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定娃娃親

字數:3066   加入書籤

A+A-


    “居民老媽媽”離開王芳芳家的第二天晚上,史一丘帶著自己的老婆來到王芳芳家,讓王芳芳一家沒有想到的是,史一丘夫婦還帶來了幾袋在當時很稀奇的糖果、餅幹,一進門便大大方方的放到眾人都能看到的堂屋中央的餐桌上,更讓王芳芳一家沒有想到的是,史一丘夫婦是來向她家提親的,讓蔣珊珊嫁給他家的一個兒子。這讓王芳芳是又驚又喜,驚的是,以史一丘在當地紅得發紫的地位和權勢,他家怎麽會看上蔣珊珊,喜的是,蔣珊珊長這麽大終於有人家上門提親。當時的農村,像蔣珊珊這樣大的女孩子,都是早已定了娃娃親,一般三四歲,大點的七八歲就都定了親,可蔣珊珊,因蔣發權的原因,雖然蔣珊珊比同歲的孩子什麽都好,可就是沒有人家上門提親,這一直是王芳芳心裏的心病,現在她怎麽不又驚又喜呢?
    原來,史一丘為了他那得過小兒麻痹症兒子,到什麽地方都會為兒子留意和物色著兒媳婦,但因兒子的殘疾,一直沒有尋到合適的。頭一天,當他見到聰明乖巧的蔣珊珊,本以為像蔣珊珊這樣的女孩子應該是早定了親,但因他太喜歡蔣珊珊,也就旁閑地問了劉昌勝一句,當得知蔣珊珊還沒定親,而原因又隻是因為蔣發權的殘疾,既大喜過望,想著這門親事是再合適不過了,一定要讓蔣珊珊嫁給自己的兒子。他吸取往次在兒子身上失敗的教訓,搞突然襲擊,認為隻要與王芳芳家定了親,蔣珊珊就是自己的兒媳,就算後麵王芳芳一家知道他兒子的情況,反悔了,他也有辦法讓蔣珊珊認命。另外,他知道的,當年王芳芳不也是被逼嫁給蔣發權的嗎?現在一家不也好好的嗎?也許王芳芳看在他家的權勢地位,難說還會現身說教,說服蔣珊珊。
    得知來意後,王芳芳和蔣發權便高高興興的把家裏能拿得出的好菜都翻出,張羅著招待史一丘夫婦。在張羅的過程中,王芳芳不停的問著史一丘兒子的情況,史一丘總是笑哈哈的給予王芳芳滿意的答複,在王芳芳問到屬相時,也就是最重要的年齡時,史一丘說他兒子屬豬,他昨天已問過蔣珊珊,蔣珊珊屬兔,已請人算過,屬相相配,不相克,再好不過。
    王芳芳默算了一下說出大四歲時,史一丘夫婦以默認的方式,扯上另一個話題,更沒有說出自己的兒子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痹,現在雙腿萎縮,不能獨立行走,生活不能自理。
    那個年代,由於信息的閉塞和不流通,王芳芳一點不知道史一丘兒子的情況,本來按當時當地的風俗,定娃娃親前,雙方的父母是要見一見彼此的孩子的,另外還有必不可少的媒人,也就是擔保人,媒人之約,父母之命,孩子見不見麵倒沒必要,沒有媒人,沒見過孩子的麵,這讓王芳芳心裏總覺得不踏實。在史一丘夫婦提出第二天就要來定親時,王芳芳婉轉的提出,還是要請個媒人,見見孩子的麵,緩幾天,但史一丘說,媒人就沒必要了,是他看上的蔣珊珊,本就沒有媒人,定親時一定把孩子帶來,如不滿意,可自由決定,王芳芳也想,史一丘是個能人,夫妻雙方又能說會道的,都健健康康的,兒子應差不到那裏,再說蔣珊珊也不小了,她不想錯過這個自蔣珊珊出生以來,唯一有人上門提親的機會,定親時見了麵如有個什麽萬一,再拒絕也行,就答應了下來。
    王芳芳答應後,史一丘夫婦便以趕回家準備為由,離開了王芳芳家。王芳芳夫婦也為第二天的定親儀式連夜忙活起來,主要是收拾屋子,打掃衛生,準備飯菜。
