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真出名了
字數:6038 加入書籤
教務處的那位負責老師送走記者後,對胡為民上心起來。
他越看胡為民越滿意,拍了拍他肩膀,笑著道:“小胡是好樣的,人長的精神,還有才華,最難的是有一顆赤誠之心。這一點,學校裏很多學生都比不上你。”
想到之前一陣,學校裏因為《苦戀》的劇本和電影掀起的風波,這位老師很是感慨。
胡為民憨厚一笑,真誠地說道:“老師,我文化程度不高,沒有那麽多想法。我隻知道是政府分給了我們家耕地,也是政府帶領我們翻身做了主人,期間也許發生過一些波折,但我相信政府本意是好的,我和我的家人也會堅定跟著政府走!”
他不是在拍馬屁,而是真的這麽想。胡家人在農村的生活條件雖然比不上城市,但吃穿不愁,日子過得也很舒坦。他相信,隨著改開深入下去,胡家會越來越富裕。
現在他孤身一人闖蕩燕京,前期是艱苦了些,可隨著他的作品不斷發表,稿酬也會源源不斷。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他還有什麽不滿足。
龔修文瞪大眼睛,直愣愣看著胡為民,他不敢相信,這種話是他的便宜女婿說出來的。
“好!好!好!小胡同誌覺悟很高啊,真應該讓全校學生聽一聽你的話,看他們羞是不羞。”負責老師紅光滿麵,覺得自己沒看走眼,旋即又問道:“小胡,你高考考了多少分?”
胡為民羞愧道:“分數有些低,考砸了。”
“這樣啊。”負責老師有些遺憾。
他想著胡為民要是高考分數還行,就讓他複讀,明年考燕大還能照顧一下。可要是差得多,學校也沒辦法。
複讀考燕大是沒戲了,但也不是沒有其他辦法。
“小胡,你要不要氣餒,工作還是要認真負責幹下去。我回去和領導匯報一下情況,給你換一份工作。”
胡為民神情一振,拍著胸脯保證道:“老師放心,我不會讓學校失望的。”
“我姓馬,你叫我馬老師吧。”馬老師笑了笑,又關切的詢問:“對了,你來學校這麽久,生活上有沒有什麽困難?”
胡為民無視了龔修文威脅的眼神,直言道:“其他還好,就是我現在沒住的地方,隻能在門衛室暫住。”
“這是怎麽回事,後勤處沒有給你安排宿舍嗎?”馬老師看向龔修文。
龔修文連忙道:“學校宿舍都安排滿了,一時半刻也沒有空閑房間。”
“這樣啊……”負責老師眉頭緊鎖,也感到為難。
胡為民連忙道:“如果有學校老師的公寓出租也行,我可以花錢出租。”
他也沒期望學校能立刻幫他解決住宿問題,隻想著學校能幫忙牽個頭,讓他能順利租到個單間就成。
“這沒問題,我記得學校裏有老師有意對外出租房子,回頭我幫你問一問。”馬老師痛快答應下來。
胡為民感激道:“謝謝老師。”
馬老師又鼓勵一番,才和龔修文離開門衛,離開時,龔修文回頭深深看了胡為民一眼。
等兩人走後,胡為民樂嗬嗬笑道,“今天真是我的幸運日啊!”
……
卻說趙莉莉離開燕大後,快馬加鞭趕回報社。
回來後,她立刻進了主編辦公室,然後將今天的發現和收獲告訴主編。
聞言,主編也很吃驚。
他之前猜測胡為民是燕大學生的概率很低,很大可能是大學老師,結果對方連學生都不是,隻是燕大的門衛。
離譜,實在太離譜。
說實話,胡為民是門衛的宣傳效果要比老師和學生強。
想象一下,要是他們《燕京青年報》把胡為民的農村青年加燕大門衛身份做成一期新聞稿,這熱度恐怕不比他的文章小。
而這還不是全部收獲。
主編不可思議道:“你是說,胡為民同誌除了燕大門衛這個身份外,還是個青年作家?”
“是的,胡為民同誌有一部短篇小說在最新一期的《故事會》發表。”說著,趙莉莉將她在回來路上順手買的《故事會》遞給主編。
主編接過雜誌,隨手翻到趙莉莉提到的那篇小說。
“《會說話的骷髏》?作者名字確實是胡為民。”
接下來,他當著趙莉莉的麵,仔細閱讀那篇小說。
十幾分鍾後,主編反複閱讀多遍,方才驚訝道:“這篇小說情節非常精彩,設定也很新穎,這真是胡為民寫的小說?”
