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文王誇官逃五關(上)

字數:4058   加入書籤

A+A-


    有詩這麽說:
    黃飛虎那叫一個夠義氣,直接救了西岐的大老板文王,靠著令箭銅符,把文王送出了這帝王的地盤。再看看尤渾和費仲這倆貨,之前盡說讒言想害聖主,還好老天爺開眼,在關鍵時刻就像派了個慈航菩薩來幫忙。從古到今,德行高的人總是容易被這世道刁難,不過從這以後,文王就像龍飛上了九天,各種祥瑞的兆頭都來了。他留下的那些事兒,就像美味的糖果,到現在都還讓人覺得甜滋滋的。
    且說那文王離開朝歌之後,真可謂是歸心似箭、馬不停蹄。他深知此番離京乃是生死攸關之事,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殺身之禍,故而一路上絲毫不敢停歇。夜幕降臨之時,文王已然越過了孟津,腳下的步伐卻未有半分減緩。借著微弱的月色,他匆匆踏上渡河的船隻,順利渡過了波濤洶湧的黃河。隨後,文王繼續快馬加鞭,向著澠池方向疾馳而去,其目的地便是那臨潼關。
    而在朝歌城內的館驛之中,負責接待文王的官員直到次日清晨方才悠悠轉醒。當他驚覺文王徹夜未歸時,心中不由得大驚失色,額頭上瞬間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來。他一邊暗自思忖著文王究竟去向何方,一邊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房間裏來回踱步,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這文王怎會一夜之間不見蹤影呢?此事非同小可啊!萬一上頭怪罪下來,我這腦袋恐怕難保……”越想越是惶恐不安,這位官員最終決定趕緊前往費仲府上稟報此事。於是乎,隻見他神色慌張地衝出房門,一路小跑著奔向費仲府邸,仿佛身後有惡鬼追趕一般。
    終於來到了費仲府邸門前,此人深吸一口氣後,上前與費仲的手下搭話道:“這位兄弟,煩請進去通傳一聲,就說我有要事求見費大夫。西伯文王昨夜一宿未歸館驛,至今下落不明,也不知究竟跑到哪裏去了。此事非同小可,關乎重大,我實在不敢耽擱,所以才匆忙趕來先行稟報。”
    那名手下聽聞此言,臉色微微一變,趕忙轉身入內將情況告知給了費仲。
    此時正在屋內踱步思考事情的費仲聽到手下的匯報後,心中猛地“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預感瞬間湧上心頭。他暗自思忖著:“哎呀!這下可糟糕了,西伯文王失蹤之事恐怕和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啊,這該如何是好?若被上頭追查下來,我的腦袋怕是難保……”想到此處,費仲隻覺得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
    苦思冥想許久之後,費仲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似的,連忙喚來堂候官吩咐道:“快去!速速將尤爺請到這裏來,我眼下有十萬火急之事需要與他商議對策。”說完,還不放心地又叮囑了幾句讓其快些動身。
    沒過多久,尤渾便匆匆趕到了費仲府上。兩人甫一見麵,先是相互拱手行禮一番。隻見費仲滿臉愁容,眉頭緊蹙,憂心忡忡地說道:“尤老弟啊,你瞧瞧這事兒鬧得!想當初,姬昌那廝,還是你向皇上保奏要冊封其為王呢,本以為此事已然足夠令人勞神費心的了。豈料皇上竟然應允讓他誇官三日,可誰知僅僅過了兩日,這家夥居然不聲不響地逃跑了,連主上的旨意都不顧及,如此行徑,必定不會有什麽好事情發生啊!這事兒可真是非同小可,要知道東南二路已經叛亂多年,至今未能平定,如今又平白無故地跑掉一個姬昌,這無疑是給皇上又增添了一樁天大的麻煩呐!如此重大的責任,究竟由誰來承擔得起呀?唉……尤老弟,事已至此,依你之見,咱們當下應當如何應對才好呢?”
    尤渾一臉鎮定自若,輕輕拍了拍身旁費仲那略微顫抖著的肩膀,緩聲道:“老兄啊,莫要如此驚慌失措,你這般焦急,豈不是自己嚇唬自己麽?想你我二人共事已久,所辦之事哪次出過差錯?依小弟之見呐,此刻應當速速入宮麵見君王,派遣兩名精明強幹、武藝高強的將領前去追擊那人。一旦將其擒獲歸來,便誣陷他犯下欺君犯上之大罪,隨後拉至菜市場當眾處斬以儆效尤。如此一來,此事便可圓滿解決,又何須憂心忡忡呢!”
    費仲聞聽此言,那顆原本懸著的心稍稍安定下來一些。他稍作思忖後,覺得尤渾所言不無道理,於是連連點頭應道:“嗯,賢弟說得極是!事不宜遲,咱們趕快整理一下朝服,莫要耽擱了進宮的時辰。”言罷,兩人手忙腳亂地開始收拾起各自的衣物來。待一切準備停當之後,他們便急匆匆地向著皇宮方向奔去。一路上,兩人心中皆是忐忑不安,但仍互相打氣壯膽,期望此番行動能夠順利完成,以免遭受牽連。
