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知青逆襲29

字數:3932   加入書籤

A+A-


    75年,小滿生下一對龍鳳胎,取名叫顧辭和顧念。
    龍鳳胎滿月沒多久,顧家就回城了。
    小滿雖然還是知青,但是她如今已經是顧承宣的媳婦了,自然也要跟著一起走,沒道理這個時候夫妻要分開。
    這幾年顧承宣做了不少貢獻,哪怕小滿跟著回京都,一份工作也是容易的事。
    顧爺爺重新回軍隊,還是從前的職位,顧父也官複原職,原本顧家的房子也都悉數歸還,這些年的工資也都給了。
    顧爺爺,顧奶奶,顧父都是領工資的,他們職位都不低,工資都是三位數,將近十年的工資,是很大一筆。
    至於顧承宣,他直接被安排去了一所研究院工作。
    其實顧承宣更想去讀書,畢竟他才本科畢業,覺得學的不夠。
    隻不過如今教育環境不盡人意,也就暫時絕了這個心思,再加上還有家庭要養。
    又聽說上麵討論要不要恢複高考的問題,顧承宣決定先去研究院待一段時間,等個一兩年再說。
    一年,兩位重要人物去世消息傳遍全國,一時間,全國人們都陷入的悲痛之中。
    全國各地陸陸續續有知識分子回城。
    國家建設離不開知識人才。
    77年10月,經過國家高層會議決定,恢複高考,這消息經過廣播,報紙等各種渠道傳到全國各地。
    消息一經傳出,不知道多少人喜極而泣,尤其是那些下鄉知青,這些知青大多都是知識分子,好些都是初高中畢業生。
    而小滿已經開始備考,事實上,因為顧父和顧爺爺,還有一個在教育體係的顧奶奶,要高考的消息她知道的更早一些。
    更何況,她早就知道要高考的事,並不意外。
    12月,高考開始,考試兩天,考完後小滿就不再過問,她對自己成績十分放心。
    誌願填的是京大,顧承宣的母校。
    過了段時間,錄取通知書陸陸續續下來,小滿如今住在京都,又是被京大錄取,所以通知書是第一批下來的。
    通知書送來的那天,顧奶奶恨不得大擺筵席。
    說起來也是有緣故的。
    小滿在顧家人眼中樣樣都好,但是架不住大院別人說道,都說小滿配不上顧承宣,安的什麽心思顧奶奶一清二楚,雖然不當回事,但是話總歸是難聽,不順耳。
    如今小滿考上了京大,畢業後就是大學生,以後工作肯定不會差,看她們還怎麽說嘴。
    到最後被小滿攔下來了,顧家從軍從政的都有,正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自家喜事自家熱鬧熱鬧就行了,真請了那些人過來,指不定惡心誰呢!沒必要折騰。
    顧奶奶聽進去了,不過倒是給了小滿不少好東西。
    如今這些東西又能重見天日了,顧奶奶對小滿毫不吝嗇。
    小滿不缺這些。
    桃花大隊的那個山洞裏的東西,這一年來顧承宣陸陸續續已經弄回來不少了,他雖然回來了,但是會時不時去那邊出差,這才有了機會。
    等過兩年環境再好一點,就能把一些古董捐贈出去,到時候小滿想要做生意,也能得不少便利,也算是一舉多得了。
    顧承宣也辭去了研究院的工作,他的能力沒問題,但是終究讀書還太少,打算繼續上學,於是考了京大的研究生,拜了一位物理大佬名下,跟著他做實驗。
    上大學的日子很充實,恢複高考後頭一屆大學生,同學們求知若渴,埋頭苦讀。
    小滿雖然也努力,但是過的還算是正常作息日常。
    她的好些同學們好些都是熬夜苦讀,不放過一分一秒的時間。
    顧奶奶平常上課不怎麽忙,兩個孩子幾乎都是她在帶,家裏請了個阿姨幫襯著,倒是不用小滿操心。
    78年,經濟徹底開放。
    消息隨著廣播,報紙,甚至電視傳播進千萬家,用後來的話說,這是一個好時代,一個豬都乘風飛起的時代。
    小滿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時代。
    隨著南方經濟的發展,私營企業漸多,很多國營企業式微,漸漸沒落。
    一些重工業發達的地區可能沒特別明顯的感受,可是在京都,小滿感受很明顯。
    一些國營企業明顯跟不上市場,經濟環境好轉,大家由從前的吃飽穿暖漸漸變成了吃得好,穿的好。
    老廠子以前不管做出什麽產品都有銷售渠道,由國家兜底,現在國家不給兜底了,廠子開始賠錢,發不出工資。
    有些廠子的領導人能跟上步伐,跟著改革還好,可是有些廠子固步自封,也陸陸續續開始“破產”。
    顧家的錢大多都在顧奶奶手裏,顧奶奶知道小滿學的經濟,聽說她打算來個實踐,上麵鼓勵個體戶發展經濟。
    顧奶奶也非常鼓勵小滿去創業。
    有顧奶奶的支持,小滿在京城先開了一家小飯店,主打就是宮廷菜係,這方麵她有發言權。
    也不算欺騙消費者,廚師當然不是她自己,找的是有經驗的大師傅,小滿錢給的到位,再加上還有食譜吊著,大師傅孤身一人,也沒啥親戚朋友,特別樂意做這工作。
    有顧家在背後照著,小滿的小飯店就成了京城有名的私房菜,價格那是貴的讓人咋舌,但是味道也好的讓人掉舌頭。
    國人好美食,如今已經有先富起來一批人,小飯店絡繹不絕的食客,讓私房菜館徹底在京都立足。
    別看小飯店不大,但是每日純利潤都能達到四位數,這可是七十年代末的四位數。
    小飯店走上正軌,小滿又開始準備做起了衣裳,跟大多數小商販在南方拿衣裳不同,小滿要做私人定製。
    要的就是獨一無二,敢在七十年代做這個,小滿也是有勇氣,並且勇氣可嘉。
    她要在所有人沒注意的時候,品牌做出來。
    有了品牌,到時候走中端市場,小滿做生意,一直都是打算賺有錢人的錢,當然了,如今看來低端市場經濟環境更好,可是小滿也忙不過來。
    這是她最好的選擇。
    高端市場其實還不錯,如今有錢人多了,這個在這個時代貴的離譜的衣裳也能賣出去,然後小滿南下,找了一批繡娘,然後開了個繡廠,她還要把刺繡跟高級緊密結合在一起。
    過程還是很不容易的,人不好找,然後小滿直接開了個培訓機構,專門招收一些針線好的人,包吃包住,還給學手藝,倒是徹底把這事做成了。
    喜歡快穿之逆襲指南請大家收藏:()快穿之逆襲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