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沒事就去找個牢坐

字數:4969   加入書籤

A+A-


    “反、反省啥呀?”
    常塗眨巴了一下眼睛,語氣裏是真茫然。
    贏世民正值怒火上頭,聞言頓時怒極反笑。
    抬手指了指他,又收回來,像是罵不出口也懶得罵。
    反省什麽?
    當然是反省他不聽話!不辦事!磨洋工!陽奉陰違!
    這事說起來,鍋確實主要得贏高明去背,沒得洗。
    他瘋,他鬧,他攪得熙和園天翻地覆、還被自己親妹子抽了一耳光,這等丟人現眼的事情,傳出去讓人聽見,隻怕宮闈上下都得笑掉大牙。
    贏世民自認給了這傻兒子夠多機會,出事前還特意讓常塗去打招呼,就是希望北玄能稍微遷就一下,給太子一點體麵。
    畢竟那是太子。
    可結果呢?
    李北玄自己確實沒把事鬧大。
    贏麗質卻衝上去了,還結結實實扇了贏高明一耳光,當著那麽多人的麵,絲毫沒顧太子的顏麵。
    這……真不算李北玄的錯嗎?
    贏世民心裏不是沒衡量過。
    從道理上講,是贏高明先亂來,是他自取其辱,是他自己先犯賤,還沒討著半點好,怪不了別人。
    但站在帝王的位置,贏世民看的不是誰在理誰在情,而是誰更該穩住局麵,誰更該懂得分寸。
    而李北玄……他顯然是有那個能力的。
    贏世民自問,還算了解李道正這個兒子。
    李北玄從來不是個魯莽之人,也不是那種衝動行事、毫無顧忌的家夥。
    他心裏有數,眼裏有光。
    最擅長的,就是權衡利弊、拿捏人心。
    贏高明在園子裏鬧得那一出,以李北玄的心性,他若真想平事,必然能想出更妥帖的法子。
    譬如讓人把人勸走,譬如主動服個軟轉移矛盾,譬如搬出自己來給太子撐個台階下。
    這些法子他不是沒想過,他是根本……沒做。
    他甚至就那麽靜靜看著,甚至縱著麗質出手。
    換句話說,他明明有能力收場,卻沒去收。
    為什麽?
    贏世民閉了閉眼,心頭怒意又是一陣翻湧。
    他當然知道為什麽。
    因為李北玄那會兒也窩著一口氣。
    贏高明跑到他園子裏撒野,把他這個定遠伯的麵子放到地上踩。
    他能不氣?能不記仇?
    可就算心裏不痛快,就算再委屈,贏高明也是儲君,是未來登基為帝之人。
    李北玄難道真不懂這點?
    贏世民不是沒心沒肺的暴君,他能理解李北玄那股子不服氣。
    甚至……換他是李北玄,或許也會惱,也會怒,也會不甘心。
    但,那是你該有的態度嗎?
    那是你該有的做法嗎?
    拋開事實不談,你特麽就一點問題都沒有嗎?
    但這些話,贏世民沒說出口。
    他抬起手,想揮,卻最終隻是狠狠一握。
    不能說。
    一旦說出來,就好像是在指責李北玄操控贏麗質,是在說他手段太多、心術不正,是在暗示他在宮中結黨營私、挑唆公主對太子無禮……
    就等於親口給他安了一個“佞臣”的名頭。
    他不能這麽做。
    他不能逼著李北玄走到“權寵驕縱”的那條路上。
    他更不能讓外人覺得,太子丟了臉,是因為有人在背後設計。
    贏世民深知,這不是李北玄的錯。
    是贏高明自己不中用。
    他該鎮場的時候不鎮場,該回擊的時候不回擊。明明是一殿之儲,卻連一句重話都不敢說出口。
    軟,太軟了。
    就這麽點挫折,就灰頭土臉地退回來,還敢做儲君?
    贏世民握緊了拳頭。
    可歸根結底,這鍋還是得贏高明自己背。
    李北玄再多錯,也隻是沒及時圓場而已,說重了,是個心裏不痛快的年輕人。
    不是佞臣,也不是禍害。
    他在這場亂局中唯一的錯,就是冷眼看了一出戲。
    而這出戲的主角,是贏高明自己演砸的。
    “瑪德,看著人家的兒子進退有禮,年少有為,朕心裏怎麽就這麽不痛快呢?”
    贏世民抬起手搓了搓臉。
    又對常塗招了招手:“給我隨便找幾條李北玄的小辮子,讓他閑的沒事就去找個牢坐!”
    “……扔幾天就好,別真把人磋磨壞了。”
    贏世民甩了甩手,語氣裏帶著三分煩躁,七分敷衍。
    像是在訓人,又像是在發泄。
    而常塗愣了一下,立刻躬身應下:“喏。”
    瞬間明白過來。
    陛下這不是要治李北玄的罪,也不是動了殺心,甚至連敲打都算不上。
    充其量,就是在給太子一個交代。
    這江山以後歸誰不一定。
    但現在,他這個當皇帝的,得把規矩再立一遍。
    贏麗質能罵、能打、能氣人,卻不該不顧禮數,給太子當眾一個耳光。
    李北玄能權衡利弊、藏鋒斂勢,卻不該冷眼旁觀,任場麵失控。
    太子再不中用,那也是太子。
    不管怎麽樣,不能讓太子的臉掉地上。
    不過,給李北玄找小辮子?
    那這事兒可不好辦啊。
    常塗坐在台階上,一邊發呆一邊暗暗叫苦。
    說是“隨便找幾條小辮子”,但李北玄那是什麽人?
    他不是沒毛病,他是毛病多得數不過來!
    真要下死勁翻賬本,單是前兩年跟隨朱知節出征那回,隨便摳一摳,就能定他個“私調軍政”、“越權擅作主張”的大罪。
    換個皇帝坐這兒,說不得早就把他一擼到底,貶去嶺南喂蚊子了。
    更別提他跟那幾位閣老尚書節度使、封疆大吏老國公們,私下走動得也忒密了些。
    來往的信、送的物、口頭打的招呼……
    哪一樣捋不出點結黨營私的味兒?
    甚至京裏幾家鹽商、錢莊、糧行,全有他的影子。
    換個年頭,這都夠“操縱國計”、“擾亂市利”的罪名了。
    隻不過是因為,贏世民知道他不是反賊,也沒什麽野心,又看在他確實有能力的份上,懶得跟他計較而已。
    而現在陛下的意思,明顯也不是要殺他,是要關幾天,做個樣子。
    做樣子,那就得做得巧,做得輕,不傷筋骨、不損臉麵。
    還得讓外人看著合情合理。
    所以隻能挑點李北玄自己都懶得掩飾的小毛病來糊弄個過場。
    可問題是,李北玄從不犯小錯。
    他犯的,全是動搖根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錯!
    要真辦他,去按他那些大事查?
    嗬。
    隨便挑一條,槍斃他五分鍾都不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