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章 子牙設計收九公(下)

字數:7628   加入書籤

A+A-


    且說薑子牙送太鸞出府回來,就和懼留孫商量說:“必須……這樣這樣,大事就能成啦。”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就到了第三天。前一天,薑子牙下令:“楊戩你變化身形,悄悄跟在我身邊。”楊戩領命。薑子牙又挑選了五十名身強力壯的士卒,讓他們裝作抬聘禮的腳夫;辛甲、辛免、太顛、閎夭以及四賢、八俊等人,充當左右接應的人,他們都暗藏兵器。又命令雷震子帶領一支人馬,去搶對方左哨,殺進中軍接應。再命南宮適帶領一支人馬,去搶對方右哨,殺進中軍接應。金吒、木吒、龍須虎則統領大隊人馬,準備救應搶親。薑子牙把這些都暗暗吩咐下去,安排眾將出營埋伏好,這事兒暫且不表。這情形有詩為證:
    湯營今天擺開了喜慶的筵席,專門等著厲害的大人物來呢。誰知道薑子牙早有籌劃,中軍炮聲一響就去搶那“幸運兒”。
    且說這一天鄧九公和女兒鄧嬋玉商量說:“今天薑子牙送土行孫來入贅,本來就是想把薑子牙騙出城,抓住他好成功。我和各位將領都已經安排好了;你把掩心甲係緊咯,準備好接應抓將。”鄧嬋玉答應了。鄧九公升帳,吩咐手下鋪氈搭彩,就等著薑子牙來。這事兒先不說。
    且說薑子牙這一天把各位將領都安排裝扮妥當。然後把土行孫叫到跟前聽令。薑子牙說:“你跟我們一起到湯營,等我這邊號炮一響,你就衝進後營去搶鄧小姐,這事兒很要緊!”土行孫領命。到了午時,薑子牙讓散宜生先出發,自己才出了城,朝著湯營進發。散宜生先到了轅門。太鸞迎接,然後報告給鄧九公。鄧九公走下台階,到轅門迎接散大夫。散宜生說:“之前承蒙元帥答應,今天薑丞相已經親自押送聘禮,帶著您女婿來了;所以特地讓我先來通報一聲。”鄧九公說:“麻煩大夫來回跑啦,容我以後再感謝。我們就在這兒等著,怎麽樣?”散宜生說:“怕這樣驚動元帥不太方便。”鄧九公說:“沒事兒。”大家等了好一會兒,鄧九公遠遠看見薑子牙騎著四不相,帶著一行腳夫,加起來不到五六十人,也沒穿鎧甲拿兵刃。鄧九公一看,心裏暗自高興。隻見薑子牙和眾人走到轅門。薑子牙看到鄧九公、太鸞和散宜生都站著等候,趕緊下馬。鄧九公迎上去,躬身行禮說:“丞相大駕光臨,我沒能遠迎,還請恕罪。”薑子牙趕忙回禮說:“元帥品德高尚,我薑尚早就仰慕您的美名,一直沒機會能為您效力;今天幸虧有這緣分,能把事情說清楚,我太幸運啦!”這時,懼留孫和土行孫上前行禮。鄧九公問薑子牙:“這位是誰呀?”薑子牙說:“這是土行孫的師父懼留孫。”鄧九公趕忙熱情招呼說:“久仰仙名,一直沒機會拜見;今天有幸降臨,可算滿足了我多年的心願。”懼留孫也表示感謝。大家互相謙讓著走進轅門。薑子牙睜眼一看,隻見筵席已經擺好,到處結彩懸花,非常華美。這場景咋樣呢,也有詩為證:
    結彩懸花,一派新氣象,麝香和蘭花的香氣,襯著厚厚的褥墊。屏風上孔雀開屏,象征千年祥瑞,色彩映襯得芙蓉像山穀迎來春天。金鼓擺在兩邊,暗藏著殺氣,笙簫聲中卻透著危機四伏。誰知道天意要歸周主,十萬大軍最後都化為鬼火。
