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新農事署

字數:4700   加入書籤

A+A-


    朝堂終究是照常結束了。
    禮部老臣袖子捋了三次,終是沒敢往前踏出半步。
    其他人也都跟著裝聾作啞,像壓根沒聽見陛下提到執失烈三個字一樣。
    奏章如舊,班列如常。
    甚至連例行請旨的戶部條奏,都有人不鹹不淡地搭了句嘴。
    仿佛今日不過是尋常的一朝無事。
    可等出了大明宮,一眾文臣便三三兩兩地聚起了頭。
    在風中壓低了聲音嘀咕。
    “陛下這是……不打算定調啊。”
    “怕是還想再等等。看看安國公回來之後的態度,再決定到底是獎是罰。”
    “可若是再等,等的是朝野議論、百姓風言風語……”
    “別說了,吏部都不敢出頭,咱幾個算哪根蔥。”
    文臣齊齊沉默。
    但武將們倒是沒什麽動靜。
    有人甩袖便走,有人往兵部裏聚去。
    甚至有幾位年輕的千牛衛中郎將,在宮門外互相拱了拱手,語氣意味深長。
    “安國公要回來了,朝裏又要熱鬧了。”
    “哼,熱鬧個屁,他要真被拿了問罪,老子就辭職不幹了。”
    “你辭什麽?咱幾個合著一塊辭,看看禮部誰來守北疆?”
    而另一邊。
    大殿退了朝,贏世民卻並未回宮。
    走出含元殿時,隻吩咐了一句:“備車,去藍田。”
    內侍一愣:“陛下今日不回宮歇息?”
    贏世民疲憊地擺擺手:“宮裏悶得慌,去找那小子喝口酒,散散心。”
    於是,龍車不入含元殿,不轉甘泉宮。
    反而一路南去,出城門,直奔藍田。
    ……
    此時,藍田。
    李北玄沒在家待著,而是正盤著腿,坐在池塘旁邊釣魚。
    李北玄的釣魚技術很好,但也不知道是心不在焉還是運氣不好,這已經是他空軍的第三天了。
    “有心事?”
    贏麗質用帕子掩著嘴,輕輕地打了個哈欠,隨後轉過頭,看著抿著嘴,表情看上去有些嚴肅的李北玄。
    李北玄聞言,略作思考。
    隨後輕輕地點了點頭:“是有點。”
    “什麽?說來聽聽?”
    贏麗質很快坐直身子,有些擔憂的問道。
    而李北玄本來想口花花幾句,但看著贏麗質一副要為他分憂的樣子,便果真開口說起了正事:“聽你爹說,新農事署明年就要成立,歸於工部之下,所以我在想,誰比較適合來管理這個部門。”
    “這還用想?那當然是你啊。”
    贏麗質有些奇怪的看了李北玄一眼。
    新農事署本來就是李北玄一手辦起來的,初期班底也都是李北玄自己組建起來的。
    沒理由從民間單位轉為正式單位之後,反而把他這個老大給換了吧?
    贏麗質眨了眨眼,不知道想到了什麽,頓時柳眉倒豎:“是我爹的意思?我爹不打算把新農事署交給你?”
    “不是。”
    李北玄趕緊擺了擺手,“你想到哪裏去了?是我自己不願意去。”
    新農事署雖然掛名在工部之下,但從設立之初,就被贏世民單獨點名,明確列為重點直屬單位。
    其地位雖不如六部,但論起實權與撥款,卻遠遠超出一般部門的規格。
    署內設署正一人,從五品,特命誥授。
    職級上雖不高,卻直通天聽,不受工部節製。
    下設三司,分別為耕作司、水利司與肥料司。
    另有督查台一處,協助署正掌控各地示範農場,與農事試驗田的運作情況。
    署正之下則有副署正二人。
    多為工部推派文官,但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仍是署正本身。
    也就是說,誰當這個署長,誰就有資格統籌全國新農法的推行。
    而這職務,毫無疑問,是贏世民專門為李北玄量身打造的。
    在得知藍田農事試驗田,一個月就能種出產量提高三成的蔬果之後,贏世民都快樂麻了。
    畢竟,這不是單純的豐收。
    而是係統性地提高土地單位產出的開始。
    從重茬調換、深溝輪耕方案的推行,再到那幾塊小田裏,試驗出的連續複種與間作套種模型,李北玄所帶來的,不隻是高產那麽簡單。
    而是一種農業體係的徹底革新。
    所以,不論從政績、從民望、還是從戰略角度出發,贏世民都明白,必須把這套東西做大、做實、做成製度,而不是停在紙麵上。
    而新農事署,就是這個製度化過程的開端。
    隻要李北玄點頭,來年三月起,整個新署便可開府建製、定編設額,調兵遣將、撥銀下鄉。
    五年內,便將藍田模式推廣至整個關中。
    再十年推向河洛、江南。
    再往後,乃至西北、嶺南、貴,全武朝的糧產,都將因他一人之手而改天換地。
    可偏偏,李北玄不想去。
    不是托詞,也不是推脫,而是真不想。
    而是因為他很清楚,這玩意兒,基本上已經到上限了。
    大糞再怎麽折騰,也就那樣了。
    哪怕是引入高溫發酵、定向菌種、雙期輪轉這些現代農業技術,用傳統方式發酵的人畜糞便,其肥效始終有限。
    真正能讓農業再上一個大台階的,是複合肥。
    是工業化提取的氮磷鉀配比精準的顆粒化肥,是能按作物生長周期分層次、分時段釋放養分的緩釋型肥料。
    那才是真正能在十年內,讓武朝糧食產量翻番的技術。
    但很遺憾,現在做不到。
    就算他知道公式,知道配比,沒有化工產業基礎、沒有電解技術、沒有合成氨、沒有化學試劑提純手段,一切都隻是紙上談兵。
    別說複合肥了,連最基礎的磷酸銨、硝酸鉀都做不出來。
    而更何況,新農事署雖然是重點單位,但眼下仍處在初期階段。
    哪怕職位高、權力大,可一旦接任,頭三年裏要幹的活其實也就兩件。
    第一,搞大糞。
    第二,管糞池。
    現在的新農法改革,雖冠以“新”字,但實際上仍繞不開傳統糞肥的老路。
    推進人畜糞便的集中收集、發酵處理、科學還田,是整個農事署當前的首要任務。
    就連那耕作司與水利司,也得圍著肥料司打轉。
    畢竟沒肥,哪來的產?
    沒糞,哪來的肥?
    但李北玄當了幾個月掏糞男孩,實在是掏的有點惡心了。
    “說是臭男人,但可不是糞臭的臭啊……”
    李北玄歎息一聲,聽得贏麗質十分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