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兩個電話

字數:3687   加入書籤

A+A-


    王國強掛斷電話, 深吸一口氣,此時他激動的雙手都不知道放哪裏了,眼睛一掃全場,終於,看到林瑞對他遞出的那個眼神,他激動的心,才逐漸的平緩了下來。
    “電話是工業處黃秘書打來的,他說......”
    接著,王國強把剛才黃秘書電話裏的通知的事情說了一遍,總之,黃秘書的意思就是,向陽煉鋼廠這次很給力,讓他們工商業處的楊處長這次在省工業廳那邊很出頭,給廳長留下一個好印象。商市工業處得了好處,自然少不了他們向陽煉鋼廠。
    到時候省工業廳的楊廳長要來他們煉鋼廠實地調研一番,希望煉鋼廠再接再厲,再創佳績,總之一句話,煉鋼廠在省裏已經初步掛上號了。
    臨末了那幾句話估計才是他黃處長的主要目的,催產量來了。
    上次來的時候,商市工商業處主要領導跟煉鋼廠達成了一項合作,由商市工業處主導建一座收割機組裝廠,專門組裝煉鋼廠生產的手扶拖拉機收割機的。
    預計還有兩個月完工,再加上人員培訓,機器安裝,估計也就是三四個月的時間。讓煉鋼廠抓緊時間,提高產能,他們組裝廠建成後,要有零件運進去安裝的。
    隻要商市的這個組裝廠建立起來,煉鋼廠在東南,組裝廠在西北,兩個工廠幾乎能覆蓋全省的銷售區域了。
    向陽煉鋼廠要是真入了市工業廳廳長的眼,那以後別說向陽公社的領導幹部無人在敢伸手,就連縣裏,再想伸手,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了。
    別看人家向陽煉鋼廠級別低,可人家的產品夠分量啊。
    王國強這邊轉述黃秘書的話還沒有說完,那邊辦公桌上的電話鈴聲再次響了起來。
    王國強猶豫了一下,連忙拿起聽筒接聽了起來,這次打電話來的是縣委書記畢升濤。
    先是說了一下豫州日報這篇新聞報道的情況,原本投稿確實是市報紙,可不知道為何,市報紙沒有報道,直接給轉投入豫州日報了,並且還給來了一個頭版頭條。
    同樣,也在恭喜向陽煉鋼廠的產品登報成功,接著就是讓煉鋼廠再接再厲,多學習教導員的思想,在他老人家思想的指導下,再創佳績。
    最後了話題一轉,直接告訴王國強,他要訂購一千套收割機,以及配套的鍘草脫粒機。
    資金他會直接撥款到向陽煉鋼廠的賬戶上,這些手扶收割機也不是他這個縣書記做人情的,而是幫著縣西邊的一些公社定的,這隻是第一批。
    並且告訴煉鋼廠,周邊的幾個縣領導也都知道了收割機的消息,並且打電話到他辦公室,希望能從煉鋼廠也訂購一批收割機。
    畢書記還特意聲明,他知道煉鋼廠的規矩,他不會插隊,按照先後順序來就成。其他縣的訂單,按照規矩來就成。
    王國強苦笑不已,看來煉鋼廠的規矩是聲名遠揚了,按是不按照規矩來,現在這個時候又不是用到收割機的時候,不還是一樣。
    一千台收割機,差不多是一個月的產量了。
    至於其他的,畢書記也沒有多說,隻是給王國強說一下,以後煉鋼廠再有什麽新產品,及時告訴他們縣裏一聲,雖然不歸縣裏管轄,也別讓縣裏在搞的這麽被動了。
    兩個電話下來,半個多小時過去了,剛才再多的激情,此時大家也都冷靜了下來。
    這麽一冷靜,王國強也差不多想通了林瑞為何把從這件事中摘出去,甚至整個技術部都是一筆帶過,主要提起的就是煉鋼廠,以及手扶收割機等產品。
    雖然有句話說的好,不遭人嫉是用材,該出頭時就出頭。可是還有一句話叫做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就林瑞這個小身板,真要報道出去,先不說表揚聲有多少,但是,質疑聲肯定不少的。林瑞,太年輕,而且也太沒有資曆了。
    真要到了煉鋼廠在升兩級,林瑞資曆再深一些,別說爆出一個手扶拖拉機收割機,到時候就說他搞出聯合收割機,也沒有人在敢質疑他。
    所以,暫時的蟄伏,是給自己成長的機會,苟著發育,總比浪著四處碰壁強。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孫承啟的胸襟,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老首長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
    煉鋼廠還沒有升格,就已經遭到了縣裏主要領導的數次刁難,要不是當初孫承啟通過關係,把煉鋼廠的關係轉移到市工業處,煉鋼廠現在是個什麽情況,還是未知。
    省報紙的一篇報道,兩個地方催促產量,謝廣雲知道,這次把林瑞請過去,暫時是不可能了,這次之後,說不定手扶小麥收割機都能引起國家的注意,到時候,那煉鋼廠可就真的飛黃騰達了。
    現在焦炭廠已經差了煉鋼廠一個等級,本以為焦炭廠擴建之後,升格定級,就能追平現在跟向陽煉鋼廠的差距,此時看來,這個差距隻會越來越大。
    這麽一想,謝廣雲原來來的時候,還激動的心情,都淡了很多。自己拿個三兩重的銀子以為是個有錢人,轉身就看到身邊有人拿著金豆子彈溜溜球,謝廣雲此時就是這種心情。
    不能比,不能比啊,煉鋼廠注定要飛黃騰達,煉鋼廠的幾位大領導以後也注定要平步青雲,此時不再抱緊大腿,以後再想,那也後悔莫及了。
    這兩個電話打來後,總算是消停了下來,接下來大家的商談,是越發的和諧,這個談判一直到中午才結束......
    煉鋼廠的大門口,一輛手扶拖拉機,後麵掛著一個帶頂棚的車鬥,四周挑空,跑起來兩邊帶風。在車鬥的前方伸出一個鐵皮頂棚,剛好可以遮擋頭部的太陽,司機坐在駕駛位置,不至於太累。
    原本的鐵皮駕駛座,換成了木頭的,上麵包了軟層,長途開車不至於太累。
    車鬥裏,固定的兩排軟座,如同沙發一樣,坐在上麵經過長途跋涉也不至於太硌屁股。
    在車鬥的角落裏,還有兩個固定的鐵環扣,剛好可以放兩個熱水壺,路上口渴了,可以有水喝。
    林四勇跟謝廣雲坐在車鬥裏,前麵駕車的是司機,兼任謝廣雲的秘書,熟練的推擋鬆離合。發動機突突突的冒出一陣黑煙,手扶拖拉機緩緩的開動,而後逐漸的加速,一會兒功夫,這輛手扶拖拉機就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
    煉鋼廠的門口,林瑞,謝洪波,王國強也逐漸的收回了目光。
    謝洪波看到他們離開的方向,感慨的說到:“老王,林瑞,咱們有技術,也有場地,煉鋼廠賬上還趴著那麽多資金,現在煉鋼廠在省報上一報道,算是暫時鍍了金身。咱們完全有能力自己建造一個焦炭廠,到時候咱們煉鋼廠用焦炭,就不用費時費力的再去焦炭廠拉了。而且,煉鋼廠還能順勢擴大規模,到時候在向上級升格定級,至少規模方麵是足夠了啊。”
    這正是謝洪波不理解的地方,現在的工廠領導人,無不抓住一切機會擴充規模,擴大生產,提高產能,升格定級,謀求更高職位。
    現在煉鋼廠有這個能力,卻接二連三的往外推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