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上)
字數:4456 加入書籤
先看一首詩:“劫數相逢也很不尋常,各路天神都涉足疆場。任憑他們有奇術也都遭失敗,哪怕是神仙凡人全都要受傷。周室正興隆時運共同安泰,成湯已喪亂日子一同衰亡。黃花山下收了強勁的將領,最終都在岐山的土地裏埋葬。”這首詩啊,就像劇透一樣,把接下來的故事都藏在裏麵了。
話說三將怒氣衝衝地一起來到聞太師麵前,辛環一看這架勢,急忙上前製止,大聲喊道:“兄弟們別衝動!快下馬參拜!這可是朝歌的聞太師老爺!”三將一聽“聞太師”三個字,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樣,立馬滾鞍下馬,拜伏在地,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太師!我們早就聽說您的大名了,一直沒機會親眼見見您。今天可算有緣,您大駕光臨,我們沒能遠迎,還多有冒犯,實在是誤會啊,希望太師老爺恕罪,我們真是三生有幸啊!”
眾將邀請太師上山,聞太師心裏也挺高興,就跟著他們上了山。到了山上,眾將請太師上坐,又再次參拜。太師也溫言撫慰他們,然後問道:“你們四位尊姓大名啊?今天能相逢,老夫也覺得很榮幸。”
鄧忠回答說:“這裏是黃花山,我們弟兄四人結義多年了。我姓鄧,名忠;第二位是辛環;第三位是張節;第四位是陶榮。現在諸侯紛爭,天下大亂,我們暫時借住在這座山上安身,其實這也不是我們的本意啊。”
聞太師聽完,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要是肯跟我去征伐西岐,立了功,以後都是朝廷的臣子。何苦做這綠林之事呢,埋沒了你們的英雄才能,多可惜啊。”
辛環趕緊說:“要是太師不嫌棄,我們願意追隨您左右。”
聞太師說:“各位既然肯為王室出力,那可是國家的幸事啊。你們山上大概有多少嘍囉?”
辛環回答:“有一萬多人。”
聞太師說:“你可以告訴大家,願意隨軍出征的就跟著去,不願意去的就放他們回家,再賞賜些財物,也算他們跟你們一場。”
辛環領命,把太師的意思傳達給眾人。大家一聽,有願意去的,也有不願意去的。於是把曆年積攢的財物都分給眾人,大家都挺滿意。除去不願意去的,還剩下七千多人馬,糧草有三萬。都準備妥當後,一把火燒了牛皮寶帳。
聞太師當天就起兵了,又得了四員大將,心裏那叫一個美。帶領人馬過了黃花山,浩浩蕩蕩地向前行進,軍威那叫一個雄壯。有詩為證:“烈烈旗旛飛殺氣,紛紛戰馬似龍蛟。西岐豪傑如雲集,太師親征若浪拋。”
話說聞太師的人馬正走著呢,忽然抬頭看到一塊石碣,上麵寫著三個字——“絕龍嶺”。太師騎在墨麒麟上,默默地看著,半天都沒說話。鄧忠看到太師勒住坐騎不走,臉上還有驚恐的神色,就問道:“太師,您怎麽停住不說話了?”
太師說:“我當年在碧遊宮拜金靈聖母為師的時候,學藝五十年。下山前我問師父:‘弟子日後結局如何?’師父說:‘你一生遇到 “絕” 字就不好。’今天行軍,恰恰看到這塊石碣,心裏有點遲疑,所以不高興。”
鄧忠等四將聽了,笑著說:“太師您想太多啦!大丈夫怎麽能因為一個字就決定終身禍福呢?況且‘吉人自有天相’,就憑太師您的才德,還怕攻克不了西岐?自古說:‘不懷疑又何必占卜?’”
太師還是不笑也不說話,心裏總覺得有點膈應。眾將也不敢多問,催促人馬趕快前行。一路上刀槍密集得像水流,甲士多得像雲彩,一路無話。
哨馬跑到中軍報告:“啟稟太師,人馬已到西岐南門,請您下令。”太師傳令:“安營。”一聲炮響,三軍齊聲呐喊,安下營寨,紮好大寨。這營地紮得那叫一個講究,有讚為證:“營安南北,陣擺東西。營安南北分龍虎,陣擺東西按木金。圍子手平添殺氣,虎狼威長起征雲。拐子馬齊齊整整,寶纛旛卷起威風。陣前小校披金甲,傳槍兒郎掛錦裙。先行官如同猛虎,佐軍官惡似彪熊。定營炮天崩地裂,催陣鼓一似雷鳴。白日裏出入有法,到晚間轉箭支更。隻因太師安營寨,鴉鳥不敢望空行。”
不說聞太師在西岐安營,隻見報馬跑到相府報告:“聞太師率領三十萬人馬,在南門安營了。”子牙說:“當年我在朝歌,沒和聞太師見過麵,今天他領兵到這兒,看看他治軍到底怎麽樣。”於是帶著眾將領登上城牆,眾徒弟們也跟著,一起到城樓上,觀看聞太師的營地。
