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 君王反思

字數:5141   加入書籤

A+A-


    瑪德……
    贏世民該不會是氣瘋了吧?
    看到贏世民這古怪的反應,李北玄一下子就懵了。
    畢竟在來之前,李北玄就已經在心裏。把最壞的打算都過了一遍。
    揭發儲君,這不是小事。
    哪怕他如今聖眷正濃,哪怕贏世民平素對他寵信有加,但臣子彈劾太子,曆朝曆代都算是犯顏直諫中最危險的一檔。
    所以他來之前,就已經反複權衡過。
    拖延不報是死路一條。
    贏世民的耳目絕非擺設,自己去梁國公府找房俊的事根本瞞不住。
    一旦事後被查出來,那就是知情不報、包庇逆黨,罪加一等。
    唯有搶占先機,主動揭發,或許還能搏一線生機,至少能表明立場。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李北玄甚至已經腦補出了贏世民可能的各種反應。
    或許勃然大怒,厲聲訓斥,質疑他構陷儲君,或者直接讓殿前侍衛把他拖下去,先關起來再說……
    削爵、罷官、甚至挨一頓板子,這些可能性他都設想過了。
    然而,他千算萬算,唯獨沒算到贏世民會是這種反應!
    瑪雅!
    贏世民瘋了!
    “不是,哥們兒你笑啥啊?”
    李北玄眨巴著眼睛,一臉茫然。
    然而贏世民卻沒理他,隻是自顧自的笑著。
    甚至,表情是肉眼可見的輕鬆。
    沒錯,就是輕鬆。
    事實上,關於太子可能圖謀不軌的蛛絲馬跡,他並非全然不知。
    而李北玄的匯報,對他而言也並非新聞。
    其實,紇幹承基的審訊結果,贏世民下午就知道了。
    雖然刑官和書記官已經被李北玄吩咐過,讓他們暫勿上報。
    但太子謀反,堪稱天字第一號的案子,誰敢真的壓?
    所以,早在幾個時辰之前,在李北玄離開詔獄後不久,詳細的密報,就已經呈送到了他的案頭。
    而在看到太子意圖謀反時,贏世民的第一反應,是很輕鬆的。
    因為他早就想廢太子了。
    不止一次。
    可每當他起意擬旨,朝中便有老臣執禮牘伏地痛哭。
    說什麽太子乃社稷根本,輕易廢儲,古今所忌……臣等不敢言陛下非,但請陛下再思……
    這些人有的是存心,有的是懼禮。
    無論真假,終歸攔他一步。
    但如今卻不同了。
    如今是那畜生自己作死,自己將首級抬到刀下。
    這樣一來,廢掉他,順理成章,天經地義。
    禮法、眾口、史筆,全都站在自己這邊。
    贏世民怎會不開心,怎會不輕鬆?
    可這份輕鬆過後,贏世民也是憤怒的。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他給過贏高明多少?
    十餘年太子尊位,出入儀仗、講讀名師、諸王讓避、百官回護。
    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容他、教他、給他翻身的台階。
    結果呢?這個不孝的逆子,居然想著背叛他的父親,背叛江山,背叛天下的秩序。
    一想起贏高明那張越來越令他生厭的臉,贏世民隻覺得胸腔裏有一團火,燒得他喉間發澀。
    可怒到極處,忽又空落。
    他自問,這些年對贏高明已夠好,夠忍。
    而對李安儼,又何嚐不是?
    玄武門後,他並未趕盡殺絕,反而給了對方去處、給了兵權。
    這其中,他固然有千金買馬骨的算計,但何嚐沒有一絲惜才和自信?
    可如今看來,仇是仇,忠是忠。
    李安儼的忠,是對隱太子贏建成的忠。
    始終如一,就算是他,也無法改變。
    至於眼前這個年輕人。
    李北玄。
    贏世民其實知道,他來之前已在梁國公府待過。
    知道他為房俊轉著彎子斡旋,也知道他剛才那句臣請罪,其實含著一分私心與躊躇。
    而在察覺到這份私心之後,贏世民第一刻的反應是惱的。
    畢竟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他為什麽不能忠於自己?
    難道,難道他對贏高明,對李安儼,對李北玄還不夠好嗎?
    為什麽他的好,換來的卻不是忠誠,而是怨恨、背叛和隱瞞?
    贏世民在收到奏報的時候,氣的差點吐血。
    但或許是因為“背叛者”的名單裏,頭一次出現了李北玄的名字。
    這一點,讓他從純粹的憤怒中抽離出一絲冷靜,忍不住更深地思索起來。
    而這一思索,卻讓他悚然一驚。
    因為他突然發現,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有了昏君的跡象。
    他開始習慣於隻從帝王權術的角度去要求所有人,要求絕對的服從和忠誠,卻忽略了人不是牲口,人有私心,人有情感。
    是的。
    贏高明造反,罪該萬死。
    可是換一個角度看,他真能說,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這些年來,他對贏高明的厭惡,已經擺在臉上。
    一次次申飭,一次次遷怒,甚至逼他搬離東宮……
    雖然一切都是贏高明有錯在先,但如今回過頭看,他所表現出的那種嫌棄與冷漠,本身不就是一步步把贏高明逼到了絕路上嗎?
    贏高明蠢、荒唐、自毀長城,這是事實。
    可若換個更寬厚的父親,換個更耐心的君主,或許……或許他還能有轉圜的餘地?
    再看李安儼。
    他欣賞李安儼的忠誠,就要強行將這份本該屬於隱太子的忠誠轉移到自己身上。
    給予高官厚祿,就認為對方必須感恩戴德。
    這,又何嚐不是一種傲慢?
    而李北玄呢?
    這個年輕人,確確實實是自己最信任的人之一。
    聖眷之隆,幾乎無人能比。
    可是,在關乎儲君造反的這種大事上,他為了房俊而猶豫了,隱瞞了,拖延了。
    可……
    這有錯嗎?
    贏世民覺得不算錯。
    因為李北玄的猶豫,不是因為懷二心,而是因為他在乎朋友。
    站在帝王的角度,這份猶豫,固然算不得絕對的忠誠。
    但站在人性的角度,這恰恰說明他心中還有義。
    難道,這也值得去降罪嗎?
    贏世民覺得不至於。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一開始確實是埋怨過他。
    想到這裏,贏世民有些後怕,甚至有些惱羞成怒。
    甚至不願意承認那是自己。
    但最終,贏世民還是認了。
    是他太自大,太剛愎自用了。
    這一點,他不能不認。
    再不認,就真成了昏君了。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