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家回 子牙諫主隱磻溪(下)
字數:4559 加入書籤
薑子牙告別宋家莊後,踏上了前往孟津的路。他一路過關斬將,渡過黃河,朝著澠池縣進發,目標直指臨潼關。
走著走著,薑子牙發現前方路上亂哄哄的,一大群人哭哭啼啼。走近一看,原來是七八百號從朝歌逃出來的老百姓。這些人啊,有的是父親拉著兒子,哭得稀裏嘩啦;有的是弟弟為哥哥抹眼淚,滿臉悲戚;還有夫妻二人抱頭痛哭,那場麵,簡直是人間慘劇,悲哭的聲音在整條路上回蕩。
薑子牙心裏一緊,趕忙上前詢問:“你們是朝歌的百姓嗎?咋都跑這兒來了,發生啥事兒了?”
人群裏有幾個眼尖的,認出了薑子牙,一下子激動起來,大喊道:“薑老爺!真的是您啊!我們是朝歌的百姓。紂王要建鹿台,派崇侯虎那個大壞蛋去監督。這壞蛋可壞透了,每三個男丁就得抓走兩個去幹活,就算是家裏的獨苗也不放過。有錢的人家還能花錢買個清閑,可沒錢的人,就隻能在那兒累死累活。聽說已經有好幾萬人累死了,屍體都被填到鹿台下麵去了。這工程日夜不停,我們實在受不了這苦,就想著逃出五關,找條活路。可沒想到,臨潼關的總兵張老爺不讓我們出關。要是被抓回去,那肯定是死路一條啊,所以我們才這麽傷心地哭。”
薑子牙聽了,眉頭緊皺,一臉心疼地說:“大家別慌,先別急著哭。我去見見張總兵,跟他講講道理,替你們求求情,讓他放你們出關。”
眾人一聽,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連忙道謝:“薑老爺,您這可真是大好人啊!您的恩情就像天上的甘露,能讓枯骨都重新煥發生機!”
薑子牙把行囊交給大家保管,然後獨自朝著張總兵府走去。到了門口,總兵府的家人攔住他,問道:“你從哪兒來的?找我們老爺有啥事?”
薑子牙客客氣氣地說:“麻煩您通報一聲,商都的下大夫薑尚前來拜見總兵大人。”
家人一聽,趕緊進去通報:“老爺,商都的下大夫薑尚來拜訪您啦。”
張鳳一聽,心裏琢磨:“下大夫薑尚來拜訪我……他是文官,我是武官;他在朝廷附近當官,我在這關隘駐守,以後說不定很多事兒還得麻煩他呢。”想到這兒,他連忙對左右說:“快,請他進來。”
薑子牙穿著一身道家打扮,沒穿官服,直接走進府裏,見到了張鳳。張鳳一看薑子牙這穿著,心裏有點疑惑,坐在那兒問道:“來者何人?”
薑子牙回答:“我是下大夫薑尚。”
張鳳接著問:“薑大夫,你怎麽穿著道服就來了?這是為啥呀?”
薑子牙一臉嚴肅地說:“張總兵,我這次來,不為別的事兒,就是為了那些受苦的老百姓。您也知道,天子不太賢明,聽了妲己的妖言,非要搞什麽大規模土木工程,興建鹿台,還讓崇侯虎去監督工程。可崇侯虎那家夥,簡直不是人,為了自己的私利,坑害萬民,收受賄賂,一點都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現在四方戰事還沒結束,上天也不停地示警,又是水災又是旱災的,老百姓根本沒法好好生活,對朝廷失望透頂。可憐那些累死的軍民,都被填到鹿台裏了。紂王荒淫無度,奸臣們在一旁煽風點火,妲己那狐媚的手段,把聖上的腦子都給迷惑了。之前紂王還命令我去監督建造鹿台,我怎麽能做那種欺騙君主、誤國害民、浪費錢財的事兒呢?所以我就直言勸諫。結果天子不但不聽,還想給我用刑。我本想著以死報答朝廷給我的爵祿之恩,可老天爺不讓我死啊,承蒙天子赦免,放我回鄉。這不,我走到您管轄的地方,看到好多百姓,拖家帶口,哭哭啼啼,那場麵太淒慘了。要是把他們抓回去,肯定會遭受炮烙、蠆盆這些殘酷刑罰,到時候肢體殘缺,魂飛魄散。他們都是無辜的老百姓啊,我實在不忍心看到他們受苦,所以厚著臉皮來求您,希望您能放這些百姓出關,讓他們從死裏逃生。您要是答應了,那可是天大的恩情,就像上天有好生之德一樣。”
張鳳聽完,不但不同情,反而大怒,吼道:“你就是個江湖術士,好不容易當了官,富貴了,不想著報答君主的恩情,反倒想用這些花言巧語來迷惑我。那些逃民都是不忠誠的人,我要是聽了你的話,放他們出關,那我不就成了不義之人了嗎?我受命掌管這關隘,自然要盡到臣子的職責。逃民們違反了國法,不遵守國家規定,就應該被抓起來,押解到朝歌去。我本來想著,隻要不讓他們出關,他們自己就會回去,已經算是給他們留了條活路。要是按照國法,連你都得一起押解回朝歌,來端正國法。不過咱們初次見麵,我就暫且饒了你。”說完,他對著兩邊的人喝道:“把薑尚給我叉出去!”
