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三分地也是地
字數:4334 加入書籤
向往心裏一邊吐槽,一邊用意識又掃向自己那三分地,狗係統還挺會撿便宜,直接把快遞老板父親的地給自己了,也不知道現實中老板父親的地還在沒在。
當他意識轉到那三分地的時候,驚奇的發現地裏的那幾十顆玉米,上午還一人高,而這時玉米已經葉子發黃,隨時能夠收獲了。
而那些蔬菜已經自動的脫落,都放在地的一角,豆角秧上又開啟了一朵朵小白花。
這一發現讓向往驚喜不已,他真沒想到自己這三分地,還能加速生長功能而且還能自動種植收獲。
向往頓時不再罵狗係統了,按他的估計,這三分地從種上植物到收獲,也就是三四天的事。
這下自己就有底氣了,雖然地種的東西少,可收獲的時間快呀!
靠這些地,種植些東西,估計自己家也不愁糧食了,就是不知道除了玉米還能種別的不能。
向往決定這些天去找一些其他的種子種上試試。
既然玉米還在杆上掛著,估計還不能收獲,反正三分地也有自主功能,向往也就不用親自動手了。
又看看自己那個收納空間,裏麵隻有孤零零的10斤大米,向往禁不住又罵起狗係統。
想起過了晚上12點又能拆快遞,向往開始還決定等到時間到了,拆完快遞再睡,可惜這個想法隻堅持了10分鍾,他就腦袋一歪,沉沉的睡去。
向往不知道的是,等他睡著,上方出現了一個大大的中指。
第二天,向往被向前晃著肩膀搖醒。
等他穿上衣服起來發現,家裏人就剩母親王小翠還有向前了。
王小翠對一副沒睡醒的向往說“老三,你快吃飯吧,我也要送你弟弟去上學了。”
向往對王小翠說“媽,你們去你們的,不用管我。”
他又說道“媽,那幾條魚讓我爸提上去賣了嗎?”
王小翠氣哼哼的說“你那個爸根本指望不上,後半夜就被朋友叫走,說是加班,你不用管了,一會我提著拿到收購站賣就行。”
向往沒想到現在這年代也加班,不過他知道現在這加班也沒有什麽加班費,人們都靠自覺,實現四個現代化,人人有責嘛。
他對王小翠說“媽,一會我提著去賣就行了,我也去認認路,萬一我今天再釣到魚呢?”
王小翠一聽也行,省的自己這個兒子沒事,自己老是胡思亂想。
但嘴上還是不饒人的說道“你整天就想美事,還想天天釣魚賣錢,行,既然你這麽有信心,那你就去辦吧。”
這時向前從外麵跑進來,大喊道“媽,咱家的魚丟了一條。”
王小翠一聽這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你鬼叫什麽?你掰開你腦子想一想,如果人家偷魚還給你留三條呀。”
向前眨巴眨巴自己的大眼睛撓撓頭,說“媽,你好像說的也對,那丟了的那條魚去哪裏了?”
王小翠生氣的說“問你大哥去,想起他我就生氣,這還沒過門,就這麽討好人家,真是有了媳婦忘了娘,我養了你們這些討債鬼。”
向前連忙舉手“媽,我大了不娶媳婦,就孝順你,行不行?”
王小翠被自己這個小兒子逗的也笑了起來,領著向前走了。
家裏就剩向往一個人,早飯依舊是一個窩窩頭,還好今天野菜粥變成了白米粥,看樣子王小翠是用昨天剩的一點大米飯加熱熬成的,反正向往沒看到這白米粥裏有多少大米粒。
不過有的吃就不錯了,向往也不再挑剔,他知道這年代每個家庭都是這樣,狼吞虎咽地把一碗粥和那個窩窩頭吃完。
向往這才記起自己還沒有拆快遞,於是,他閃身進了倉庫空間,發現倉庫裏確實又是滿滿當當的。
這次向往學聰明了,他覺得大的包裝不一定是好東西,以他穿越前送快遞的經驗,他覺得包裝越精致,快遞的價值越高。
不過今天他發現倉庫的角落裏有一桶麻油,還有一袋白麵,難道這是哪個顧客從優選上買的?
向往可管不了那麽多,這兩樣東西在這年代可是好東西,既然在倉庫裏那他就笑納了。
由於時間限製,向往今天也沒有猶豫,又在倉庫裏找了三個大小不一,包裝精致的快遞,把麵和油都扔進那收納空間裏,他想好了,等下午再拆。
不過向往也是納悶,自己的眼睛都能看到湖底,但在這快遞倉庫裏,卻看不到快遞裏有什麽東西,他禁不住又罵這狗係統。
出了倉庫,他又順便看了看那幾十株玉米,發現還沒有收割,看來這是還沒有完全成熟。
向往本想再給收拾收拾家,沒想到家裏早就被母親收拾的一塵不染,那用紅磚鋪的地,都被王小翠擦的鋥亮。
向往不得不感歎母親王小翠的勤快,其實這要是放在後世,有一個名詞就叫做潔癖。
看看向往幾個人的衣服就知道,雖然都是補丁摞補丁,但從來都是被洗的幹幹淨淨。
向往沒能表現到,隻能提起木盆的那三條魚,朝收購站走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年代的收購站也全都是國營的,當然賣魚肯定不是賣給收破爛的收購站,是公家開的水產收購站,不過現在水產收購站生意也是非常慘淡。
從今年開始鬧饑荒,人們有點吃的都自己吃了,誰還往收購再送,隻有特別需要錢的農民,才會寧願餓著肚子,也要用打來的獵物和魚來這裏換點錢。
而且國營收購站給的價格,要比黑市上的低,膽子大的都已經把東西拿到黑市去賣了。
其實向往也想去黑市,但想了想還是算了,到現在他還對這個年代的京城不是很熟悉。
他決定這幾天釣上的魚,就先賣給收購站,等熟悉了環境再去黑市看看。
在南鑼鼓巷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個水產收購站,向往提著那三條大魚,一路招搖的走在大街上。
路上不停有人問他的魚賣不賣,向往都是一口拒絕,他得讓人知道他的是魚賣給國營收購站,給自己以後的東西和錢找一個正大光明的出處。
所以他明知路上的人,給的價格要比收購站給的高,他也沒有心動。
走了大概十多分鍾,終於來到了收購站,收購站也是剛剛開門,裏麵的三個職工,都一副懶洋洋坐在那裏喝茶。
沒人賣東西,他們也是無奈,現在真正成了賣方市場。不過即使是賣方市場,你要想在這地方討價還價,那是不可能的。
向往提著魚走進去,問一個40多歲的中年大媽“阿姨,你們這裏收魚嗎?”
中年大媽正在織毛衣,向往也搞不明白這年代的人怎麽那麽喜歡織毛衣呢,可以說有時間就開始織,不管是春天,夏天,秋天,還是冬天。
中年大媽聽到向往的喊聲,抬頭一看。她沒有先看向往,而是先看到向往手裏的三條大魚。
眼裏的驚喜擋都擋不住,笑容變得特別的和藹可親。
“小同誌,你這是賣魚呀?收,我們肯定收,你怎麽才拿來三條?”
向往也是無語了,人家拿來幾條,你收幾條不就行了,還嫌少。
但他還是笑著說“阿姨,這是我昨天釣的,就隻有三條,你能收嗎?”
中年大媽大聲的對著屋子裏喊道“小王,小王,你還不出來過秤,沒看到有人來賣魚嗎?”
喜歡夢想成真卻是1958請大家收藏:()夢想成真卻是1958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