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冀州蘇護伐西岐(下)
字數:7122 加入書籤
先不說黃家父子這邊,且說探馬跑到相府報告:“黃天化又被擒走了。”薑子牙大驚:“黃將軍說蘇侯有意歸周,沒想到反倒把他父子給擒了!”薑子牙心裏那叫一個納悶。
且說鄭倫抓了兩員大將,這軍威一下子就更盛了。第二天又來挑戰。探馬跑到相府報告。薑子牙急忙問:“誰願意出陣走一趟?”話還沒說完,土行孫就回答說:“弟子歸周之後,一點功勞都沒立下,願意去走一趟,摸摸他們的底細,咋樣?”薑子牙答應了。土行孫剛領命出府,旁邊鄧嬋玉走上前說:“末將我父子承蒙丞相大恩,願意去掠陣。”薑子牙也答應了。
鄭倫聽到城內炮響,看到城門大開,軍旗晃動,隻見一員女將騎馬飛奔而來。啥樣呢,有詩為證:
這姑娘生來就像錦緞織就,腰肢纖細,體態輕盈。在西岐山下歸順明主,留下美名照耀史冊。
話說鄭倫看到城內女將飛馬而來,卻沒瞧見土行孫出來。這土行孫長得矮小,鄭倫隻看了前麵,沒留意腳邊。土行孫大喊:“那家夥!你看哪兒呢?”鄭倫往下一看,見是個矮子,笑著說:“你這矮冬瓜,來這兒幹嘛?”土行孫說:“我奉薑丞相的命令,特地來抓你!”鄭倫又大笑說:“就看你這小不點兒,跟個奶娃娃似的,毛都沒長齊呢,還敢說大話,簡直是自己找死!”土行孫聽他把自己說得這麽不堪,氣得大叫:“你這混蛋!竟敢羞辱我!”說著就揮動鐵棍,一下子滾過來,朝著金睛獸的蹄子就打。鄭倫趕忙用降魔杵招架,可就是夠不著土行孫。這主要是鄭倫坐得高,土行孫身子矮小,所以往下打特別費勁。打了幾個回合,把鄭倫累得一身汗,反而不好用力,心裏那叫一個煩躁,把降魔杵一晃,那烏鴉兵就飛跑過來。土行孫還不知道咋回事呢,鄭倫鼻子裏白光一噴,“嗯”的一聲響。土行孫眼睛看著,耳朵聽著,嚇得魂魄都快沒了,一下子就摔倒在地上。烏鴉兵趁機把土行孫抓住,綁了起來。土行孫睜開眼,看到自己渾身被綁著,說了句:“咦!還挺有意思!”
土行孫被綁著,看著鄧嬋玉騎馬飛奔過來,大喊:“你這家夥別太囂張,別以為抓了幾個人就了不起!”說著揮刀直取鄭倫。鄭倫手中降魔杵迎麵打來。鄧嬋玉沒打幾個回合,撥轉馬頭就跑。鄭倫也不追。隻見這姑娘收起刀,拿出五光石,側身坐在馬鞍上,反手一扔石頭,真是:
從古到今,暗器最容易傷人,女人要是用起暗器來更是厲害。
就聽鄭倫“哎呀!”一聲,臉上被石頭打中,敗回營中去見蘇護。蘇護問:“鄭倫,你這是失手了?”鄭倫回答:“抓住一個矮子,正準備回營呢;沒想到有個女將出來迎戰,沒打幾個回合,她撥馬就跑,末將沒去追她,她就反手扔了塊石頭,我急忙躲閃,臉上還是被打中了。現在那個矮子押在轅門聽候您發落呢。”蘇護下令:“把他押進來。”眾將士把土行孫簇擁著推到帳下。蘇護說:“就這麽個小不點兒,抓他有啥用!拉出去砍了!”土行孫說:“先別砍,我回去給你傳個信兒。”蘇護笑著說:“這就是個傻小子!拉出去砍了!”土行孫說:“你要是不答應,我可就跑了。”眾人哄堂大笑。隻見:
仙家的秘傳法術真是奇妙,土行孫迎風一晃就沒影了。