    話說薑子牙正看著筵席呢,突然看見兩邊有殺氣往上衝,他馬上就知道咋回事兒了,就給土行孫和眾將使了個眼色;大家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都湊到帳前。鄧九公和薑子牙等人行完禮。薑子牙吩咐左右:“把聘禮抬上來。”鄧九公剛接過禮單查看,隻見辛甲偷偷拿出信香,迅速把抬盒裏的大炮點著了。一聲炮響,那聲音就跟地塌山崩似的。鄧九公嚇了一跳,等他反應過來一看,隻見那些腳夫一擁而上,各自拿出暗藏的兵器,朝著帳上殺過來。鄧九公措手不及,隻能往後跑。太鸞和鄧秀一看形勢不對,也往後逃。這時,四下裏埋伏的士兵全都衝了出來,喊殺聲震天。土行孫拿起兵器,往後營跑去搶鄧嬋玉小姐。薑子牙和眾人也都騎上馬,各自拿著兵刃廝殺起來。那三百名刀斧手哪裏抵擋得住。等鄧九公等人上馬出來迎戰的時候,軍營已經亂成一團了。趙升聽到炮聲,從左營殺過來接應,孫焰紅聽到炮響,從右營殺過來接應;但都被辛甲、辛免等人分別截住廝殺。鄧嬋玉剛想過來接應,又被土行孫攔住,雙方混戰起來。沒想到雷震子、南宮適兩支人馬從左右兩邊殺了過來。成湯的人馬反而被夾在中間,首尾受敵,怎麽能抵擋得住;後麵金吒、木吒等大隊人馬又掩殺過來。鄧九公一看形勢不妙,趕緊敗陣而逃;士兵們自相踐踏,死的人不計其數。鄧嬋玉見父親和眾將都敗下陣來,虛晃一刀,往正南方向逃走。土行孫知道鄧嬋玉擅長用石頭傷人,就祭起捆仙繩;把鄧嬋玉捆住,她從馬上跌下來,被土行孫上前抓住,先押進西岐城去了。薑子牙和眾將追殺鄧九公追了五十多裏,才鳴金收軍回城。鄧九公和兒子鄧秀以及太鸞、趙升等人一直跑到岐山腳下,才收集起敗殘的人馬,清點士兵,發現鄧嬋玉不見了,不禁十分傷感。本來指望抓住薑子牙,沒想到反倒中了奸計,真是追悔莫及。沒辦法,隻能暫時紮下營寨,這事兒先按下不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且說薑子牙和懼留孫大獲全勝,回到城裏,登上銀安殿坐下。眾將匯報完戰功。薑子牙對懼留孫說:“今天是個好日子,讓土行孫和鄧小姐成親,咋樣?”懼留孫說:“我也是這麽想的,這事兒不能耽擱。”薑子牙就命令土行孫:“你把鄧嬋玉帶到後房,趁著今天這個好日子,成就你們夫妻的好事。明天我還有別的安排。”土行孫領命。薑子牙又吩咐侍女:“把鄧小姐攙到後麵,安置在新房裏,好好伺候著。”鄧小姐又害羞又無奈,含著淚不說話;被左右侍女扶著往後房去了。薑子牙讓眾將去吃賀喜酒席,這事兒暫且不提。
    且說鄧小姐被攙到新房,土行孫上前迎接。鄧嬋玉一看見土行孫滿臉笑容,頓時覺得沒臉見人,眼淚像下雨一樣,默默地不說話。土行孫又百般安慰她。鄧嬋玉突然生氣地罵道:“你這個沒見識的家夥,出賣主人求榮華!你算什麽東西,竟敢這樣亂來?”土行孫陪著笑臉回答說:“小姐您雖然是千金之軀,我也不是無名小輩,配你也不算辱沒你。況且小姐你還受過我治病的恩情,又是你父親親口答應把你許配給我,等行刺武王回來,就把你嫁給我。這事兒大家都知道。而且前幾天散大夫先到軍營,和你父親當麵說定了,今天來行聘入贅,丞相還怕你父親推辭,所以才略施小計,成就這段姻緣。小姐你何必這麽固執呢?”鄧嬋玉說:“我父親對散宜生說的話,本來就是騙薑丞相的計策,沒想到誤中奸計,落入圈套,我隻有一死了之。”土行孫說:“小姐你這就不對啦!別的話能隨便說說,夫妻這事兒可不能臨時許著玩啊。古人說一言為定,怎麽能失信呢。再說我們都是闡教門人,隻因為誤聽了申公豹的教唆,才投奔你父親帳下想立功報效;昨天我師父下山,把我抓到西岐,責備我偷偷進西城行刺武王和薑丞相,有辱闡教,違背師恩,逆天助惡,要斬我的頭來正軍法,我苦苦哀求師尊,薑丞相也一定要行刑;我沒辦法,隻好把第一次抓住哪吒、黃天化,還有你父親晚上喝酒時把你許配給我,等得勝回朝就讓我入贅的事兒說了出來。