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百萬份保底
字數:5613 加入書籤
報社之行結束後,胡為民很快收到青年報寄來的稿酬,一共三百五十塊錢。他這點錢還夠不上稿酬個稅起征點,倒用不著交稅。
解決了近期的一件大事後,胡為民一下子清閑了下來,這讓最近幾個月一直忙著寫作的他有些不適應。
當然,他也不是奮鬥逼,更不是自虐狂,沒興趣瘋狂PUA自己。
他寫作是為了什麽?
一開始是為了在妻子和丈人麵前長臉,後來呢,是為了快點湊夠租金,並確保自己即使被龔修文找借口開除,也有足夠的錢繼續在燕京生活下去。
現在他都要離婚了,龔家那邊已經不用在意,手裏的錢也足夠自己逍遙一段日子。
既然如此,他當然是能摸魚就摸魚。
因此,之後幾天裏胡為民一邊等待著《甜蜜蜜》在青年報連載,一邊在文學社和查劍英、陳建公等人聊天打屁,哦不,是指導他們文學創作。
除此之外呢,他又見了吳祖湘幾次,倒是在老教授那裏混了個臉熟。
就這樣又過了幾天,終於在1979年十二月十五日這天,胡為民的第一部中篇小說《甜蜜蜜》正式在《燕京青年報》小說連載欄目裏開啟連載。
這一天,對胡為民來說意義非凡,對中國文學史來說,這也是值得銘記的。在後世研究者來看,正是胡為民的中篇小說連載,讓他進入了燕京千家萬戶的視野中,也為他的文豪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在1979年的當下,還沒有人認識到這一點。
在這個年代,文壇名宿活躍的並不少,青年文學才俊也如過江之鯽,胡為民與之相比,也不過滄海一粟,不足道哉。
當然,他的作品還是引起了許多《燕京青年報》讀者的注意。
說到底,《甜蜜蜜》這部作品放在這個年代,真是降維打擊。
就說這部小說開頭的這一千五百字,就極為吸引讀者的眼球。
“晨曦初現時,金絲刺繡的絲綢窗簾透入一縷柔光,輕撫過四柱帷幔床上沉睡的眉眼。天鵝絨被褥下伸出的纖手剛觸到鎏金床鈴,門外便傳來三聲克製的叩響——管家捧著鑲嵌祖母綠的銀托盤躬身而入,身後十二位女仆如雁陣般靜立,手中托著今日的第一批華服與珠寶。”
就說這一段吧,這個年代信息閉塞,普通人了解外界的渠道極為有限,更別提資本主義大本營美利堅,他們哪裏見過這種世麵。
金絲刺繡的絲綢窗簾是什麽樣?
天鵝絨被褥和棉被又有什麽區別?
盤子竟然用銀子製成的,上麵還鑲嵌祖母綠?
不過短短幾句話,仿佛有種魔力一般,讀者的眼睛就被硬控在小說的文字上。
外國資本家大小姐的生活是這樣的?
小說成功勾起了樸實百姓的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看下去。
“在李翹兩百英尺的臥室內,意大利手工水晶吊燈在晨光中折射出虹彩,整麵牆的琺琅彩繪描繪著希臘神話場景,空氣中更是彌漫著鳶尾與雪鬆的混合香調……”
兩百英尺的臥室……
燕京百姓大多不太懂英尺和平方米的換算,但他們也明白,這間臥室肯定很大,否則哪裏配得上資本家的大小姐。
剛開始的描寫隻是讓他們產生好奇心,等提到房子後,普通讀者聯想到自己和父母一大家子居住的這三十來平的鴿子籠,真是羨慕到質壁分離。
“李翹裹著香奈兒1979秋冬高定晨袍,真絲麵料上刺繡的24K金線鳳凰隨肩部起伏閃爍。未係緊的腰帶露出內搭的蕾絲吊帶裙,鎖骨處懸著蒂凡尼古董鑽石鳶尾花項鏈——這是她18歲成人禮上父親從蘇富比拍賣會競得的戰利品。晨風吹動桌角的《紐約時報》,頭版赫然印著有關他父親的財團在美利堅政府邀請下組團去的中國新聞。”
“她漫不經心地攪動著危地馬拉瑰夏咖啡,杯底沉澱的喜馬拉雅岩鹽與馬達加斯加香草碎,在骨瓷碰撞聲中泛起琥珀色漩渦。三米長的卡拉拉雲石餐桌倒映著天花板上的吊燈,侍者躬身呈上銀質餐罩揭開的瞬間,新鮮的三文魚籽如星屑般在牛油果泥上凝結成克林姆特畫作般的幾何圖案。”
讀者們人都傻了,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嗎?
這過的都是什麽生活啊!