眾人一看,驚得不行,趕忙跑到帳前,稟告元帥:“剛才把那個矮子推出轅門,他身子一扭就消失不見了。”蘇護感歎說:“西岐真是奇人異士太多了,怪不得每次征伐,都是大敗而歸,根本沒辦法取勝。”不停地唉聲歎氣。鄭倫在旁邊氣得咬牙切齒,自己用丹藥敷在臉上,一心想著報這被石頭打中的仇。
第二天,鄭倫又來挑戰,點名要女將出戰。鄧嬋玉一聽就要出馬。薑子牙說:“不行。他這次來肯定有別的打算。”哪吒趕忙說:“弟子願意前往。”薑子牙答應了。哪吒踩上風火輪,出城大喊:“來的人是不是鄭倫?”鄭倫回答:“正是!”哪吒二話不說,踩著風火輪就殺過去。鄭倫趕忙用降魔杵迎戰。風火輪和金睛獸交錯,兩人戰在一起。啥場麵呢,有讚詞為證:
哪吒氣得火冒三丈,氣勢能吞掉一頭牛;鄭倫也是一臉凶相,雙眼瞪得老大。哪吒的火尖槍舞動起來,噴出陣陣雲霧;鄭倫的寶杵揮舞得又快又密。這一個一心輔佐周王,那一個有意為紂王分憂。兩位大將在西岐大戰,直攪得海沸江翻,神鬼都發愁。
話說鄭倫和哪吒大戰,他怕哪吒先下手,就把降魔杵一擺,烏鴉兵像長蛇陣一樣,都拿著撓鉤套索在一旁等著。哪吒一看,心裏有點著急。隻見鄭倫對著哪吒“哼!”的一聲。可哪吒沒魂魄,怎麽可能從風火輪上掉下來。鄭倫見自己這法術沒起作用,大驚失色,說:“我師父秘傳的法術,向來百發百中,今天咋不靈驗了?”又從鼻子竅裏噴出白光。哪吒見第一次沒效果,第二次就幹脆不理他。鄭倫這下可著急了,連著哼了第三次。哪吒笑著說:“你這家夥是得了啥病啊?一直哼個不停!”鄭倫氣得不行,舉著降魔杵劈頭蓋臉地打過來。兩人又大戰三十回合,哪吒把乾坤圈祭到空中,一個圈打了下去。鄭倫可躲不過這一下,正好打在背上,隻疼得他筋斷骨折,差點從馬上摔下來,敗回軍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哪吒得勝,回來見薑子牙,把“鄭倫……被乾坤圈打傷,敗回去……”的事兒詳細說了一遍。薑子牙特別高興,給哪吒記了一功。這事兒就先不說啦。
且說蘇護在中軍大帳,正鬱悶鄭倫失手來見他呢;蘇護見鄭倫受傷,站都站不穩,心裏也挺不是滋味兒。蘇護就想借著這個機會勸勸鄭倫,於是安慰他說:“鄭倫啊,你看這都是天命啊,何必勉強呢!之前就聽說天下諸侯都歸順周朝了,大家都想一起討伐無道的紂王,可聞太師非要逆天而行,結果每次都被打得落花流水,這實在是老百姓的災難啊。我現在奉皇上命令征討西岐,你就算偶爾立點小功,那也不過是僥幸罷了。我看你傷得這麽重,心裏實在不忍心。我和你名義上是主副將領,其實就跟親兄弟一樣。現在看看這天下,到處亂糟糟的,戰火不停,這說明國家不太平啊,人心向背、天命如何,咱們也都能看出來。以前堯帝的兒子丹朱不成器,堯帝駕崩後,天下不歸於丹朱,而是歸了舜。舜的兒子商均也不行,舜帝駕崩後,天下不歸於商均,而是歸了禹。如今這世道亂得像一團麻,真假善惡一目了然,自古以來,天命循環,有往必有複。現在皇上失了德行,殘暴無道,天下分崩離析,一片衰敗的景象,這難道不是天意嗎?我看你受了這麽重的傷,這是上天在警醒你我啊。我覺得:‘順應天命的就能昌盛,違背天命的就會滅亡。’咱們不如歸順周朝,一起享受太平,去討伐無道的紂王。這正是天意人心啊,不用占卜都能知道。你覺得咋樣?”
