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發動機製造車間

字數:3926   加入書籤

A+A-


    車間裏要裝工業大風扇?
    這話一出,頓時,在場的各位大師傅都是一怔,造大風扇,可不是個簡單的事。
    電機是個大問題,還有轉軸的問題,難度都不小。首先,這些大工業風扇不是家庭用的小風扇,功率大,體積大,這就增加了其危險性。
    真要是風扇發生故障,那可是災難級的。
    在座的都是大師傅,其中的難度他們都多少也聽說過。
    不過,看林瑞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大家也都不再說啥,都點頭答應,他們本職工作就是幫林瑞把設計圖上的東西具現化。
    隻是叮囑,小風扇還好,想要造工業用大風扇,千萬要注意安全。
    林瑞把幾種規格的風扇都給大家說了一遍,商討了一下加工工藝,說話間,一頓飯就吃完了。
    眾多大師傅帶著點點遺憾,卻又對未來的憧憬,紛紛收拾好自己的碗筷,洗刷之後,便帶著餐具眾人一起往小實驗精加工車間裏走去,一路走著,一邊聊著。
    這個時候的工人,幾乎都是吃過了午飯,稍微歇息之後,就會再次投入緊張的工作中,工作崗位重要的,不能停機的,一般情況下都是輪流吃飯。
    比如一號車間與二號車間的工人,一般情況下都是按照他們煉鋼的進程,安排分批次的吃飯。
    林瑞回到辦公室的時候,其他的四人已經吃完飯,回到了辦公室,並且四個人圍在一起,正在學習著林瑞交給他們的那份資料。
    說是互相學習,不如說齊恒給他們講解,另外的三人對著筆記在聽。
    這種氛圍很好啊。
    林瑞看到這裏,不由的笑了,這個齊恒,看來不錯,願意教其他的同事。
    不過,在煉鋼廠的技術科,隻有不停的學習才能跟上隊伍,不至於被踢出技術科,可工作還必須要做的。
    林瑞招上林四勇,下午要帶著人一起去一號車間,二號車間,測量計算要裝多大的風扇,以及決定好裝風扇的位置。
    而後,測量計算好之後,還要報給後勤部,讓他們對這兩個車間進行局部改造,這個時候,林四勇這位大監工的身份就開始生效了。
    顧海洋會帶著齊恒,曹東駿去發動機製造車間,車間裏有一台機器出了問題,需要技術科的技術支持,下午也會有大師傅去負責維修。
    顧海洋早已經把八匹發動機摸熟摸透了,剛好帶著這兩位新入技術科的職工去了解情況,順便可以檢測維修好的機器是否合格。
    想要學習,下班了隨便他們去學習。工作時間,還是以工作為主。
    煉鋼廠第一個重要的工業產品,而且是當前煉鋼廠主推的工業產品,當屬於手扶拖拉機,那壓井根本不算。
    林瑞吩咐完之後,齊恒,曹東駿二人猶豫了一下,看著林四勇以及顧海洋麻溜的合上筆記,已經開始收拾自己需要帶上的東西,他們也連忙放下手裏的資料,帶上筆記跟筆,也跟著顧海洋出了門。
    林瑞一揮手,看著林四勇帶的東西,測距的大卷尺,還有現場畫圖的紙筆跟各種工具,放進準備好的背包裏,也跟著林瑞出了門。
    林瑞這邊暫且不說,林四勇早已經熟悉了林瑞的工作方式。
    顧海洋帶著二人貼著牆根盡量躲避著陽光的直射,來到了後麵新建的發動機總裝車間。這時候,車間裏大部分的工人都已經下工吃飯去了。
    三人剛一進入車間,一股子鐵氣的味道撲鼻而來,偌大的廠房內,至少有兩千平的麵積,上麵都是垂下一個個帶了防護罩的鎢絲燈。
    在一些重要的工位上,還有一些簡易的吊裝工具垂下來,方便加工比較重的工件的工人移動工件到工作台上。
    在地麵上的工作區域,才是最讓人震撼的地方。
    隻看整個巨大的車間內,車間的一端,到車間的另外一端,靠近車間兩邊的地方,一眼望去,地麵上豎立著一台台他們沒有見過的機械,如鋼鐵衛士一般。
    在每一台機械的旁邊,都擺放著一些零部件,或者一些用來運輸零部件的推車。
    而在最中間的位置,是一條長幾凳一樣的東西最為顯眼,如果用來吃流水席,這一條就足夠千兒八百人就餐了。
    從進門開始,他們看到了在這條貫穿整個車間的鐵皮架子上,擺放了各種零部件,倒不是各種餐具。這裏仿佛就是一個發動機的拆解台。
    入眼看去的就是各種零部件,而在最後端,隱約的能夠看到一台成型的發動機。
    這個時候,顧海洋看著二人眼中的震驚,特別齊恒,嘴巴張的都快能塞下大鴨蛋了,比自己當初還震驚呢。
    顧海洋得意的給二人說到:“兩位,這裏就是咱們的發動機製造車間,專門生產咱們八匹大力王發動機的。”
    “這個車間,兩邊都是零件加工的專用機床,每一個工人,隻負責加工一個零件。對了,想要上機器,至少要經過培訓班的考核,技術等級在三級之上,還要由師傅帶著再學習鍛煉半個月,再次考核合格後,成品率至少在百分之八十之上,才能入崗操作機器哦。”
    三級工!
    曹東駿震驚了,他是高中生,同時,也是工廠子弟,他太清楚三級工是什麽概念了,說句不好聽的,有的幹了一輩子,說不定都上不了三級啊。
    就算在一些國營大廠裏,沒有個幾年的時間去學習,你都不一定能晉升三級,煉鋼廠才建了多長時間?
    滿打滿算才一年吧。
    不等二人消化完心中的震驚。
    顧海洋嘴角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略微靠近了二人一些,聲音都小了三分的說到:“車間裏大部分工人都下工吃飯,休息去了。二位,看到那幾個工位上嗎?還有人在練技術,知道為啥那些技術工都拚命的鍛煉,學習嗎?”
    在二人有限的認知中,技術隻要達到三級,工資都是按照級別發放的,也就是說到了三級,幹的好,幹的壞,工資也一樣。
    除非是想要爭先進的人,才會狠抓磨煉自己的技術,可這樣的人,一個工廠裏也找不出來一兩個,可以說千中無一。
    現在打眼望去,好家夥,至少七八個人在聚精會神的忙碌著。發動機車間是兩班倒,工人中午會有一個小時的休息吃飯的時間,很大一部分人都會選擇休息,畢竟,幹這玩意兒不但耗費體力,也耗費精力,都是精確到微米的家夥,稍不留神可就報廢了工件。
    難道,這就是那車間裏的先進分子?
    顧海洋看到二人的表情,仿佛知道二人心中的想法,嗬嗬一笑說到:“你們別多想了,這幾位都是新來車間的工人,剛從培訓班出來,他們的成品合格率都在百分之七十多左右。”
    “因為,煉鋼廠有一項製度,所有產品合格率超越百分之八十的員工,才是一位合格的工人,而百分之八十以下的工人,都是不合格的工人,隻拿臨時工的工資。”
    “這還不算,當你的產品合格率超過了百分之八十五,會有技術獎金,超越百分之九十,百分之九十五,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技術獎金,這些技術獎金,會讓你都眼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