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與我無關的四合院69

字數:2599   加入書籤

A+A-


    一九六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農曆七月廿四,星期四,天氣晴。
    這個八月是個非常少見的好月份,三十一天,沒有一天諸事不宜不說,還有四天正兒八經的黃道吉日,而且昨天,今天,明天,三天是連續的三天黃道吉日,這種月份在曆法上是非常少見的。
    這幾年,風起雲湧的變化很大,有些事不好說,所以就直接跳過了。我這邊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沒有再出國,但是國外慕名而來的病人可不少,當然還有每年一次的例行巡診,但是去疫區的次數比較多,真正大範圍巡診,就隻去了一趟西南。現在我們中醫科也算是兵強馬壯,我就正常的教導,也沒作弊啥的,就已經有七八個人可以撐起我們中醫科的架子了。
    經過我和俞正灝幾年針鋒相對的爭論,真有點,真理越辯越明的意思了,我也發現了我的問題,那就是太過於激進了,我這裏沒有問題,但是在很多進修醫生那裏,就有點放棄了中醫的獨立性了,這一點確實得糾正。放棄容易,再撿回來可就難了。
    第一批中醫藥學院的學生也開始畢業了,由於今年二月份抽調了不少醫生去支援農村醫療建設,所以這些學生的工作分配還是挺容易的。醫學院畢業,並不是一個合格的醫生,所以他們沒有像別的大學生一樣分的天南海北到處都是,反而全都留在了京城的大醫院裏練級,最差的都被分到了鐵路總醫院。我們醫院也接收了幾個,說真的,水平有,但是離獨立問診,還差點意思,還得練。這一點遠比不上人家醫學院的學生,人家同樣六年畢業,基本就可以上手了。
    中醫培養難度頗高,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不過這幾年中醫的發展還真不錯,首先就是四大中醫院,變成了三家,並不是少了一家醫院,而是少了兩個半家。其中有兩個醫院被拆分了,精幹力量都被派去了西北和西南。然後基於剩下的資源,進行了重建,但是現在還沒有重建結束。
    其次中醫研究所,進行了一次升級,變成了中醫研究院,而且基於中醫研究院,又新建了一家主要攻堅方向就是中西醫結合的醫院。中醫藥學院,也從原校址進行了外遷,搬到了城外,麵積大了不少,原來的校園,就讓給了新建的中西醫結合醫院。而且中醫藥學院,還正式入選了國家重點建設院校。
    這個國家重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可以自主招收研究生的的意思,也就說這些學校可以不用借助科學院的名義,自行招收研究生。也就說,中醫研究生,已經開始作為一個議題被提出來了,但是阻力非常大,主要有兩個,一個來自反中醫人士,能讓你辦成大學,就很給你麵子了,居然得隴望蜀,沒數了吧。另一批是支持中醫的,他們認為,中醫的理論已經很完善了,作為一門實踐性學科,就應該在幹中學,到醫院去,到一線去,而不是躲在學校這種大後方,搞理論研究,就為了一個所謂的研究生學曆。
    在這種阻力下,中醫學研究生的問題,基本上很難推行下去。但是這個玩意能被討論,就已經是一種進步了。同樣可以體現出中醫發展的地方還有,很多大醫院的中醫科,全麵升級成了大科室,尤其是有些有保健任務的醫院,中醫科甚至已經發展到了可以和內科分庭抗禮的地步。有的也開始在內部實驗中西醫結合的出路,不過有一點,中醫基本已經全方位退出了急救。
    中醫不是沒有急救的方法,但是,針灸對醫生的要求太高,而其他手段,又沒有現代醫學那麽利索,中醫急救可以通過開水,大火快煎藥的方式提供急救湯藥,但是再怎麽快,也不如直接往血管裏麵推藥快。所以這一點是中醫的弱點,這個戰場,別說我們這種綜合性醫院了,就連四大中醫院,也都一樣,都放棄了。因為醫學最關鍵的是治病救人,並不是意氣之爭。
    急救和急診不太一樣,現在很多醫院沒有專門的急診科室,一般來了急診科室都是直接往對應的科室送,插隊解決問題。但是急救不是那麽回事,他們還要負責在醫院裏住院的病人,突然發病的急救工作。這是一個地道的內部部門,雖然也接正經的急診,不過不多。現在可沒有那麽多救護車,能送到醫院來的,基本上都達不到急救的標準。
    這幾年,易承宗心心念念的自然災害根本沒有來,但是農村的日子依然不怎麽好過,有人在下麵胡搞亂搞就不說了。國家也在加大對農民手裏餘糧的采購力度,為的就是還債,畢竟和北邊鬧崩了,我們這幾年沒出國也是因為這個,也怕出去就回不來了。
    根據不同地方的糧食收獲情況,按照不同標準收糧,最低的就是國家定下的稅收,百分之十八,最高的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五。當然超過百分之十八的部分,是給了相對高價的,比城市裏定量供應價格還高一點,一斤麥子給到了一毛多錢,這絕對是個高價,但是相比於市場上自由價格出售的一斤八九毛的價格來說,還是太低了,所以這部分高價糧並不是在社員手裏收購的,而是直接在大隊或者生產隊層麵就收走了。
    這麽一來,有不少農村的社員,手裏還挺富裕,所以,大量工業製成品,又開始往農村銷售,弄得不少城市都出現了一定的物資緊張。事態的發展完全朝著另一個方向去了,再加上,有些人在收糧的時候手段確實有點不做人,所以上麵一直在忙活這些事情,一直到六一年才算是有了統一的規劃。
    而且五九年底開始,一直到六一年,大部分人都來了一個大幅調薪,準確點說,是降薪,普通人,兩次一共降了百分之八,而我們作為組織內部成員,按照等級,降薪還要多一點,我降了百分之十三,還要再捐百分之五,等於累計降薪百分之十八。把我好不容易升到兩百的工資又給降到了一百六十多。
    喜歡日記:係統請大家收藏:()日記: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