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張桂芳奉詔西征(上)

字數:5170   加入書籤

A+A-


    有詩開篇:“奉詔西征剖玉符,幡幢飄揚映長途。驚看畫戟翻錢豹,更羨冰花拂劍鳧。張桂擒軍稱號異,風林打將仗珠殊,縱然智巧皆亡敗,無奈天心惡獨夫。”這詩裏藏著的,可是一段超精彩的封神傳奇,咱這就開嘮!
    且說那晁雷,自離開西岐之後,便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趕路。一路上,風餐露宿,曆經艱辛。這一日,他先是成功闖過了五道關卡,每一道關卡皆是險象環生,但憑借著自身高超的武藝和過人的膽識,他硬是有驚無險地通過了。緊接著,又跨越了波濤洶湧的澠池。那澠池水勢湍急,浪花拍打著岸邊,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然而晁雷毫不畏懼,騎著駿馬如履平地般地疾馳而過。再後來,便是渡過寬廣無垠的黃河。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猶如一條巨龍奔騰而去,河麵上風浪不斷,稍有不慎便會被卷入河中。但晁雷藝高人膽大,駕馭著馬匹穩穩當當地到達了對岸。就這樣,也不知經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晁雷終於抵達了朝歌城。
    剛一進城,他甚至來不及喘勻一口粗氣,便心急火燎地朝著聞太師府邸飛奔而去。一路上,引得路人紛紛側目觀望,心中暗自揣測:此人如此匆忙,究竟所為何事?而晁雷卻全然不顧旁人的目光,一心隻想盡快趕到聞太師府上,將重要的消息稟報給他。
    這會兒,聞太師正優哉遊哉地在銀安殿閑坐呢,突然有人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報告:“太師,晁雷他們求見!”聞太師一聽,趕忙說:“快讓他們到屋簷前!”心裏還琢磨著:“這晁雷這麽快就回來了,西岐那邊到底啥情況啊?”
    晁雷一見到聞太師,立馬裝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添油加醋地說:“太師啊,末將我帶著兵到了西岐,好家夥,剛到那兒,南宮適那家夥就跑來挑戰。我能怕他嗎?必須不能啊!我立馬出馬,跟他大戰了三十回合,那叫一個難解難分,最後兩家隻能鳴金收兵。第二天呢,我哥晁田和辛甲幹了一架,辛甲那家夥打不過,敗回去了。就這麽連續打了好幾天,一直分不出勝負。可誰能想到,汜水關那韓榮太不是東西了,死活不肯供應糧草,這下三軍可就亂套了。您也知道,糧草那可是三軍的命根子啊,末將實在沒辦法,隻能星夜趕回來見太師。您可得趕緊發放糧草,再給添點兵卒,好去支援我們啊!”
    聞太師聽了,沉吟了好一會兒,心想:“之前我都發了火牌令箭,韓榮怎麽敢不供應糧草呢?這裏麵肯定有貓膩。”嘴上卻說:“晁雷,你先點三千人馬,帶上一千糧草,星夜趕去西岐支援。等我再點些大將,一起把西岐給攻破了,可千萬別延誤了!”
    晁雷一聽,心裏樂開了花,表麵上還一本正經地領命。他麻溜地就點了三千人馬,一千糧草,還偷偷摸摸地帶上家小,出了朝歌,跟腳底抹油似的,星夜往西岐跑了。這事兒,還有詩為證呢:“妙算神機世間稀有,太公的用計也很深微。當時別說欺騙聞仲,此後征伐征討事情漸漸不對。”
    聞太師派晁雷帶著人馬和糧草走了三四天,突然一拍腦門,反應過來了:“不對啊,汜水關韓榮為啥不肯支應糧草?這裏麵肯定有問題!”他趕緊焚香,掏出三個金錢,開始推算八卦的妙理玄機。這一算,可把他氣壞了,拍案大聲說:“我居然失算了,被這賊給騙了,連家小都被弄走了!氣死我了!”他本想點兵去追,可又一想,人家都跑老遠了,追也追不上了。
    聞太師氣得直冒煙,轉頭問徒弟吉立、餘慶:“你們說,現在派誰去討伐西岐合適?”吉立趕緊說:“老爺,您要討伐西岐,非青龍關張桂芳不可!那家夥可厲害了,絕對能把西岐給收拾了!”聞太師一聽,眼睛一亮,很高興,立馬發了火牌、令箭,派官員去青龍關。同時,又點了神威大將軍丘引,讓他鎮守關隘。
