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再次開啟撒幣模式
字數:4886 加入書籤
贏世民說著,脫下外袍,提起衣擺,在兩名侍從的攙扶下上了車。
結果還沒坐穩,自行車就嘎吱一晃,差點把贏世民甩下去。
贏世民頓時驚得差點跳下來,罵道:“你這玩意兒穩不穩當啊?”
“穩!穩得很!”
李北玄趕緊在一旁扶著,“這就是初學者不熟練,您掌握住平衡,踏下去它自己就走。往哪兒倒就往哪兒扶,別怕,越怕越晃。”
贏世民嘴上還想說點什麽,但一聽這話,也不好服軟,索性咬牙撐住。
試探著踩了幾腳。
車子吱嘎作響。
但很快,就像李北玄說的那樣,前輪開始轉動,整車輕輕滑了出去。
雖說一開始晃得厲害,像隻喝醉的鵝,但贏世民到底是武人出身,腿勁不差,反應也快。
幾圈下來,竟真讓他抓住了點平衡的門道。
再騎,竟是越來越順。
車子從一開始的歪歪扭扭,逐漸開始直線前行。
而贏世民緊緊地握住握把,感受著風從臉邊刮過的感覺。
那一瞬間的暢快……竟讓他忍不住大笑出聲!
“哈哈哈!有點意思啊這玩意兒!”
騎了兩圈。
贏世民很快就騎得上頭,完全沒了先前的不屑。
甚至學著那小工的樣子,在院子裏繞了幾圈。
雖然車身沉重,鏈條吱嘎響個不停,震得他屁股發麻。
但那種不靠馬、不靠風,全憑雙腿帶車飛的新鮮感,讓他這個久居廟堂的皇帝,仿佛回到了少年時,在山道縱馬奔突的年歲。
於是騎著騎著,嘴角的笑意再也藏不住了。
贏世民從沒想過,人不用馬,也能這樣快、這樣穩地前行。
不用耗費糧草,也不用擔心戰馬疲憊。
隻要一雙腳,就能帶動鐵輪滾滾。
這特麽,也太神奇了耶!
足足一刻鍾,贏世民才舍得停下來。
雖然累的額角微微出了點汗,但臉上,卻帶著一種極少見的滿足和讚歎。
“……這玩意兒,若真能量產,若真能普及,武朝的邊騎、軍郵,怕是要變天了!”
贏世民一邊擦汗,一邊回頭看著那輛還停在陽光下的自行車,眼中神采飛揚,心裏則已經飛快地開始打算盤。
什麽是武器?
刀槍劍戟?
火炮戰車?
不。
真正的武器,是效率。
是成本和效果之間的巨大優勢。
而這玩意兒簡陋歸簡陋,粗陋歸粗陋,但它確實做到了前所未有的省力與可控。
十兩銀子,能解決掉一個士卒一天五百裏的機動問題。
且不需要養馬、不需要草料、不需要驛站輪換,隻靠人自己的體力維持。
那麽,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驛路要變了。
意味著邊防軍的戰術布置要變了。
意味著情報的傳遞、命令的投送、輜重的調配……都要變了!
而這一變,就是一整套軍政體係的重構!
贏世民越想,越激動。
沉默了片刻,忽然扭頭看向李北玄,眼神沉了幾分:“你當初,是怎麽想出這個東西的?”
李北玄笑了笑,沒有正麵回答,而是指了指那幫站在牆角的實驗人員們。
“趙叔叔,我說是我一個人想的,那是騙您。”
“我能說的,隻是大概方向。”
“但能把它變成實物的,是他們。”
“是他們鑿的齒輪,打的鏈條,手磨的飛輪。每個步驟都不精,但這些,卻都是真刀實錘的探索。”
“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寶貝。”
贏世民盯著那些工匠們看了一會兒,沒吭聲。
然後,他突然上前幾步,居然罕見地衝著那群人,微微拱了拱手。
“諸位辛苦。”
一句話,瞬間讓那群工匠們手足無措,麵紅耳赤。
他們哪裏受過這種禮數?
李北玄雖然叫這人“趙叔叔”,但他們誰不知道,眼前這人就是當今陛下?
結果當皇帝的,親自給他們拱手?
這是祖墳冒青煙的榮耀!
一個個立刻撲通跪下:“陛下折煞小人,小人不敢,小人……”
贏世民擺了擺手:“都起來吧。這東西……你們做得好!賞,重重有賞!”
聽到這話,匠人們更激動了。
他們這些人,從未想過,有一天,他們居然能得到君王的親口嘉獎。
有人感激涕零,有人悄悄抹了把臉。
更有人繃不住,已經流出淚來。
而贏世民掃視一圈,忽然又道:“這東西,有名字嗎?”
李北玄一愣,有些納悶道:“當然有啊,不是叫自行車嗎?”
聽見這話,贏世民頓時沒好氣的瞪了李北玄一眼。
又問了一遍:“有名字嗎?”
聽見這話,李北玄頓時心領神會,連忙道:“有有有,叫貞觀兩輪車!”
贏世民:“……”
雖然他剛剛確實也在心裏琢磨過貞觀車這個名字,畢竟先前那口犁就叫貞觀犁。
名字配套,ip大牌。
一聽就像個開天辟地、載入史冊的正經玩意兒。
可這會兒,抬頭再一看那輛呲牙咧嘴的自行車,贏世民頓時就有點後悔了。
就這玩意兒?
叫貞觀車?
還是算了吧……
有點丟“貞觀”這倆字的臉哈。
於是贏世民沉吟了一下,緩緩道:“此物尚在雛形,配不上貞觀之名。”
“不過既然是自力驅動,自足而行,又可帶兵千裏……那便叫千裏足吧。”
李北玄一聽,呲了呲牙。
心說贏世民還是這麽霸道。
都說了叫自行車,非特麽要給人家改個名字。
不過仔細想想,這貨倒是還真有點文采。
千裏足,確實還挺有點那味兒。
“行,可以,冠名費給一下,給夠了錢你愛叫啥叫啥。”
李北玄笑嗬嗬的伸出手來。
而贏世民雖然瞪了他一眼,但卻十分痛快的點了點頭:“給,一百萬夠不夠?”
說罷,贏世民回頭,看向常塗,沉聲道:“傳我口諭,戶部撥款一百萬兩,優先用於藍田鐵器工坊的擴建。”
“再命工部和兵部,抽調能工巧匠五十人來藍田,聽李北玄調遣,三月內打出五百輛,先供給邊軍和京畿守備。”
“另外,禮部再擬一道詔書。”
“藍田工坊所有匠人,官升半階,賜食祿,列入官籍,照軍功論功,歲末重賞。”
“誰敢克扣、貶損、阻撓,一律嚴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