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篇文章帶火一份雜誌
字數:6155 加入書籤
《故事會》編輯部,主編辦公室內。
負責發行的同誌坐下後依舊情緒激動,滿麵通紅。實在怪不得他激動,而是這個驚喜太大了。
他負責發行已經快兩年了,去年不算,可今年,從沒有哪一次發行帶給他如此巨大的驚喜。
往前數幾個月,發行工作都是按部就班。雜誌銷量雖然有所增加,可都是幾百上千增加,從來沒有像這一期,雜誌刊發不過兩天,鋪出去的雜誌便賣光了。
從得到的信息中,他已經可以分析出,《故事會》這一期的銷量怕是要上天了。
在主編的催促下,他平息一番激動情緒,開口道:“從今天早晨開始,我就接到各地郵局和書店的電話。他們都說咱們這期雜誌銷量非常好,上架沒兩天,存貨就賣光了,顧客抱怨,他們也抱怨。他們給我打電話,除了抱怨外,還下了大批訂單。”
“下了多少?”
“初步估算,有個四五萬冊呢!”
“四五萬冊?”
主編不由咋舌,這個成績同往期相比,是翻了倍增長啊!
“不止這麽多,現在統計的隻有滬上的數據,江浙皖,還有燕京和羊城那邊還沒給我們打電話呢!”
“嘶!”
主編屁股坐在椅子上沒多久,再次竄起來。
以小見大,滬上成績都這麽好,沒有理由其他城市會差。
“快,你快回到崗位上等電話!”
主編已經可以預見,《故事會》第六期說不定會在今年年末放一個大衛星。
等負責發行的同誌走後,他連忙打電話,安排印刷廠加緊印刷。
此時的他心潮澎湃,這一期雜誌的爆炸性增長不僅是錢,更是自己的成績啊!
果然,接下來幾天,各地的訂單陸續發過來,同滬上的訂單加起來,超過二十萬冊!
銷量暴增固然可喜,但主編更想知道的是原因。
一頓飽和頓頓飽之間,他知道該如何選擇。
於是乎,主編安排編輯部的同誌深入基層,打聽這期雜誌受歡迎的原因。
那位編輯同誌也不負眾望,深入基層後,很快打聽到雜誌爆賣的原因。
回來後,他不敢耽擱,當即找到主編匯報情況。
“主編,咱們這期雜誌的一篇叫《會說話的骷髏》在工人讀者中間的反響出乎意料的好。也正是在他們的帶動下,吸引了其他普通群眾的購買。”
“《會說話的骷髏》?”
主編皺眉,他對這篇短篇小說有些印象。當時隻覺得這個故事新奇,卻沒有想到能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是的,讀者們普遍覺得這篇小說層層反轉,覺得很新穎,是他們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作品。”
“這篇作品的編輯是誰?”
“主編,是何成偉。”
“是小何啊,沒想到他工作沒多久,就給咱們編輯部帶來這麽好的驚喜。”
很快,主編叫來何成偉。
“主編,您找我?”
主編看著拘謹的何成偉,笑嗬嗬詢問道:
“何成偉同誌,你和胡成為同誌相熟嗎?”
“您說誰?”何成偉一臉茫然。
“胡為民啊,《會說話的骷髏》的作者。”
“您說他啊!”何成偉恍然大悟,旋即老實搖頭:“不認識,他是通過郵寄投稿的作品,我覺得他的作品新穎,便決定采納的。”
說完,他又小心翼翼地看向主編,惴惴不安道:“主編,是那篇作品有問題嗎?”
“沒有問題,小何啊,你可是給我們編輯部立了大功!”
主編接著將這期雜誌大賣的來龍去脈說了出來。
何成偉聞言也是驚喜交加,同時,隱約覺得自己怕是發掘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作家。
“小何同誌,像胡為民同誌這樣,能為咱們雜誌帶來如此巨大銷量提升的作家,一定要抓緊啊!”
“您說的是。”
“胡為民同誌是哪裏人你知道嗎?”
“胡……胡老師的通信地址寫的是燕大門衛室。”
“原來是燕大的老師或者學生,難怪有如此才華!”
主編瞬間覺得合理了,那畢竟是燕大啊。
胡適、茅盾、魯迅可都是燕大的人,那裏是有文學土壤的。
主編拍了拍何成偉的肩膀,笑嗬嗬道:“小何,我交給你一個艱巨的任務,你敢不敢接受?”
何成偉站直身體,精神一振道:“請主編指示!”
“好,我需要你立刻買票出發,去燕京大學,聯係到胡為民老師。”主編吩咐著,神情也變得肅穆起來,“咱們雜誌這一期大賣固然可喜,但能不能穩定住銷量,說實話,我心中也沒有底。說到底,咱們雜誌社之前靠刊發手抄本故事混個溫飽可以,但真正想要發展,甚至追上《收獲》《十月》《花城》這樣的文學期刊,還是需要質量上乘的作品。
胡老師的作品有這樣的潛質,我需要你去燕京找到胡老師,當麵向他約稿。無論是短篇,還是中長篇,隻要是好作品,咱們都收!”