我師父和薑丞相聽了這話,掐指一算,說:‘這小子和鄧小姐有紅繩係足的緣分,以後都是周朝的臣子。’所以才赦免了我的罪,還讓散大夫來做媒。小姐你想想:要不是上天注定的緣分,你父親怎麽會答應呢?小姐你又怎麽會到這兒呢?現在紂王無道,天下分崩離析。天下三分,已經有兩分歸周了。這天意人心,不用占卜都能知道。就算有聞太師、魔家四將和十洲三島的神仙,最後也都自取滅亡,不能得逞,這說明天意已經很明顯了,誰順誰逆一目了然。更何況你父親那點軍隊呢!古人說:‘好鳥選擇樹木棲息,賢臣選擇明主侍奉。’小姐你今天要是固執,三軍將士都知道你和土行孫成親了。就算小姐你冰清玉潔,又有誰會相信呢。小姐你再好好想想吧!”鄧嬋玉被土行孫這一番話說得低下頭不吭聲。土行孫見小姐好像有點回心轉意了,又湊近催促說:“小姐你自己想想,你是深閨裏的嬌美女子,就像天上的奇葩;我是夾龍山的門徒,咱倆身份雖說有差距。但今天怎麽能和小姐如此親近,就像早就相識一樣呢?”說著就想上前強行拉她的衣服。鄧小姐見這情形,臉一下子紅了,伸手阻攔說:“事情雖然這樣,你也不能用強啊!等我明天請示過父親,再成親也不遲。”土行孫這會兒情難自禁,實在忍不住了,上前一把抱住鄧小姐;鄧小姐拚命掙紮抗拒。土行孫說:“良辰吉日,你就別再推辭啦,別耽誤了好時機。”說著就伸手去解她的衣服。鄧小姐雙手用力推擋,兩人扭作一團。鄧小姐畢竟是女流之輩,哪裏敵得過土行孫。不一會兒,她就滿臉流汗,氣喘籲籲,手也酸軟無力了。土行孫趁機把右手伸進她的裏衣。鄧嬋玉等反應過來用手阻擋的時候,發現衣帶已經斷了。等她雙手抓住裏衣,力氣就更弱了。土行孫趁機一抱,就像抱著暖玉和溫香,已經緊緊貼在懷裏。鄧小姐的香腮也被輕輕貼著。鄧小姐害羞得不知所措,臉左右躲閃都不行,滿臉流淚說:“你要是這樣用強,我死也不從!”土行孫哪裏肯放手,死死壓住她。兩人又推搡扭打了一個時辰。土行孫見小姐始終不肯順從,就騙她說:“小姐既然這樣,我也不敢用強啦,就怕小姐你明天見了你父親又變卦,到時候沒辦法取信於我啊。”鄧小姐急忙說:“我這身子都已經屬於將軍你了,怎麽會變卦呢。隻要將軍你可憐我,讓我見過父親,也能成全我的名節;要是我違背初心,不得好死。”土行孫說:“既然這樣,賢妻請起。”土行孫用一隻手摟著她的脖子,輕輕扶她起來。鄧嬋玉以為他是真心放自己起來,沒提防,起身的時候,用一隻手去推土行孫的手。土行孫趁機雙手插到小姐腰裏,抱緊了一拎,她的腰就鬆了,裏衣直接往下掉。鄧嬋玉被土行孫算計了,等反應過來掙紮的時候,已經被土行孫用雙肩隔開雙手,怎麽也掙脫不了!鄧小姐掙紮不住,沒辦法隻好說:“將軍你太狠心啦!既然是夫妻,怎麽能騙我呢?”土行孫說:“不這樣的話,賢妻你又要推三阻四啦。”鄧小姐隻好閉著眼睛不說話,滿臉嬌羞,任由土行孫解帶脫衣。兩人相擁進入錦被,鄧嬋玉對土行孫說:“我從小在深閨,不懂男女之事,求將軍憐惜照顧。”土行孫說:“小姐你嬌香豔麗,我早就對你傾心,怎麽敢亂來呢。”這真是:翡翠做成的被子裏,初次留下海棠般的新鮮血跡;鴛鴦枕上,彌漫著桂花蕊的奇異香氣。兩人互相溫存,彼此愛慕眷戀,人間最快樂的事兒,也不過如此啦。後人有詩專門說薑子牙的妙計,成就了二人的美滿前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起薑子牙的神機妙算,那運籌帷幄真是一點不差。百年的好姻緣在今天成全,可別隨便誇那紅繩牽得容易呀。
