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姬昌解圍進妲己(下)
字數:4633 加入書籤
且說蘇護在城裏,一點辦法都沒有,沒地方可去,真的是隻能束手待斃了。正在憂愁煩悶的時候,忽然聽到有人來報:“報告君侯,督糧官鄭倫等候命令。”蘇護歎氣說:“這糧食雖然來了,其實也沒啥用。”急忙叫:“讓他進來。”鄭倫到了滴水簷前,躬身行禮完畢。鄭倫說:“末將在路上聽說君侯反叛商朝,崇侯奉旨征討,所以末將心裏一直牽掛著,日夜兼程趕回來。但不知道君侯打仗勝負咋樣?”蘇護說:“昨天去朝見商王,昏君聽信讒言,想納我女兒當妃子;我用正直的話勸諫,結果觸怒了昏君,就要問我的罪。沒想到費、尤兩人將計就計,赦免我回國,讓我自己把女兒送進宮。我因為一時暴躁,題詩反叛商朝。現在天子命令崇侯虎討伐我,我連續贏了他兩三陣,損兵折將,大獲全勝。沒想到曹州的崇黑虎把我兒子全忠抓走了。我想黑虎身懷異術,勇猛冠三軍,我不是他的對手。如今天下諸侯八百,我蘇護不知道能投奔到哪裏去?自己想想至親不過四個人,長子現在已經被擒,不如先殺了妻女,然後自殺,免得讓天下後世的人笑話。你們眾將可以收拾行裝,投奔別處,各位自己去謀發展吧。”蘇護說完,悲傷得不行。鄭倫聽了這話,大叫說:“君侯今天是喝醉啦?迷糊啦?犯傻啦?為啥說出這種不像話的話!天下有名的諸侯:西伯姬昌,東魯薑桓楚,南伯鄂崇禹,總共八百鎮諸侯,一起都到冀州,也不在我鄭倫眼裏。何苦把自己看得這麽弱?末將從小就跟著君侯,承蒙您提拔,腰上係著玉帶,末將願意使出全力,為您效命。”蘇護聽了鄭倫的話,對眾將說:“這個人催糧,路上碰到邪氣了,嘴裏胡說八道。別說天下八百鎮諸侯,就說這崇黑虎曾經拜奇人為師,學到的道術,連神鬼都害怕,他胸中藏著謀略,萬人都不是他的對手,你怎麽能輕視這人?”隻見鄭倫聽完,按著劍大叫說:“君侯在上,末將不把黑虎生擒來見您,就把自己腦袋放在眾將麵前!”說完,也不管軍令,轉身出了府,騎上火眼金睛獸,拿著兩柄降魔杵,放開馬跑出城,帶著三千烏鴉兵,像一塊烏雲席卷大地。到了營前,高聲大叫:“隻叫崇黑虎出來見我!”
崇侯虎軍營的探馬跑進中軍報告:“報告二位老爺,冀州有一員將領請二爺出去答話。”崇黑虎起身:“小弟我去一趟。”調動本部三千飛虎兵,一對旗幟展開,黑虎獨自一人衝在前麵。隻見冀州城下有一群人馬,按照北方壬癸水的方位排列,像一片烏雲似的。那一員將領,臉像紫棗,胡須像金針,戴著九雲烈焰冠,穿著大紅袍,套著金鎖甲,係著玉束帶,騎著火眼金睛獸,拿著兩根降魔杵。鄭倫見崇黑虎的裝扮奇特:戴著九雲四獸冠,穿著大紅袍,連環鎧,係著玉束帶,也是騎著金睛獸,拿著兩柄湛金斧。黑虎不認識鄭倫。黑虎說:“冀州來的將領報上名來!”鄭倫說:“我是冀州督糧上將鄭倫!你難道就是曹州的崇黑虎?你擒了我主將的兒子,還自以為厲害,趕緊把我主將的兒子交出來,下馬受綁。要是敢說半個不字,立刻把你打成碎末!”崇黑虎大怒,罵道:“好個家夥!蘇護違反天條,有粉身碎骨的災禍;你們都是反賊逆黨,居然敢這麽大膽,胡說八道!”催著坐下的神獸,手中的斧子飛砍過來,直接衝向鄭倫。鄭倫手中的杵急忙招架還手。兩隻神獸迎上,一場大戰開打。您瞧瞧:
兩陣戰鼓咚咚響,五彩旗幟在空中飄舞。三軍呐喊助威,善戰的兒郎手持弓弩。兩位將領都騎著金睛獸,四隻胳膊一起舉著斧和杵。這一個怒發衝冠像生起烈焰;那一個從小生來性情魯莽。這一個臉像鍋底紅胡子長;那一個臉似紫棗紅霞吐。這一個在蓬萊海島斬殺蛟龍;那一個在萬仞山前誅殺猛虎。這一個在昆侖山上拜明師;那一個在八卦爐邊跟老祖學習。這一個學成武藝去整治江山;那一個秘授道術來修補乾坤。從來也見過將軍打仗,不像今天杵對斧。
兩隻神獸相交,隻殺得紅雲慘慘,白霧茫茫。兩家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來來往往打了二十四五個回合。鄭倫看到崇黑虎脊背上背著一個紅葫蘆,鄭倫心裏想:“主將說這人有異人傳授秘術,估計就是這葫蘆是他的法術。常說:‘打人就得先下手。’”——鄭倫也曾拜西昆侖的度厄真人為師。真人知道鄭倫是“封神榜”上有名的人物,特意傳授給他竅中二氣,能吸人魂魄。凡是和將領對敵,碰上就擒住。所以讓他下山投奔冀州,掙一條玉帶,享受人間福祿。——今天會戰,鄭倫手中的杵在空中一晃,後麵三千烏鴉兵一聲喊,行動如同長蛇的陣勢,人人手裏拿著撓鉤,個個橫著拖著鐵索,像飛雲閃電一樣衝過來。黑虎一看,像是擒拿人的樣子。黑虎不知道咋回事。隻見鄭倫鼻子裏一聲響像鍾聲,鼻孔裏兩道白光噴出來,吸人魂魄。崇黑虎耳朵聽到聲音,不知不覺眼睛昏花,摔了個金冠歪倒,鎧甲脫離馬鞍,一對戰靴在空中亂舞。烏鴉兵把他生擒活捉,用繩子綁住兩條胳膊。黑虎過了好半天才清醒過來,定睛一看,已經被綁了。黑虎生氣地說:“這賊子好厲害的手段!怎麽不明不白,就把我擒住了?”隻見兩邊敲著得勝鼓進城。有詩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海島名師傳授神奇本領,英雄勇猛世間少有。神鷹十萬都沒用上,才顯男兒說話算數。
且說蘇護正在殿上呢,忽然聽到城外鼓聲響起,歎氣說:“鄭倫完蛋啦!”心裏特別猶豫。隻見探馬飛奔報告進來:“報告老爺:鄭倫生擒了崇黑虎,請您下令決定怎麽處理。”蘇護不知道咋回事,心裏暗想:“鄭倫不是黑虎的對手,怎麽反倒把黑虎擒住了?”急忙下令:“讓他們進來。”鄭倫到了殿前,把擒住黑虎的經過說了一遍。隻見眾士兵把黑虎簇擁到台階前。蘇護急忙下殿,喝退左右的人,親自給黑虎解開繩子;跪下說:“我如今得罪了天下,是沒地方能容下的犯罪之臣。鄭倫不懂事,冒犯了您的天威,我罪該萬死!”崇黑虎回答說:“仁兄和我,是拜過把子的交情,不敢忘了義氣。現在被您的部下擒住,我羞愧得沒臉見人!又承蒙您這麽厚待,黑虎真是感恩不盡!”蘇護請崇黑虎上座,命令鄭倫等眾人來拜見。黑虎說:“鄭將軍的道術神奇精妙,今天被他擒住,讓我終身服氣。”蘇護下令設宴,和黑虎兩個人開懷暢飲。蘇護把天子想要納他女兒的事一五一十對黑虎說了一遍。黑虎說:“小弟我這次來,一是因為兄長您作戰失利,二是為兄長您解圍,沒想到您兒子年紀小,自己逞強,不肯進城請兄長您去答話,所以被我擒回了後營,我這可都是為了兄長您啊。”蘇護道謝說:“這份恩情和德行,我哪敢忘記!”
