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北影廠編劇梁曉生

字數:5777   加入書籤

A+A-


    剛來北影廠就能見到未來的大明星江衫,那以後會不會有機會見到劉小慶、朱霖和龔雪呢?
    懷著對未來的期待,胡為民住進了404室的單人宿舍。
    宿舍麵積不大,裏麵有一張單人床,靠著窗戶的位置擺放著一張書桌和一把椅子,除此之外,還有一組木櫃子。
    木櫃是空的,可以用來放衣服。櫃子旁邊掛著鏡子,鏡子下麵是鐵質支架,支架上放著一個搪瓷臉盆。
    搪瓷臉盆家家戶戶都有,裏麵還有各種花紋和圖案。
    宿舍裏麵的這個臉盆裏麵就是牡丹花圖案,臉盆也許用得久了,裏麵還能看到鏽蝕的痕跡。
    “謝導,招待所裏的廁所在哪?”
    “樓道走到頭就是。”
    胡為民已經猜到廁所是啥樣的了。
    大體上,這一時期筒子樓的廁所都是非常老式的那種,地麵鋪了層水泥,易積水且防滑性差;牆麵白灰剝落,牆角黴斑明顯;異味重,蚊蠅滋生,尤其夏季衛生狀況極為惡劣。
    小便池不是獨立的,而是設置一個長條形的槽,上麵一根管子往下滴水,大便池是蹲式的,一個長槽,用擋板隔開。
    嘖嘖,要是上大號的時候不小心掉下去……
    呃,這真是一個非常有味道的回憶。
    不過,這一時期的條件都這樣。不,應該說住筒子樓已經很好了。
    畢竟他住四合院那會兒,還要倒夜壺呢。
    現在他想上廁所了,出門走廊盡頭就是廁所,已經非常方便了。
    當然,沒有朗潤好公寓好就是了。
    畢竟,那是大學教職工宿舍,遠不是招待所可以比擬的。
    想通後,胡為民愉快地接受了今後一段時間的住宿條件。
    放好換洗衣服和洗漱用品後,他又問道:“謝導,您也住這棟樓嗎?”
    “嗯,籌備期間都住這兒。”謝鐵麗點點頭。
    胡為民眼前一亮,問:“那您住哪,我要是有關於創作上的疑問,好去找您。”
    “我就住你隔壁。”謝鐵麗道。
    胡為民出門左轉第一間房就是謝鐵麗的宿舍。
    “那好,我去找您,您可不能把我拒之門外。”
    “那肯定不能。”
    等胡為民安頓好後,謝鐵麗又帶他去見了《甜蜜蜜》的另一位編輯。
    巧合的是,另一位編輯也住他隔壁,是在他的右手邊。
    “小梁,這位就是《甜蜜蜜》的作者,胡為民同誌。今後,你們兩人配合著完成劇本改編。小胡有什麽不懂的地方,你也要多多指點。”
    敲開門,進入宿舍後,謝鐵麗介紹道。
    “小胡,他是我們廠的文學編輯,叫梁曉生,你們日後多親近親近。”
    原來他就是梁曉生啊!
    胡為民看著眼前的男子,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梁曉生穿著上身毛衣,下身是藍色長褲。他身材瘦削,頭發茂密,眉毛彎彎還很濃密。眼睛炯炯有神,鼻梁堅挺。雖然不是個帥哥,卻也長得很精神。
    在胡為民的記憶裏,梁曉生有兄妹五個,他排行老二。
    在他上麵有一個哥哥,患精神病。下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家境比較困難,需要靠他的工資支撐。
    他中學畢業就去生產建設兵團搬木頭,雖然艱苦,但每個月能掙40元貼補家用,不過也是從那時候起,落下了病根。
    為了改變命運,他開始寫作,靠著努力和才華,成了部隊文藝骨幹。
    1974年,複旦大學的一位老師去招生,中文係一共就倆名額,梁曉生憑借《向導》一書,成功去了複旦大學讀書。
    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了北影廠文學部。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那年頭,物以稀為貴,按理說,梁曉生有著名牌大學畢業生的身份,找對象應該不成問題。每每有人介紹姑娘,他是個實誠人,總會直言:“我家庭負擔很重,父母身體不好,哥哥患有精神病,每月都要郵錢給他們……”
    話音未落,姑娘們落荒而逃。我找對象,可不是扶貧,這麽差的家境,對不起,本姑娘實在有心無力。一來二去,梁曉生對自己的婚姻大事也不抱什麽希望。
    所以,他都30歲了還沒結婚。
    他的名氣比不過莫言、餘華、賈平凹,但也是“知青文學”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寫過《今夜有暴風雪》《年輪》等等。