    話說土行孫和鄧嬋玉成就了夫妻。一夜過去。第二天,夫妻二人起床,梳洗完畢。土行孫說:“咱倆該到前殿,去叩謝薑丞相和我師父的撫育成全之恩。”鄧嬋玉說:“這事兒確實得感謝,但我父親昨天不知道敗在什麽地方,哪有父子侍奉兩個國家的道理呢!請將軍把我的意思告訴薑丞相,看看怎麽處理,才能兩全其美。”土行孫說:“賢妻說得對。等上殿的時候,就說這事兒。”話還沒說完,隻見薑子牙升殿,眾將上殿參拜完畢。土行孫和鄧嬋玉夫妻二人上前叩謝。薑子牙說:“鄧嬋玉現在是周國的臣子了,可你父親還抗拒不肯歸降。我想發兵去擒剿,但你是他的親生骨肉,你說該怎麽處理呢?”土行孫上前說:“嬋玉剛才正和我商量這事兒呢,懇請師叔您發發慈悲,想個計策,讓這事兒兩全其美。這可是師叔您莫大的恩情啊。”薑子牙說:“這事兒也不難。要是鄧嬋玉真有真心為國家考慮,隻要她親自去勸說她父親歸周,有什麽難的。但不知道鄧嬋玉肯不肯去呢?”鄧嬋玉上前跪下說:“丞相在上,我既然已經歸周,怎麽敢再有二心。早上我就想親自去勸說父親歸降周朝,就怕丞相您不相信我的真心,產生疑慮。要是丞相肯讓我去勸說父親歸降,就不用大動幹戈,我父親自然會成為周朝的臣子。”薑子牙說:“我絕對不會懷疑小姐你反複無常。隻是怕你父親不肯歸周,又生出別的事端。現在小姐既然願意親自去,我撥些軍校跟你一起去。”鄧嬋玉拜謝薑子牙,帶著兵卒出城,朝著岐山方向去了,這事兒暫且不表。
    且說鄧九公收集殘兵,駐紮了一夜;到第二天升帳,他兒子鄧秀、太鸞、趙升、孫焰紅在一旁侍立。鄧九公說:“我帶兵打仗以來,還從來沒受過這麽大的恥辱;現在又失去了我的愛女,也不知道她是死是活,這就像羊撞到籬笆上,進退兩難,怎麽辦啊,怎麽辦!”太鸞說:“元帥可以派官員帶著奏章進朝告急,同時派人去打探小姐的下落。”正猶豫著呢,左右來報告說:“小姐帶著一支打著西周旗號的人馬,在轅門外等候命令。”太鸞等人都驚愕不已。鄧九公說:“讓她進來。”左右打開轅門,鄧嬋玉下馬,走進轅門,來到中軍,雙膝跪下。鄧九公看到她這樣,慌忙站起來問:“我女兒,這是怎麽回事啊?”鄧嬋玉忍不住流淚說:“孩兒不敢說。”鄧九公說:“你有什麽委屈,站起來說,沒關係。”鄧嬋玉說:“孩兒是深閨裏的女孩子,這事兒都是父親您失言造成的,弄巧成拙。父親您平白無故把我許給土行孫,結果引得薑子牙搞出這麽多事兒,把我抓到西岐,還強行逼我成婚。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鄧九公聽了這話,嚇得魂都快飛了,半天說不出話來。鄧嬋玉又接著說:“孩兒現在已經成了土行孫的妻子,為了保全爹爹您不遭受災禍,不得不來說清楚。現在紂王無道,天下分崩離析。天下三分,已經有兩分歸周了。這天意人心,不用占卜就能知道。就算有聞太師、魔家四將和十洲三島的真仙,最後也都滅亡了。順逆的道理很明顯。現在孩兒不孝,歸順了西岐,不得不把利害關係跟父親您說明白。父親您之前輕易地把愛女許給敵國,薑子牙還親自到湯營來行禮,父親您雖然是騙他的話,但誰會相信呢!父親您還打了敗仗,辱沒了國家,回到商朝肯定會被處死。孩兒是奉父親的命令嫁給良人,又不是私奔,父親您也不能怪我。父親要是肯聽孩兒的建議,歸順西周,改邪歸正,選擇明主侍奉;不但咱們骨肉能保全,還能棄暗投明,順應天命,天下人都會高興的。”鄧九公被女兒這一番話說得覺得很有道理,自己沉思起來:“要是奮勇出兵,敵眾我寡;要是收兵回國,又怕被懷疑……”沉思了半天,對鄧嬋玉說:“我女兒,你是我的心頭肉,我怎麽舍得你呢!隻是天意如此啊。但我實在不好意思進西岐,向薑子牙低頭。這可怎麽辦呢?”
