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炮兵抵達
字數:3157 加入書籤
“一群廢物,發現敵人多了那麽多火力點,就不知道繞過去進行進攻,還直愣愣地衝著人家的槍口過去,這種損失簡直就是無謂的損失帝國培養你們那麽多年了,戰場上靈活應變都不知道,真給帝國的各種陸軍大學丟人,一群蠢貨。”
早上的進攻被打回去之後,岡部直三郎非常氣憤的甩開自己的巴掌,把早上參與進攻的軍官一個挨一個的給打了一遍。
如果要是可以的話,他甚至能把下麵的士兵也給打一遍。
敵人的火力加強不是一點兒半點兒,加強了至少有兩三倍,你們就應該立刻撤回來再做打算才行,竟然還傻乎乎的執行早上的任務,結果多死了六七百人。
好容易用炮彈轟炸屍體清理出來的進攻路線,因為你們這些愚蠢的操作,導致原來的地方又布滿了日本士兵的屍體。
“閣下,七十二軍支援了兩個團過來,看來已經全部到位了,我們繼續硬攻麵前的陣地,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進展,所以卑職請求閣下命令我們向旁邊的陣地發動進攻。”
日本人也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柿子撿軟的捏,既然七十二軍的支援部隊都已經抵達了,而且還帶來了大量的坦克和裝甲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繼續發動進攻,那就是拿自己的腦袋跟石頭碰著玩兒,隻要智商沒有問題,這樣的事兒恐怕都不會去做。
“你說的不錯……”
岡部直三郎也認為這是個很好的計策,正準備叫手下的人拿過地圖來,看看該從什麽地方進攻,誰知道遠處就傳來了火炮的聲音。
他們打我們?
岡部直三郎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眼前這些七十二軍的人實在是太膽大了。
我們隻不過是在醞釀下一輪進攻優勢可比你們大得多,可你們這些家夥已經衝出了陣地,反過來進攻我們了。
“各部隊進入防守狀態。”
岡部直三郎大聲的說道,因為沒有想過七十二軍會打過來,所以各陣地都是進攻姿態,周邊的戰壕挖的也不深。
盧團長打退了敵人一次進攻,之後根本就沒閑著把手下的重型裝甲車和坦克集中起來,幹脆來一波反衝鋒,省得老在陣地上閑著,反正我們都是鐵包皮,路上也損壞不了多少。
在日本軍隊的心裏,他們不去進攻國軍,這已經是很好的事兒,如何能想到國軍還會打反攻呢?
此刻有些日本軍隊就慌了神兒,但大部分人還能夠固守自己的陣地,盧團長看到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把火炮使勁打一陣子就回去了。
日本陣地上又多了一千多死人,他們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個事兒,不管是我們進攻還是他們進攻,好像我們死的人都是最多的,而且還沒有多大的意義。
“報告長官,七十二軍第二炮兵師第三炮兵團奉命已趕到我方左後側九百米的地方,炮兵陣地已經架設完畢,隨時聽候我方的命令。”
趙鬆柏剛剛抵達指揮位置,下麵就有人傳來了個好消息,咱們跟日本人之間最大的區別,那就是炮兵比不上人家。
現在七十二軍的炮兵團這麽快就到位了,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裏應該我們要占據優勢了。
“這個第三炮兵團有多少火炮?”趙鬆柏知道七十二軍的武器裝備非常厲害,但有些事情必須得問清楚才行,國軍部隊下麵也有好多的炮兵團,但大部分都是虛有其表,根本沒多少能耐。
有的炮兵團使用的還是前清時期的,火炮這玩意兒重量是有了,殺傷力也有,但是射速和準確度基本上就好像不存在。
“報告長官,第三炮兵團下設三個炮兵營,前兩個炮兵營各擁有十二門一零五毫米榴彈炮,炮兵三營擁有八門一五五毫米榴彈炮,此外還有個加強營,擁有各類迫擊炮一百餘門。”
第三炮兵團很顯然是個加強團,比別的軍隊多了一個重炮營,也就是八門一五五毫米的榴彈炮。
派到這邊來的原因也非常簡單,那就是這邊需要這樣的重炮營。
“立刻通知第三炮兵團,給我們眼前的日本軍隊打個招呼,所有的重炮都給我用上。”
前一分鍾的時候,我們還被日本炮兵炸的人仰馬翻的,很多軍隊都無法順利的抵達我們的陣地。
現如今我們的炮兵也過來了,也讓小鬼子嚐嚐這樣的滋味。
第三炮兵團的兄弟們正在安置自己的火炮,當聽到命令之後,這些人手上的活兒都加快了幾分,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各自的火炮推入戰爭狀態。
“預備!放。”
隨著炮兵營各營長一聲令下,數十發大口徑的重炮炮彈,騰的一聲就離開了炮管。
遠處日本陣地上瞬間就被炸成了一片火海,他們知道三十五軍接收了不少的火炮,但是從剛才的爆炸威力上來看,這絕對是一五五毫米的榴彈炮,這玩意兒在整個浦江戰場上,那可都是戰爭之王。
日本方麵就算知道了他們的榴彈基地,但是手裏缺少相應的火炮也沒有辦法進行反製,隻能是看著一五五毫米的榴彈炮繼續打擊他們的陣地。
岡部直三郎直呼憋屈,一個工業國家的軍隊,被一個農業國家的火炮給封鎖住了,這要不是親眼所見的話,傳出去有人能相信嗎?
陣地上所有的日本兵都趴在自己的戰壕裏。之前坦克和裝甲車衝鋒的時候,他們還沒當成一回事兒,認為對方在最後時刻撤了。也沒有那麽強的抗敵心態。
可現如今這批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是真的把我們往死了打!
一五五毫米的重炮炮彈,每一個的價值都在幾十塊乃至上百塊大洋以上,你們開炮就不這麽計算成本嗎?
說到成本的問題,有些人以前還會計算,但是後來幹脆不算了,主要也是因為我們的後勤太過於信任我們上一批炮彈還沒打光,下一批已經過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