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家回 子牙諫主隱磻溪(上)

字數:4886   加入書籤

A+A-


    有詩這麽說:渭水潺潺日夜流淌,子牙在那獨自垂鉤。當時還未進入飛熊夢,幾次對著斜陽感歎白頭。這詩就像在給薑子牙的孤獨寂寞開了個特寫,把他那眼巴巴盼著伯樂,卻又隻能對著夕陽長籲短歎的心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話說薑子牙接過鹿台的設計圖,仔仔細細瞧了個遍。紂王在一旁早就按捺不住好奇心,急吼吼地問:“薑尚,你倒是快跟朕說說,這台得花多長時間才能建好?”
    薑子牙心裏明鏡似的,這工程簡直就是勞民傷財的無底洞,於是如實上奏:“陛下,您看這台,高四丈九尺,上頭要建瓊樓玉宇,還有那碧檻雕欄,規模巨大。要是想完工,沒個三十五年,想都別想。”
    紂王一聽,眼睛瞪得老大,扭頭跟妲己吐槽:“愛妃,你聽聽,薑尚說這台得三十五年才能完工。朕想著這時間過得跟火箭似的,人年輕的時候就該可勁兒享受。要是這麽等下去,人生都快過完了,這台建出來還有啥意義?依朕看,這工程太不劃算了。”
    妲己一聽,立馬在旁邊煽風點火,添油加醋地說:“陛下,這薑尚就是個從外麵來的神棍,滿嘴跑火車。哪有三十五年才完工的道理!他這就是故意糊弄您,太狂妄自大,簡直就是在挑戰您的權威,這種罪就該用炮烙之刑好好教訓教訓!”
    紂王一聽,覺得妲己說得太對了,大手一揮,霸氣下令:“愛妃說得在理。傳旨給奉官,把薑尚給朕拿下,用炮烙之刑,讓他知道違抗朕的下場!”
    薑子牙一聽,心裏“咯噔”一下,趕忙說道:“陛下,臣有話要說!這鹿台的工程,簡直就是勞民傷財的大災難。臣懇請陛下趕緊打消這個念頭,千萬別幹這糊塗事兒。您瞅瞅現在這天下,四方戰火紛飛,到處都是戰亂,水旱災害也跟商量好了似的,一個接一個。國家的府庫都空得能跑耗子了,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艱難。陛下您呢,也不關心國家的根本大事,也不給老百姓謀點福利,整天就知道沉迷在酒色裏,疏遠那些有真才實學的賢臣,親近那些隻會拍馬屁的奸佞小人,把國家政事攪得一團糟。不僅如此,還殺害忠良之士,搞得老百姓怨聲載道,上天都看不下去了。各地都不停地傳來警報,可陛下您卻跟沒事兒人似的,一點都不反省。現在又聽那狐媚之人的話,瞎搞土木工程,這不是在害老百姓嗎?臣真的不知道陛下再這麽下去,會有什麽下場。臣承蒙陛下的知遇之恩,這份恩情比山還重,所以不得不冒著掉腦袋的風險,跟您說實話。要是陛下不聽臣的話,隻怕又會重蹈當年建造瓊宮的覆轍。到時候,這國家、社稷還有老百姓,可就都要遭殃了,說不定很快就會落入別人手裏。臣實在不忍心看著這一切發生,所以才不得不說啊!”
    紂王聽完,氣得臉都紫了,暴跳如雷地大罵:“你這不知死活的匹夫!竟敢侮辱誹謗朕,簡直反了天了!”接著命令兩旁的奉官:“給朕把他拿下,剁成肉醬,看他還敢不敢嘴硬!”