    咱再把目光轉到晁雷這邊。晁雷帶著人馬出了五關,到了西岐,趕緊跑回去見薑子牙,一進門就“撲通”一聲,叩頭在地,那態度,別提多誠懇了:“丞相,您這妙計簡直太神了,百發百中啊!現在末將的父母妻子都進了都城。丞相的大恩大德,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接著,又把去見聞太師的事兒,一五一十地跟薑子牙講了一遍。
    薑子牙聽了,說:“聞太師肯定不會善罷甘休,肯定會點兵來征伐咱們,咱們這邊也得趕緊防禦準備,估計得有一場大戰了。”
    先不說這邊的事兒。再說聞太師派去青龍關的差官,到了青龍關後,張桂芳接到了太師的令箭、火牌。交代的官員就是神威大將軍丘引。張桂芳一聽要去討伐西岐,那叫一個興奮,立馬點了十萬人馬。他的先行官姓風,名林,據說是風後的後裔。等了幾天,丘引到了,兩人把事兒交代清楚。
    張桂芳一聲炮響,十萬雄師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路上,經過不少府、州、縣、道,晚上休息,白天趕路。那場麵,簡直太壯觀了,有詩為證:“浩浩蕩蕩的旌旗翻滾,翩翩舞動的繡帶飄揚。槍纓紅得像火,刀刃白得像鐐。斧頭排列像宣花,幡搖得像豹尾。鞭子、鐧、瓜槌棍,征戰的雲氣穿透九霄。三軍像猛虎,戰馬像怪龍。鼓聲像春雷震動,鑼聲在地角遠遠傳來。桂芳是大將,西岐的事情更明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桂芳帶著大隊人馬走了好多天。這天,哨探的馬氣喘籲籲地跑到中軍報告:“報告總兵,人馬已經到西岐啦!”張桂芳下令在離城五裏處安營,一時間,放炮呐喊,設下寶帳,先行官風林過來參拜。張桂芳按兵不動,準備先觀察觀察情況。
    西岐這邊,報馬也趕緊跑到相府報告:“丞相,張桂芳率領十萬人馬,在南門安營啦!”薑子牙一聽,立馬升殿,召集將領一起商議退兵的計策。薑子牙問:“黃將軍,你對張桂芳用兵了解多少?”
    黃飛虎一臉嚴肅地說:“丞相問我,末將不敢不實說。”薑子牙有點納悶,說:“將軍,你我都是大臣,是主公的心腹,有話直說就行,幹嘛這麽客氣?”黃飛虎說:“丞相有所不知,這張桂芳是左道旁門的術士,會用幻術傷人,可邪乎了!”
    薑子牙好奇地問:“什麽幻術這麽厲害?”黃飛虎說:“這法術可奇特了。但凡跟人交戰,他必定先讓對方通報姓名。比如說我叫黃飛虎,正打得激烈的時候,他突然喊:‘黃飛虎不下馬更待何時!’我就跟中了邪似的,自己就下馬了。就因為這個法術,跟他對戰可難了。丞相一定要吩咐各位將軍,要是遇到桂芳交戰,千萬別通報姓名。要是誰通報了姓名,保準被他擒獲。”
    薑子牙聽完,臉上露出憂慮的神色。旁邊有將領一聽,立馬不服氣了,嚷嚷道:“哪有這種道理!叫個名字就能讓人下馬?要是這樣,我們一百員將領,隻要被他叫一百多聲,那不都得被抓光了?”眾將領聽了,都隻是含笑不語,估計心裏也在犯嘀咕,覺得這事兒太離譜了。
    張桂芳那邊,命令先行官風林先往西岐打第一陣。風林一聽,興奮得不行,立馬翻身上馬,往西岐城下請戰。報馬又急忙跑進相府報告:“啟稟丞相,有將領挑戰!”
    薑子牙問:“誰去打第一陣走一趟?”這時候,文王殿下姬叔幹站了出來。這姬叔幹性格就像烈火一樣,昨晚聽了黃將軍的話,心裏那叫一個不服,非要去打第一陣。他上馬提槍,雄赳赳氣昂昂地就出來了。
    到了陣前,隻見翠藍幡下有一員將領,那模樣,簡直絕了:臉像藍靛,頭發像朱砂,獠牙上下生長。怎麽形容呢,有詩為證:“花冠分為五個角,藍臉映照胡須紅。金甲袍像火一樣,玉帶扣得玲瓏。手提狼牙棒,烏騅馬猛似熊。胸中藏著錦繡,到處都能成功。封神是吊客,先鋒自然不同。大紅幡上寫著,首將姓是風。”
    姬叔幹一馬衝到軍前,看到來將這麽凶惡,大聲問:“來將可是張桂芳?”風林扯著嗓子喊:“不是!我是張總兵的先行官風林。奉詔征討反叛。你們主公太不像話了,無故違背道德,自己立為武王,還收留反臣黃飛虎,助惡成害。現在天兵來了,你們還不引頸受戮,竟敢抗拒大兵!快點通報姓名,趕緊投降!”