這一看,子牙心裏暗自讚歎:“聞太師果然名不虛傳,這營地紮得嚴整有序,人們說的還真沒誇張。”有讚為證:“滿空都是殺氣,一川都是鐵馬兵戈;片片征雲飄蕩,五色旌旗若隱若現。千枝畫戟,豹尾上描金的五彩旛隨風招展;萬口鋼刀,像能誅龍斬虎的青銅劍一樣閃亮。密密麻麻的鉞斧,旗幟像大小水晶盤;一對對長槍,槍杆像盞口粗細的銀畫杆。幽幽的畫角聲,好像東海老龍在吼叫;燦燦的銀盔,像滾滾冰霜、雪白的絲絹。穿著錦衣繡襖的將士,簇擁著走馬先行;係著玉帶的兵卒,在中軍元帥身邊聽令。拿著鞭抓的將士都是英雄,打陣的兒郎凶得像老虎。不亞於軒轅黃帝大破蚩尤,一座像山一樣的兵營從地上冒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子牙看了很久,感歎道:“聞太師平時就有大將之才,今天看他營地如此嚴整,人們說的還沒能完全體現出他的本事。”隨後下城回到相府,和門下大小眾將一起商議退兵的策略。
黃飛虎在一旁說:“丞相不必擔憂,魔家四將都被我們收拾了,正所謂國王洪福齊天,大惡之人自然會消散。”
子牙說:“話雖如此,但老百姓不能安居樂業,軍隊要遭遇惡戰,將領們鞍馬勞頓,都不是安寧太平的景象啊。”
正商議著,報告說:“聞太師派官員來下戰書。”子牙傳令:“讓他進來。”不一會兒,城門打開,一員大將來到相府,把戰書呈上。
子牙拆開戰書觀看,上麵寫著:“成湯太師兼征西天保大元帥聞仲,寫信給丞相薑子牙:聽說臣子叛亂,這是大逆不道,違背天理。如今天王在上,威風赫赫。你們西岐之地,竟敢做出無道之事,不遵守國法。自立為王,有損國家體統。又接納叛逆之人,公然無視法律。天子多次興兵問罪,你們不但不低頭認罪,還敢肆意猖獗,抗拒朝廷官員,殺害軍士、覆滅將領,竟敢發號施令、張揚威風,王法在哪裏!就算把你們食肉寢皮,也不足以抵償你們的罪過;哪怕遷移你們的宗廟,削減你們的疆土,還是不足以補償你們的過錯。如今我奉詔前來征討,你們要是憐惜一城百姓的生命,就趕緊到我軍營轅門投降,等班師回朝後依照國法處置;如果抗拒,就像大火燒了昆侖山,你們都將化為齏粉,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戰書送到之日,盡快自我了斷。不多說了。”
子牙看完信,問:“來將叫什麽名字?”鄧忠回答:“末將鄧忠。”子牙說:“鄧將軍回營後,多向上聞太師問好,原書已批,三日後在城下會戰。”
鄧忠領命出城,回到營地向聞太師回複,把子牙的話重複了一遍。不知不覺就到了第三天,成湯營中炮聲響起,喊殺聲震天。子牙傳令:“把五方隊伍調遣出城。”
聞太師正在轅門,隻見西岐南門打開,一聲炮響,有四杆青旛飄揚展開,旛下有四員戰將,按照震宮方位排列:“身穿青袍騎著青馬,全身都青色,步兵層層排列在騎兵旁邊,手持擋牌的士兵像猛虎,短劍長槍組成的隊伍像鐵城。”
二聲炮響,四杆紅旛招展,旛腳下有四員戰將,按照離宮方位排列:“紅袍紅馬配上絳紅色的纓子,收兵的銅鑼帶著角聲鳴響,將士們雄赳赳地跨著戰馬,窩弓火炮排列在營中。”
三聲炮響,四杆素白旛招展,旛腳下有四員戰將,按照兌宮方位排列:“白袍白馬配著爛銀盔,寶劍昆吾閃耀著日光,火焰槍和金裝鐧,大刀揮舞起來像白龍飛舞。”
四聲炮響,四杆皂蓋旛招展,旛腳下有四員戰將,按照坎宮方位排列:“黑人黑馬穿著皂羅袍,斬將的飛翎箭更加厲害,有宣花斧和酸棗槊,虎頭槍配著雁翎刀。”
五聲炮響,四杆杏黃旛招展,旛腳下有四員戰將,占據戊己宮方位:“金盔金甲襯著杏黃旛,將領坐在中央守住一方,殺氣騰騰籠罩著戰馬,衝鋒的精銳士卒在轅門等候。”
聞太師看到子牙把五方隊伍調出來,兩邊大小將官一對對排列得整整齊齊:哪吒蹬著風火輪,手提火尖槍,和楊戩、金吒、木吒、韓毒龍、薛惡虎、黃天化、武吉等侍衛分列兩旁。寶纛旗下,子牙騎著四不相,右手邊有武成王黃飛虎騎著五色神牛出來。
再看聞太師這邊,在龍鳳旛下,左右有鄧、辛、張、陶四將。太師麵色如淡金,五柳長髯在腦後飄揚,手裏提著金鞭,那叫一個威風凜凜:“九雲冠上金霞繚繞,絳綃衣如同仙鶴飛舞、雲彩飄飛,陰陽絛束在腰間,朝履與玄機相應。坐下的麒麟像墨染一樣黑,金鞭擺動閃耀光輝。他拜在通天教主門下,三除五遁等法術都會施展。胸中包羅天地,運籌帷幄有萬斛珠璣。一片丹心可與白日相比,忠貞之名萬載留傳。龍鳳旛下排列著旌旗,太師行軍自有不凡之處。”
兩邊人馬對峙,一場大戰一觸即發。這正是:“棋逢對手難藏幸,將遇良才好用功。”不知道這一戰會鹿死誰手,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