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訓政

字數:5400   加入書籤

A+A-


    第37章 訓政
    在那個動蕩不安、風雲變幻的時代裏,大清王朝宛如一艘在狂風暴雨中搖搖欲墜的破舊船隻,隨時都有可能被洶湧澎湃的海浪所吞噬。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我們年輕而充滿朝氣的光緒皇帝,曆經歲月的磨礪與成長,終於迎來了他親自執掌朝政的重要時刻。
    遙想當年,當兩宮太後決定擁立年幼的載湉登上皇位,並再次實行垂簾聽政之時,她們將此舉描繪得堂而皇之、無懈可擊。聲稱這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目的僅僅是為了穩定朝廷大局,確保年幼的小皇帝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專心學習治國之道,待其學有所成之日,便是她們歸還政權、讓位於光緒之時。
    且說這光緒十二年,即公元 1886 年,歲月悠悠,時光荏苒。我們的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啊,彼時他的年齡按照虛歲來算已然有十六之數了!要知道放在如今這個時代呀,通常都是等到年滿十八周歲的時候方才會舉行一場盛大的成人禮呢,但那個年代可不一般呐!在宮廷之中,十六歲的虛齡便被視為長大成人的標誌了。從這一刻起,這位年輕的皇帝就必須肩負起身為一國之君的重任,開始親自批閱那堆積如山的奏折。
    六月初十這一天,陽光透過雲層灑向大地,整個紫禁城都被籠罩在一片金燦燦的光芒之中。就在這個看似平凡的日子裏,一道來自慈禧太後的懿旨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打破了宮廷的寧靜。
    隻見慈禧太後端坐在鳳椅之上,她那雍容華貴的身姿散發著一種無與倫比的威嚴。她微微抬起頭,目光掃視著下方的眾人,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那姿態仿佛真如傳說中的母儀天下一般,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隻聽她緩緩開口說道:“諸位愛卿,尤其是欽天監的各位同仁們,哀家今日有一事相托。你們務必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睜大你們的眼睛,仔細挑選一個最為吉利的黃道吉日。待到來年之時,咱們便要為皇上舉辦一場隆重至極的親政典禮,好讓他能夠正式走上皇位,接管這大清江山的重任!”
    此言一出,朝堂上下頓時響起一陣竊竊私語之聲。許多大臣們紛紛麵露喜色,暗自稱讚慈禧太後此舉的大度與英明。畢竟,讓年輕的光緒皇帝早日親政,似乎意味著朝廷即將迎來新的氣象和變革。
    然而,又有誰能真正洞悉慈禧太後內心深處的想法呢?別看她表麵上說得如此冠冕堂皇、義正言辭,但實際上,她心中的如意算盤早已打得劈裏啪啦作響,其算計之深甚至超過了那密密麻麻的算盤珠子。而她心底隱藏的那些小心思啊,更是多得如同那九曲十八彎的羊腸小道一般,令人難以捉摸。
    就在懿旨剛剛宣布出去後的短短五天時間裏,醇親王奕譞便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他匆匆忙忙地上奏說道:“太後娘娘啊,微臣已經與諸位王公大臣們仔細商議過了當前的局勢。如今時局動蕩不安,外有那群如狼似虎、對我國土虎視眈眈的洋鬼子;內又有諸多潛藏於暗處、蠢蠢欲動的勢力。在此等危急時刻,咱們大清朝實在需要您再次出山,繼續訓政以穩定朝綱呐!”
    那麽這所謂的訓政究竟該如何施行呢?隻見奕譞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向太後闡述起來:“太後娘娘,依臣之見,日後凡遇國家大事,均應依照舊日的規矩行事。首先需由您降下懿旨,表明對此事的態度和看法,隨後再將此事呈至皇帝禦前奏聞。待皇帝閱覽之後,再給出自己的意見建議。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共同商討出最為妥善合適的決策辦法啦。”
    有些人對此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奕譞明明就是光緒帝的親生父親呀,為何卻不肯站出來替自己的兒子發聲呢?難道他真的不配被稱為親爹嗎?”哈哈,若這麽想可就大錯特錯啦!要知道,這宮廷之中、皇家之事,又豈能像尋常百姓家那般單純直接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早在兩年之前,奕譞便已然成為了慈禧太後的心腹重臣。他們之間的關係可謂是堅如磐石、牢不可破,甚至比鋼鐵還要堅硬幾分呐!原因是什麽,我想原因就是他是個無能之輩,跟他六哥比他差遠了。彼時,恭親王奕欣統率著軍機處的一眾官員們,那真是威風凜凜、權勢滔天,一時間風頭無兩。然而,好景不長,慈禧太後突然發難,毫不留情地將其連同手下眾人一並驅逐出權力核心。此事在史冊之上被稱作“甲申易樞”,影響頗為深遠。
    如今的奕譞既然已投身於慈禧太後麾下,自然就得全心全意為她效力,凡事都需順著太後的心意行事。否則,稍有差池,恐怕他那顆項上人頭就要難保嘍!正因如此,光緒皇帝欲要真正實現親政掌權,前方道路必定崎嶇坎坷、荊棘密布,非得經曆諸多曲折迂回,翻越重重艱難險阻,方有可能抵達終點啊!