    第二天一早,史一丘夫婦及家族的兄長侄子一行十多人,挑的挑,背的背,帶著在當時很奢華的各種副食品和米、肉等聘禮,還有五百元巨額彩禮,浩浩蕩蕩,大張旗鼓的來到王芳芳家。整個生產隊的人家從沒見過這麽大的定親陣勢,王芳芳雖覺得臉上有光,但因不見未來的女婿,心裏總高興不起來。問史一丘孩子怎麽不來時,史一丘從身上掏出一張黑白的半身相片給她看,並告訴她,孩子因靦腆、害羞,死活不願來參加定親儀式,她雖然心生疑慮,但此時什麽話題都是由史一丘一家強勢主導著,她一時不便也無理說出拒絕或中斷定親儀式,而蔣發權、蔣珊珊更是就隻知道默默的做事。
    隆重的定親儀式,在缺少男主角的情況下熱鬧的完成,在史一丘一家人要走時,史一丘對王芳芳誠懇的說,以後就是親家,一家人了,家裏有什麽困難就跟他說,他會幫著處理的。
    此後的幾天,心裏不踏實的王芳芳再到公社,想著法打聽自己未來的女婿的情況。打聽到的是,史一丘家大小有五個兒子,老大殘疾,老二、老三在縣城讀書,剩餘兩個小的在公社讀小學。王芳芳雖始終確定不了未來的女婿是哪一個,長什麽樣子,但心裏踏實了下來,以為未來的女婿是老二或者老三,以史一丘的權勢,將來一定是會有個好工作、好未來,此後再也沒向史一丘問孩子的事,可她萬萬沒想到會是那個殘疾的大兒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幾個月後,在得知公社的中學開始招生,王芳芳便到學校谘詢,得知蔣珊珊因超齡,又不是應屆小學畢業生,不在招生範圍內時,王芳芳想到了史一丘。
    對於讓蔣珊珊到公社讀書的事,史一丘並不熱心,沒有一點想幫的意思,反倒勸說王芳芳不要讓蔣珊珊再上學讀書,說歲數大了,一個女娃娃,讀了也沒多少用,就待在家裏,過幾年,等年齡一到就與他兒子結婚生子。後在蔣珊珊的堅持下,王芳芳自己去找老師,求校長,才得以上了初中,一年後蔣珊珊申請參加了中考,得以跳級上了高中。
    蔣珊珊從傳聞到最後確定未來要嫁的人是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已是一年後,她上高中的事。蔣珊珊堅決要求退婚,王芳芳也支持女兒的決定,雖然她知道退婚意味著,要翻倍賠償史一丘家所有的禮金、禮物,這對她家來說是難以承擔的,但她不想讓女兒嫁到史一丘家受一輩子的罪。
    此後,史一丘為了兒子,放下老臉多次上門給王芳芳做工作,以王芳芳的親身經曆來說服王芳芳壓著蔣珊珊不要退婚,說蔣發權也是身有殘疾,現在一家不是也好好的。後來,當自己說服不了王芳芳後,史一丘便請人到王芳芳家傳話,威脅說,他家非蔣珊珊不娶,絕不退婚,蔣珊珊如不嫁給他家,也別想嫁給其他人。私下裏,史一丘也多次找蔣珊珊談,但倔強的蔣珊珊就是不為所動,態度一次比一次堅決。
    雖然王芳芳家多次向史一丘家提出退婚,兩家鬧得水火不容,但史一丘家還是按照風俗,每年該給王芳芳家送的禮,還是按時送去,一直拖著不退婚,保持著婚約。史一丘想的是,等蔣珊珊高中畢業後,以安排工作為條件,逼其認命就範,他知道,王芳芳太想女兒高中畢業後有個正式工作,也知道蔣珊珊也非常想有個正式工作,想走出大山。
    蔣珊珊退不了婚,自然也沒有人家敢上門提親。
    喜歡十七八間請大家收藏:()十七八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