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挪用軍費
字數:5812 加入書籤
第41章 挪用軍費
原計劃給艦船增添大炮用的60多萬兩銀子軍費,就這麽不翼而飛了。那可是一筆巨款啊,足夠為北洋水師的艦船增添不少威力巨大的大炮,讓水師在麵對外敵時更有底氣。可如今,這筆銀子就像石沉大海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存在過。這事兒,哎,說起來真是一言難盡,得從慈禧老佛爺那60大壽說起。
那時候,大清國表麵上還算太平,可暗地裏卻是危機四伏。列強們在周邊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對這個古老的國度伸出貪婪的爪子。而北洋水師,作為大清國海防的重要力量,急需更新裝備,增強實力。原本,朝廷已經撥下了60多萬兩銀子的軍費,就等著給艦船增添大炮,提升水師的戰鬥力。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慈禧老佛爺要過大壽了。這可是件天大的事兒,在那封建等級森嚴的時代,馬虎不得!整個朝廷上下,那是一片歡騰。從高高在上的王公貴族,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再到皇宮裏的太監宮女,每個人都想著怎麽給老佛爺好好慶祝一下。仿佛這一場壽宴,就是整個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要為它讓步。
負責這事兒的大臣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他們每日早早地就來到朝堂,聚在一起商議壽宴的各項事宜。從壽宴的菜品到場地的布置,從表演的節目到送給老佛爺的壽禮,每一個細節都要反複斟酌,力求做到完美。他們四處張羅,派人到全國各地搜尋珍稀的食材、名貴的珠寶和精美的工藝品。有的大臣親自跑到江南,挑選那些質地精良的絲綢,準備給老佛爺做壽服;有的大臣則在京城的各大商鋪裏轉悠,尋找那些獨特的古玩字畫,希望能博得老佛爺的歡心。
在京城的街頭巷尾,到處都能看到為壽宴忙碌的身影。工匠們日夜趕工,搭建著華麗的彩棚和戲台;商販們則忙著進貨,準備在壽宴期間大賺一筆。整個京城都沉浸在一種喜慶而又忙碌的氛圍中,可沒有人意識到,這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可是,手裏沒錢怎麽辦?這一難題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沉甸甸地壓在了那些大臣們的心頭。他們整日裏愁眉苦臉,唉聲歎氣,仿佛每一根頭發絲都寫滿了焦慮。朝堂之上,往日裏的高談闊論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愁雲慘霧。大臣們聚在一起,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憂慮,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可始終也想不出個好辦法來。
為了能找到錢,他們就像一群嗅覺靈敏的獵犬,四處尋摸。從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偏遠的鄉村小鎮,從繁華的商鋪到清冷的衙門,隻要有一絲可能有錢的地方,他們都不放過。他們仔細地打聽著每一筆款項的去向,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希望能從那些繁瑣的賬目和複雜的事務中找到可以挪過來用的錢。
這一尋摸,嘿,還真讓他們發現了海軍經費這塊“肥肉”。當這個消息在大臣們之間傳開時,眾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一絲曙光。海軍那玩意兒,費錢得很,一艘艘戰艦的建造、維護,還有那些先進武器的購置,哪一樣不是燒錢的主兒。可現在呢,咱們可是亞洲第一,海軍實力那是杠杠的,沒人敢打咱們的主意。先用這錢周轉一下吧!大臣們心裏這麽想,也就這麽做了。
於是,他們開始精心策劃,寫了一份言辭懇切的奏章,上書慈禧老佛爺,請求挪用海軍經費來修繕頤和園。在奏章中,他們把頤和園描繪成了一個關乎皇家威嚴和國家顏麵的重要場所,說什麽頤和園年久失修,已經嚴重影響了皇家的形象,必須要盡快修繕。還列舉了一大堆修繕頤和園的好處,比如可以舉辦更加盛大的慶典活動,彰顯國家的繁榮昌盛;可以讓老佛爺在一個更加舒適、美麗的環境中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
慈禧老佛爺坐在那金碧輝煌的宮殿裏,慢悠悠地展開奏章,仔細地閱讀著。她那布滿皺紋的臉上,起初並沒有什麽表情,但隨著閱讀的深入,眼神中漸漸露出了一絲心動。畢竟,自己的生日可不能馬虎,那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必須要辦得風風光光、熱鬧非凡。而且,頤和園可是她平日裏最喜歡去的地方,要是能修繕得更加漂亮,以後自己在裏麵遊玩也能更加舒心。