    公元一八八四年,奕譞這家夥,開始玩起了“商辦”的幌子,悄悄地把恭親王奕欣在朝廷的位置給“接盤”了。你看那邊,是個說話不算數、毛還沒長齊的小皇帝;再看這邊,是個兩度垂簾、老謀深算的老狐狸慈禧。這選擇題,傻子都會做,胳膊扭不過大腿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奕譞啊,向來都是以謹小慎微而著稱,其膽量之小,簡直比那膽小如鼠還要更甚幾分。當得知他的兒子竟然被立為皇帝之時,他當場就被嚇得魂飛魄散,險些就要尿濕了褲襠。這究竟是為何呢?隻因其上頭有著那位權勢滔天、陰險狠辣且善於弄權的嫂子——慈禧太後呐!
    如今兒子成為了皇帝,奕譞卻尷尬地被夾在了中間,真可謂是左右為難,內心的苦楚簡直難以言表。其實吧,奕譞此人壓根兒就沒有那般強烈的權力欲望,從未想過要掌控整個朝廷;而且論及能力與雄心壯誌,他更是遠遠不及他的六哥奕欣。人家奕欣可是一心想要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呢。
    再瞧瞧這奕譞,當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六哥被慈禧如此這般狠狠地折騰時,心中不禁充滿了恐懼與同情。可憐那奕欣,不僅被全班辭退,甚至被逼無奈隻得跑到門頭溝的戒台寺去隱居起來。堂堂王爺,居然連自家的王府都不敢居住了,非要躲到那麽遙遠偏僻之地,以此來表明自己已然徹底遠離塵世紛擾,不再過問任何政事。唉,想到此處,奕譞的心頭便猶如壓著千斤重擔一般沉重無比。
    奕譞心裏那個怕啊,對慈禧那是唯唯諾諾,言聽計從,慈禧說一他不敢說二,慈禧指東他不敢往西。慈禧太後一聽奕譞的話,心裏那個美啊,簡直是樂開了花。她順水推舟,就接受了奕譞的請求,繼續訓政。
    這麽一來,名義上是光緒皇帝親政,但實際上呢,跟垂簾聽政沒啥區別,就是換了個名字,把“聽政”改成了“訓政”。而且還沒有個時限,那就更完蛋了,光緒想自己說的算基本上慈禧在世時不可能了,後麵的故事恰恰也說明了這點。這簡直就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呢!慈禧太後心裏那個樂嗬,估計心裏還在想:“哼,小皇帝,你還嫩著呢!這朝廷,還是我說了算,你就算親政了,也得聽我的!”
    慈禧太後為了把光緒帝的動向掌握得死死的,讓他連個屁都不敢隨便放,幹脆把他的書房搬到了頤和園附近。這就像給光緒帝安了個“定位器”,他走到哪兒,慈禧都能知道。
    每天,光緒帝都得乖乖地跑到頤和園去給慈禧請安,那姿態,簡直是比孝子還孝子。朝中有個啥大事小情的,也得先跟慈禧稟報,得到“批準”了才能行動。光緒帝啊,就像個提線木偶,被慈禧太後操控得團團轉。
    就這麽一晃,兩年時間嗖的一下就過去了,快得跟閃電似的。光緒帝呢,也一眨眼就十八了,成了個“大齡剩男”。這皇帝老大不小的了,還沒個皇後,你說這像話嗎?這皇家的臉麵往哪兒擱啊?