    鄧嬋玉說:“這有啥難的!薑丞相這人謙遜禮賢下士,一點都不驕傲自大。父親要是真的歸降周朝,孩兒願意先去跟他說清楚,讓薑子牙來迎接您。”鄧九公聽嬋玉這麽說,就叫她先走,自己帶著眾軍歸順西岐,這事兒先按下不表。
    且說鄧嬋玉先到西岐城,進了相府,把剛才那些事兒跟薑子牙說了一遍。薑子牙聽了大喜,吩咐左右:“趕緊安排隊伍出城,去迎接鄧元帥。”左右聽令,都穿戴好盔甲武器出城迎接,走了一裏多地,就看見鄧九公的軍隊來了。薑子牙說:“元帥,您來啦!”鄧九公在馬上連連欠身躬身說:“末將我才學疏淺,智謀不足,導致戰敗,遭受責備,這是理所當然的。如今我已經歸降,希望丞相能饒恕我的罪過。”薑子牙趕忙勒住馬韁繩向前,拉著鄧九公的手,並排騎馬說道:“如今將軍您已經明白順逆的道理,棄暗投明,以後咱們都是同一朝堂的臣子,哪還能分彼此呢。況且您女兒又嫁給了我門下的師侄,我怎麽敢算計將軍您呢。”鄧九公十分感激。兩人一路說著話來到相府下馬,走進銀安殿,重新擺開筵席,和各位將領一起喝慶賀酒,這一晚的事兒就不說啦。第二天,他們去拜見武王,朝賀儀式結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暫且不說鄧九公歸降周朝這事兒,隻見探馬來報,消息傳到了汜水關,韓榮聽說鄧九公歸降,還把女兒私自許配給敵國,韓榮趕緊飛速把消息傳到朝歌。上大夫張謙看到奏報,大吃一驚,急忙進宮打聽,得知皇上在摘星樓,隻好上樓去啟奏。左右侍從看到上大夫要進奏疏,趕忙稟奏說:“啟奏陛下,現在上大夫張謙等候您的旨意。”紂王聽了,下令:“宣他上樓來。”張謙接到命令上了樓,到滴水簷前跪拜行禮完畢。紂王說:“朕沒下旨宣你,你有什麽奏章?就在這兒啟奏吧。”張謙俯伏在地奏道:“現在汜水關韓榮送來了奏章,臣不敢隱瞞;雖然可能會觸怒陛下,但臣甘願領死也不敢不報。”紂王聽了,命令當駕官:“馬上把韓榮的奏章拿來給朕看。”張謙趕忙把韓榮的奏章展開放在紂王的龍案上。紂王還沒看完,就忍不住大怒道:“鄧九公受了朕這麽大的恩,如今竟然歸降叛賊,實在可恨!等朕升殿,和大臣們一起商議,一定要抓住這一幫叛臣,按國法嚴懲,才能消我心頭之恨!”張謙隻好退下樓,等候天子臨朝。
    隻見九間殿上,鍾鼓齊鳴,大臣們聽到聲音,趕忙到朝房等候。不一會兒,孔雀屏風打開,紂王駕到,登上寶座後傳旨:“命各位愛卿一起商議此事。”文武百官一起到皇上麵前,俯伏在地等候旨意。紂王說:“如今鄧九公奉詔征伐西岐,不但不能打敗叛賊得勝回朝,反而把自己女兒私自許配給敵國,歸降逆賊,罪不可赦;除了擒拿逆臣的家屬之外,一定要抓住逆臣,按國法處置。各位愛卿有什麽好計策,來彰顯國家的常刑呢?”紂王話還沒說完,中諫大夫飛廉就出班啟奏道:“臣看西岐公然違抗朝廷,抗拒王師,罪該萬死。然而那些征伐的大將,打勝仗的或許能向陛下送來捷報,打敗仗的害怕獲罪就歸降西岐,這樣下去什麽時候才能聽到勝利的消息呢。依臣愚見,一定要派和陛下關係至親的臣子去征伐,這樣大概就不會有二心的顧慮;而且他們和國家休戚與共,自然沒有不打勝仗的道理。”紂王說:“君臣父子,本來就都是最親近的關係,又何必區分彼此呢?”飛廉說:“臣保舉一人去征伐西岐,一定能抓住薑子牙,立下大功。”紂王問:“愛卿保舉的是誰?”飛廉啟奏道:“要攻克西岐,非冀州侯蘇護不可。一來他是陛下的國戚;二來他是諸侯之長,辦什麽事都會盡心盡力。”紂王聽了十分高興:“愛卿說得太好了。”馬上命令軍政官:“趕緊準備黃旄、白鉞。”又派使者帶著詔書前往冀州。不知道這一戰勝負如何,咱們下回接著說。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