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漏洞
字數:2835 加入書籤
對於表哥的事,楊波知道楊玲玲答應了幫忙,就一定會有個結果,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這結果竟會來得如此之快,結果更是讓他和楊運才做夢都沒想到,那真是如中了幾千萬的大獎一樣,讓楊運才一家人高興了幾天,並還將接著高興下去。
楊玲玲所說的“後天有‘朋友’來找她”的話是真的。當天深夜,正睡得迷迷糊糊的楊波接到了楊玲玲的電話,電話中,楊玲玲讓他把楊運才的姓名、年齡、學曆等信息編個短信發給她。
接到楊玲玲的電話,楊波想此時的楊玲玲絕對是在摟著某個“朋友”給他打電話,如讓楊玲玲的“朋友”從楊玲玲的肉體上滑下後,才收到楊運才的信息,那可能就來不及了,便立即坐起,以最快的速度把楊運才的信息編發給了楊玲玲。
兩星期後,在楊波和楊運才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楊運才被蒼江縣任命為菩樹鄉的鄉黨委委員,重要的是這還是按正常組織程序辦理的,一名縣委組織部的副部長,專門到菩樹鄉召開了幹部任免職大會。在對楊運才的任命會上,縣委組織部的副部長是這麽說的:經過組織的長期認真考察,經過縣委的慎重研究決定……,讓人覺得一點不假,覺得楊運才本就是鄉黨委委員的料,前幾年是組織有意讓他打雜的,是考驗磨練他的。
要知道楊運才的這個鄉黨委委員,是比不是鄉黨委委員的副鄉長的權力還要大。
更讓楊運才睡著都笑醒了的是,此後沒幾天,他又被菩樹鄉人大全票選舉為副鄉長,在十多天的時間內,竟搖身一變,從一名打雜人員,變成了菩樹鄉的第四把手,既是鄉黨委委員,又是副鄉長,不但是正兒八經的公務員,還是實職副科級國家幹部,是鄉這級人民政府的真正的公仆。
真是運才,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
楊運才夢想成真後,還是折了點財,他讓父母把老家的豬牛賣了,通過楊波轉交給了楊玲玲一萬塊錢,這一方麵是感謝楊玲玲,讓楊玲玲代他感謝那不曾見過麵的楊玲玲的“朋友”,另一方麵,他還想再進步,將來讓他有機會能一不小心成了縣委常委,接著再不小心成了市委常委,那處級、廳級幹部自然不在話下,這是可以成真的,因道理都是一樣的,隻是難度會越往上越大一些。
對於楊運才讓楊波轉交給楊玲玲的錢,楊玲玲沒有拒絕,這一方麵是楊波非要給她,拚命的給她,有點,如她不收,那楊運才就要告老還鄉,不幹副鄉長的脅迫,並再次更認真的認她作他的姐,非要給他的這個姐,有點姐用與他用,甚至楊運才用都是一樣的;另一方麵,楊玲玲也覺得,為了那句能讓楊運才夢想成真的話,她也真累了一個晚上,雖說是順便累的,但這累,多少還是與楊運才有點關係的,那錢就權當用來買點補品補補身子,讓她的肉體能繼續保持著下次還能累的能量,同時也能好好的買幾袋洗衣粉,還有鋼絲刷,好好洗洗她那如公共廁所一樣肮髒的肉體,為下一次的累,做好衛生準備,諸多原因使楊玲玲收了錢也覺得是心安理得的。
楊運才身上發生的事,楊波震撼很大,使他似在一夜間便熟透世事,對楊玲玲有了新的認識,覺得,楊玲玲的“壞”並沒有影響到她對他這個小老鄉的“好”,她憑什麽幫他,憑什麽就幫他改變了表哥的命運呢?他隻是個實習生,什麽關係沒有,就憑借著老鄉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關係,就幫他?要說老鄉,那多的是了,覺得楊玲玲這個“姐”對他這個“弟”是真心的關心,也使他認識到楊玲玲的能量真的大,大得是不可估量的,大得像表哥這種在他看來是絕不能做到的事,是比登天還難的事,都不算個事。
楊波從小的夢想是出人頭地,在他們老家,放眼望去隻有當官的人才算得上是出人頭地,要當官隻有公務員這條路。楊運才工作的事給了楊波啟示,他想楊玲玲能幫表哥,自己的工作,到時隻要向楊玲玲開口,楊玲玲也是會幫的,他的條件要比楊運才好得多。
對於楊玲玲在辦理案子時用的那些見不得人的手段,楊波也想通了,覺得哪個律師辦案都不是會或多或少利用製度的缺陷和漏洞,覺得楊玲玲所處的環境就是這樣,如她不想放棄貧窮,放棄風光,就隻能這樣做,是環境所迫,是環境造就了她,她也是無辜和可憐的,是無奈的,他接著對楊玲玲尊敬起來,這種尊敬是真心的,還多少有點佩服,也接著把楊玲玲視為夢中情人,不再覺得楊玲玲肮髒。現實麵前,楊波放下了那毫無用處的“憤青”嘴臉,繼續留在了事務所。
接下來的幾個月,楊波發現楊玲玲所受理的案子幾乎都是一些與政府部門沾邊的事,極少受理個體間的案子。所受理的案子不是涉案金額都特別大的,就是一些影響大的案子,諸如官員的貪汙受賄案,幫人減免刑期的案子,說白了,都是一些便於行政幹預的案子。對待這些案子,楊玲玲也從不在乎調查取證這些小事,不在乎過程,隻在乎結果,而結果都無一例外的贏了官司。還有個特點是大多數也都是如胡芹芹的案子,促成庭外和解。
楊玲玲用肉體促使官員開口作指示,官員幹預案子的指示,理由不外乎是為了形象、影響、維穩、社會經濟的發展等,都是從大局出發,站得高的,對於法不法,那是另一回事,再說法也是為大局服務的,現實存在的司法漏洞,經楊玲玲這樣的人的充分利用,它的危害性和後果是相當可怕的,對一起案子完全可能從偵查到起訴再到最後的判決都是由一個人說了算,完全是由某一個人根據自己的得失來決定的。
在這些事中,使初入社會的楊波對法的理解完全有了另一種全新的認識,使他錯誤的認識到法是有選擇性的,在對老百姓的時候才叫法,現實中的法與書本中的法完全是兩回事,對於那些動不動就高喊著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的人,他是很看不起的,他要麽認為此種人是無知,要麽就是覺得此種人已是心裏有底的人。當然真正的法不是沒有,那種雙方勢均力敵的人,那種都把法官當作法官的人,還是會真正用法,用公平的法解決的,隻是這樣的案子楊波從沒見過。
實習時的所見所聞對楊波在此後的人生走向上,產生了決定性的作用,而更讓他無法回頭的是他將要步入的社會環境與他實習時的社會環境是一樣的。
喜歡十七八間請大家收藏:()十七八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