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將(下)

字數:6212   加入書籤

A+A-


    且說蘇侯被鄭倫阻攔,不能歸降西周,心裏十分鬱悶。他暗自思忖:“我多次得罪薑子牙,這可如何是好?” 暫且不說蘇護滿心煩悶。…… 話說兩頭,先說太華山雲霄洞的赤精子,因為修為受損,頂上三花削落,胸中五氣潛消,便閑坐在洞中,調養自身元氣。
    這一天,隻見玉虛宮的白鶴童子拿著信函來到。赤精子出來迎接。白鶴童兒宣讀元始天尊的禦劄。赤精子謝恩完畢,才知道薑子牙要在金台拜將,禦劄中請他前往西岐接駕。赤精子打發白鶴童兒回宮。這時,他忽然看到門人殷洪在一旁,便說道:“徒弟,你如今在這裏,並非能就此了道成仙之人。如今天下,武王是仁義聖明之君,要興兵伐罪,拯救百姓。你薑師叔正該封拜,東進五關,在孟津會合諸侯,於牧野滅掉紂王這個獨夫。你可以即刻下山,助薑子牙一臂之力。隻是你有一件事可能會成為阻礙。” 殷洪問:“老師,弟子有何事會成為阻礙呢?” 赤精子說:“你是紂王的親生兒子,我擔心你終究不肯輔佐西周。” 殷洪聽了這話,咬緊牙關,雙目圓睜,說道:“老師在上,弟子雖是紂王親子,但我與妲己有不共戴天之仇。父親不慈愛,做兒子的也就談不上孝順。他聽信妲己的讒言,挖了我母親的雙眼,烙傷我母親的雙手,致使母親在西宮死於非命,弟子時時刻刻都心懷仇恨,痛心不已。要是能有機會抓住妲己,報我母親的沉冤,弟子就算死也沒有遺憾!” 赤精子聽了十分高興,說道:“你雖有這樣的想法,但千萬不能改變念頭。” 殷洪說:“弟子怎敢辜負老師的命令?”
    赤精子趕忙拿出紫綬仙衣、陰陽鏡、水火鋒,拿在手中說道:“殷洪,你東進的時候,倘若經過佳夢關,那裏有個火靈聖母,她頭戴金霞冠,能放出三四十丈的金霞,籠罩全身,她能看見你,你卻看不見她。你穿上這件紫綬仙衣,可免受刀劍之災。” 又把陰陽鏡交給殷洪,說道:“徒弟,這鏡子半邊紅,半邊白;把紅的一晃,便是生路;把白的一晃,便是死路。水火鋒可以帶在身邊防身護體。你不可耽擱,快收拾下山去吧!我不久也會前往西岐。”
    殷洪收拾好東西,辭別師父下山。赤精子心中暗想:“我為了薑子牙,把洞中的寶貝都給了殷洪。可他終究是紂王的兒子,倘若中途變心,那該如何是好?到時候事情可就不妙了。” 於是急忙喊道:“殷洪!你且回來。” 殷洪說:“弟子已經要走了,老師又叫弟子回來,有什麽吩咐?” 赤精子說:“我把這些寶貝都給了你,你千萬不能忘記為師的話,不可保紂伐周。” 殷洪說:“如果沒有老師把我救上高山,弟子早就死了,怎能有今日!弟子怎敢違背老師的話呢!” 赤精子說:“人心難測,口是心非的人太多了,怎麽能保證你一直不變呢!你必須對我發個誓。” 殷洪隨口應道:“弟子若有其他想法,四肢就化為飛灰!” 赤精子說:“你既已出口立誓,便去吧!”
