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最後一個皇帝

字數:5508   加入書籤

A+A-


    公元1908年,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個風雲變幻、波瀾壯闊的時代裏,世界各國都在經曆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挑戰。而此時的大清國,就像一艘在狂風巨浪中搖搖欲墜的破船,隨時都可能被曆史的洪流所吞沒。
    就在這一年的深秋時節,大清國更是鬧出了一連串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兒。這些事情或大或小,但卻無一不反映出這個古老帝國在時代浪潮衝擊下的無奈與掙紮。
    咱先說說這慈禧老佛爺和光緒皇帝,這倆人呐,就像是一對冤家對頭,又像是命運緊緊綁在一起的難兄難弟。光緒皇帝,那可是龍精虎猛的一國之君啊,雖說後來被慈禧給折騰得沒了往日的威風,但骨子裏那股子皇家的傲氣還是在的。慈禧老佛爺呢,那可是個握著權力不撒手的“鐵娘子”,在這紫禁城裏,她的話那就是聖旨,比那金口玉言還管用。
    在某一天,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場景發生了。不知是慈禧太後突然靈光一閃,還是光緒皇帝終於忍耐到了極限,這兩個人竟然開始玩起了“誰先眨眼誰就輸”的遊戲。
    想象一下當時的畫麵:光緒皇帝端坐在那裏,努力地撐開眼皮,雙眼瞪得如同銅鈴一般。他的內心或許正在暗暗叫苦:“老佛爺啊老佛爺,您就別再為難我了吧。”而慈禧太後則同樣一臉肅穆,她的神情嚴肅得仿佛這並不是一場簡單的遊戲,而是一場決定國家命運的生死較量。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光緒皇帝的眼睛開始發酸,眼皮也越來越沉重,但他仍然咬緊牙關,拚命堅持著。然而,最終他還是先眨了一下眼,這個瞬間,他的心中恐怕充滿了懊惱和無奈。
    相比之下,慈禧太後則展現出了驚人的毅力。她硬是多撐了一口氣,直到第二天才肯閉上眼睛。然而,就在她閉眼的那一刻,仿佛整個大清國的天空都突然崩塌了一般,國家的命運也在這一瞬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慈禧老佛爺心裏頭的盤算,就如同算盤珠子一般,被她撥弄得劈裏啪啦作響。她的腦海中不停地思考著一個問題:這位新皇上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威嚴來掌控整個局麵呢?她那些平日裏對她唯命是從的小弟們,會不會在新皇登基後立刻轉而投靠新的大哥呢?
    說到底,這一切都歸結於那句老話——“由奢入儉難”。權力這東西,一旦被人沾染,就如同毒品一般,讓人欲罷不能。慈禧在這紫禁城裏已經呼風喚雨了這麽多年,她早已習慣了那種至高無上的權力所帶來的快感和滿足感。如今要讓她將這權力拱手相讓,這對她來說,簡直比割肉還要痛苦。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慈禧老佛爺竟然如此精明,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她也沒有忘記為大清王朝挑選一個合適的“接班人”。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和精挑細選之後,她最終將目光落在了一個尚在穿著開襠褲的小溥儀身上。
    這個小溥儀可不簡單,他的身份背景可謂是相當顯赫。他不僅是宣宗道光皇帝的曾孫,還是醇親王奕譞的孫子,更是醇親王載灃的心肝寶貝兒子。可以說,他的血統純正,地位尊崇。
    慈禧老佛爺的這一決定,無疑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和意外。畢竟,讓一個年僅兩歲多的娃娃登上皇位,這在曆史上是極為罕見的。如此一來,大清國仿佛瞬間變成了一個“幼兒園大班”,一群大臣們不得不圍著這個小不點團團轉。
    想象一下那個場景,平日裏威風凜凜、高高在上的大臣們,此刻卻不得不彎下腰來,陪著笑臉,小心翼翼地與小溥儀交流。他們說話時都要輕聲細語,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嚇到這位年幼的小皇帝。這樣的情景,實在是讓人忍俊不禁,同時也讓人感歎世事的無常和權力的變幻莫測。
    公元 1908 年 11 月 14 日,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就在這一天,光緒皇帝突然駕崩,離開了人世,去了另一個世界品嚐香茗。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朝堂上的人心惶惶,仿佛秋天的樹葉一般,紛紛墜落。眾人心中都跟明鏡兒似的,他們都清楚,如果光緒的弟弟載灃能夠順利接班,那麽局勢必定會穩定如磐石,大清朝的香火或許還能再延續幾柱。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慈禧老佛爺卻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她老人家在關鍵時刻,竟然毅然決然地一拍大腿,做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決定——選擇載灃那年僅三歲的小崽子溥儀來繼承皇位!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滿朝文武都驚得目瞪口呆,心中暗自嘀咕:“老佛爺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啊?難道是她老糊塗了不成?”
