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08
字數:4819 加入書籤
第一章 電磁風暴
"報告!東南方向發現異常電磁波動!"
火箭軍某部指揮中心裏,刺耳的警報聲驟然響起。林海的手指在虛擬控製屏上快速劃動,三維全息投影中,代表電磁輻射的紅色波紋正以驚人速度擴散。
作戰參謀趙東陽的額頭滲出冷汗:"電磁強度超過預警值300,這不可能......"
話音未落,整座基地的燈光突然劇烈閃爍。林海看到自己的智能手環迸出火花,指揮大廳裏數十塊顯示屏同時黑屏。地板上傳來細微震顫,那是備用柴油發電機啟動的震動。
"啟動電磁屏障!"司令員陳建國渾厚的聲音穿透混亂,"通知二號線所有發射單元進入物理隔離狀態!"
林海衝向最近的應急控製台。他的手指在機械按鍵上飛速跳動,這是基地最後的防線——完全物理隔絕的備用係統。透過防輻射玻璃,他看到窗外夜空被詭異的紫色極光籠罩,那是超高強度電磁脈衝在大氣電離層引發的異象。
"西區三號雷達站離線!"
"通信衛星鏈路中斷!"
"鷹眼7型無人機群失控!"
此起彼伏的匯報聲中,林海突然注意到全息投影裏有個藍色光點在頑強閃爍。那是他三個月前悄悄安裝在量子通信原型機上的監測模塊——此刻竟成了整個基地唯一正常運轉的電子設備。
"陳司令!"他抓起有線電話,"請立即派人到b2實驗室,量子通信機可能扛住了電磁衝擊!"
第二章 破繭
三個月後,林海站在掛著"長城工程指揮部"銅牌的深灰色建築前。晨霧中,他看見自己的白大褂下擺被山風吹得獵獵作響。這座藏在秦嶺褶皺中的秘密基地,即將孕育中國新一代戰略防禦係統的核心。
"小林,這是你要的特殊權限。"陳司令遞過一枚龍形徽章,"中科院超材料研究所、航天集團人工智能中心,三十七個國家級實驗室的資源任你調用。但記住,"老人家的手指在辦公桌上叩了叩,"我們要的不是改良,是革命。"
實驗室裏,林海凝視著懸浮在真空艙中的暗金色金屬。這是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提煉的新型合金,在電子顯微鏡下,原子排列呈現出完美的十二麵體結構。
"折射率測試準備!"他對著話筒說。防爆玻璃另一側,博士生蘇晴正在調整粒子加速器的角度。這個紮著馬尾的姑娘是錢學森學院的傳奇,二十二歲就破解了困擾航天局三年的再入大氣層熱障方程。
淡藍色光束擊中金屬樣本的瞬間,監控屏幕上的數據瘋狂跳動。林海看到電磁波在材料表麵分裂成無數道彩虹般的漣漪,就像石子投入布滿露珠的蛛網。
"97.3的電磁偏轉率!"蘇晴的驚呼從揚聲器傳來,"比設計預期高出二十個百分點!"
林海卻皺起眉頭。在全息建模係統中,他注意到某些特定頻段的微波出現了反常共振。這就像在防彈衣上留下了一個針孔大小的破綻,在實戰中足以致命。
窗外傳來悶雷,秦嶺的暴雨總是來得猝不及防。林海突然想起大學時導師說過的話:"最完美的防禦不是堅不可摧的盾,而是能讓矛自己轉向的鏡。"
他抓起電子筆,在懸浮屏上畫出全新的拓撲結構。數百個二十麵體單元以斐波那契數列螺旋排列,形成類似龍鱗的疊層構造。當蘇晴把新模型導入量子計算機時,整個實驗室的燈光都暗了一瞬——這是超算中心在調用備用電源。
第三章 暗流
"林工,三號風洞的數據有問題。"淩晨兩點,蘇晴突然闖進辦公室。她手中的全息平板投射出詭異的流線圖,"昨天1523分的測試記錄顯示激波角偏移了0.7度,但原始傳感器日誌裏根本沒有這個時間點的記錄。"
林海睡意全消。他調出基地的安防係統,發現那個時間段三號實驗區的監控錄像出現了37秒的空白。更蹊蹺的是,訪問日誌顯示當時有他的權限驗證記錄。
"有人在偽造實驗數據。"蘇晴的聲音有些發抖,"而且能繞過雙重生物認證......"