    且說殷洪離開洞府,借土遁往西岐而來。真是:
    神仙道術非凡術,足踏風雲按五行。
    話說殷洪架著土遁正前行,不知不覺掉落下來。眼前出現一座奇奇怪怪的高山,甚是凶險!這山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有詩為證:
    頂巔鬆柏接雲青,石壁荊榛掛野藤。萬丈崔嵬峰嶺峻,千層峭險壑崖深。
    蒼苔碧蘚鋪陰石,古檜高槐結大林。林深處處聽幽鳥,石磊層層見虎行。
    澗內水流如瀉玉,路傍花落似堆金。山勢險惡難移步,十步全無半步平。
    狐狸麋鹿成雙走,野獸玄猿作對吟。黃梅熟杏真堪食,野草閑花不識名。
    殷洪看完山景,隻聽茂林中一聲鑼響,見有一人,臉如黑亮的油漆,下巴留著紅胡須,兩道黃色眉毛,眼睛像鍍了金一般,身著黑袍,騎著黑馬,身披一副金鎖甲,手持兩條銀裝鐧,氣勢洶洶地滾上山來,大喝一聲,聲如雷鳴,問道:“你是哪裏來的小道童,竟敢窺探我的巢穴?” 說著舉鐧就朝殷洪劈頭打去。殷洪趕忙用水火鋒急忙招架。兩人便在馬上和步下交起手來。這時山下又有一人高呼:“兄長,我來了!” 隻見那人頭戴虎形頭盔,臉如紅棗,下巴長須飄飄,手持駝龍槍,騎著黃膘馬,與先前那人一起雙戰殷洪。殷洪哪裏敵得過這兩人,心中暗自思忖:“師父曾吩咐,陰陽鏡可決定人生死,今日不妨試一試。” 殷洪拿出陰陽鏡,將白色的那一麵朝著二人一晃。那二人頓時坐不穩馬鞍,摔倒在地。殷洪心中大喜。
    隻見山下又有兩人上山來,模樣更加凶惡。一人臉如黃金,短發卷曲,胡須濃密,身穿大紅袍,披著銀甲,騎著白馬,手持大刀,看起來勇猛無比。殷洪心中有些害怕,又拿起鏡子對著他一晃,那人也從馬上跌落下來。後麵一人見殷洪有這般道術,趕忙滾鞍下馬,跪地求饒道:“希望仙長慈悲為懷,饒恕我們三人的罪過!” 殷洪說:“我不是仙長,乃是紂王殿下殷洪。” 那人聽了,趕忙叩頭在地,說道:“小人不知千歲駕到,我兄長也不知情,還望千歲饒恕。” 殷洪說:“我與你們並非敵對,決不會傷害你們。” 說罷,將陰陽鏡紅色的半邊對著三人一晃。三人立刻蘇醒過來,一躍而起,大叫道:“好你個妖道!竟敢欺負我們!” 旁邊一人趕忙高呼:“兄長,不可魯莽!這是殷殿下。” 三人聽了,趕忙倒身下拜,口稱:“千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殷洪問道:“請問四位,尊姓大名?” 其中一人回答道:“我們四人在這二龍山黃峰嶺聚集為綠林好漢,末將姓龐,名弘;這位姓劉,名甫;這位姓苟,名章;這位姓畢,名環。” 殷洪說:“看你們四人,儀表不凡,真是當世英雄。何不同我一起往西岐,助武王伐紂呢?” 劉甫說:“殿下乃是成湯後裔,為何不輔佐成湯,反而要幫助武王呢?” 殷洪說:“紂王雖是我父親,但他滅絕人倫,喪失君道,被天下人共同唾棄。所以我順應天命,不敢違背。你們這座山上如今有多少人馬?” 龐弘回答道:“山上有三千人馬。” 殷洪說:“既然如此,你們同我往西岐,將來必定不失人臣之位。” 四人回答道:“若蒙千歲提攜,那是貴神庇佑,我們怎敢不遵命。” 於是四將便把三千人馬改編成官兵,打起西岐的旗號,放火燒了山寨,離開了高山。一路上真是:
    殺氣衝空人馬進,這場異事又來侵。
    話說這行人馬不止一日,行至中途,忽然看見一位道人騎著老虎迎麵而來。眾人驚呼:“老虎來了!” 道人說道:“無妨,這老虎是我家養的,不會傷人。麻煩你們通報殷殿下,就說有一位道者求見。” 軍士跑到殷洪馬前稟報:“啟稟千歲,有一位道者要見您。” 殷洪本就是道人出身,便吩咐左右:“停下人馬,有請道者相見。” 不一會兒,隻見一位道者飄飄然走來,麵容白皙,胡須修長,來到營帳拜見殷洪,行了稽首禮。殷洪也以對待師長的禮節回禮。
    殷洪問道:“道長高姓?” 道人說:“你師父與我同屬一教,都是玉虛門下。” 殷洪趕忙欠身,口稱:“師叔。” 二人坐下後,殷洪問:“師叔尊姓大名?今日到此,有何指教?” 道人說:“我乃是申公豹。你如今要去哪裏?” 殷洪說:“奉師父之命往西岐,幫助武王伐紂。” 申公豹一臉嚴肅地說:“豈有此理!紂王是你什麽人?” 殷洪說:“是弟子的父親。” 申公豹大喝一聲:“世間哪有兒子幫助外人,反而攻打父親的道理!” 殷洪說:“紂王無道,天下人都背叛他。如今順應天命,施行上天的懲罰,上天也一定會順應此舉;就算有孝子賢孫,也無法改變他的罪孽。”
    申公豹冷笑道:“你真是個糊塗之人,固執之輩,不懂大義。你是成湯的後代,即便紂王無道,也沒有兒子討伐父親的道理。況且百年之後,誰來繼承王位?你難道不考慮江山社稷的重要性嗎?你聽信了什麽人的話,做出忤逆滅倫之事,成為天下萬世的不肖子孫,還沒有像殿下你這麽過分的!你如今幫助武王伐紂,倘若有個三長兩短,一則祖宗宗廟被他人毀壞,社稷江山落入他人之手。你日後死了,有何顏麵去見你的始祖?”
    殷洪被申公豹這番話打動了心思,低下頭不說話,沉默良久,才說道:“老師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我已經對師父發過誓,下定決心要幫助武王。” 申公豹問:“你發了什麽誓?” 殷洪說:“我發誓說,如果不助武王伐紂,四肢就化為飛灰。” 申公豹笑道:“這不過是隨口說說的牙疼咒罷了!世間哪有血肉之軀化為飛灰的道理。你聽我的話,改變想法,去討伐西周,日後必定成就大業,也算是不辜負祖宗宗廟社稷的神靈,也不枉我這片苦心。”
    殷洪聽了申公豹的話,把赤精子的叮囑拋到了腦後。申公豹說:“如今西岐有冀州侯蘇護正在征伐。你此去與他合兵一處,我再給你請一位高人來,助你成功。” 殷洪說:“蘇護的女兒妲己害死了我的母親,我怎能與仇人之父共事!” 申公豹笑著說:“‘怪人須在腹,相見有何妨。’你要是成就了天下,到時候任憑你怎麽報母親的仇都行,何必急於一時,而錯失這個機會呢。” 殷洪欠身謝道:“老師的話實在太有道理了。” 就這樣,申公豹說服了殷洪,然後騎著老虎離開了。正是:
    堪恨申公多饒舌,殷洪難免這災迍。
    且說殷洪改變了隊伍旗號,不再打著西周的名號,而是換成成湯的旗號。一日,他們來到西岐,果然看到蘇侯的大營紮在城下。殷洪命令龐弘去叫蘇侯來見。龐弘不知內情,隨即上馬來到營前,大聲喊道:“殷千歲駕到,令冀州侯前去參見!” 有探馬跑到中軍稟報:“啟稟君侯,營外有殷殿下的兵馬,現在傳令您前去參見。” 蘇侯聽了,沉吟道:“天子殿下早已沒了音訊,怎麽又有殿下?況且我奉皇命征討,身為大將,誰敢命令我去見他?” 於是吩咐旗門官:“你把來人叫進來。” 軍政司去傳喚龐弘。龐弘來到中軍大帳。