    兩旁的人摩拳擦掌,正要上前動手,薑子牙反應迅速,轉身撒腿就往樓下跑。紂王看著薑子牙逃跑的背影,又氣又覺得好笑,對妲己說:“愛妃,你看看這老頭,一聽到‘拿’字,跑得比兔子還快,一點規矩都不懂。哪有被抓還能跑掉的道理!”說完,又傳旨命令奉官:“給朕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眾奉官接到命令,一路追著薑子牙,過了龍德殿、九間殿。薑子牙跑到九龍橋,回頭一看,好家夥,後麵一群人追得正緊。薑子牙心想:“跑也跑不掉了,反正都是一死,不如死得有點尊嚴。”於是,他雙手緊緊抓住九龍橋欄杆,一咬牙,閉上眼睛,縱身往下一跳,“撲通”一聲,水麵上濺起一個大大的水花。
    眾奉官氣喘籲籲地跑到橋上查看,結果水麵平靜得不像話,連個小水花也沒再冒出來。他們哪知道,薑子牙這是施展了水遁之術,早就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了。眾奉官沒辦法,隻能垂頭喪氣地返回摘星樓向紂王回旨。紂王聽了,冷哼一聲:“哼,算這老匹夫命大!”
    咱們先不說紂王這邊氣得冒煙。話說薑子牙跳到水橋下,有四名執殿官正扶著欄杆,望著水麵直歎氣。巧了,上大夫楊任正好走進午門,瞧見橋邊這幾個執殿官趴在那兒望水,心裏犯起了嘀咕,走上前去問道:“嘿,你們幾個在這兒瞅啥呢?”
    執殿官回答道:“啟稟老爺,下大夫薑尚投水死啦。”
    楊任一聽,驚訝得下巴都快掉了:“啊?因為啥事兒啊?”
    執殿官無奈地搖了搖頭:“小的們也不清楚。”
    楊任心裏充滿了疑惑,但也沒再多問,轉身進了文書房看奏章去了。咱們先把楊任這事兒放一放。
    且說紂王和妲己又在琢磨鹿台到底該派誰去監督建造。妲己眼珠子滴溜一轉,湊到紂王耳邊說:“陛下,要是想把這鹿台建好,非崇侯虎不可,其他人都幹不了這事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紂王想都沒想,直接批準了,大手一揮,差遣奉官宣崇侯虎來。奉官領了旨,出了九間殿,到文書房來見楊任。楊任正為薑子牙的事兒納悶呢,見奉官來了,趕忙問道:“下大夫薑子牙到底因為啥事觸怒了君主,居然投水自盡了呀?”
    奉官便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天子命令薑尚建造鹿台,薑尚奏事的時候違抗了旨意,天子就命令我們去抓他,他跑到九龍橋那兒,就投水死了。如今天子詔令崇侯虎去監督鹿台工程。”
    楊任又問:“啥叫鹿台啊?我咋沒聽說過。”
    奉官回答:“是蘇娘娘獻上的圖樣,那台高四丈九尺,上麵要建造超級豪華的瓊樓玉宇,殿閣有好幾層,欄杆是用瑪瑙砌成的,梁棟還用珍貴的珠玉裝飾。現在命令崇侯虎去監督建造。小的覺得天子這做法太離譜了,跟當年的暴君桀王沒啥兩樣,實在不忍心看著好好的社稷就這麽毀了,所以特意來見大人。大人您要是能秉持忠心去進諫,阻止這土木工程,那可就幫了大忙了,能讓老百姓不用去搬泥運土,免受那份苦,還能讓做生意的商賈們不至於血本無歸。這可是大人關愛天下百姓的大好事兒,肯定能被大家記在心裏,流傳千古啊。”
    楊任聽完,沉思片刻,對奉官說:“你先把這詔令停一停,等我進宮見過聖上,再決定要不要施行。”
    楊任說幹就幹,直接去摘星樓下等候旨意。紂王宣他上樓見駕。紂王見了楊任,不耐煩地問:“你又有啥事兒?有啥奏章快說。”