“是真的,據說故事會的編輯還特意趕到燕京,和他約了幾篇稿子呢。”趙莉莉道。
主編惋惜道:“胡為民的小說好是好,就是不太適合咱們青年報刊登。”
“主編,我覺得胡為民同誌不是那種隻會寫一種類型小說的作家。”接觸過胡為民的趙莉莉對他很有信心。
主編敲了敲桌子,沉吟半晌後,點頭道:“這樣,你先把胡為民同誌的采訪稿整理出來,之後呢,你再去找胡為民詳細聊一聊這事。”
“好的主編,我明白了。”
想法得到領導的認同,趙莉莉幹勁十足。
她很有信心,無論是對胡為民的采訪,還是那個約稿的提議,都會火!
……
趙莉莉整理采訪稿的時候,查劍英和陳建公等文學社成員也在替胡為民宣傳。
隻是文學社到底人手有限,即使在賣力宣傳,傳播範圍也比較有限。
不過第二天,情況徹底改變。
因為《燕京青年報》刊登了關於胡為民的采訪報道。
讀者們這才知道,原來寫出《淩晨的光就在前方》的胡為民竟然隻是燕大的門衛。
這份工作比不上工人,地位大約等同於後世的保安。
作者的職業揭開後,立刻在燕京地區引起了軒然大波。
某機關大院傳達室,
穿四個兜幹部裝的老劉拍著報紙冷笑:“門衛寫文章?怕不是找人代筆的!”正要取信的宣傳部小王猛地轉身:“劉叔,這話可落伍了——《人民日報》還說‘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呢!”牆外傳來一陣喧嘩聲,蓋住了老劉嘟囔的“臭老九又要翻天”。
某紡織工廠,
女工潘小菊攥著報紙闖進休息室,激動得雙頰泛紅,“胡為民……胡老師和我們一樣!”
“胡老師是誰?”
“哪個胡為民?”
“小菊,什麽意思?”
潘小菊大聲道:“你們忘了嗎,就是寫了《淩晨的光就在前方》的胡老師!”
“什麽,胡老師也是工人?”
“我還以為他是大學老師呢!”
“是啊,看來咱們工人階級還是人才多啊!”
潘小菊驕傲道:“哈,讓你們平時不讀報。報紙上寫了,胡老師是農村來的,他寫下那篇文章的時候,還是燕大的門衛呢!”
“門衛?真的假的?”
“報紙就在這兒,你們自己看。”
休息室內,潘小菊的工友們將她圍了起來……
文聯茶話會,
老作家抖著山羊胡:“我當是誰敢批評《苦戀》,原來隻是個大學門衛,沒什麽文化的人,果然上不得台麵。”
角落裏穿卡其布工裝的女作家突然起身:“我倒覺得胡為民同誌批評《苦戀》批評得很對,而且他的身份,才更讓人感到欽佩。”
全場靜默,不少人驚訝地看著女作家。
要知道在胡為民發表那篇批判文章前,她可是《苦戀》的忠實擁躉呢。
山羊胡老作家神情一怔,倒是女作家神情坦然。
她之前喜歡《苦戀》的原因和大多數知識青年一樣,現在她批判《苦戀》,喜歡胡為民的文章是因為她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這並不矛盾。
人民廣場閱報欄,
穿軍大衣的青年在閱讀了今天青年報上關於胡為民的采訪後,大受震動,他趕到廣場閱報欄,用粉筆在黑板上疾書:“從今天起,關心文學,努力學習!”
墨綠圍巾在寒風裏飄成旗幟。戴紅袖章的老太太剛要嗬斥,聽見他念叨著“你照亮自己的瞬間,便已為這世界添了一抹不可替代的晨光”,舉起掃把的手慢慢放了下來。
而在燕大校園內,對胡為民的討論更加熱烈。
“原來,最近因為一篇文章鬧得沸沸揚揚的胡為民竟然是咱們燕大的人!”
“這……這真的可能嗎?”
“青年報都采訪了,那還能有假?”
“可是一個門衛,寫出那麽深刻的文章……”
“咱們燕大出過多少文壇大家?這是學校深厚底蘊孕育出來的結晶!”
“走,咱們去看看胡為民,瞧瞧他是不是有三頭六臂!”
“同去。”
因為青年報的采訪,加上胡為民之前對《苦戀》的批判,使得燕大許多學子對他產生了濃厚興趣。
有人單純想見見他,也有人想和他辯論一番,還有人想拉他進自己的社團。
學校裏,四麵八方匯聚起來的人流,同時向著門衛室前進。
等他們跑到門衛室時,發現胡為民不見了。
“人呢?”
“哪去了?”
“跑了嗎?”
是的,胡為民得到查劍英提前傳來的消息,早他們一步跑路了。
此時,他的人正在燕大文學社內。
胡為民摸了下額頭上的冷汗,感激道:“查劍英同學,還好有你通風報信,否則我可就慘了。”
“胡老師,其實我找你來,也是有私心的。”查劍英不好意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