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嚇唬誰呢你?

字數:4609   加入書籤

A+A-


    五十萬?
    想得美。
    等你試完車,勞資再找機會扣你一筆。
    想到這,李北玄眼神一閃,臉上露出幾分壞笑。
    畢竟李北玄也清楚。
    贏世民是個很少拔毛的鐵公雞。
    要是不趁這種時候多要點銀子,那以後就沒機會了。
    而且他要錢,也不僅是為了實驗室,也是為了將來手頭能寬裕點。
    搞研發?
    要錢。
    請工匠?
    要錢。
    買材料?
    要錢。
    哪一樣不燒錢?
    藍田雖然是個下金蛋的老母雞,但架不住他花錢的地方多啊!
    兩個無底洞在藍田擺著呢。
    一個學院,一個實驗室。
    前者還好,畢竟除了化學和機械與工程學院,其他的學院裏講的大部分都是理論上的知識。
    花不了幾個錢。
    但後者燒錢可就燒的厲害了。
    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檔口。
    李北玄已經把他知道的,大概的理學基礎,各項公式都教給了學生們。
    在這種情況下,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從紙上談兵到能造出來的階段了。
    這一步,說難不難,但說容易,也絕不容易。
    因為紙上畫一畫、嘴上講一講,成本不過是幾張宣紙、幾塊硯台。
    但一旦落到實處,那就是一斤鋼、一兩銅、一尺布料都得真金白銀地往裏砸。
    特別是眼下李北玄手頭同時推的幾樣東西。
    自行車已經試做出第一代雛形,但若真要量產,還得有專門模具,還得配專門車間。
    機械傳動的抽水機,圖紙已經畫好,但真正造出來,還得試誤無數次,才能確定是可靠可修的東西。
    高爐煉鋼的實驗,一直卡在反複實驗的比例難題上,得靠大量試驗數據才能調出穩定配方。
    這些,不是一幫抄書先生能解決的事。
    而李北玄帶的這批學生,大部分還是靠畫圖和手工的方式推進項目,慢得很。
    他得給他們時間,也得給他們條件。
    而條件這倆字,歸根到底,就是錢堆出來的。
    他要這五十萬,不光是為了眼前要交差的自行車。
    而是要借這個由頭,把藍田整個科研係統,撐出個框架來。
    所以此時坐在車中,看著一路從禦道駛向藍田的車隊,李北玄心情倒還算不錯。
    而他對麵的贏世民,自然不知道這小子心裏打的算盤。
    此時,隻是半信半疑地想著:“真能有那種怪物?能讓兵士不用馬,就跑得比快馬還遠?”
    可心裏雖然疑著,但表情卻越來越期待,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個究竟。
    “人和啊……你說的那自行車,到底是個什麽玩意兒?給朕講講?”
    贏世民有些期待的問道。
    而李北玄聞言,頓時彈起來,用銷冠的語氣對贏世民忽悠道:“陛下,那可真是個寶貝東西。”
    “簡而言之,就是兩隻輪子一根鏈兒,人踩踏板,它就走。省力、省時,還省草料。”
    “一個士卒,平地上騎這玩意兒,一天跑他個五百裏,輕輕鬆鬆!”
    贏世民聽得有些驚,睜開一隻眼看他:“……你這玩意兒,比戰馬還快?”
    李北玄一笑,攤手:“真比不了馬快,畢竟馬是四條腿,人就倆。但這玩意兒穩定啊,能量小、回報高。”
    “最要緊的是,便宜!十兩銀子一輛,用幾年都不帶壞的。”
    “咱不拿它上戰場衝鋒,用來傳令、巡邏、運東西,完美得很。”
    “而且皮實耐草,就算壞了也好修,工匠拿個扳子一撬,鏈條一接,又能蹬出去三百裏。”
    贏世民聽得眉毛直跳。
    但再一想李北玄那張嘴,向來能把茅廁說成禦花園,也不好真信得太全。
    於是猶豫了一下,問道:“人和,你跟朕說句實話,你是不是想趁機又多訛我點?”
    李北玄無奈一攤手:“陛下您太冤枉我了,我要真訛您,我早就該把這玩意兒捧成九天仙兵、玄天神器了。”
    “可我說的,全是實話,哎,你看了就知道了,可能有點醜,但絕對好用!”
    李北玄拍著胸脯說道。
    而贏世民雖然還有些不太相信李北玄的人品,但猶豫了半晌,還是選擇相信李北玄的實力。
    畢竟這貨在奇技淫巧這方麵,確實是有點天份在的。
    不說別的,現在基本已經全國推廣的貞觀犁,不就是這小子整出來的?
    “……行,你要是誑朕,那那五十萬兩你也別想要了。”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嚇唬誰呢……”
    李北玄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
    而贏世民見狀,忍不住笑了一聲,抬手拍了李北玄的後腦勺一把,倒是真沒再說什麽。
    而李北玄微微眯起眼睛,不自覺,心中有些感慨。
    自行車這個概念,確實是他先提出來的。
    而且,也確實是藍田實驗室自主研發出來的。
    從理論到實物,從想法到樣品,全程沒有照搬圖紙,更沒有外來援助。
    但要說李北玄在其中立了多大功勞,倒也不盡然。
    畢竟李北玄作為一個穿越者,作為一個曾經靠騎共享單車通勤上下班的職場牛馬,說熟悉自行車吧,也的確熟悉。
    但說專業吧,他也實在談不上。
    他確實清楚自行車的大致結構。
    兩個輪子,一副車架,一根鏈條,一套踩動踏板帶動後輪的傳動裝置。
    更進一步,他也隱約知道要想這玩意兒跑起來,至少得有幾個關鍵部件。
    鏈條與齒輪的咬合關係,軸承的作用,車把的轉向控製,以及整車重心的分布。
    但說到底,這些知識,隻是他的使用者經驗,並非工程師能力。
    他知道鏈條得繞過齒盤,知道後輪要有飛輪,知道踏板轉動方向要一致,還得能倒騎刹停。
    但真讓他掏出紙筆,畫出一整套標準比例圖?
    或者讓他解釋鏈條節距、齒比計算、軸承摩擦力學?
    那他就隻有一個字。
    不會。
    所以在最初,他其實是有點心虛的。
    而且,做得也很不厚道。
    隻是心血來潮畫了張概念圖,圖上稀裏糊塗地畫了兩個輪子、一根鏈條、一對踏板,然後拍拍屁股就走了。
    自以為這是個遙遙無期的目標,沒指望能在短時間內見到成果。
    然而藍田這地方,從來不缺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