林海走到窗前。夜色中的秦嶺像頭蟄伏的巨獸,遠處實驗樓的燈光星星點點。他突然意識到,這三個月來項目進展太過順利——新型超導材料提前量產,人工智能算法一次通過百萬級模擬測試,就連最棘手的能源供應問題,也因西北核研所意外突破的小型化聚變堆迎刃而解。
第二天清晨,林海故意在晨會上透露"龍鱗係統將在下周進行實戰測試"。當晚,他藏在通風管道裏的納米機器人就捕捉到異常信號——某個身影正用激光竊聽器掃描會議室大門。
"是張工程師?"蘇晴看著熱成像圖驚呼。那個總是笑嗬嗬的機械專家,上周還幫她修過光譜儀。
陳司令的命令在加密頻道響起:"放他們傳假消息出去。三天後,我們要在公海給客人準備一份大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四章 驚雷
太平洋深處,052e型驅逐艦的甲板在浪湧中微微震顫。林海扶著欄杆,看見海天相接處翻滾著鐵灰色的雲牆。超強台風"瑪瑙"正在四百公裏外生成,而他們的窗口期隻剩不到六小時。
"龍鱗係統首次全裝測試進入最後準備階段。"艦長渾厚的聲音在廣播中回蕩,"所有人員就位。"
指揮艙內,林海麵前的環形屏幕上跳動著密密麻麻的參數。突然,代表預警雷達的綠色光帶劇烈抖動,二十個紅色光點憑空出現在三百公裏外的空域。
"模擬攻擊群已升空!"武器操作官大喊,"高超音速靶彈x10,亞軌道轟炸平台x2,電子戰集群x8!"
林海的手心滲出冷汗。這些靶彈裝載著最新捕獲的敵我識別模塊,能完美模擬某大國新一代突防武器的電磁特征。他設計的ai防禦核心正在瘋狂運算,量子計算機的散熱係統發出蜂群般的嗡鳴。
第一波電磁壓製如期而至。屏幕上的艦載防禦係統瞬間癱瘓,但龍鱗係統的金色護盾圖標依然堅挺。林海看到那些代表來襲導彈的紅點突然開始無序散射,就像撞上無形鏡麵的子彈。
"全頻段電磁偏轉率99.8!"蘇晴的聲音帶著哭腔,"我們成......"
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打斷歡呼。整艘戰艦劇烈傾斜,林海的頭重重撞在控製台上。透過舷窗,他看見右舷騰起衝天水柱——本該被偏轉的某枚靶彈竟穿透防禦網!
"彈道軌跡回溯完成!"ai合成音急促報告,"攻擊體采用機械慣性製導,未攜帶任何電子設備!"
冷汗浸透林海的後背。這是最原始卻最致命的攻擊方式,就像用石塊砸碎激光反導係統。全息沙盤上,剩餘的五枚靶彈正在重新編組,它們關閉了所有無線信號,依靠最後上傳的坐標進行自殺式俯衝。
"啟動b方案!"林海扯開安全帶,"手動校準量子定位模塊!"
暴風雨中,他跌跌撞撞衝向外甲板。鹹澀的海水拍在臉上,手中定位儀的天線在狂風中彎成驚險的弧度。當最後一道坐標參數輸入完成時,最近的靶彈距離艦艉已不足千米。
第五章 星火
五年後,林海站在珠峰北坡的觀測站裏。零下四十度的寒風在雙層玻璃外咆哮,室內卻溫暖如春。全息投影中,數百枚銀色光點正在近地軌道組成蓮花般的陣列。
"林老師,"天河"預警係統第108次聯調完成。"年輕的技術員難掩激動,"量子糾纏雷達成功捕捉到冥王星軌道外的異常引力波動。"
林海微笑點頭。當年在太平洋上淋透的軍裝,如今靜靜躺在軍事博物館的展櫃裏。那枚穿透防禦網的靶彈,最終被自主進化的ai預測了慣性軌跡,在最後三秒被激光攔截。
窗外,一道幽藍的光幕突然照亮雪原。那是部署在青藏高原的"龍鱗"增強型防禦網,正在調試新的引力波偏轉模式。光幕中浮現出隱約的鱗片紋路,宛如天神戰甲。
"報告!"通信兵突然起立,"嫦娥九號在月球背麵發現新型礦物,光譜特征與......"他看了眼林海,"與當年那枚失控靶彈的殘片完全一致。"
林海手中的保溫杯微微一顫。當年那個台風夜的每個細節突然清晰——張工程師被捕前詭異的笑容,陳司令說的"客人",還有靶彈數據庫裏那段來曆不明的製導代碼。
"準備穿梭機。"他抓起掛在衣架上的舊軍裝,袖口的火箭軍徽章依然鋥亮,"通知酒泉中心,我們需要在月球背麵建第三實驗室。"
少女技術員好奇地問:"這次要突破什麽技術?"
林海望向全息星圖中閃爍的紅色警示區,那裏標注著最近十年太陽係邊緣的異常空間擾動。
"這次不是防禦,"他扣上風紀扣,"是讀懂宇宙的敲門聲。"
喜歡二炮小海之大鬧天宮請大家收藏:()二炮小海之大鬧天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