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重生不長智商75

字數:2422   加入書籤

A+A-


    但是一旦回歸到最純粹的市場競爭的情況,管局相對笨拙的特點就展現出來了,幾乎在各個戰場上,管局全都被打的沒啥還手之力,可以說節節敗退,最終在很多地方成了一個純粹的飼料供應商。最終除了一些相對偏遠的地方,以及管局的自留地,其他地方全都成了別人的,我們這一片自然也不例外。為什麽是相對偏遠呢,因為絕對偏遠,根本發展不起奶牛養殖業來。
    其實這一次,商業競爭的關鍵點就在於價格,在投入幾乎不變的情況下,誰的價格給的高,誰就沾光唄,上麵對此也是樂見其成,農民增收哎,在強調三農問題是大環境下,這就是絕對的政治正確。作為企業他們靈活性更大,可以給出高價,甚至是賠本的價格,隻要把奶源基地搶下來就行。但是管局的公司,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賠本收購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你不輸誰輸。更何況,人家還不一定賠錢呢。
    其實也簡單,現在國標牛奶蛋白質含量是百分之二點九五,是照抄的國外的標準,如果沒有我的氨化飼料,以國內的養殖環境,是很難達到這個標準的,畢竟豆粕那麽貴。但是,在蛋白質含量充足的情況下,利用氨化飼料,可以達到百分之三點三,甚至更高。別的成分影響其實不大,主要就是蛋白質,怎麽辦當然是兌水了。
    這也和國產奶源,現在主要用於製作牛奶飲品有關,要是用來製作奶粉,往牛奶裏麵加水的行為,純屬畫蛇添足,自找苦吃。隻不過現在包括管局在內,奶粉一般都是直接進口的。對此我非常佩服某個做牛奶飲料的公司,在全國複原乳退潮,全都采用生牛奶,哪怕是不用,也不敢說的大背景下,他們依然為了保證成本采用複原乳,甚至為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他們還把複原乳三個大字,直接打印在了包裝上,比他們的招牌還大。也對人家是食品公司,不是純奶企,根本沒有必要去和奶企爭奪奶源基地,當然他們也沒有這個條件。
    當然這個取決於銷售文案,生牛乳和複原乳之爭雖然打的一地雞毛,但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了解的不多,在一個奶味飲料都能當成牛奶的大環境下,一個複原乳又能有什麽影響。關鍵是據我了解,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三個字的意思,完全不在乎的有之,直接理解偏了的亦有之。怎麽理解偏了,複原嗎,字麵意思,病人康複嗎,有不少人認為,喝有複原乳的牛奶更有利於病人康複,是不是挺離譜的,一點都不,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牛奶是一個很新鮮的東西,之前隻聽過,沒見過。
    這一次的競爭,以奶農的勝利而告終,各大奶企,為了維持高額的收購價,哪怕是加了水,大家也在踩著高壓線運行,壓力很大,所以慢慢的,大家都開始漲價了。當然這個漲價不是我原來一盒賣兩塊,現在我一盒賣兩塊五,這種漲價太明顯,消費者會用腳投票,選擇拒絕的,你們的漲價了,我可以買別人家的,都漲價了我可以選擇吃雞蛋喝豆奶,不是非得在你一棵樹上吊死。
    這一波漲價用的辦法是,在價格不變的前提下,每盒牛奶由原來的250毫升變成了現在的225毫升,整整少了十分之一,變向漲價一成,消費者對於產品數量的減少,遠沒有直接漲價來的敏感,很多人,都繼續買了很多年,都沒有發現牛奶的數量減少了。是不是很會玩,隻有消費者受傷的世界達成了,奶農都是獲利的一方。
    但是除了消費者之外,還有一小波受傷的人,那就是曾經的牛奶收購中間人。公司是不可能直接對接奶農的,很多地方都會設計一個中間人,公司隻和他對接。就是我們村支書幹的那個活,而且新支書上台後,還包攬了,我們這條路一直往上走,一直到大山深處最後一個養殖奶牛的村子為止的牛奶收購工作。
    之前他們是有差價的,一斤裏麵哪怕是賺一分錢呢,但是現在奶企為了競爭奶源,直接把一個高壓價給了奶農,從奶農手裏的收購價,就是他們的最終收購價,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但是這些中間商也不是有情飲水飽的人,為了彌補這些人的利潤,奶企采用了,按照規模直接給與現金補償的辦法。比如,我們現在的村支書,為了維持收購,他還雇傭了一個人,兩個人,奶企一共一個月給九百的補償,說實在的,不低了。
    但是人心有什麽時候知道知足呢,每個月九百,對於他們的工作來說並不少,但是相較於當初掙差價的時候,實在是有點不起眼。所以,我們村支書一直很頭疼,怎麽掙錢呢。
    這個時候咱們的重生者就登場了,王吉斌。這些事說起來麻煩,其實發生的時間都在02年,時間很短。王吉斌也是在02年達成了自滅滿門的成就,他把他爺爺直接氣死了。雖然我們這邊養奶牛挺賺錢的,但是王吉斌他媽的第二任丈夫,寧可放棄現在相對舒適的環境,選擇了全家去南方打拚,當然他們不是打工,而是到南方開了一家東北水餃店,和量大實惠沒啥關係,畢竟房租在那擺著呢。
    東北菜實惠,那是建立在東北沒落,經濟發展幾乎停滯的基礎上的,房地產都拉不動的經濟大環境,房價低,房租低,人均收入低,依托原材料產地,導致了大部分東西的隱形成本低,這才有了東北菜實惠的錯覺,實際上在一些東北大城市,那裏的飯店照樣不實惠。東北菜開在南方,又能有多大實惠。不過他確實擅長調餡,生意很火爆。但是基於相對較高的生活成本,兩口子每年的存款實際上是不如在在老家折騰的。
    喜歡日記:係統請大家收藏:()日記: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