    他的作品以關注社會現實、反映普通人的命運和時代變遷而著稱,兼具現實主義深度與人文關懷。
    後來成了中國著名作家、編劇,後世有一部電視劇《人世間》成了年度劇王,就是根據他的原著小說改編的。
    此時的他尚未發跡,隻是個菜鳥編劇。
    胡為民在打量別人,梁曉生也在打量他。
    身姿挺拔,豐神俊朗,年紀輕輕,還那麽有才華,想想自己,三十歲了,還沒有什麽能拿得出手的成績。
    真是讓人羨慕啊!
    梁曉生見到胡為民的瞬間,心中很是驚歎,隨後便是一陣誇獎,“原來您就是胡老師啊,您的《甜蜜蜜》寫得真好,我也是您的書迷,這次能當《甜蜜蜜》的編劇是我的榮幸。”
    胡為民客客氣氣道:“梁老師,在編劇行業我還是個新人,到時候少不得要叨擾你。”
    “好說,咱們一起進步。”梁曉生見他沒有一絲傲氣,好感頓生。
    胡為民看了眼床上和桌子上幾乎被鋪滿的稿紙,問道:“梁老師,咱們什麽時候開始改編劇本?”
    許是注意到了他的眼神,梁曉生有些不好意思,他憨厚一笑,道:“胡老師,不用那麽著急。劇本改編不是一時半刻能完成的。就算改編完,還要提交審核,審核通過後,還要跟組的。”
    他又看了眼謝鐵麗,繼續道:“胡老師剛來,不如好好休息一天,轉一轉北影廠,明天咱們再討論劇本該如何改編。”
    胡為民見謝鐵麗沒反對,便點頭道:“好,我聽梁老師的。”
    ……
    次日一早,胡為民的生物鬧鍾就叫醒了他。
    臨近年末,燕京的天氣是越發寒冷了。
    好在北影廠的宿舍有暖氣,誒,凍不著他。
    還是筒子樓好,有集中供暖,可比住四合院,還需自己燒爐子舒服多了。
    用熱水洗漱一番,解決生理問題後,胡為民拿著北影廠提供給他的餐票,美滋滋地趕去職工食堂。
    路上,他碰到了正在晨練的梁曉生。
    胡為民讚歎道:“梁老師好精神,這麽冷的天還不忘鍛煉身體!”
    “唉,我也想偷偷懶,隻是早年工作的時候傷了身體,要是還不鍛煉,我怕自己身體會慢慢垮掉。”梁曉生見是胡為民,苦笑著解釋道。
    胡為民嚴肅道:“誒呦,有梁老師這個表率在,我也不能偷懶。今後每天早晨梁老師務必叫我,我要和你一起鍛煉身體。”
    他突然醒悟過來,現在他要是不鍛煉身體,等到四旦雙冰長大,他都玩不動了,到時候即使有錢有地位,也沒什麽用了。
    “好,有個鍛煉的搭子也能督促我。”梁曉生開心道。
    他自然不知道胡為民的邪惡念頭,要是知道,肯定會狠狠呸他一口。
    等梁曉生鍛煉完後,兩人一邊聊天,一邊走向食堂。
    名義上北影廠有上千名職工,但每天去食堂吃飯的卻沒那麽多人。
    還是性質不一樣,北影廠是製片廠,有劇組在廠裏的攝影棚拍電影,也有劇組出外景,想要集齊所有人,真不容易。
    不過就食堂來說,北影廠真沒話說,比燕大的教職工食堂好多了。
    這年頭,文藝工作者在單位食堂的夥食都還不錯。
    不過,出外景以及同香江劇組拍電影不算。
    出外景夥食供應不足,和香江劇組合作,雙方待遇差別也是極大。
    上輩子胡為民就聽說劉小慶主演《火燒圓明園》時,大陸的人就受到了香江那邊的區別對待。
    香江劇組成員大吃大喝,有魚有肉,大陸劇組隻有饅頭鹹菜,過分至極。
    有一次劉小慶餓得身體發顫,不得已帶頭罷演,這才讓他們的夥食標準提高了一些。
    咳咳,扯遠了。
    北影廠食堂的夥食真不錯,有肉菜有素菜,肉菜也就一毛多,即使算上通貨膨脹,也比後世來得便宜。
    味道那就更不用說,比燕大的好。
    胡為民點了兩份肉菜,又吃了兩大碗米飯,吃得他滿嘴流油,肚子發脹,才遺憾停下筷子。
    他吃飯的樣子把梁曉生嚇壞了,“難道胡老師在燕大都吃不飽飯嗎?”
    這些話,他隻敢在心裏說說,萬萬不敢說出口,害怕刺激到胡為民的自尊心。
    胡為民其實不在意這些,他是幹飯人,碰到合胃口的,不多吃點,總覺虧得慌。
    吃完飯後,兩人一邊散步,一邊消食。
    “胡老師,一會兒你是回宿舍,還是跟我去文學部?”
    胡為民略作思考,回道:“梁老師,我跟你去文學部學習一下吧。我還是個編劇新人,還需要你指點一番呢。”
    就像他說的,故事雖然是他的,但究竟該如何寫劇本,他還是個門外漢。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到底和小說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