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與我無關的四合院37

字數:2578   加入書籤

A+A-


    賈張氏進門的時候,李立一看賈張氏後麵跟著的王主任,立馬跑過去告狀,反正崔杼給我說的時候,說王主任當時臉都白了,肯定不是因為李立告狀,而是賈家再知道我們單位是什麽情況的前提下,居然還想找人打聽裏麵的消息,這是想幹嘛,大概是,你突然發現自己滿腹經綸卻無用武之地的時候,有個自稱叫黃巢的人,拍著你肩膀說,我有個當官的門路,但是有點麻煩。
    所以這一次全院大會,從處理賈張氏,變成了處理賈東旭和秦淮茹,以及何雨柱,當然因為易中海拉了何雨柱,所以王主任沒有看出易中海和幾個人是一夥的,還以為,他是來平複事態的呢,所以,重點表揚了一下易中海,甚至還說要給軋鋼廠寫一封表揚信,誇獎一下易中海這種能在小範圍控製事態,沒有導致事情升級的行為。
    當然這也和李立告狀沒有告易中海有關係,李立知道易中海和王主任私交不錯,就算是告了易中海,最多也就私底下說兩句,然後呢,這個聯絡員,你說他不是官,他確實不是官,但是就和班長類似,兵頭將尾,一般士兵也不敢得罪啊。所以,他準備自己偷偷的報複,他還在成長期,他認慫了。
    然後時間不長,秦淮茹看病的事就流傳開了,人家就說了一個問題,秦淮茹去看病,結果人家大夫說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秦淮茹沒有問題。剩下的事是個人都會猜,這不就是說是賈東旭的問題嗎,又過了幾天,幾個大媽聊天的時候突然提到了一嘴,說賈家沒孩子是賈東旭的問題,那麽易家呢,就一定是老易媳婦的問題嗎?
    易中海在這一片大小也是個名人,所以這個消息傳的可比賈家的消息傳的快多了,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在易中海麵前說這件事。都已經在外麵沸沸揚揚了,易中海都不知道,易中海沒孩子本來就煩,誰還會沒事上前戳他的肺管子去,那不是純純的得罪人嗎。還得是賈張氏給力,這人在接受完理論教育,繼續接受勞動教育的時候,在別人那裏聽到了這個消息,然後把這件事捅給易中海了。
    這件事,說白了就是李立的報複,但是就這點手段我是真看不上,太小家子氣了,不疼不癢的。而且這種謠言很好破除,關鍵是還容易連累我,而事實上,這件事確實對我產生了一定的拖累,這事辦的!
    對於易中海來說,他不能生,他們夫妻自己心知肚明,外人最多是猜測,但是兩口子對外宣傳的可是他媳婦不能生,所以他要保住這個金身。另一邊,賈東旭不能生可是被我這個醫生實錘的,而且我在這一個方向水平特別高,還是有很多人認可的,實際情況對他非常不利。
    別人除了賈張氏這種愣頭青,可不敢到易中海麵前說,賈東旭可不一樣,他就一小年輕,人家都敢騎臉輸出。所以總得來說,相比易中海,賈東旭更慘一點。
    不過,以我對賈張氏的了解,她這一次把從外麵打聽到的消息,告訴易中海,應該就是想讓易中海給她幫忙,解決賈東旭的問題,畢竟在這件事上,兩家子算是捆綁到一起了。而易中海也確實上當了,就是秦淮茹的倒黴日子就要來了。
    怎麽辦呢,我不是是說賈家沒孩子是賈東旭的問題嗎,他們非得做實一件事,那就是生不出孩子來,就是媳婦的問題,和丈夫沒有任何關係,所以,秦淮茹必須有病,必須吃藥,吃完了藥,就必須有效果,也就是懷孕,而賈東旭必須啥也不幹,這麽一來,就坐實了我學藝不精的事實,或者說,是我誤診了。
    果然,兩個人計較一番之後,第二天,易中海就開始到處托人,找個這方麵的神醫,不說我的醫術不行,就隻是覺得我太年輕,這事還是找個老大夫看看。這事誰也不能說啥,買東西還貨比三家呢,更別說治病了。
    過了得有四五天,易中海委托的人,就把消息給回了過來,推薦什麽大夫的都有,最後易中海和賈張氏選擇了一個石門那邊的老中醫,據說很靈,而且還包生兒子,幾個人包袱款款的去了,不得不說這個大夫確實挺靈,一下就看出問題不在秦淮茹身上,別的啥也沒說,這一次賈張氏就特別客氣了,也沒鬧,也沒說啥,就說,在老家有個大夫看出來了,但是不放心,來找老大夫看看,現在放心了,回去就讓兒子去找那個大夫看病去。
    為啥不直接帶賈東旭來呢,要是賈東旭來了,誰知道看病的到底是誰,萬一看病的是賈東旭呢,他們這一出大戲不就白唱了。人家老大夫也不以為忤,大概也都習慣了,隻是說了幾個易於受孕的竅門,比如,時間,體位之類的東西。
    怎麽體現這個大夫厲害呢,易中海三人走了之後,這個大夫跟他一個小徒弟說,易中海這人沒啥生育能力,而且挺年輕的時候就廢了,他媳婦應該是給他帶了綠帽子,他才能有這麽大一兒子,可惜這麽負責人的公爹不好找了,老天不眷顧老實人啊。
    三人出去之後,拐彎抹角的,又找了一個診所,這一次,直接就開的補身子的藥,說白了就是開一個太平方,不治病,也沒用。但是要求必須是又苦又臭才行,反正是藥味必須非常明顯才行。不得不說石門這地方,沒有什麽比較輝煌的曆史,純粹就是京漢鐵路和正太鐵路在這裏交匯,帶來了一定的繁榮程度。
    但是也正是因為沒有什麽輝煌的曆史,所以這裏也沒有什麽精英知識分子之類的,對中醫的反對之聲不能說沒有,但是真不強,這裏中醫的技術是比較過關的,給秦淮茹拿的藥,完美符合賈張氏的要求不說,還多少有一點滋補效果,關鍵是便宜。賈張氏也沒有在這裏買藥,畢竟大老遠的,要坐那麽長時間的火車,犯不上。
    喜歡日記:係統請大家收藏:()日記: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