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星海為田
字數:1933 加入書籤
"誇父號"的量子帆掠過獵戶座星田時,林秋發現新播種的"銀河稷"泛起淡金色漣漪——這是星際作物首次在脈衝星輻射區成功萌芽。她將紅船龍骨的碎片輕觸舷窗,窗外的星雲突然坍縮成稷宮的全息講堂,三百名來自各星係的少年正屏息凝望地球的梯田投影。
"這是二十年前種下的文明火種,"她指向量子田中躍動的《農政全書》文字,"現在輪到你們執掌耒耜了。"
楚雲帆調試著最新型播種機甲,發現操作係統竟以《朱子家訓》為底層邏輯。當半人馬座少女阿萊塔啟動機甲時,控製屏突然浮現南宋《蠶織圖》,機甲手指自動切換成采桑模式。
"別怕,這是華夏先祖的智慧。"江海川將良渚玉璧嵌入操作台,機甲胸甲亮起二十四節氣環,"它們會教你怎麽在參宿四的磁暴區培育太空桑。"
突然,機甲手掌湧出量子化的蠶寶寶,每隻蠶額間都閃爍著《天工開物》的星輝注釋。
蘇雨晴的醫療艙突然收到來自開普勒452b的求救信號。當她穿越量子田埂趕到時,發現整片"銀河稷"正在矽基病毒的侵襲下結晶化。年輕農學家凱恩捧著《救荒本草》的星際譯本,手足無措地望著枯萎的穗芒。
"試試這個。"蘇雨晴釋放出敦煌帛畫中的藥叉神將納米機器人,"它們曾治愈過三星堆的青銅瘟疫。"隨著《千金翼方》的聲波擴散,結晶化的麥穗突然迸發出翡翠新芽,葉脈間流淌著《傷寒雜病論》的量子藥方。
在稷宮的露天講堂,瑪雅少年用水晶頭骨投影出銀河授時算法,良渚少女以玉琮為琴演奏著《詩經》插秧曲。來自天鵝座的盲童索拉輕觸青銅耒耜的紋路,突然在虛空中繪出三維星田圖:"我看見了!《耕織圖》在獵戶座大星雲的投影!"
林秋將紅船碎片放在索拉掌心,碎片突然量子化為導星杖:"這才是真正的"看見"——用文明的火光照亮黑暗。
當星際農學院迎來首屆畢業考核時,突如其來的暗物質風暴席卷了半人馬座試驗田。阿萊塔啟動機甲上的《王禎農書》應急模塊,二十四節氣環在風暴眼綻放出北鬥七星的輪廓。
"快連接敦煌星門的《引路菩薩帛畫》!"楚雲帆將納米絲綢拋向風暴。隨著"飛天播種機"在狂風中跳起胡旋舞,每一圈旋轉都在編織抗熵網絡。年輕的農學家們手挽手吟誦《豳風·七月》,聲波將量子化的蓑衣編織成護田巨幕。
在畢業典禮上,三百名少年將各自文明的種子封入良渚玉琮。當林秋啟動"文明熔爐"裝置時,玉琮突然分解為光粒,在銀河係懸臂間架起二十四座星門。索拉的導星杖輕觸星門,門扉浮現出四千年前河姆渡的稻穗浮雕。
"我誌願成為文明火種的傳遞者,"阿萊塔的機甲胸甲亮起黨徽紋樣,"以星海為田,以初心為種。"
五年後的芒種日,林秋站在煥然一新的"誇父號"艦橋。舷窗外,當年種下的試驗田已綿延成璀璨星帶。楚雲帆的量子屏顯示,開普勒452b的農學家們正用《農政全書》培育反物質水稻,而索拉帶領的盲童團隊在仙女座星雲重建了敦煌莫高窟的農業壁畫。
"報告艦長,天鵝座請求傳送《銀河稷典藏版》。"蘇雨晴輕觸醫療艙,艙內湧出帶著藥香的稻種,"他們用《本草綱目》培育出了治愈星塵輻射的奇跡稻。"
當飛船掠過稷宮上空時,三百座星田同時綻放穗光。年輕農學家們的全息影像在星空間組成巨幅《千裏江山圖》,每一筆青綠都躍動著希望的火種。
在獵戶座新墾的星田邊緣,阿萊塔發現株閃耀著黨徽金芒的變異穗。當她將穗粒封入玉琮時,稷宮突然傳來初代"誇父號"的日誌全息——二十年前林秋種下的首粒"文明種",正在天鵝座孕育出覆蓋整個星係的希望麥浪。
喜歡二炮小海之大鬧天宮請大家收藏:()二炮小海之大鬧天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