說到最後,主編越發激動起來,“明年《故事會》第一期,我要讓國內文學界看到咱們《故事會》的身影和力量!”
“小何,隻要這個目的能達成,到時候你就是咱們編輯部乃至雜誌社的大功臣!”
何成偉聽的是心情激蕩,主編的雞湯讓他麵紅耳赤,最後更是拍著胸脯道:“保證完成任務!”
……
《故事會》在發行城市銷量暴增,其在燕京的銷量較之滬上也不遑多讓。
雖說嚴肅文學的盛世漸漸到來,但通俗文學同樣有龐大的受眾。
這不,龔秀秀所在的學校,漸漸流行起一份雜誌,那就是《故事會》。
課間,高三年級一班傳來嘈雜聲。
“你看完沒有,該我看了!”
“快了,快了,不要急嘛。”
“嘿,說好該我的,你搶我前麵還不讓我說。”
“你要是急,自己去買這期《故事會》不就行了?”
“就是反正也沒多貴。”
男生們都在爭相閱讀《故事會》,搞得女生們都好奇起來。
女生們也想借來看看,隻是聽男生說裏麵有什麽骷髏地,把她們嚇到了,沒敢看。
“秀秀,你說這什麽《故事會》真有這麽好看?”
龔秀秀身旁,一位梳著麻花辮的女生好奇道。
“不知道,我都沒聽過。”龔秀秀撩了下耳邊的長發,不以為意道:“我們家訂的都是《收獲》《十月》,什麽《故事會》從來沒聽過。”
麻花辮女孩羨慕地看向龔秀秀,她是知道這位同學家庭狀況的,比她家有錢多了,什麽文學雜誌沒看過。
“也是,《故事會》這個名字聽著就不高級,估計也入不了你的眼。”
兩人正說笑著,龔秀秀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
“哎呦,這《會說話的骷髏》寫得是真好,這個叫胡為民的作家也太有才了!”
龔秀秀突然看向那個說話的胖同學,”胖司令,你剛說作家名字叫什麽?“
“胡為民啊,《會說話的骷髏》的作者。《故事會》為什麽在咱們學校這麽火,都是因為這位胡作家的故事寫得新穎。”胖司令吹了一通後,晃著手中的雜誌,笑著道:“怎麽,龔秀秀同學也想看雜書?”
龔秀秀本想拒絕,可話到嘴邊,卻變了,“那你看完借我看看。”
“哎呦,龔秀秀秀秀同學想看,我怎麽敢讓你等呢。”胖司令笑著將雜誌遞給龔秀秀。
麻花辮同學驚訝道:“秀秀,你還真看啊?”
“就看一眼。”龔秀秀咬著嘴唇道。
究其原因,還是胡為民這個名字,讓她做出如此離譜的決定。
“會是他嗎?應該是同名吧,畢竟他一個鄉村來的人,怎麽看也不像是個能當作家的人。”龔秀秀心裏嘀咕道。
龔秀秀接過雜誌後,發現《故事會》的封麵頗具特色,就是頁數不多,也就一百頁的樣子,厚度和《收獲》《十月》完全沒法比。
翻開雜誌,她很快找到和那個男人同名同姓作家寫的文章。
故事是短篇,很快她就看完。
看完後,她發覺這篇作品顛覆了她對文學作品的認知。
一開始,她以為其中的內容是封建糟粕,結果閱讀下來,完全不是那麽一回事。
小說裏對人性醜惡麵的揭露,簡直讓人歎為觀止,為了揭露真相,更是層層反轉,給了她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
“這是一部可以在《收獲》上發表的文學作品!”
龔秀秀感到驚豔的同時,又斷言道:
“這樣優秀的作品,絕對不是胡為民那樣的農村青年可以創作出來的。”
這一天,龔秀秀下課回到家時,腦袋裏還在回想著胡為民的那部作品。
飯後,她鼓足勇氣問道:“爸,今後家裏能多訂一份《故事會》嗎?”
“《故事會》?什麽雜誌?”龔修文摸不著頭腦。
龔秀秀眼神閃爍道:“是一份來自滬上的雜誌,我們學校很多同學都在看。”
龔修文放下報紙,問道:“雜誌多少錢?”
“《故事會》是雙月刊,每期隻要一毛五。”龔秀秀連忙道。
龔修文點頭道:“不貴啊,那行,家裏今後就多訂一份吧。”
“謝謝爸。”
得到父親同意後,龔秀秀小臉紅撲撲的,心中更有一種異樣感。
她之所以會訂購《故事會》,單純是喜歡裏麵的故事,和胡為民這個名字沒關係,對,真相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