    慈禧太後一看,得嘞,幹脆把自己的侄女兒,也就是她親弟弟都統桂祥家的閨女葉赫那拉靜芬,許配給了光緒皇帝做皇後。這靜芬啊,後來就成了大家熟知的隆裕太後,哦不對,那時候還是隆裕皇後呢,還沒熬到太後的位份。
    說起這隆裕皇後,原名葉赫那拉靜芬,小名叫喜子,出生在葉赫那拉家,那可是個響當當的大家族,比那王府還王府。光緒皇帝是她表弟,慈禧太後是她姑姑,這關係網織得,比蜘蛛網還密,比那皇宮裏的走廊還曲折。
    隆裕皇後還有兩個妹妹,她們三姐妹從小就像三朵小花一樣,一起學習,一起玩耍,感情好得不得了,比那親姐妹還親。不過呢,這兩個妹妹就像兩隻活潑的小兔子,蹦蹦跳跳的,整天沒個正形。可隆裕皇後呢,就像隻沉穩的小烏龜,內向又安靜,整天悶葫蘆似的,一句話也不多說。
    這三姐妹的性格,還真是各有千秋,一個比一個不同。隆裕皇後啊,那臉長得跟馬臉似的,又長又窄,門牙還特別大,跟兩顆小玉米粒兒似的,一笑起來,那門牙就露在外麵,別提多“可愛”了。
    這長相,讓她自己心裏都犯嘀咕,慢慢地,背都跟被書壓彎了一樣,駝了起來。她越是這樣,那些沒眼力見兒的就越愛拿她開玩笑,說她是個“駝背皇後”。隆裕皇後心裏那個苦啊,可是她又不敢說什麽,隻能默默地忍受著。
    不過呢,隆裕皇後有兩個好妹妹,活潑又可愛,就像兩個小衛士一樣,時刻守護著姐姐。每當有人敢嘲笑隆裕,她們倆就“嗖”地一下站出來,為姐姐打抱不平,那架勢,簡直比小老虎還猛,比那皇宮裏的侍衛還威風。
    這隆裕皇後啊,雖然長得不咋樣,但是人家心地善良,性格溫順,對下人也是和和氣氣的,從來不擺皇後的架子。她那兩個妹妹呢,也是跟她一樣,都是好心人。她們三姐妹在皇宮裏,就像是一股清流,給這沉悶的皇宮帶來了一絲生機。
    可是呢,這皇宮裏啊,終究是個權力鬥爭的地方。隆裕皇後作為慈禧太後的侄女兒,又嫁給了光緒皇帝做皇後,那位置可是尷尬得很。她既要討好慈禧太後,又要顧及光緒皇帝的感受,那日子過得啊,簡直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光緒皇帝呢,對這個皇後也是沒啥感情。他心裏明白,這皇後是慈禧太後硬塞給他的,他根本就不喜歡。他心裏啊,還惦記著那個珍妃,那個長得漂亮又聰明伶俐的珍妃。可是呢,他也不敢表現出來,隻能把這份感情深深地埋在心裏。
    隆裕皇後呢,雖然知道光緒皇帝不喜歡自己,但是她也沒有怨言。她覺得啊,隻要自己做好皇後的本分,照顧好光緒皇帝的生活起居,總有一天能贏得他的心。可是呢,這皇宮裏的愛情啊,哪有那麽容易得到呢?
    就這樣,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後的婚姻生活,就像是一潭死水,波瀾不驚。他們兩個人啊,就像是兩個陌生人一樣,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卻從來沒有走進過彼此的心裏。這皇宮裏的愛情啊,終究是太過奢侈了,不是他們這些凡人能夠擁有的。
    而慈禧太後呢,她看著這一切,心裏那是樂開了花。她覺得啊,自己把隆裕皇後嫁給光緒皇帝,那簡直是太明智了。這樣一來,她既能控製住光緒皇帝,又能讓隆裕皇後成為自己的耳目,隨時監視光緒皇帝的動向。
    慈禧太後啊,她心裏的小九九可是多得很。她想著啊,隻要自己還活著,這大清江山就得由她說了算。光緒皇帝啊,你還嫩著呢!想跟我鬥?你還差得遠呢!
    就這樣,光緒皇帝的親政之路啊,依然是遙遙無期。他就像個被囚禁的鳥兒一樣,雖然有著皇帝的名分,卻失去了自由。
    喜歡大清的故事請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