    蘇侯見龐弘長得凶惡,相貌古怪,便問他:“你是哪裏的兵?是哪位殿下命你來的?” 龐弘回答道:“這是二殿下的命令,命末將來叫老將軍。” 蘇侯聽了,又沉吟道:“當初殷郊、殷洪被綁在絞頭樁上,被風刮得不見了蹤影,哪又來一個二殿下殷洪呢?” 旁邊的鄭倫啟稟道:“君侯請聽我說,當時既然有被風刮走的怪事,如今出現這種情況,必有難以解釋的緣由。想必當初是被哪位神仙收去了。如今天下大亂,戰火紛飛,他特來扶助家國,也說不定。君侯不妨到他的營地,看看真假,便知究竟。” 蘇侯聽從了他的建議,隨即走出大營,來到轅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龐弘進營向殷洪回複:“蘇護在轅門聽令。” 殷洪聽了,吩咐左右:“讓他進來。” 蘇侯、鄭倫來到中軍大帳行禮,欠身打躬說道:“末將身著鎧甲,不能行全禮。請問殿下是成湯哪一支的宗派?” 殷洪說:“孤是當今皇上嫡派次子殷洪。隻因父王失德,將我兄弟綁在絞頭樁,準備行刑,上天不滅我,有海島高人將我救走。所以今日下山,助你成功,又何必問我這些呢?” 鄭倫聽了,雙手合十放在額頭,說道:“今日得遇殿下,可見是社稷之福啊!” 殷洪讓蘇護與自己合兵一處。殷洪進入營帳,升帳坐下,便問:“連日來可曾與武王交戰,分出勝負?” 蘇侯便把前後大戰的情況一一說了一遍。
    殷洪在營帳內,換上王服。次日,他率領眾將出營挑戰。有報馬跑到相府稟報:“啟稟丞相,外麵有殷殿下前來挑戰。” 薑子牙說:“成湯子嗣稀少,怎麽又有殿下帶兵前來?” 旁邊的黃飛虎說:“當時殷郊、殷洪被綁在絞頭樁上,被風刮走,想必今日回來了。末將認識他,待我出去,便知真假。” 黃飛虎領命出城,兒子黃天化在後麵壓陣。黃天祿、天爵、天祥父子五人一同出城。
    黃飛虎騎在坐騎上,看到殷洪身著王服,左右站著龐、劉、苟、畢四將,後麵鄭倫作為護衛,陣容十分齊整!再看殷洪出馬,是怎樣一番模樣呢,有詩為證:
    束發金冠火焰生,連環鎧甲長征雲。紅袍上麵團龍現,腰束擋兵走獸裙。
    紫綬仙衣為內襯,暗掛稀奇水火鋒。拿人捉將陰陽鏡,腹內安藏秘五行。
    坐下走陣逍遙馬,手提方天戟一根。龍鳳旛上書金字,成湯殿下是殷洪。
    話說黃飛虎出馬問道:“來者何人?” 殷洪與黃飛虎分別已有十多年,沒想到黃飛虎歸降了西岐,一時間也沒反應過來。殷洪答道:“我乃當今二殿下殷洪。你是何人,竟敢叛亂?如今我奉皇命征西,你早早下馬受縛,免得我費神。不要以為西岐的薑尚是昆侖門下之人就了不起,要是惹惱了我,讓你們西岐寸草不留,必定將其滅絕!” 黃飛虎聽了,回答道:“殿下,我不是別人,乃是開國武成王黃飛虎。” 殷洪心想:“這裏難道也有個黃飛虎?” 殷洪縱馬搖戟,來刺黃飛虎。黃飛虎催動神牛,手持長槍急忙招架。牛馬相交,槍戟並舉。這一場大戰,不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戲說封神榜請大家收藏:()戲說封神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