    事實上,您絕對不能小瞧慈禧這一招棋。從表麵上看,她老人家好像是犯了一個極其嚴重的錯誤,但實際上,她的心思比那九曲十八彎的黃河還要錯綜複雜得多呢!這一點,在《清史稿》裏可是有著明確記載的。
    當時,光緒皇帝還躺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著,而慈禧太後卻已經開始盤算著如何將溥儀這個小家夥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了。這可不是她一時衝動或者腦子糊塗做出的決定,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反複權衡之後的精心謀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慈禧這一招可真是高明啊!就如同下棋的大師一般,看似隨意地棄掉一子以求和局,然而實際上卻是暗藏玄機、殺機四伏。她的每一步棋都經過深思熟慮,計算得極其精準,讓人防不勝防。
    要知道,慈禧心裏那本賬可是比誰都清楚明白。她深知溥儀登上皇位後,背後所引發的權力遊戲將會比任何一部宮鬥劇都要精彩絕倫。盡管她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但隻要小溥儀能夠穩穩地坐在龍椅之上,她便能夠繼續在這紫禁城中扮演她的“無冕之王”角色。
    如此一來,她既可以維持自己的權威和地位,又能在幕後操縱一切,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不僅是一種權謀手段,更是她對權力的執著與渴望的體現。
    那時候啊,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就如同深秋時節的兩片落葉一般,都已漸漸失去了生機與活力。然而,相比之下,慈禧太後這片葉子似乎還殘留著那麽一絲綠意。
    光緒皇帝的病情已經嚴重到如同被寒霜打過的茄子一般,毫無生氣。他麵色蒼白,身體虛弱,仿佛隨時都可能倒下。而慈禧太後雖然也不再像年輕時那樣精力充沛,但與光緒相比,她的身體狀況還是要好一些,可以用“硬朗”來形容。
    在選擇皇位繼承人這件事情上,慈禧太後可一點兒都不含糊。她對待這件事的認真程度,甚至超過了選妃。因為她心裏非常清楚,這個決定關係到她後半輩子的榮華富貴和權力地位,就如同她手中緊握著的是百官的生死簿一樣重要。
    慈禧太後深知自己垂簾聽政的權力和地位,她與皇帝之間的差距,僅僅隻是少了一件龍袍而已。所以,在選擇皇位繼承人時,她自然會格外慎重,絕不會輕易將這個決定交給他人。
    慈禧太後自從品嚐過權力帶來的美妙滋味後,便深深地沉溺其中,難以自拔。這種感覺,就如同品嚐禦膳房裏那些精致的點心一般,讓人欲罷不能。
    因此,若想讓她心甘情願地放棄已經到手的權力,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絕對沒有絲毫可能!
    那麽,對於皇位繼承人的選擇,慈禧又會有怎樣的考量呢?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她突然靈機一動,心中有了主意。
    原來,慈禧看中的是一個年僅三歲的小屁孩——溥儀。這個小家夥,連話都說不利索呢,完全就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
    然而,慈禧卻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選擇。為什麽呢?其實,她這是在和老天爺打一個賭。她賭自己是否能夠從病榻上重新站起來,繼續享受幾年權力帶來的風光。
    如果她能夠戰勝病魔,那麽這個年幼的溥儀自然就會成為她手中的傀儡,任由她擺布;可若是她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最終無力回天,那麽溥儀也不過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孩子,對她的權力地位並不會構成太大的威脅。
    不得不說,慈禧太後的這一招,實在是高明至極!