    就在這個時候,紂王正悠然自得地站在那高聳入雲的摘星樓上,興致勃勃地欣賞著周圍美不勝收的景色,心中滿是歡喜與愜意。他時而俯瞰下方繁華熱鬧的市井街巷,時而抬頭仰望湛藍如寶石般的天空,臉上洋溢著滿足而又陶醉的笑容。
    忽然間,一名侍臣急匆匆地跑了過來,腳步顯得有些慌亂。待跑到紂王近前時,這名侍臣連忙跪地叩頭,然後氣喘籲籲地稟報道:“啟奏陛下,費仲大人和尤渾大人此刻正在樓下恭候聖駕,請求陛下降下旨意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紂王聽聞此言,微微皺了皺眉,但很快便恢複了常態。隻見他輕輕揮了揮手,漫不經心地說道:“傳朕口諭,宣他們二人速速上樓覲見。”
    不多時,費仲和尤渾兩人便一路小跑來到了摘星樓上。一見到紂王,他倆趕忙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齊聲高呼道:“微臣拜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紂王麵帶微笑,微微點了點頭,示意他們起身說話。隨後,他開口問道:“你們兩個此番前來所為何事?快快如實道來。”
    費仲一臉嚴肅地說:“陛下,姬昌這小子太過分了,簡直是辜負了您的大恩啊!他根本不把朝廷的命令當回事兒,還藐視陛下您。誇官才兩天,既不謝您的聖恩,也不匯報王爵的事兒,就偷偷跑了,肯定是心裏有鬼,打著什麽壞主意呢。要是讓他回到老巢,說不定就會搞出一堆麻煩事兒。之前是臣推薦的他,臣就怕日後擔責任,所以趕緊來跟您匯報,您可得好好定奪啊!”
    紂王一聽,氣得臉都紅了,大聲說:“你們倆之前還說姬昌忠誠老實,每個月初一、十五都焚香祈禱,盼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朕就是聽了你們的話才赦免他的。現在出了這事兒,都是你們倆亂推薦的錯!”
    尤渾趕緊解釋:“陛下,您也知道,人心隔肚皮,這世上的人啊,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看著外表根本猜不透內心,就算了解了內心,也不一定能摸透他的心思。就像老話說的‘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嘛。姬昌肯定是裝的,他跑不遠。陛下您趕緊下旨,讓殷破敗和雷開帶著三千精銳騎兵,追上去把他抓回來,好好治治他逃官的罪。”
    紂王聽了,覺得有理,說:“行,就按你說的辦,趕緊派殷、雷二將,點兵去追!”
    使命傳下旨意,神武大將軍殷破敗和雷開接到命令,馬上到武成王府調了三千飛騎,從朝歌西門出發,一路追了過來。這隊伍那叫一個威風:
    幡幢在風中飄得那叫一個歡,就像三春的楊柳在那兒交織玩耍;號帶也跟著湊熱鬧,飄得像七夕的彩雲掛在天上。刀槍亮閃閃的,就像三冬的瑞雪在漫天飛舞;劍戟整整齊齊,看著就像九月的秋霜鋪滿大地。咚咚的鼓聲一響,就像汪洋大海湧起了春雷;震天的鑼聲一敲,馬跑起來就像飛雷一樣,到了山前都不帶減速的。這一個個士兵,就像南山裏搶食的老虎,那叫一個猛,馬呢,就像北海裏戲波的蛟龍,跑得賊快。
    咱再看文王這邊,自從出了朝歌,過了孟津,渡了黃河,就沿著澠池大道慢悠悠地走著,還扮成夜不收的樣子。文王心裏想著,反正都出來了,也不用太著急。可他不知道,危險正一步步靠近。
    殷破敗和雷開那可是一路猛追,速度那叫一個快。不知不覺,眼瞅著就要追上文王了。文王正走著呢,突然回頭一看,媽呀,後麵塵土飛揚,還隱隱約約聽到人馬喊殺的聲音。他心裏一緊,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仰天長歎:“哎呀,武成王好心幫我,可我當時太著急,沒考慮周全,大半夜就跑了。肯定是皇上知道了,有人在他麵前說了啥,怪我私自逃跑,這才派人來追。要是被抓回去,那可就死定了,絕對沒活路啊!”
    這時候的文王,就像一隻沒了樹林的飛鳥,慌得不行,又像一條漏網的驚魚,完全沒了方向,東南西北都分不清了。他心急得像箭一樣,心裏亂得像一團雲,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沒辦法,隻能拚命加鞭縱馬,恨不得這馬的腳能生出雲來,自己也能長出翅膀飛起來。
    他遠遠地望了望,臨潼關也就二十多裏路了,可後麵的追兵越來越近,眼瞅著就要追上了。文王這下可真是到了危急關頭。這事兒啊,咱們先按下不表。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