慈禧老佛爺沉思了片刻,然後緩緩地抬起手,大手一揮,就這麽決定了。這一揮,仿佛是一道不可違抗的聖旨,瞬間打破了海軍經費原本的安穩。很快,就有專人負責去辦理挪用款項的事宜。那七百萬兩白銀,原本是用來保障海軍發展、保衛國家海疆的重要資金,如今卻像流水一般,源源不斷地流向了頤和園的修繕工程。
在搬運銀子的過程中,一輛輛裝滿白銀的馬車在京城的街道上緩緩行駛,馬蹄聲嗒嗒作響,仿佛是在為這一錯誤的決定敲響警鍾。那些閃閃發光的白銀,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刺眼,似乎在訴說著未來即將到來的危機。而大臣們和慈禧老佛爺,此時卻沉浸在即將修繕好頤和園的喜悅中,絲毫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這一決定,將會給國家帶來多麽沉重的災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決定,可把北洋水師給坑苦了。他們本來就指望著這些軍費來增添大炮、更新戰艦呢,結果這下全泡湯了。六年裏頭,北洋水師一艦未添,一炮未加,就像是被遺忘在角落裏的舊玩具,無人問津。
這事兒,現在還有人爭議呢。有人說,慈禧老佛爺可沒直接拿海軍的錢,她是用了個“海防捐”的招兒,讓大家夥兒捐錢給海防,跟現在的眾籌似的。結果呢,錢是捐了不少,但慈禧老佛爺沒急著花,她把錢存銀行裏了,就靠那利息,慢慢悠悠地修起了頤和園。
這到底是真是假,咱也不去深究了。畢竟曆史這玩意兒,有時候比電視劇還狗血,真相往往隱藏在層層迷霧之中。不過啊,有一件事兒是板上釘釘的,那就是北洋水師在這六年裏頭,那可是真的慘,慘得讓人心疼。
而此時的日本,那可是野心勃勃,一門心思想著怎麽侵略中國。一八八七年,他們就開始琢磨著怎麽製定個“傾國爭討策略”,聽著就挺嚇人的。後來啊,這策略就慢慢演變成了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日本這是鐵了心要當東亞的新老大啊!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日本全國上下,那是一條心啊。從天皇到老百姓,都想著要擴建海軍,打造一支比北洋水師還牛的日本海軍。他們叫聯合艦隊,明治維新一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就在他們那兒交叉上演,跟唱戲似的。
不過呢,日本畢竟是個島國,資源少得可憐,市場也小得跟個芝麻似的。國庫裏的錢根本就不夠撐海軍的費用。這可怎麽辦呢?日本人啊,也是拚了,上到天皇,下到百姓,都開始砸鍋賣鐵湊錢。
天皇說:“朕也沒錢了,大家夥兒看著辦吧!”老百姓呢,也是積極響應,有的賣房子,有的賣地,就為了能湊出點錢來支持海軍。這場景,跟過年大掃除似的,不過掃的不是灰塵,而是錢包裏的錢。
甲午海戰那會兒,鄧世昌想撞沉的那艘吉野艦,原本可是大清向英國訂的“寶貝”啊!定金都交了,結果因為資金被挪用,這“寶貝”就退了,跟退貨似的。英國人一看,心裏那個鬱悶啊,心想:我不能白造一艘軍艦呀!
於是呢,他們就像處理打折商品一樣,跟日本打了個招呼:“嘿,老兄,我這艘軍艦可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現在中國不買了,你要不要?”日本人一聽,眼睛一亮,連忙說:“我要!我要!”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他們怎麽能錯過呢?
日本天皇更是激動得不行,以個人身份捐了30萬日元。這可不是現在的日元哦,現在的30萬日元沒多少錢,但當年的30萬日元,那可是銀元啊,跟袁大頭差不多的值錢!天皇這是卯足了勁兒,要支持海軍啊,連皇後都把自己的首飾賣了來支持呢。
底下的老百姓呢,也是熱情高漲,紛紛捐款購買國債。就這麽的,日本人東拚西湊,終於搞來了這艘吉野艦。結果呢,這艘吉野艦在甲午海戰中,那可是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啊。它打頭組成第一遊擊艦隊,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刀,直插北洋水師的心髒。
鄧世昌心裏那個苦啊,心想:這本來就是我們的“寶貝”,現在卻成了打我們的“利器”!他駕駛著致遠艦,拚死衝向吉野艦,想要跟它同歸於盡。可惜啊,最終還是功虧一簣,致遠艦被擊沉了,鄧世昌也為國捐軀了。
北洋水師的戰艦呢,個頭大是個頭大,但跑起來就像老黃牛一樣,慢吞吞的。而日本那邊的戰艦呢,一個個跟兔子似的,跑得飛快。特別是那艘吉野艦,航速高達23節,而北洋水師平均才15節。這差距啊,就像是跑車和拖拉機的比拚一樣明顯。
再說武器吧,日本艦隊那是裝備精良啊,97門120毫米的阿姆斯特朗速射炮,那火力可不是蓋的。而北洋水師呢,一門都沒有。這就像是別人拿著機關槍,咱們還拿著漢陽造呢,這仗怎麽打?