    姬叔幹一聽,大怒道:“天下諸侯,人人都高興地歸順周,天命已經有了歸屬。你怎麽敢侵犯西土,這不是自取滅亡嗎?今天先饒了你,叫張桂芳那家夥出來!”風林一聽,也火了,大罵道:“反賊竟敢欺辱我!”說著,縱馬拿著兩根狼牙棒就朝著姬叔幹飛撲過去。
    姬叔幹也不含糊,搖槍急忙招架還擊。兩匹馬交錯在一起,槍棒一起舞動,一場大戰就此展開。這戰況,那叫一個激烈:“二將在陣前各自逞強,鑼鳴鼓響讓人吃驚。隻因為世上動了刀兵,不由得心中生發恨意。槍來不分上下,棒去兩眼難睜。你抓我,殺身報國輔佐明君;我捉你,在轅門斬首號令。”
    二將戰了三十多個回合,還是不分勝負。姬叔幹的槍法那可是傳授神奇,演習精妙,渾身防護得嚴嚴實實,毫無漏洞。風林拿著短兵器,根本攻不進姬叔幹的長槍防禦圈。姬叔幹瞅準機會,賣了個破綻,大喝一聲:“著打!”一槍刺中了風林的左腳。
    風林吃痛,撥馬就逃回本營。姬叔幹哪肯放過,縱馬就追。他可不知道風林是左道之士,還在那逞強追趕呢。風林雖然帶傷,可法術一點沒受損。他回頭看見姬叔幹追來了,嘴裏念念有詞,把嘴一張,一道黑煙噴了出來,瞬間變成一張網,裏邊還現出一粒紅珠,有碗口大小,朝著姬叔幹的臉就打了過去。
    可憐的姬殿下,他可是文王的第十二子啊,就這麽被這珠子打下馬來。風林勒回馬,又一棒砸下去,姬叔幹當場就沒了性命。風林割下他的首級,敲著鼓,得意洋洋地回營,見張桂芳報功去了。張桂芳下令:“把首級在轅門號令,讓西岐那些人看看,跟我們作對是什麽下場!”
    西岐這邊,敗殘的人馬慌慌張張地進城,把消息報告給薑丞相。薑子牙知道姬叔幹陣亡了,心裏那叫一個鬱鬱不樂。武王聽說弟弟死了,更是悲傷哀悼,眼淚止不住地流。眾將領一個個咬牙切齒,恨得不行,都想著要給姬叔幹報仇。
    第二天,張桂芳把大隊人馬排列開,扯著嗓子點名要薑子牙答話。薑子牙一看這情況,心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隨即下令:“擺開五方隊伍!”兩邊很快就排列著鞭龍降虎的將領,還有打陣的眾豪傑。
    薑子牙帶著人馬出城,隻見對陣的旗幟腳下有一員將領,銀盔素鎧,白馬長槍,整個人上下就像一塊寒冰,又像一堆瑞雪,那氣質,簡直絕了。怎麽形容呢,有詩為證:“頭頂上銀盔排列著鳳翅,連環的素鎧像秋霜。白袍暗暗現出團龍滾,腰束羊脂八寶廂。護心鏡射出的光明顯,四麵鐧掛在馬鞍旁。銀合馬像龍出海,倒提著安邦臼杵槍。胸中練就無窮的法術,傳授的秘玄功非常奇特。青龍關上聲名遠揚,是紂王駕下的紫金梁。素白旗上寫著大字:‘奉敕西征張桂芳。’”
    張桂芳見薑子牙的人馬出城了,隊伍整齊,紀律嚴明,左右有雄壯的威風,前後有進退的方法。戴金盔的,英風赳赳;戴銀盔的,氣概昂昂。一對對出來,那叫一個驍勇。他又看見薑子牙坐著青鬃馬,一身道服,落腮銀須,手提雌雄寶劍,那氣質,簡直就是仙風道骨。怎麽形容呢,有西江月為證:“魚尾金冠鶴氅,絲絛雙結乾坤。雌雄寶劍手中掄,八卦仙衣內襯。善能移山倒海,慣能撒豆成兵。仙風道骨果然神清,極樂神仙臨陣。”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