眾人得令,一聲吆喝,就把薑子牙給推了出去。薑子牙被推出來的時候,滿臉羞愧,心裏別提多憋屈了。
那些百姓眼巴巴地看著薑子牙回來,趕緊圍上去問:“薑老爺,張老爺答應放我們出關了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薑子牙無奈地說:“張總兵不但不放你們,還說要把我也抓到朝歌城去。不過我已經把該說的都說了。”
眾人一聽,齊聲叫苦,七八百號人瞬間號啕大哭起來,那哭聲在曠野裏傳得老遠老遠。
薑子牙看著他們,心裏實在不忍,咬咬牙說:“大家別再哭了,我一定會送你們出五關。”
有些不懂事的百姓,以為薑子牙在說大話,安慰他們呢,就嘟囔著說:“老爺,您自己都出不去,怎麽救我們啊?這不是哄我們嗎?”
不過也有明白事理的人,連忙哀求道:“老爺,您要是肯救我們,那可真是我們的再生父母啊!我們的命可就全指望您了。”
薑子牙說:“大家聽好了,你們想出五關的話,到黃昏的時候,我叫你們閉眼,你們就趕緊閉眼。要是聽到耳朵裏有風響,千萬不要睜眼。要是睜開了,摔出個好歹來,可別怪我沒提醒你們。”
眾人聽了,雖然半信半疑,但也隻能答應下來。
到了一更天的時候,薑子牙來到空曠的地方,朝著昆侖山下拜,嘴裏念念有詞,像是在念什麽咒語。突然,“轟隆”一聲,隻見薑子牙施展起土遁之術。
這一會兒,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眾人隻聽到耳邊風聲颯颯作響,就像坐過山車一樣。不一會兒,就走過了四百裏的路程,接連出了臨潼關、潼關、穿雲關、界牌關、汜水關,直接到了金雞嶺。
薑子牙收了土遁之術,對眾人說:“大家可以睜眼啦!”
眾人小心翼翼地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已經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薑子牙說:“這裏就是汜水關外的金雞嶺,屬於西岐州的地界。你們安全啦,趕緊去找個安身的地方吧!”
眾人一聽,激動得“撲通”一聲全都跪下,叩頭道謝:“薑老爺,您就是我們的大恩人啊!您就像上天降下的甘露,普度眾生。您這份恩情,我們這輩子都不知道該怎麽報答!”
眾人拜別薑子牙,各自散去。咱先不說他們。
且說薑子牙,救完百姓後,決定前往磻溪隱居。有詩為這件事點讚:拋棄朝歌遠離塵世,施展土遁拯救百姓,閑居渭水垂竿等待,隻等風雲際會的緣分。武吉的災殃作為引導,飛熊的吉兆主上求賢。八十歲才遇到聖明君主,方才建立周朝八百年。
話說那些百姓等到天亮,仔細一看,發現真的到了西岐的地界。他們過了金雞嶺,又到了首陽山;接著走過燕山,經過白柳村,前麵就到了西岐山;再走七十裏,終於到了西岐城。
眾人走進西岐城,四處打量,發現這裏和朝歌完全不一樣。百姓們生活富裕,物產豐富,街上的行人互相讓路,老人小孩都和和睦睦,市井之間一片謙和。大家都感歎,這裏簡直就是傳說中的堯天舜日,別有一番美好的風景。
這些百姓一商量,決定寫了一個手本,投遞到上大夫府。上大夫散宜生收到手本後,仔細看了看。
第二天,伯邑考得知此事,傳令道:“既然這些朝歌的逃民是因為紂王失政,才來歸附我們的土地,那咱們可不能虧待他們。那些沒有妻子的,給他們銀子讓他們娶妻。再給些銀子,讓大家租房子住下來,安頓好生活。鰥寡孤獨的人,讓他們到三濟倉登記名字,以後可以自己去領取口糧。”
散宜生領命而去。伯邑考接著說:“父王被囚禁在羑裏都七年了,我心裏實在難受,想著自己親自前往朝歌,代替父親贖罪。你們覺得怎麽樣?”
散宜生趕忙上奏說:“公子,主公臨走的時候說過,‘七年的厄運已滿,災難結束苦難足夠,自然會回國。’咱們可不能輕率行事,違背主公的話。要是公子您實在不放心,可以派個士卒前去問候,這樣也能盡到兒子的孝道。何必親自騎馬奔波,去那危險的朝歌呢?”
伯邑考聽了,歎了口氣說:“父王有難,在異鄉被囚禁了七年,舉目無親。我作為兒子,心裏怎麽能忍心呢?咱們建立國家、建立家庭,要是連父親都救不出來,那還有什麽意義呢?我有九十九個兄弟,可在這個時候,卻感覺什麽用都沒有。我決定自己帶著祖傳的三件寶貝,前往朝歌進貢,一定要贖回父親的自由。”
伯邑考這次去朝歌,到底是凶是吉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