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掌控大局

字數:4722   加入書籤

A+A-


    不知不覺,已經臨近午時。
    延英殿內,靜謐如水。
    而三閣老的目光,此刻皆落在主位之上的贏麗質身上。
    他們原本是抱著觀望態度來的。
    畢竟贏世民病重,朝局不穩,而此時跳出來監國的不是儲君、不是宗室親王,竟是一位年輕女子。
    雖說她是鎮國公主,身份尊貴,又是當今聖上的親女,深得聖寵,可畢竟她隻是個女人。
    而且在過去,他們幾位閣老,與這位公主的交集並不算深。
    即便知道她在藍田大有作為,風評極佳,但不管她多有聲望、多麽能幹,說到底,那不過是地方政績。
    而這延英殿,是中樞,是權力的中心,是天下章奏匯聚之所。
    是朝堂,是帝國最鋒銳的所在。
    贏麗質,能否掌控?
    他們還需觀望。
    所以,一開始三閣老皆以旁觀自居,並未主動插言,也未多加指點。
    想要先看看贏麗質的表現,探一探她的資質。
    可沒想到的是,接下來贏麗質的表現,卻遠超他們的預期。
    批起折子來,不僅下筆如流,處理章奏更是穩準狠,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而更令三閣老意外的是,她在審閱邊軍調糧一折時,不僅熟知邊務糧製,還能對照災區雨量,合理調度。
    所批內容既不空泛,又不過分幹涉吏部運作,連其中遣詞都極有分寸。
    老辣,周全。
    這,哪裏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女子,該有的見識與決斷?
    一時間,三閣老看在眼裏,心中不免暗自咋舌。
    但,就在他們為之驚訝時,贏麗質卻忽然抬頭,掃過殿中幾位年長的官員,柔聲說道“這幾份折子,我已批複。”
    “不過,還請三位閣老與常中書過目,若有不妥之處,可即刻指正。若合律合宜,再交中書門下轉呈,擇期施行。”
    此言一出,殿中幾人皆是一愣。
    杜玄齡最先開口,眉頭微動,道“公主之意,是將己批奏折,先由我等轉審?”
    張子房沒有說話,但眼角已明顯挑起。
    房如晦更是微微一頓,似笑非笑地看了贏麗質一眼。
    這是個極其微妙的提議。
    畢竟,若她直接以監國之尊,強令三閣老執行其批複,眾人或許會心中不快,卻也無話可說。
    可她卻主動示弱,甚至主動說出了“請三位閣老審閱”這種話。
    若往好處說,可以說贏麗質是謙遜,是有容,是知輕重、有分寸。
    可若往壞了說,便是優柔寡斷,不敢獨斷。
    畢竟按理說,三閣老就算再尊貴,也始終是臣子。
    君批臣行,天經地義。
    哪有把禦批交給臣子覆閱的道理?
    這種事,若換個時局緊張的朝代,立刻就能被揪出來,當成君弱臣強的證據。
    而贏麗質,也不免給人落下一個懦弱的形象。
    想到這裏,房如晦抬眼看她,淡淡道“公主此舉,恐惹人議論。”
    然而,贏麗質卻毫不遲疑地答道“三位閣老皆是朝堂柱石,常中書更是父皇舊臣。我初掌延英,若有不當,容我慢慢磨合。”
    她這話說得滴水不漏,不卑不亢。
    既沒有自貶身份,也沒有推責於人,更沒有將三閣老捧得高不可攀。
    隻是實實在在地,說出了一個新執政者應有的姿態。
    而聽完這番話,三閣老的眉頭不由得舒緩了一些。
    於是張子房輕輕點頭,道“既如此,我等便先閱公主所批,若無異議,自當照章施行。”
    房如晦也慢慢應道“亦好。”
    杜玄齡原本還想說什麽,但最終隻是點了點頭,沉聲答應。
    接過了由常塗送來的折子。
    那是一份來自西南的奏折,邊軍駐地遭遇連日暴雨,請求朝廷撥糧十萬石。
    按慣例,若是趕上災情,兵部多半會推給戶部。
    而戶部又要盤點庫存,吏部要核算開支。
    三衙六部你推我搡,一來一回,少說半個月才能定下來。
    可贏麗質的批複,卻稱得上簡明扼要。
    “西南雨情,確實凶險,可按舊製調糧十萬石,由吏部照撥,限旬日內運抵邊軍。”
    短短數語,直中要害。
    既承認了災情,給出了撥糧數量,又限定了時限,避免各衙門推諉。
    最關鍵的,是按舊製三字。
    既遵循成例,不越規矩,又堵死了別的臣子借機討價還價的口子。
    三閣老看罷,心中都不約而同一動。
    張子房手指輕輕敲了敲案幾,暗暗點頭。
    房如晦目光閃爍,心中雖謹慎,卻不得不承認,這一批折子,斷得極好。
    而杜玄齡本來抱著挑刺的心思,眼珠子盯著看了好幾遍,愣是沒挑出毛病來。
    隻好點頭道“言簡意賅,措辭中正,不失為好批。”
    張子房撫須微笑“嗯,未見優柔。”
    這一份,不錯。
    於是三閣老齊齊點頭,看向下一份奏章。
    而第二份,是關於東南鹽稅的奏折。
    戶部上報,因海運不暢,鹽價大漲,請求朝廷特許增稅。
    而贏麗質的批複,是“鹽價既漲,百姓負擔已重,不可再增稅。可改由工部督造運船,擇能者領之,以藍田造船法為式,旬月可成。”
    三閣老看完,心頭又是一凜。
    因為這不僅是駁回了戶部的奏請,更是提出了替代方案。
    鹽稅不增,百姓得以安穩。
    船隻自造,運輸得以解決。
    既有仁政,又不失實用。
    而且,她批得還十分幹脆,完全沒有拖泥帶水,更沒有一點稚嫩的痕跡。
    第三份,第四份,第五份……
    速度不緊不慢。
    奏折一份份被傳閱過去。
    而三閣老挨個看完,每個人臉上,都不禁露出幾分異色。
    因為贏麗質每封折子都批的很簡短。
    最短的,不過寥寥十幾個字。
    然而這批語,雖然看似簡單,卻往往能切中要害。
    不僅懂得如何權衡,更懂得如何取舍。
    既能看見百姓疾苦,又能把握製度規矩。
    既能拿出務實的對策,又不越過法度的界限。
    而三閣老跟著看了一會兒,不自覺互相打了個眼色。
    每個人,眼中都閃過一抹異樣的光芒。
    因為他們忽然發現,贏麗質表現出的這股氣象,竟然頗像年輕時的贏世民。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