鄭倫聽了,一臉嚴肅地大聲說:“君侯您這話可就不對啦!天下諸侯歸周,可君侯您和他們不一樣啊,您是國戚啊!國家滅亡您也得跟著滅亡,國家存在您也跟著存在。現在君侯您受了紂王那麽大的恩情,娘娘又在宮裏享受著寵愛,如今要是背叛國家,那可是不義之舉啊。現在國家形勢艱難,您不想著報效,卻要歸順反賊,這就是不仁啊。鄭倫我實在不讚同君侯您這麽做!要是能為國家獻出生命,舍身報答主上,哪怕粉身碎骨,我也絕不皺一下眉頭,這才是我鄭倫忠心報國的心願,其他的我就不管啦。”
蘇護說:“將軍你說的雖然有道理,可老話說得好:‘好鳥選擇合適的樹木棲息,賢臣選擇英明的君主侍奉。’古代就有人這麽做,還沒損害自己的好名聲呢,伊尹就是這樣。黃飛虎本來身居王位,現在主上失德,違背天意,人心思變,所以他才舍棄紂王歸順周朝。鄧九公看到武王和薑子牙施行德政,以仁愛治理天下,知道他們肯定能昌盛,而紂王無道,知道他肯定會滅亡,所以也舍棄紂王歸順了周朝。所以人得識時務,順應時勢行事,這樣才是明智的。你可別執迷不悟,不然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鄭倫說:“君侯您既然有歸周的想法,我是絕對不會順從反賊的。要是我早上死了,君侯您就早上歸周;我要是午後死,君侯您午後歸周。我忠心不改,這脖子可以斷,但心不能被玷汙!”說完轉身回營帳養傷去了。這事兒就先不說啦。
且說蘇護退了營帳,沉思了好一會兒,讓蘇全忠在後帳準備酒席。到了一鼓時分,蘇護讓蘇全忠到後營,把黃飛虎父子放了,請到帳前。蘇護趕緊下拜請罪,說:“末將我早就想歸順周朝了。”黃飛虎趕忙回拜說:“今天承蒙您的大恩大德,給了我們父子再生的機會。之前就聽說君侯您有意歸周,我心裏那叫一個期待,高興得跟什麽似的,所以我才到營前,想和君侯您見個麵,問問是不是真的。沒想到被鄭倫給抓住了,真是有辱您的期望。今天承蒙您放我們一條生路,您有什麽吩咐,我們父子一定唯命是從。”
蘇護說:“我早就想歸周了,隻是一直沒機會。現在奉皇上命令西征,其實就是想趁機歸順。可無奈偏將鄭倫堅決不同意。我跟他說了上古那些順應天命和違背天命的事兒,他就是不聽。今天特地擺下這酒席,請大王和公子咱們稍微聊聊心裏話,也算是彌補一下我之前的冒犯。”
黃飛虎說:“君侯您既然願意歸順,那就得趕緊行動。雖然鄭倫這人固執,但咱們可以想辦法除掉他。大丈夫應該先建立功業,一起輔佐英明的君主,名垂青史,哪能像普通的小老百姓那樣,隻講些小忠小信呢!”
酒喝到三更,蘇護站起來說:“大王、賢公子,你們從後糧門出去,回去見到薑丞相,把我的心思跟丞相說清楚,讓他知道我的真心。”於是送黃飛虎父子回城。
黃飛虎到城下叫門,城上的人一聽是武成王,大半夜的也不敢隨便開門,就跑去報告薑子牙。薑子牙聽說都三更天了,黃飛虎回來了。趕忙傳令:“開城門。”不一會兒,黃飛虎到了相府,來見薑子牙。薑子牙問:“黃將軍之前被奸人抓住,怎麽大半夜又回來了?”黃飛虎就把蘇護想歸周的原因,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隻是鄭倫從中阻攔,蘇護沒辦法達成他的心願。再等個一兩天,他應該會有辦法解決。”先不說黃飛虎回城這事兒,且說蘇護父子不能歸周,又會怎麽商量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全忠說:“要不趁著鄭倫身受重傷,寫封信,派人打進城裏,通知薑子牙來劫營,把鄭倫活捉進城,看他歸不歸順,到時候就任憑薑丞相處治。孩兒我和爹爹您也能早點歸周,不然時間長了恐怕會生出別的變故。”
蘇護說:“這計策雖然好,可鄭倫也是個好人,咱們得想辦法周全了他才好。”
蘇全忠說:“隻要不傷到他性命就行。”
蘇護聽了特別高興:“那就明天就按這個辦。”父子倆商量妥當,就等著第二天行動。有詩為證:
蘇護一心想歸周,無奈手下鄭倫不肯投。看來是薑子牙該有這一劫,西岐要開始麻煩不斷咯。
話說鄭倫被哪吒打傷了肩背,雖然有丹藥,可就是不見好。一整夜都疼得直叫喚,睡也睡不安穩。心裏又想:“主將想歸周,我恨不得馬上報效國家,以表我的忠心。可這事兒怎麽就這麽不順呢,這可咋辦啊!”
