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傳遍天下
字數:4720 加入書籤
太子之所以能穩坐儲君之位,靠的並不僅僅是皇帝的冊立,更不隻是朝堂大臣的認可。
在更深層次的邏輯上,他之所以能夠名正言順,根本原因,是因為他代表了正統。
這兩個字,在封建王朝的架構裏,比什麽兵馬、權謀、軍餉都要更有分量。
因為太子這個身份,本身就是一種象征。
對於士林來說,他是綱常倫理的必然,是儒家所推崇的嫡長繼承製度的合法性體現。
對於百姓來說,他是未來的皇帝,是半君之身,是那個還沒登基,卻已經被當作下一代天子的符號。
而對於朝堂來說,他是秩序的保障,是上下官僚在zz運行中,所依附的那根定海針。
這種身份,本身就自帶光環。
所以,哪怕太子本人資質平庸,百姓依舊會下意識地尊崇他,官員依舊會出於禮法去敬畏他。
這是一種抽象的認同,一種被長久以來灌輸的應當如此。
可當這個抽象的符號,逐漸被具象化成一個具體的人,而且,這個人還並不怎麽好時,那股本能的尊崇與信任,便開始迅速崩塌。
戲文裏,楚王肆虐無度,欺壓良善。
最終被聖主明斷,處置其下,伸張冤屈。
這一幕,在舞台上看時,觀者無不拍案叫好,叫聲震天。
可轉頭一想,大家心裏又都很清楚。
現實中,這個楚王是誰?
不就是漢王贏元昌麽?
而漢王這些年的醜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平日裏橫行霸道,鬥毆打人、逼良為娼、聚賭撒潑,簡直沒少禍害百姓。
隻是礙於宗室的身份,大家敢怒不敢言。
如今有了戲文映射,百姓心裏頓時明白過來。
戲裏說的是楚王,其實就是漢王。
可再往下細想,漢王為何敢如此胡作非為?
答案幾乎不言自明。
背後有太子撐腰啊!
於是,民間的風向,徹底變了。
百姓原本那股對太子有天然的尊崇,瞬間演變成了不滿和嫌棄。
“哼!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若真是好人,怎會跟漢王攪在一處?”
“太子若賢明,怎會縱容宗室胡作非為?”
“聖主英明,可惜生了個不中用的兒子!”
這種議論,在街頭巷尾,茶樓酒肆,比比皆是。
而在這種氛圍之下,太子的形象,不僅沒有加分,反而成了負擔。
尤其是在有聖主的對比之下,更顯得刺眼。
戲文裏,聖主鐵麵無私。
宗室犯法,當斬亦斬這八個大字,幾乎成了新世風教。
而現實中,百姓們卻越來越覺得,聖主雖明,可惜有個糊塗兒子!
這種強烈的反差,直接把百姓心中的不滿,推到了太子身上。
而這股風聲,最終還是傳到了宮中。
當太常寺、禮部、鴻臚寺紛紛上奏,稱“《冤婦伸冤》一戲風行天下,百姓爭相傳唱,士人交口稱頌”,贏世民一開始還很得意。
可不久後,當贏世民看到禦史遞來的折子後,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民間私議,皆稱太子與漢王比肩,皆謂東宮殿下庸弱無能,不能製宗室,反縱惡行。此風漸熾,恐難遏止……”
看到這句話後,贏世民的臉色,簡直史無前例的難看。
他是真沒料到,這出戲居然會有這麽大的影響力,居然連帶著太子在民間的名聲都壞了。
要知道,戲文本意是拔高他的。
結果,拔高是拔高了,可附帶的效果,卻是把太子給狠狠踩下去了!
察覺到這一點之後,贏世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他當然不會承認,是自己一時貪圖美名,沒考慮到後果,才導致了今天的局麵。
所以,贏世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惱怒。
惱什麽?
惱百姓竟敢對太子指指點點!
百姓算什麽東西?
聖人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百姓該做的,是歌功頌德,是仰頭稱頌聖主,是安分守己過日子。
太子是儲君,是未來的君,是他們頭頂的天。
他們居然敢妄議儲君,敢在街頭巷尾,對皇室指手畫腳?
贏世民氣得幾乎要拍案而起。
可轉念一想,他總不能在別人誇他的時候,才接受百姓對皇室的評論,一旦風聲轉到太子頭上,就立刻去壓。
若真如此,那豈不顯得他自己心虛?
豈不顯得朝廷害怕輿論?
所以,這一口氣,贏世民隻能憋在心裏。
於是,他把惱火轉了個方向。
轉向了太子。
誰叫你贏高明跟漢王廝混?
誰叫你平日裏不幹好事,壞事做盡?
誰叫你蠢得要死,還要連累朕?
被罵了吧?
活該!
活幾把該!
於是,第二天一早,贏高明便被召入宮。
一進殿,還沒跪下,就“啪”的一聲,被贏世民拿茶盞砸在了腳邊。
碎瓷四濺,險些崩到臉上。
“逆子!”
“你還有臉進殿?”
贏世民零幀起手,直接戰吼。
而贏高明嚇得一個激靈,趕緊撲通跪倒在地,聲音顫抖道:“父皇恕罪!兒臣……兒臣不知何處觸怒天顏!”
“不知?”
贏世民猛地一拍龍案,怒火中燒。
“滿城百姓,皆在議論你與漢王同流合汙,縱容宗室胡作非為!如今一出戲,把你們叔侄的醜態,傳遍天下,你竟還敢說不知?”
“你這個逆子!”
“你是想逼得朕在百姓麵前顏麵掃地嗎?”
說到最後,贏世民幾乎是怒吼出聲。
而贏高明則被嚇得渾身發抖,隻能一遍遍磕頭,哭著哀求:“父皇恕罪!兒臣……兒臣知錯了!兒臣願悔過,願改過!”
贏世民聞言,冷笑一聲,眼神裏滿是厭惡。
“改??”
“你是太子,承的是國本,擔的是社稷!結果呢?”
“你不學無術,不思進取,不尊禮法,不敬君父,反與宗室廝混,壞了名聲,壞了根基!你對得起朕嗎?你對得起祖宗嗎?”
一聲聲質問,如雷貫耳。
贏高明被罵得臉色慘白,渾身顫抖,幾乎要昏過去。
而贏世民越罵,火氣越盛。
最後竟猛地起身,指著太子的鼻子,咬牙切齒道:“若不是群臣百般阻攔!若不是綱常在此!朕早就廢了你這個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