    假如真的如她所願賭贏了,那可就有趣了。這個乳臭未幹的小皇帝,他又能有多少能耐呢?最終還不是得對她這位“資深太後”言聽計從。而載灃呢,就算他當上了攝政王,也不過是個徒有其表的傀儡罷了,真正的實權,肯定會被慈禧老佛爺緊緊地握在手中。這一局棋,慈禧下得實在是太精妙了,讓人不禁感歎,她的心思簡直比那高聳的宮牆還要深沉啊!我們這些旁觀者,也隻能在一旁看著,然後感慨一句:“老佛爺,您這心眼兒,可真是比那宮牆還要厚呢!”
    您再仔細看看這紫禁城,自從溥儀登上皇位之後,那可真是好不熱鬧啊!小溥儀端坐在龍椅之上,他那小小的身體被寬大的龍袍包裹著,顯得有些滑稽可笑。他的小手小腳還不太靈活,時不時地晃動一下,仿佛對這個陌生的環境充滿了好奇和不安。
    小溥儀那雙圓溜溜的大眼睛,懵懂地掃視著下方的大臣們。這些大臣們一個個都低著頭,戰戰兢兢的,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生怕一不小心就會觸怒這位年幼的皇帝。然而,實際上大家心裏都很清楚,真正掌握大權、說了算的,並不是坐在龍椅上的小溥儀,而是躲在簾子後麵的慈禧老佛爺。
    慈禧老佛爺這一手玩得可真是妙啊!簡直就是宮廷版的“養成遊戲”!你看她,精挑細選了一個年僅三歲的溥儀小朋友來當皇上。這溥儀小朋友啊,年紀尚小,天真無邪,就如同慈禧老佛爺手中的小木偶一般,隻要她輕輕牽動手中的線,溥儀小朋友便會像木偶一樣乖乖地跟著跳舞。
    如果小溥儀能夠乖巧懂事,聽從慈禧老佛爺的旨意,那麽慈禧老佛爺自然會樂意讓他多在龍椅上坐幾年,好好地享受一下皇家的威風和榮耀。然而,如果這個小家夥調皮搗蛋,不聽話,那可就麻煩了。不過,這對於慈禧老佛爺來說也並非難事,她完全可以輕鬆地揮一揮手,毫不費力地換一個更加聽話的小皇帝來繼續這個“遊戲”。
    這紫禁城裏的日子,就這麽一天天地過著。慈禧老佛爺依舊在幕後操縱著一切,她看著那些大臣們在她的麵前卑躬屈膝,心裏頭別提多得意了。而小溥儀呢,在慈禧老佛爺的“嗬護”下,慢慢地長大。
    不過,這大清國的局勢,卻是一天比一天糟糕。外麵的世界,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列強的堅船利炮,已經敲開了中國的大門。而大清國呢,還在慈禧老佛爺的掌控下,做著那虛幻的“天朝上國”的美夢。
    日子就這麽一天天地過去,慈禧老佛爺的身體也越來越差了。可她還是緊緊地握著手中的權力,不肯鬆開。她就像是一個守財奴,守著自己的金銀財寶,哪怕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也不願意放棄。
    終於,在公元1908年的一個寒冷冬日,慈禧老佛爺也走完了她的一生。她這一走,大清國這艘破船,就徹底失去了方向。而小溥儀呢,雖然還坐在龍椅上,但他卻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即將被這動蕩的時代所左右。
    這曆史啊,就像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它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意誌而改變方向。慈禧老佛爺,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終究還是成為了曆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她所留下的,不僅僅是一段段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更是一個時代的滄桑巨變。而這個小皇帝溥儀,也成了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
    喜歡大清的故事請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