    楊任深吸一口氣,開始上奏:“陛下,臣聽說治理天下得有個正確的方法。君主得賢明,臣子得正直,君主對臣子的好建議得言聽計從,任用有本事的師保,親近忠良,遠離那些奸佞小人,跟其他國家友好相處,順應老百姓的心意,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做到公平公正。要是能做到這些,那四海都會順從,八方都會仰慕陛下的仁德。把仁政施行到老百姓身上,天下就會積極響應,老百姓就能開開心心地過日子,這才是聖明君主該有的操作。可現在呢,陛下您聽信後妃的話,卻不聽忠臣的良言,非要建造鹿台。陛下您就知道自己吃喝玩樂,整天歌舞升平,宴飲作樂,可您想過老百姓嗎?您這麽做,讓老百姓愁眉苦臉,日子過得苦不堪言。臣擔心陛下您還沒享受到這所謂的快樂,就先有大麻煩了。陛下要是不趕緊改正,臣怕您的禍患就沒法收拾了。陛下現在有三害在外,一害在內,容臣給您詳細說說。那外麵的三害:第一害,東伯侯薑文煥,人家手裏有百萬雄兵,一心想著報父仇,遊魂關那兒的戰事一直沒停過。咱們的軍隊屢次吃敗仗,折損了不少軍威,都苦戰三年了,錢糧都快花光了,糧草也一天比一天難搞到,這是一害;第二害,南伯侯鄂順,因為陛下您無辜殺了他父親,他帶著大軍,不分晝夜地攻打三山關,鄧九公也在那兒苦戰多年,軍隊的庫藏都空了,軍民都失望透頂,這是二害;第三害,聽說太師遠征北海的大敵,都十多年了,到現在還沒回國,勝敗還不知道呢,吉凶也不確定。陛下您何苦聽信那些讒言,殺害正直的大臣呢?那狐媚之人的話您當成寶貝,可忠臣的正直言論您卻當耳旁風。那些小人整天在您身邊晃悠,討好您,可君子們聽到消息都躲得遠遠的。宮廷都亂套了,連內外之分都沒了,宦官都敢在深宮裏瞎搗亂。這三害已經夠嚴重了,再加上八方都有作亂的跡象。陛下您還不接納諫官,阻礙那些忠心耿耿的人進諫。現在又無緣無故地大興土木,搞大規模的土木工程,這樣下去,不僅社稷沒法安定,宗廟也保不住。臣實在不忍心看著朝歌的老百姓遭受這樣的苦難。懇請陛下趕快停止鹿台工程,讓老百姓能安心過日子,或許還能挽救這糟糕的局麵。不然,一旦老百姓對您失去信心,離心離德,那萬民就會陷入混亂。古人說:‘百姓亂了,國家就會破滅,國家破滅,君主就會滅亡。’咱們這好不容易安定了六百年的華夏夷狄,可別就這麽輕易地被別人奪走啊。”
    紂王聽完,氣得七竅生煙,大罵道:“你這酸腐的書生!就會舞文弄墨,竟敢這麽無知,還敢直言冒犯朕!”然後命令奉官:“把這個匹夫的兩隻眼睛給朕挖了!朕念他前年還有點功勞,這次就饒他一命。”
    楊任毫無懼色,再次上奏:“陛下,臣就算被挖去眼睛也絕不退縮,隻是臣擔心天下諸侯看到臣被挖眼的慘狀,會對陛下您有不好的看法啊。”
    奉官上前,架著楊任就往樓下走。隻聽“哢嚓”一聲,兩隻眼睛被挖了下來,然後被奉上樓去。
    楊任那可是忠心耿耿,一心為了紂王。雖然被挖去了兩隻眼睛,但他的忠心一點都沒減少。他心裏那股怨氣,就像火箭一樣,直衝雲霄,飄到了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麵前。真君早就知道楊任的心思,命令黃巾力士:“快去把楊任救回山來。”
    力士領了旨,來到摘星樓下,施展法術,瞬間三陣神風刮起,奇異的香氣彌漫開來,摘星樓下塵土飛揚,沙灰漫天。隻聽“轟隆”一聲,楊任的屍骸竟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紂王嚇得趕緊往樓內躲,生怕被這沙塵給埋了。
    不一會兒,風停沙平。兩邊的人趕忙啟奏紂王:“陛下,楊任的屍首被風刮不見了。”
    紂王歎了口氣,說:“就像前次朕斬殺太子,屍首也被風刮走了,這種事兒,都見怪不怪了,沒啥好大驚小怪的。”然後扭頭對妲己說:“鹿台的工程,已經詔令崇侯虎了;楊任這是自找苦吃。趕緊再催催崇侯虎,讓他麻溜地開工!”
    侍駕官領了命,趕忙去催促詔令了。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