兒包在我身上!我一定想盡辦法,給您湊足軍費!”於是,胡雪岩就開始四處奔波,找外國銀行談判,借高利貸。
    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啊,外國銀行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可不會輕易借錢給清朝。但胡雪岩那可是個商業奇才,他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愣是把外國銀行給說服了。他們同意借給清朝兩千萬兩白銀,但利息可不低啊,高得嚇人。
    左宗棠一聽,心裏那個樂啊,就跟撿了個大便宜似的。他趕緊對胡雪岩說:“老胡,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這下軍費有著落了,咱們可以收複新疆了!”
    胡雪岩也笑著說:“左公,您就別客氣了!咱們都是為了清朝的江山社稷,為了咱們的老百姓。隻要能收複新疆,我什麽都願意做!”
    就這樣,左宗棠和胡雪岩聯手,愣是想出了用商業手段來搞定軍事財政問題的絕招。兩千萬兩白銀啊,這可不是小數目,但他們就像變魔術一樣,東拚西湊,多方努力,愣是把清軍送上了新疆的戰場,開始了收複大戰。
    你說這左宗棠,是不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頂級智者?他籌謀起兵的那過程,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戰爭教科書,讓人看了直呼過癮。那智慧、那膽識、那魄力,簡直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心想:“這哥們,真是太牛了!簡直就是清朝的脊梁骨啊!”
    左宗棠帶著清軍,一路披荊斬棘,勢如破竹,很快就收複了大片領土。那戰況之激烈,那場麵之壯觀,簡直就像是一部史詩級的大片。清軍將士們個個英勇善戰,奮勇殺敵,為了清朝的江山社稷,為了老百姓的安居樂業,他們豁出去了!
    喜歡大清的故事請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