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誰是親女兒40
字數:3173 加入書籤
原來他們真的是軍人,一直在偽裝身份盯梢!
就在這時,邱雲舟像是突然察覺到了鍾淑婷的目光,他猛地抬起頭,直直地望了過來。
四目相對的瞬間,鍾淑婷隻覺得自己的心跳像是被什麽東西猛地撞擊了一下,然後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狂奔起來。
她的臉“唰”地一下變得通紅,然後做賊心虛的飛快地錯開了視線,低下頭,腳步也變得有些慌亂,急匆匆地朝著站台出口走去。
“這到底是什麽孽緣啊!”鍾淑婷在心裏暗暗叫苦不迭。
她明明之前還在慶幸“以後應該不會再見到他了”,可誰能想到,剛下火車竟然就這麽不偏不倚地撞上了,早知道她就早點下火車了。
邱雲舟看著鍾淑婷那慌亂躲閃的小動作,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隻是這抹笑意就如同流星一般,轉瞬即逝,幾乎無人察覺。
他當然認出了這個姑娘——就是火車上那個有點小聰明有點傻大膽卻不失善良的小姑娘。
邱雲舟收回目光,繼續押著犯人往前走,隻是不知為何,心裏卻莫名地記住了那個愛臉紅的女同誌,像隻受驚小鹿似的懵懂天真的模樣。
鍾淑婷快步走出了火車站。
她站在津市的街頭,目光掃過熙熙攘攘的自行車流和那些掛著“津市百貨大樓”“國營飯店”招牌的建築,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
空氣中帶著淡淡的煤煙味和食物的香氣,這是屬於大城市的味道,也是原主記憶裏“家”的味道。
她拍了拍臉頰,把剛才的尷尬拋在腦後,她得打起精神去會會原主的家人。
鍾淑婷站在津市和平裏家屬院門口,抬眼望去,這座院子既熟悉又陌生。
家屬院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紅磚筒子樓,每棟樓都有長長的走廊和狹窄的樓梯,樓道裏堆滿了煤球和各種雜物,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飯菜香和肥皂味。
她深吸一口氣,抬腳走進院子。
這裏的一草一木都勾起了她對原主的記憶,但又似乎與她記憶中的樣子有些許不同。
走到三樓302門口,鍾淑婷停下腳步,略微遲疑了一下,然後抬手輕輕地敲了敲門。
\"誰啊?\"門裏傳來一個尖利的女聲,緊接著門被猛地拉開,一個穿著碎花襯衫、燙著卷發的中年女人探出頭來。
這個女人正是原主的繼母劉豔。
看到鍾淑婷,劉豔的眼神先是一愣,似乎有些驚訝,但很快就被刻薄的表情所取代。
她誇張地說道:\"喲,這不是我們家的大姑娘嗎?天啊,你不是才下鄉不到一個月嗎?你不會是吃不了苦,從鄉下逃回來的吧!\"
鍾淑婷看著劉豔這副嘴臉,心中不禁冷笑。她這個所謂的好繼母,一回來就迫不及待地給她扣上一頂逃兵的帽子,顯然是知道自己把原主得罪狠了,現在連裝都懶得裝了。
不過,鍾淑婷並沒有被劉豔的嘲諷所影響,她的目光越過劉豔,直接看向屋裏。
客廳裏,原主的父親鍾建國正坐在桌邊看報紙,繼弟鍾明偉趴在桌上寫作業,繼妹鍾明惠則在鏡子前擺弄著新紮的辮子,桌上還擺著一碟蘋果——這些,都是原主在鄉下或者說在這個家裏從未享過的待遇。
“我回來,自然是找事的。”鍾淑婷走進屋,把帆布包放在茶幾上,聲音平靜道“爸,劉姨,我想跟你們談談我媽的事。”
鍾建國放下報紙,臉色有些不自然:“你媽都走了多少年了,有什麽好談的?你不在鄉下好好接受再教育,突然回來幹什麽?不會真的是為了逃避勞動吧,這可不行,會連累到家裏的,今天你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我送你上火車。”
“嗬嗬!”鍾淑婷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她的目光如刀般掃過原主的爸爸,仿佛要將他看穿。“爸,你可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我不禁懷疑你到底是我的親爸呢,還是鍾明惠才是你的親生女兒?”
鍾淑婷的質問如同一把利劍,直刺向那一家三口。
她敏銳地捕捉到了他們臉上流露出的心虛之色,這更加證實了她心中的猜測,說不定原主的媽也是被這對奸夫淫婦氣死的。
“我記得我媽是津市紡織廠的正式工人,好巧哦,劉姨也是,正好一個廠裏,查檔案也方便。”
她的話語如同重錘一般,狠狠地敲在每個人的心上。尤其是劉梅,她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額頭上甚至冒出了一層細汗。
“你這孩子,怎麽能這麽胡說八道呢!”劉梅的聲音有些發顫,卻兀自強撐著,“我進紡織廠完全是靠自己的本事考進去的,跟你媽一點關係都沒有!當年你媽走了之後,廠裏正好招人,我去麵試,然後通過了,這才進去工作的!”
劉梅的解釋聽起來似乎合情合理,但鍾淑婷卻根本不相信。她緊緊地盯著劉梅,眼中的懷疑之色愈發濃重。
“是嗎?”鍾淑婷嘴角微微上揚,挑起眉毛,似笑非笑地看著對方,“是不是憑本事,去廠裏問一問不就清楚了嗎?”她的聲音平靜,說出來的話卻讓房間裏的其他人心驚肉跳。
鍾淑婷接著說道:“明天我會親自去紡織廠找領導,好好問問他們,當年我媽的崗位究竟是怎麽到劉姨手裏的。
按照廠裏的規定,我媽去世後,她的崗位理應由她的子女來頂替,也就是我,而不是劉姨這個和我們家毫無關係的繼母。”
她頓了頓,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對方,“我現在算是明白了,你們之所以急著在我還未滿 18 歲的時候就把我趕到鄉下去,無非就是怕我發現這個真相,壞了你們的好事。是我打擾到你們一家四口的團聚了,真是不好意思啊。”
說到這裏,鍾淑婷的語氣越發冷冽,“我還得去醫院問問,我媽當年死的時候,是不是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