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字數:5128   加入書籤

A+A-


    那一夜,長安城的坊巷裏,算是徹底熱鬧了。
    李北玄帶著一群西蕃大漢,先是去了最有名的勾欄瓦舍。
    歌舞豔伎齊上陣,場麵鬧得人耳朵都快震聾。
    隨後又拐進幾家賭坊。
    擲骰子的、翻牌九的、鬥葉子的,全都玩了個遍。
    吐蕃使者們原本在鴻臚寺裏憋得快要長毛,如今終於大放肆意,一個個玩得眼珠子都紅了。
    有人喝到酩酊大醉,直接抱著歌妓呼呼大睡,被小廝抬回使館去。
    有人在賭桌上連連失手,身上的金銀盡數輸光。
    氣急敗壞之下卻又覺得空落落的,反倒一頭鑽進青燈古佛處,去尋那位慧空大師解惑去了。
    一時間,竟有人在妓樓裏失聲痛哭,也有人在寺廟裏打坐聽經。
    場麵堪稱荒誕。
    但葛爾東讚和晉布,甚至包括李北玄在內,都對此習以為常。
    畢竟這幫人就是這樣。
    縱情放肆之後,不是躺平,就是轉向佛門。
    就跟賢者時間似的。
    幹出什麽來都有可能,也不足為奇。
    夜深之後,人群漸漸散去。
    葛爾東讚和晉布,本來也喝得臉通紅,笑罵著要回鴻臚寺歇息。
    可他們剛要起身,卻被李北玄一把攔下。
    “走得這麽急作甚?”
    李北玄笑眯眯地拽住他們的袖子,眼神裏帶著一抹意味不明的光“這才剛熱絡起來,豈能就此散席?來,本伯另請你們去喝幾杯,換個清靜地方。”
    葛爾東讚愣了愣,下意識想推辭。
    可看見李北玄眼神中的那股篤定,又瞥見旁邊晉布正滿臉興奮,終究沒開口。
    “嗬……也罷。李賢弟相邀,本王豈有推托之理。”
    葛爾東讚大笑著點頭答應。
    心裏卻微微提了幾分警惕。
    晉布則是年輕氣盛,早就拍手叫好“妙極!妙極!正合我意!”
    於是,三人並肩出了熱鬧的坊市,繞過幾條僻靜巷道,往一家僻靜酒肆去了。
    那一晚,月色正好。
    三人並肩走在寂靜巷道上,夜風吹過,吹散了白日裏積下的酒氣。
    李北玄忽然覺得,自己是不是被贏高熙傳染了。
    見著這輪清冷的月亮,胸口竟也冒出幾分騷氣。
    於是他眯了眯眼。
    望著月亮,忽然脫口而出“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聲音不高,卻在冷清巷子裏回蕩開來。
    葛爾東讚和晉布先是愣住,旋即同時拍起手來。
    “呱唧呱唧”響得極是賣力。
    一個拍得胡子都抖了,一個拍得掌心通紅。
    “好!好極了!”
    二人同時讚道,神色格外誠懇。
    李北玄見狀,頓時心下滿意。
    心說這兩個家夥,倒是還有幾分鑒賞能力。
    於是便饒有興致地問“好在哪兒?”
    這話一出口,兩個蠻子立刻對視一眼。
    隨後神情鄭重,異口同聲答道“好在它非常押韻!”
    李北玄“……”
    真是尼瑪的對牛彈琴!
    李北玄翻了個白眼。
    但看著兩個二百五,還是決定再點他們幾句。
    於是李北玄盯著月亮,幹脆順勢又吟了幾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詩聲悠悠,落在深夜寂寥的巷子裏。
    晉布聽得一頭霧水,隻覺得句句裏都帶著“月”字。
    仿佛繞口令似的,倒也聽得很帶勁,忍不住跟著傻笑。
    而葛爾東讚卻不同。
    他年長幾歲,又在中原待得久些。
    雖然詩句未必都聽得明白,但大意還是能咂摸出來的。
    起初,他還點頭稱讚,口裏連說“妙極妙極”。
    可隨著李北玄一首接一首,葛爾東讚的神色,卻漸漸收斂起來。
    尤其是聽到“天涯共此時”與“故鄉明”時,他心頭忽然一緊,手裏的酒壺也停住了。
    晉布還在傻笑,拍手大喊“好詩!再來幾句!”
    葛爾東讚卻抬手攔了他,眼神裏閃過一絲明悟。
    “李賢弟。”
    他緩緩開口,目光凝在李北玄臉上,聲音裏多了幾分探究“你這幾首詩,說的是思鄉之情吧?”
    李北玄聞言,暗暗鬆了一口氣。
    心說你們終於明白過來了,再要不懂,勞資肚子裏可沒存貨了……
    可麵上還是輕輕一笑,似是隨口道“正是。人在異鄉,聽聞笙歌笑語,未必真快意。偶爾望月,心裏難免有些牽掛。”
    說著,他晃了晃酒盞,仿佛隻是在自歎。
    可眼神,卻不動聲色地掠過葛爾東讚與晉布。
    此時,晉布依舊沒反應過來。
    依舊傻嗬嗬點頭“對對!我今晚玩得開心極了,可要說起故鄉嘛,我還真是想念高原的牛肉與奶酒!哈哈!”
    葛爾東讚卻沉默了片刻,忽然低低歎息一聲。
    明白過來。
    李北玄這是在問他們,怎麽還不回吐蕃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按理來說,葛爾東讚與晉布此行入武,說白了,不過是為了一樁活命的差事。
    吐蕃地處高原,本就苦寒。
    往昔雖有強盛之名,但百姓生計實在艱難。
    尤其近些年,天氣越發反常,冷得越來越早,冷得也越來越厲害。
    中原人或許隻是覺得冬季難捱一些,可在吐蕃,天寒的感受遠要強烈。
    往昔還能依靠轉運青稞、牛羊來勉強維生。
    但近兩年,連最硬實的青稞,都減產到幾乎顆粒無收。
    糧食缺口愈發巨大,牲畜死亡頻頻傳來。
    許多地方已陷入了徹底的饑餓。
    吐蕃若撐不住,哪怕號稱百萬部落,也會在數年內元氣大傷。
    恰在此時,他們聽聞中原出現了一種奇物,可以令作物增產數倍,且又有改良黑石燃料的方法。
    吐蕃舊來便用黑石取暖,但往往毒煙彌漫,不少人因此中毒而死。
    若真能解決這一隱患,那幾乎等於多了半條命。
    正是這番傳聞,才讓他們不惜遠行入武。
    名義上是開互市,實則就是打秋風。
    想趁著這次朝貢機會,換取一些救命的貨物。
    而中原朝堂上議來議去,最終雖然沒有開通所謂互市。
    但贏世民卻主動表態,願意以半賣半送的形式,將部分肥料贈與吐蕃。
    而按理說,他們此番已算大功告成。
    既然得了救命的肥料與燃料改良之法,本應立刻返國,將消息和貨物送回,以安百姓之命。
    然而,葛爾東讚遲遲未歸,卻另有隱憂。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