先不說這兩位侯爺在城裏喝酒,單說報馬跑進轅門來報告:“報告老爺:二爺被鄭倫擒住了,不知道是凶是吉,請您下令決定咋辦。”侯虎自己琢磨:“我弟弟自己有道術,咋會被擒呢?”這時候略陣官說:“二爺和鄭倫正打仗的時候,隻見鄭倫把降魔杵一揮,三千烏鴉兵一下子就來了;隻見鄭倫鼻子裏冒出兩道白光,像鍾聲一樣響亮,二爺就從馬上摔下來了,所以就被擒住了。”侯虎聽了,吃驚地說:“世上咋還有這種奇異法術?再派探馬,去打聽清楚真假。”話還沒說完,就有人報告:“西伯侯派官員在轅門下馬。”侯虎心裏不高興,吩咐:“讓他進來。”隻見散宜生穿著素服係著角帶,上帳行禮完畢:“在下散宜生拜見君侯。”侯虎說:“大夫,你主公為啥偷懶安逸,竟然不為國家著想,按兵不動,違抗朝廷的旨意?你主公太不像臣子的樣子了。今天大夫你來,有啥要說的?”散宜生回答說:“我主公說:‘戰爭是凶器,君主不得已才用。’現在因為這點小事,勞民傷財,驚擾千家萬戶,所經過的州府縣道,調用所有的錢糧,路途艱難跋涉,百姓有征收租稅的困擾,軍將有身披堅甲手拿利刃的辛苦,所以我主公讓我來送一封信,來平息戰火,讓蘇護把女兒送進王宮,大家都停戰,不失去作為朝廷重臣的意思。要是蘇護不答應,大軍一到,剿滅叛賊鏟除奸臣,罪當滅族。到時候蘇護死了也別後悔。”侯虎聽了,大笑說:“姬伯自己知道違抗朝廷的罪,特意用這種推脫的話,來給自己開脫。我先到這,損兵折將,惡戰了好幾場;那賊人哪會因為一封書信就獻出女兒啊。我倒要看看大夫你去冀州見蘇護會怎麽樣。要是不答應,看你主公怎麽回旨?你走吧!”散宜生出了營帳上馬,直接到城下叫門:“城上的,報告給你們主公,說西伯侯派官員來送信。”蘇護和崇黑虎喝酒還沒結束,蘇護說:“姬伯是西岐的賢人,趕快下令開城,請他進來相見。”不一會兒,散宜生到殿前行禮完畢。蘇護說:“大夫今天到我這地方,有啥指示?”散宜生說:“在下今天奉西伯侯的命令,上個月您憤怒地題了反詩,得罪了天子,天子當即下令起兵問罪。我主公向來知道您忠義,所以按兵沒敢侵犯。現在有信呈給您,希望您仔細查看並照著做。”散宜生從錦囊中取出信,獻給蘇護。蘇護接過信拆開。信上說:
“西伯侯姬昌恭敬地向冀州君侯蘇公您致敬:我聽說:‘四海之內,都是王的臣民。’現在天子想選美女,凡是公卿士庶的家裏,哪能隱瞞。現在您有女兒品德美好,天子想選進宮,自然是好事。您竟然和天子對抗,是您違抗君主。而且在午門題詩,想幹啥?您的罪,已經不可赦免。您隻知道小節,為了愛一個女兒,卻失去了君臣的大義。我向來聽說您忠義,不忍心看著不管,特意進言一句,可以轉禍為福,希望您聽聽。而且您要是把女兒送進王宮,實際上有三個好處:女兒受到後宮的寵愛,父親享受後宮的尊貴,當官成為國戚,享受千鍾的俸祿,這是一利;冀州永遠安定,全家沒有驚嚇,這是二利;百姓沒有遭受困苦,三軍沒有殺戮的悲慘,這是三利。您要是固執糊塗,三個害處馬上就來了:冀州失守,宗廟社稷不存在,這是一害;骨肉有被滅族的災禍,這是二害;軍民遭受戰火的災難,這是三害。大丈夫應當舍棄小節保全大義,哪能效仿那些無知的家夥來自取滅亡呢。我和您都是商朝的臣子,不得不直言冒犯,希望賢侯留意。草草送信,等著您的裁決。敬啟。”
蘇護看完,半天不說話,光點頭。散宜生見蘇護不吭聲,就說:“君侯您別猶豫啦。要是答應,一封信就能停戰;要是不答應,我回去回複我主公,再調兵馬來。無非是上順應天命,中調和諸侯,下免除三軍的辛苦。這是我主公的一番好意,君侯您為啥閉著嘴不說話呀。求您趕快下命令,好照著辦。”蘇護聽了這話,對崇黑虎說:“賢弟,你來看看,姬伯的信,確實有道理,果然是真心為了國家和百姓,真是仁義的君子啊。哪敢不聽命!”於是讓人擺酒在館舍招待散宜生。第二天寫信送金銀綢緞,讓他先回西岐:“我隨後就送女兒去朝歌贖罪。”散宜生拜別走了。真是一封信抵得上十萬大軍啊,有詩為證,詩說:
口才好比滔滔江河匯聚百川,才知道君主仁義臣子賢良。幾行書信就改變了蘇侯的心意,哪用得著三軍枕著兵器睡覺?
蘇護送散宜生回西岐,和崇黑虎商量:“姬伯的話很好,得趕緊收拾行裝,好去朝歌,別拖拖拉拉,又生出別的變故。”兩人都很高興。不知道他女兒怎麽樣了,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