除了硬件不行,清軍這軟件也出問題啊。本來計劃好的迎戰隊形是雙列縱隊,結果一接敵呢,就變成了散漫的雁行橫列隊。就像是一群大雁亂飛一樣,完全沒有章法。有人說是掛錯了信號旗,有人說是軍艦速度不一樣。特別是那兩艘木殼老艦超勇、揚威啊,慢得像蝸牛一樣,害得部分軍艦沒能及時到位,隊形亂得一塌糊塗。
更倒黴的是啊,開戰沒多久呢,定遠號的艦橋就因為年久失修被自己的火炮後座力給震塌了。提督丁汝昌從橋上掉下來受了傷,緊接著信號旗也被擊毀了。旗艦和艦隊之間的聯係就這麽中斷了,各艦隻能各自為戰啊,亂成一鍋粥。
這一亂啊,部分清軍就慫了。致遠、經遠兩艦被擊沉後啊,民族英雄鄧世昌、林永生都為國捐軀了。這軍心呢,更是動搖得厲害。濟遠、廣甲、揚威三艦一看這架勢啊,嚇得撒腿就跑。濟遠還掛了白旗投降呢,那四艘魚雷快艇啊,有三艘躲在遠處不敢參戰,簡直就是擺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看看日軍那邊吧,那可是賭上國運全力備戰啊。他們跟咱們有著本質的區別啊,這甲午海戰一打就是五個小時。黃海製海權就這麽拱手讓給了敵人啊,戰火很快就燒到了遼東半島——大清的發祥地。
除了太原鎮總兵聶世成率軍抵抗了一下之外呢,其他的都是一觸即潰啊。那些清軍啊,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啊,完全沒有章法可言。而那些日軍呢,則是越戰越勇啊,他們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刀一樣直插大清的心髒。
這甲午海戰啊,可真是讓人痛心疾首啊。北洋水師那些英勇的將士們啊,他們為了保衛國家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啊。可是呢,由於種種原因啊,他們最終還是失敗了。這失敗啊,不僅僅是因為硬件和軟件的問題啊,更是因為整個國家的腐敗和落後啊。
慈禧老佛爺啊,您要是能看到這一幕啊,不知道您會作何感想呢?是不是會後悔當初用那七百萬兩白銀去修頤和園呢?可是啊,曆史是沒有如果的啊,一切都已經發生了,無法改變了。
甲午海戰的失敗啊,給大清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啊。它讓人們看到了這個國家的腐敗和落後啊,也讓人們看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啊。可是啊,這個國家啊,就像是一艘破舊的大船啊,想要改變它的航向啊,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啊。
不過呢,雖然甲午海戰失敗了,但是那些英勇的將士們啊,他們的精神是永存的。他們為了保衛國家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啊,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學習的啊。
而那些貪汙腐敗、挪用軍費的人啊,他們的行為是可恥的。他們不僅僅坑害了北洋水師啊,更是坑害了整個國家和民族啊。他們的行為啊,就像是蛀蟲一樣侵蝕著這個國家的肌體啊,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虛弱和不堪一擊啊。
甲午海戰雖然過去了很久啊,但是它的教訓卻是永遠不會過時的啊。它告訴我們啊,一個國家要想強大和繁榮啊,就必須要有強大的軍隊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啊。同時呢,還必須要有一個廉潔奉公、為民服務的政府啊。隻有這樣啊,這個國家才能真正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啊!
回到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我們再細細品味一下這場戰爭的前因後果。慈禧老佛爺的奢靡之風,無疑是大清王朝走向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她挪用軍費修園子,不僅僅是對北洋水師的坑害,更是對整個國家軍事實力的削弱。
喜歡大清的故事請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