且說蘇護第二天升帳,正琢磨著行動的事兒呢,忽然聽到轅門官旗跑到中軍報告:“有個道人,長著三隻眼,穿著大紅袍,要見老爺您。”蘇護不是道家出身,不懂道門的規矩,就說:“讓他進來。”左右侍從出了轅門,去傳道人進來。道人聽到說“讓他進來”,沒聽到說個“請”字,心裏那叫一個不痛快;本想不進營去,可又怕辜負了申公豹的托付。道人心裏琢磨:“算了,先進去看看他到底啥態度。”隻好忍氣吞聲進了營,來到中軍大帳。
蘇護見道人來了,不知道他要幹啥。道人對蘇護說:“貧道稽首了!”蘇護也回了禮,然後問:“道者您今天來這兒,有啥指教啊?”
道人說:“貧道特地來幫助老將軍,一起攻破西岐,抓住反賊,好向天子交差。”
蘇護問:“道者您住在哪兒?從哪兒來的啊?”
道人回答:“我從海島來的。有詩為證:
在弱水行走都不用船,周遊天下奇妙無比。陽神出竅別人都看不見,牽來水虎這事兒更是神奇。在九龍島經過修煉,截教門中我可是數一數二的。要是問我叫啥名字?呂嶽的名聲那可是四海傳揚。”
這道人說完詩,對蘇護說:“貧道是九龍島聲名山的煉氣士,姓呂,名嶽;是申公豹請我來幫老將軍您的。將軍您可別懷疑我啊。”
蘇護趕忙欠身請他坐下。呂道人也不客氣,一屁股就坐上座了。這時隻聽到鄭倫叫喚:“疼死我了!”呂道人問:“是誰在叫苦啊?”蘇護心裏想:“把鄭倫扶出來,嚇唬嚇唬他。”於是回答說:“是五軍大將鄭倫,被西岐的將官打傷了,所以在這兒叫苦呢。”
呂道人說:“先把他扶出來,讓我看看傷得咋樣。”左右侍從就把鄭倫扶了出來。呂道人一看,笑著說:“這是被乾坤圈打傷的,沒事兒,我來救你。”說著從豹皮囊裏拿出一個葫蘆,倒出一粒丹藥,用水研開,敷在鄭倫的傷口上,鄭倫就感覺像甘露沁入心田一樣,傷口馬上就好了。這下鄭倫重傷痊愈,就像:
猛虎又長出了雙翅,蛟龍又能在海中暢遊。
鄭倫傷口好了之後,就拜呂嶽為師。呂道人說:“你既然拜我為師,我肯定幫你成功。”然後就在營帳裏靜坐,一連三天都不說話。蘇侯忍不住歎息說:“本來都準備好行動了,又被這個道人給阻攔了,真是太氣人了!”
且說鄭倫見呂嶽一直不出營挑戰,就到營帳裏請示說:“老師您既然是為了成湯江山,弟子聽候您的法旨,要不我去陣前會會薑子牙?”呂嶽說:“我還有四位門人沒到呢,等他們來了,保證能幫你拿下西岐,助你成功。”
又過了幾天,來了四個道人,到了轅門,問左右侍從:“這裏麵有沒有一位呂道長啊?麻煩幫忙通報一聲,有四個門人來拜見。”軍政官跑到中軍報告:“啟稟老爺,有四位道人要見您。”呂嶽說:“是我的門人來了。”就讓鄭倫到轅門去請。鄭倫來到轅門,隻見這四個道人,臉分別是青、黃、赤、黑四種顏色,有的挽著抓髻,有的戴著道巾,有的打扮得像陀頭,分別穿著青、紅、黃、黑四種顏色的衣服,身高都有一丈六七尺,走起路來跟虎狼似的,眼睛裏透著凶光,看起來特別凶惡。鄭倫趕忙躬身行禮說:“老師有請。”這四位道人也不客氣,直接走到營帳前,向呂道人行了禮,口稱:“老師。”然後站在兩邊。
呂嶽問:“怎麽來這麽晚啊?”其中一個穿青色衣服的回答說:“因為攻打用的東西還沒製作完成,所以來晚了。”呂嶽對這四個門人說:“這個鄭倫剛拜我為師,以後也是你們的兄弟。”鄭倫又重新和這四人見禮。鄭倫客氣地問:“四位師兄都怎麽稱呼啊?”呂嶽指著其中一位說:“這位姓周,叫周信;這位姓李,叫李奇;這位姓朱,叫朱天麟;這位姓楊,叫楊文輝。”鄭倫也報了自己的姓名,之後就安排酒席招待他們,一直喝到二更天才散席。
第二天,蘇侯升帳,又看到來了這四位道人,心裏特別不高興,懊惱得不行。呂嶽說:“今天你們四個誰去西岐走一趟?”其中一個道人說:“弟子願意去。”呂嶽答應了。那道人精神抖擻,覺得自己道術高超,就步行出營,前往西岐挑戰。也不知道這一去是凶是吉,咱們下回接著說。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