有些讀者羨慕的眼睛都快紅了,他們是一點都沒質疑小說的真實性。
不過,很快他們就冷靜了下來。
因為小說裏不止描寫了美利堅資本家的奢靡生活,同樣著重描寫了底層人民的艱苦。
“李家這輛加長林肯的司機是一位從中國偷渡而來的男性,他叫李勇,今年41歲。和傳說中的遍地是黃金的美利堅相比,現實這裏並不好,或者說對華人移民並不友好。”
“在偷渡來紐約後,他在唐人街的血汗餐館工作,這裏的地下賭場會向華工放貸,年利率達300%,還不起債的工人被迫簽下器官捐獻協議。他剛來的時候欠了錢,以至於在餐館打工的收入絕大部分都要用來還債。”
“後來,他還因為其他移民的擠壓,丟掉了餐館的工作,沒有住所的他,隻能蜷縮在油氈布帳篷裏。更倒黴的是,還被隔壁非裔流浪漢偷走了他最後一罐罐頭。要不是李家的收留,他已經凍餓而死。”
“他很感恩,和他所知道的那些美利堅流浪漢相比,他是幸運的。”
小說裏的種種描寫,讓剛才還在做夢的讀者瞬間清醒。
怎麽美利堅的底層過得這麽慘嗎?
雖然中國還不富裕,但並不會少了百姓一口吃的。
所有人都知道,在現在的中國,並不存在失業一說,政府總會想辦法給你安排工作的。也不會讓你睡大街,雖然沒有幾百平的大豪斯,但二三十平的大雜院還是能住下一個可憐人。
普通讀者們心有戚戚,在常年的教育下,他們覺得美利堅的底層人民和他們一樣,都是光榮的無產階級。
“美利堅缺少解放者啊!”
這是不少立場堅定的老同誌心裏的看法。
當他們看到李翹和父親坐上了來華的飛機後,今天的連載就此結束了。
“什麽,這就完了?”
“這麽好的小說,怎麽就斷了,後麵呢?”
“哎呀,為什麽不一次性刊載完呢?”
“李翹後麵會怎麽樣,她在中國會發生什麽樣的故事呢?”
雖然結尾處寫了明天會繼續連載,但讀者顯然沒有這個耐心。
有電話的人開始給報社打電話,沒電話的找到紙筆開始寫信。
就連青年報編輯部也沒有想到,《甜蜜蜜》僅僅寫了個開頭,就徹底火了。
當然,有人喜歡,就有人厭惡。
有不少老同誌,就非常不喜歡這部作品開頭的描寫。
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甜蜜蜜》“過於細膩地描繪了資本主義腐朽、墮落的生活”,要警惕資本主義文化對中國的滲透雲雲。
這些老同誌有的人是憂國憂民,有的人是反對一切描寫外國社會的作品,還有的人是單純不喜歡這部作品。
他們和普通讀者一樣,開始給青年報寫信。隻是他們寫的不是催更信,而是帶著批判態度,措辭嚴厲的舉報信。
……
《燕京青年報》報社編輯部。
今天,編輯部眾人到崗時間比往日早了一個多小時。
他們明白,今天是《甜蜜蜜》連載的日子。這部作品的優秀,自然無需多言,但反響如何,隻能讓銷量告訴他們答案。
青年報在淩晨五六點的時候,便通過郵政係統,運輸到各個報刊點以及訂購報紙的千家萬戶的郵箱中。
《甜蜜蜜》究竟能不能提振青年報日漸萎靡的銷量,也許很快就能知曉。
要知道,主編為了這部小說能連載,可是在社長那下了軍令狀的。
如果銷量不能達到百萬份,主編可是要為此負責的。
在他們焦急的等待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很快,時間來到早晨九點鍾。
樓下發行部門的同誌跑了上來,“東城區銷量告急,西城區缺貨!”
“太好了,成了!”
“火了,果然火了!”
編輯部中瞬間變得人聲鼎沸,可以預見,今天的青年報銷量覺得會超過往日。
沒過多久,又有發行部門的同誌跑上來,“崇文區、宣武區的郵局和報刊點要求緊急加印,不夠,今天準備的一百萬份報紙完全不夠!”
很快,傅主編也坐不住了,從辦公室裏跑了出來。
在他了解情況後,嘴角的笑容根本壓不住。
“胡老師好樣的,僅僅憑借開篇的短短一千五百字,就吸引了那麽讀者!”
激動過後,傅林又問:“發行部門的同誌有沒有統計過,需要加印多少?”
“我們緊急統計過,至少需要加印二十萬份報紙。”
傅林思索片刻後,沉聲道:“加印,和社長商量一下,加印到……五十萬份!”
“五……五十萬?”發行的同誌瞪大眼睛,以為自己聽錯了。
傅林看了他一眼,也沒為難他,“算了,你下去吧,加印的事我去和社長商量。”
加印五十萬份報紙,不是普通職工能決定的,還得他這個主編和社長討論。
等傅林離開後,編輯部的歡呼聲響徹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